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做教育培訓心得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68K

做教育培訓心得多篇

做教育培訓心得篇1

在聽了這次響水鎮“十二五”繼續教育全員培訓課後,我對自己的職業心理、職業態度和上課的標準進行了反思,特別在聽了李春老師的課後我反思如下:

做好一名老師,課前一定會做課前準備,這是必不可少的,什麼是課前準備。“課前準備就是課堂高效的重要途徑。只有認真解讀、熟知教材,把握段的特點,做到學生的認知取捨教學內容,這樣化繁為簡,才能明白教什麼不教什麼。”這是培訓過種學到的一段話,李老師特別強調了“年段特點”這個詞語,我現在教三年級,才知道三、四年級是詞句段教學,在這階段怎樣抓住年段特點呢?就是能做到抓住重點字詞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如果讓我把它細化,我是這樣認為的:

中年級的閲讀,是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鞏固與發展,同時又是高年級閲讀教學的基礎,它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正確把握中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並尋找相應的'教學策略,是提高中年級閲讀教學實效的重要保障。

我把詞語教學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如“左抵右擋”和“難以招架”,教師以現成的鉛筆和書本作道具,創設課文情境,以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了解矛和盾交戰的激烈,學生即在遊戲中感受了學習的快樂,又形象地理解了詞語的含義,加深了對文本內容的感悟。又如在討論“鐵屋子有什麼優點和缺點,發明家又是怎樣把它改進和完善的?”這一問題時,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教學重點,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教師讓學生通過“説”和“讀”,把學生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這既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對語言有了一個深刻的、獨特的感悟。

我在教學《陶罐和鐵罐》中圍繞陶罐和鐵罐的四次對話,通過抓住表現人物神態、動作的提示語,讓學生自由朗讀、加動作讀、分角色表演,使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虛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特別是抓住了文中的提示語這個語言點,老師先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傲慢”、“謙虛”等詞進行情感體驗,讓學生通過“讀”把情感表達出來。並注意在沒有情感提示語的地方,引導學生補充提示語:“鐵罐地説”,“陶罐地説”,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進一步走進文本,走進角色。這些實踐點的落實促成了學生語感的形成,也是學生對於詞語的一次積累。

“語文教學就是聽、説、讀、寫的教學,是要交給孩子們揣摩語言文字的能力,別把語文課上成了思品課。”這是這節培訓課中聽到的也是我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我們在聽課和評課的時候常常説到哪個老師上課時是否滲透了德育教育,可是在這裏又説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思品課,那這個課到底要怎麼上呢?我查了一些資料,總結了一下,有些老師喜歡分析中心思想,從國際主義、愛國主義等方面來講授課文,如果是政治老師,這樣無可厚非,但語文老師更應該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教授課文,例如可以提問:作者為什麼選這三個例子?這才是引導同學們如何選材、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才是語文課的目的。語文老師應該注重本學科知識的引導,識字、組詞、造句是教學的基礎,析段謀篇是更高要求,根據學生年齡不同各有側重。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會不斷學習,不斷使自己成為新時期更合格的老師!

做教育培訓心得篇2

“英特爾未來教育”起初提到時,給我的第一感覺認為是計算機技術,通過學習,才真正認識到“英特爾未來教育”是教法的更新,是信息技術的學科整合、研究型學習、反思型學習、合作型學習、作品的評價反饋等。

在培訓中,三位教師運用的教學模式,是我在以往培訓中從沒有見過的,對於我是一種薰陶與啟發。學後,我也在不停的對比、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對照本次培訓的主旨“應該有哪些改進”,培訓中教師所提供的多樣分組形式、同伴們的激烈討論、製作作品時同伴們的齊心合作、作品展示時同伴們的反饋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像,我也感受到這種模式“大人都那麼願意聽,更何況是學生了”。

在教學中,只重視學生的書本知識,已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英特爾未來教育”將是教學的一次全新變革,在授課中“英特爾未來教育”提倡問題化教學,問題的設計,問題羅列,促使着學生主動參與,同時,在教學中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這是在以往學習中從沒有提過的。

在本次培訓中,給我的第二認識是“英特爾未來教育”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注重學生的技能培養,這其中包括設計計劃、小組合作分工、收集資料、梳理資料、應用資料等技能,教師在課堂中就如同一項活動的組織領導者,具體事宜、策略由學生來完成。

在製作作品時,一定要“先計劃,後操作”這是在培訓中老師反覆強調的,我們在演練中老師也是要求的相當嚴格。通過我們自身實踐也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主要的,通過製作計劃、實施計劃能夠進行自我檢驗,能夠認識到自己在設計中的不足,及時的改進,同時,這一環節也能培養學生做事的條理性。

在活動中,對於學生不懂、不理解的問題,教師不直接給予答案,只是引導學生採用各種方法解決。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也培養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習慣,無論對學生的心理、智力發育等都是大有益處的。

本次培訓的第三個認識是“英特爾未來教育”在作品展示、反饋方式上提倡用321模式或1對1模式,這兩種模式的應用,起初給人感覺“煩瑣”,但經幾次演練後,感覺到它的真正內涵在於評價者對展示作品的認識程度,而且通過演練後,我感覺這種展示與評價能夠鍛鍊評價者對作品的鑑賞能力及委婉的評價語氣,同時對作者是一種尊重又是一種肯定。

在評價作品時,“英特爾未來教育”注重作品原創性的評價,這一評價大大有利於創作人的思考與創新,摒棄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弊病,很值得提倡。

經過一週的培訓,讓我在教育觀念上有了太多的想法,“英特爾未來教育”將是教育教學史上的全新變革,在今後的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實踐能力為己任,把培訓中學到的技能、模式、思想等應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增強課堂的感染力,使學生能喜歡自己的課堂,促使學生真正的受益。

自培訓開始,我的心絃崩得很緊,生怕進度快,自己錯過哪一環節,完不成作業。所以一天結束後,總感到身體與精神上特別的累,但累的同時,更期待明天的課程。這也許就是“英特爾未來教育”的魅力吧!

一週的學習,雖然覺得很累,但我覺得非常“值”,因為它讓我掌握了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老師的教學態度、同伴們相互探討交流的熱烈場面、小組分工合作的默契等各環節的愉悦氣氛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希望我們還能有更多這樣的培訓機會,讓我們真正的受益!

做教育培訓心得篇3

12月29、30日我參加了由縣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舉辦的全鎮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活動,活動由縣教研室的黃煥寶和柳明國小韋鍾愛老師主講。聽了兩位老師的課,我深有體會,感觸也很多,現在當一個教師不難,但做一位優秀教師真的不簡單。

一、師者,要做一個有責任有愛有師德的人

講座式的活動,一般枯燥而無味,但在黃老師的處理下,理論與實際相合,他的課實現了趣味性與實效性的有機結合。在講到如何備好課,改好作業的時候,他舉例了馬山鄉、和平馬鎮的各一個國小,從期終測試的成績、教師和備課、作業批改像數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告訴了我們一個很平常的但很有道理的事實,那就是師德是教學和基石,師德是教育的基礎。

是啊,沒有師德做基石做支持,教與育的大樓就會倒塌或傾斜。黃老師課中提到的那位沒有教案,不批改作業的老師,我真不敢想像,他誤了多少代多少孩子啊!他還有責任,還有愛心嗎?還能叫老師嗎?黃老師的課給我的感觸實在太深了,回想起自己的學校,此現象雖然沒有,但此心態,我想,是有存在的可能性,看來,是有必要像黃老師一樣,對此現象要“痛打一番”了。

二、師者,要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工作的科研者

“新時期,怎樣當一名教師”這是韋鍾愛老師繼教中主講的內容。是啊,新時期下,如何做教師,問得真好,因為現實中,只會當教書匠而不會當教師的實在太多了,上課一支粉筆、一本書、一支教鞭,鈴聲一響,拍拍屁股走人,眼中全然看不到自己的學生,想不到自己的“人民教師稱呼”,工作得過且過,活活脱脱的一個“四方木教師”。生活中無心,工作中無研,已完完全全地適應不了新時期,一個教師所具備的應有的素質。韋鍾愛老師説“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比較敏感,主體意識增強,要面子,容易與人產生牴觸情緒。有些成績好的學生,自尊心強,聽不得批評意見;有些學生不愛學習,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違紀違規受到老師批評時,隨意頂撞;有些問題學生由於家庭教育缺失,沾染了一些不良習氣,不尊重老師,甚至動手打老師”,所以在新時期下,更要我們老師有着超人的洞察力,對學生可能產生的後果有準確的預見性。

比如,當我們發現平時喜歡説笑的學生突然不愛説話了,或者學生冷不防冒出一句“我不想活了”諸如的話,我們作為老師如果不是無動於衷,而是把這當回事兒,也許“兩小孩穿越時空到清朝”“跳樓表清白”等痛心的事就不會發生了。因此,師者要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把學生的喜怒衰樂放心上,把學生的冷暖裝心裏,認真地去研究他們言行表裏,瞭解他們內心發展變化,這樣才能有新時期下,立足於人民講壇的不敗之地。

三、師者,要自我修練,淡泊名利

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為出身低微而悲傷,薔薇常在荊棘中生長。韋鍾愛老師在授課中説到,人們為什麼不願意當教師的原因,待遇問題認為不滿意45.8%,這可不是一個小數點後面的數,它幾乎佔到了教師隊伍人數的一半,假如這調查問卷是真實的,這可是一個很殘忍的數據,因為當我們以收入作為待遇作為工作目標的時候,我們已經喪失了一個教師最起碼的應有的品質,沒有了品質,即使披上再華麗的外衣,終究也掩飾不了那濃濃的銅臭味!

這樣的人站在講台傳道、解惑、授業,試想,他會給我們下一代那張張潔白無暇的白紙上留下什麼?自私?自利?奸詐?……最終,我們的民族會是怎樣的一個民族?或許我多慮了,或許我杞人憂天了,但今天,聽了韋鍾愛老師的課,我真的這樣想了,嗚呼哀哉!悲也?喜也?

做教育培訓心得篇4

20xx年10月我在學校參加區了由進修學校組織的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學習,主講教師是區進修校李洪亮老師與劉金釗老師。短短几次的培訓,卻給我帶來了思想的一次革新,讓我認識到了未來教育發展模式的強大震撼力,感悟到了教育教學的新理念。

第一天進入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的課堂,聽了主講老師上的課,讓我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魅力。教育的信息化正督促我們每一位教師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可以用字處理軟件備課,用演示文稿軟件輔助教學,用電子表格跟蹤學生的成績,可以上網查找教學資源並在網上與其他教師溝通和交流。

以往的教學觀念認為,老師教的就該是學生學的,老師教什麼學生自然要學什麼,老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把他認為學生不懂的知識教給學生,學生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就是老師所教的知識,這就是教育者長期以來跳不出的思維桎梏。素質教育的呼聲給中國教育現狀敲響了警鐘,也宣告了教師主宰課堂一切時代的結束,未來的中國需要的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讓老師們先享受一下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的真正實惠,只有教育者自己嚐到了甜頭,他們才會去實踐,去運用,去推廣,只有這樣,中國的教育才有出路。也許就是由於頭腦裏“學生被動”意識的影響,剛開始上課時,我對英特爾未來教育還有疑惑,這樣的培訓也叫“培訓”嗎?什麼具體內容都沒有教,這樣的培訓會有效果嗎?經過學習,我自己就可以回答這些問題了,沒有老師一步一步的指導,我卻體會到了嘗試成功的快樂,沒有定勢和條框的限制,我的思維和個性卻可以在更廣闊的領域自由飛揚,沒有了位置的阻隔,我卻可以更好和大家互動交流,體會到了合作學習的愉快。一句話,在這裏我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近年來。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探究、不斷創新。各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觀念正是在這一大趨勢、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整合,可以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因為信息技術可提供極為豐富的信息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任學生自由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使他們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夠的信息支持他們的探索和設想,能力和創造力在探索和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信息技術作為最先進的教學媒體,優於任何其他教學媒體的最顯著的特點是交互性。課件中的交互性設計,可以及時反饋信息,並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個別化的時實指導,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這些也都是素質教育所必需的。

我第一次接觸了研究性學習的模式,在學習中,我更深地感受到,在教學中實施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並非一項簡單的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要求教師首先要在理念上有所創新,讓我們從以往的平面思維轉向立體思維,它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前我們給學生提供的只是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整合後,我們要給學生提供的更多是我們以前尚未掌握的知識。我們只有本身掌握蒐集、處理、運用信息的手段,嘗試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讓我們一起進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大門,精心地設計課堂教學,巧妙地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打造豐富的學習和建構知識的環境。“學無止境”,在未來的工作中該學的確實還有很多很多。

感謝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讓我有了接觸、感謝兩位主講教師對我的幫助。傳授我實踐全新教育理念的機會,我會把這項技術推薦給我更多的同事和朋友,讓更多的人從中得到的啟示和收穫。

做教育培訓心得篇5

10月7日,在國中聆聽了市進修校王老師對教師職業道德新規範的解讀感慨萬千,王老師着重在愛和教師行為的方面進行了詮釋,和教師們互動,在熱烈氣氛中將培訓圓滿結束。通過學習,我談談我自己的拙見。

一、教師是一種普通而崇高的職業

人所共知,中華民族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常把教師比作父母,可見教師的地位之高,多麼的受人尊重。那麼教師為什麼受人尊重呢?因為他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教師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為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人的艱鉅、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試想,把一個幼稚、天然的自然人,培養成有知識、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的社會人,是何等的不容易!教師的職業的確是偉大而又神聖的。我們每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培養我們成長起來的那些教師,他們的確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他們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從精神、靈魂上培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師之所以受人尊重,還因為教師是經師,又是人師。教師是人中楷模,教師職業要求他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但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體力行,事事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和模範。

然而教師並不是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而是置身於現實生活中,置身於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何不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一塵不染”,敬業盡職,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很容易了,再説教師不是神,愛情婚姻、子女家庭、經濟收入、名譽地位等種種人生瑣事必然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當心情不好時,很容易將內心的煩躁投射到學生身上,有時在教育態度、教育方式、教育語言上的過錯,打碎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學生感到緊張、委屈、怨恨,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造成學生對社會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準則,幹工作要求具備起碼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如果説對教師有什麼特別的要求,我認為,比“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更重要,還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價值和意義的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這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最重要的方面。在個人和社會之間,體制和人性之間,國情和人情之間,傳統和現代之間尋找一種張力,教師就會用自己柔弱的雙肩儘量抵擋一下來自四面八方的擠壓,給學生騰出儘量多一點的自由空間和時間,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教師必須時牢記自己肩負的社會和歷史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切實做到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

二、愛與責任

“愛”和“責任”貫穿於“新規範”的始終。時代賦予了“愛”和“責任”新的內涵。古代教育家孔子曰:親其師,信其道。當今教育專家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些都是基於對教育對象本質和特徵的科學認識,對未成年人成長規律的揭示。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需要一個很長的週期,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不僅週期長,而且教育對象之間存在極大的不同,需要很多教師的團結合作。一是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如不同家庭背景、經歷,不同氣質、性格特徵,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秉賦、能力等。二是處於身體發育和成長的不斷變化之中。將一個自然人培養為社會人,培養成為符合社會一定要求的人,責任對於教育者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

一個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不斷的選擇自己的行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和發展,會提出許多新的問題,教師總是面臨新的選擇考驗,教師道德修養也就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要求越來越高,永無止境。所以每一個教師都要長期修養,不斷磨練,做到堅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質修養不斷提高,達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適應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