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看學習民法典公開課心得體會多篇2020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2W

觀看學習民法典公開課心得體會多篇2020

《民法典》的為民思想和情懷,更加激勵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讓即將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成為《民法典》行穩致遠的堅實基礎。下面是小偏整理的觀看學習民法典公開課心得體會心得體會5篇2020,感謝您的每一次閲讀。

觀看民法典公開課心得體會一

作為全國兩會的重要內容,醖釀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即將生效的《民法典》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範合理,內容協調一致。《民法典》共七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計1260條。《民法典》正式頒佈實施後,我們耳熟能詳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將廢止,退出現行有效的法律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國截至目前體量最為龐大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我國《民法典》是保護公民私權利的法律彙總,從某種意義上講,《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作為事關每個公民“從胎兒到身故後五十年”漫長歲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休慼相關。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普通百姓的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個人信息保護、私有財產權利保護都可以《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民法典》不僅能統一民事法律規範,消除法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且可以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翻開歷史的畫卷,從1954年到2017年民法典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一部“法”的誕生伴隨着中國社會60多年跌宕起伏的發展,伴隨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以“人民至上”絕不動搖,為“人民幸福”保駕護航。

從生活的雞毛蒜皮到人生終身大事,更新服務零距離。從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結婚登記、夫妻債務等,從細節中為人民羣眾的“錢袋子”“米袋子”保駕護航,為人民羣眾打開幸福之門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義環境。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加強。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矛盾變化的過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驅動下的創新創造,在這個過程中,“法”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從一個人懵懂時為遊戲充值,再到初入社會時網貸平台的“利滾利”,再到見義勇為時不慎造成的損害,再到接到無數垃圾短信的維權,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卻記錄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程,展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完善,體現了中國社會矛盾的轉化過程。在“小明”生活的點滴中,是“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人民情懷,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果展現。民法典讓社會更加公平發展,讓羣眾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

觀看民法典公開課心得體會二

由於內容太過豐富,難以寫出全部體會,現僅就有關《民法典》方面,深刻領會老師的講課精神,再談些心得體會。

一、民法典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二、瞭解了王晨副委員長關於民法典草案的説明:黃瑞老師在講課中説,編纂民法典一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二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三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四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五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因此,編纂民法典的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就很明確了。編纂民法典採取“兩步走”的工作思路進行:第一步,制定民法總則,作為民法典的總則編;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再與民法總則合併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

三、編纂民法典的指導思想是: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結實踐經驗,適應時代要求,對我國現行的、制定於不同時期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和人格權方面的民事法律規範進行全面系統的編訂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完備的民事法治保障。

四、編纂民法典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三是堅持立足國情和實際;四是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五是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五、5.29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好好執行。

六、我的體會:

1、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

2、民法典以人為本更好維護人民權益,人民羣眾維護自身權益,有法可依,更加有了安全感。

3、民法典內容廣泛,涉及到人民羣眾的方方面面,可以説碰到任何問題都可找民法典解決,這真是我們的福氣啊!

觀看民法典公開課心得體會三

我國民法典創造性迭出,其在抽象理念、宏觀結構、立法技術、微觀制度設計等諸多方面具有鮮明特色,為人類法治文明的發展與進步提供了中國經驗、貢獻出中國智慧。

體系結構上的貢獻。我國民法典通過使人格權、侵權責任獨立成編,貢獻出一個嶄新的民法典編纂結構。在歷史上,法國民法典建立的“三編式”(人—財產—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結構、德國民法典建立的“五編式”(總則—債權—物權—親屬—繼承)結構具有範式意義併產生了廣泛影響。我國《民法典》建立了由“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構成的“七編式”的獨特結構,這是一個極富原創性的新結構,為其他國家編纂民法典提供了可資參酌借鑑的新樣本。

立法技術上的貢獻。傳統大陸法系國家民法典未對民法基本原則進行集中或系統的直接表達,我國民事立法歷來比較重視立法的價值宣示功能,各法在法律文本中明確規定該法領域的基本原則,已成為一種立法傳統。民法典詳細規定權益保護、平等、意思自治等8項基本原則,進一步鞏固了這一傳統。這種重視價值宣示功能、全面列舉基本原則的立法技術構成了我國的立法優勢,已開始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產生影響。

抽象理念與具體制度上的貢獻。僅以民法典有關環境保護的理念及制度為例。面對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民法典秉持綠色理念,不僅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基本原則(第9條),而且設計了一系列精細制度,如業主的保護義務(第286條第一款規定)、用益物權人的保護義務(第326條規定)、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時的保護義務(第346條)、合同履行中的保護義務(第509條第三款)、債權債務中止後的回收義務(第558條)、出賣人包裝時的保護義務(第619條)、出賣人的回收義務(第625條)、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責任(侵權責任編第七章)等,由此建構出一套較完整融貫的制度體系。這是當今世界有關環境保護最先進的民法制度系統,是我國民法典對世界民事立法作出的重要貢獻。

只有在中國豐富的社會實踐、悠久的歷史傳統所形成的深厚土壤中才能誕生出中國人自己的民法典。這部凝聚着中華民族古今智慧、洋溢着中國特色和時代氣息的民法典,為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奠定了堅若磐石的厚重基礎,成為實現民族復興、走向繁榮昌盛的“國之重器”;它致力於解決時代問題、充分反映二十一世紀時代特徵,必將以其提供的中國方案裨益人類法治文明。

觀看民法典公開課心得體會四

一、認識頒佈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經過5年多工作,民法典終於頒佈實施,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

2.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

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

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

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3.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二、推動民法典實施

1.要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講清楚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國家機關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必須清楚自身行為和活動的範圍和界限。

各級黨和國家機關開展工作要考慮民法典規定,不能侵犯人民羣眾享有的合法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係和諧有序。

2.有關國家機關要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

對同民法典規定和原則不一致的國家有關規定,要抓緊清理,該修改的修改,該廢止的廢止。要堅持問題導向,適應技術發展進步新需要,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推動民法典不斷完善和發展。

3.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

各級政府不得違背法律法規隨意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決定。要規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行政裁決等活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依法嚴肅處理侵犯羣眾合法權益的行為和人員。

各級司法機關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堅決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

充分發揮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等法律專業機構、專業人員的作用,幫助羣眾實現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要發揮人民調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加強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工作,通過社會力量和基層組織務實解決民事糾紛,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

4.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

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5.加強對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儘快構建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為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

6.各級黨和國家機關要帶頭宣傳、推進、保障民法典實施,加強檢查和監督,確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執行。

觀看民法典公開課心得體會五

當“全面小康”遇到《民法典》,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加齊頭並進,讓生活更美好。脱貧攻堅是我們徹底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的最後一戰,全面小康是“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人們常説,人活一口氣。這口“氣”是拼搏之氣,也是順暢之氣。有時候,在拼搏中雖然有了成果,但可能仍感覺“不開心”。因為除了有成果的收穫,更在乎被周圍環境所“尊重”。比如工作了一天回到屋裏,忽然接到房東電話讓明天搬走,一看租期還有半年才到期,那心裏的憋屈怎麼辦?看到小區電梯裏打的五花八門的廣告,回想到這筆收益去哪裏了?越想越生氣。好不容易剛處了個對象,在路上散步,突然一條狗撲了上來,狗主人卻沒采取任何防護措施,是揮拳相向還是保持紳士風度?讓人着實為難。十幾歲的孩子偷偷拿着父母的積蓄在網上打了“賞”,父母該怎麼辦?不用怕,在《民法典》裏都能找到答案。有時候,苦一點累一點倒不怕,怕的是被人、被周遭所“忽視”。雖然要想有“存在感”,就要不斷去拼搏,但大環境的塑造也很重要。當“全面小康”遇到《民法典》,讓羣眾在關注小康社會“物”的同時,更有“神”,更有“感”,就如同“骨骼”和“血肉”,“有力”而“優美”。

當“全面小康”遇到《民法典》,藏“富”於民,“富”中更“安”,奮鬥起來更帶勁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富口袋”,還要“富腦袋”。要把這兩“富”深深地藏於人民的生活之中,讓這“富”與時代同進。“此心安處是吾鄉”,有“鄉”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就要守護好。有法可依,並不斷完善,就是最好的“守護”。當我們走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再“手握”《民法典》,無論在哪裏,心底都會有着落。“底盤”更穩才敢開得更快。《民法典》無論是大到物權、合同,還是小到家庭矛盾、鄰里紛爭,都能在其中找到依據和答案,可以説是保護人民羣眾的權益無時無刻、無所不在。情況明瞭,底氣足了,就如解“後顧之憂”。俗話説,心穩了,手就穩了,在接續奮鬥的路上就會更加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噴薄出那為事業熱火朝天的幹勁兒。“底盤”更穩才能開得更快。民心安,則天下和。“和”就是心齊,心齊則事成。《民法典》就如一塊千錘百煉,無比堅固的“磐石”,鋪就在“復興號”列車帶領人民駛向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即使在未來可能還要面對更多更大的風浪,但只要人民羣眾齊心協力、萬眾一心的這塊“基石”在,就能讓列車穩穩地全速前進。

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要不忘學習《民法典》。讓《民法典》的為民思想和情懷,更加激勵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讓即將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成為《民法典》行穩致遠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