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5W

2022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精品多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一

時勢造就英雄,英雄亦出自平凡。從身患絕症卻堅持與疫情賽跑的醫生張定宇,到温暖守護戰疫醫護人員的武漢快遞員汪勇;從絕壁中鑿天路、帶領村民脱貧致富的村書記毛相林,到幫助貧困女孩圓夢大學的免費女高校長張桂梅……挺身而出的凡人都是英雄,他們,將偉大與平凡畫上等號,用無私和奉獻感動中國。

2月17日晚,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隆重播出,每一個人背後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位中國人的心。凡人英雄,謝謝你們,感動了我們,謝謝你們,感動了中國,努力成為凡人英雄,這便是對英雄最好的致敬。

凡人英雄,謝謝你感動中國,這沁人心脾的奉獻情懷,澄澈而又明亮。作為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創辦人,在貧困地區從事教育工作40多年,張桂梅全身心投入邊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和兒童福利事業中,崖畔的桂,雪中的梅,這位“燃燈校長”用自身的信念托起了大山女孩的大學夢。再有誓言“守好廬江”,在浪尖上逆行的陳陸,在執行抗洪搶險任務中因營救被困羣眾而壯烈犧牲。“奮戰96個小時,歷程600餘公里,成功轉移和救出被困羣眾2665人”,洪峯浪尖鑄豐碑,自己的手術一推再推,家人的團聚一盼再盼,陳陸同志用擔當和奉獻詮釋了激流勇進的人生,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凡人英雄的奉獻之歌,將個人奮鬥融入改革發展大局,這奉獻精神永垂不朽,震撼人心!

凡人英雄,謝謝你感動中國,這令人心折的淳樸本色,純淨而又遼闊。大巴山無情的絕壁,讓下莊人一直生活在貧困、閉塞和落後中,一條出山的路,成為下莊人的奢望——沒人相信這裏能修出一條路來。不信天不認命!毛相林43年不改初心使命,堅守偏遠山村,堅持苦幹實幹,鋪就出絕壁天路,他願當一輩子的“築路”人,將下莊的綠水青山變成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這是當代愚公毛相林的肺腑之言。微弱的燈、火紅的灶,患者家屬花上一元錢,就能租這裏的爐灶炒菜做飯,甚至有的是患者自己來炒,愛心老夫妻開設“抗癌廚房”18年之久,有飯才有家,有家才有愛,這對年近古稀的老夫妻的凡人善舉,他們的爐火傳遞着真情,他們的煙火見證了百味。

凡人英雄,謝謝你感動中國,這令人振奮的磅礴偉力,不止而又不凡。湖北武漢的一名普通快遞小哥,從大年三十,戴着口罩,眼含熱淚,冒險護送金銀潭醫院護士上下班,一天供應1.6萬份餐食,幫助了一批又一批醫療救援隊,武漢快遞員汪勇以凡人之力書寫傳奇。又讓人感動的是,感動中國年度特別緻敬了抗疫英雄,點贊14億人中的每一個你,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眾志成城,沒有跨不過的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千萬名黨員幹部的執着堅守只為守護家人的歲月靜好,廣大羣眾的“花式投喂”只為温暖千萬名防疫前線的逆行戰士。你我他,並肩前行,每一個人都在為大國的平安奉獻着自己的微光,這平凡中耀眼的希望,就是中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底氣。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一闕凡人英雄的頌歌,感動中國,感恩你我,春風化雨,日月生輝。每一個追夢的身影定格為歷史,每一滴奔跑的汗水澆灌出未來,生命不息而又激情不滅,讓我們在每一份感動感恩中把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奏響出共同奮鬥最強音。

感動中國2020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二

1928年,葉連平出生于山東青島。青少年時代的葉連平在南京當了一名勤雜工,聰明好學的葉連平有幸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後經人介紹,他來到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一個叫“卜陳”的小村,成了村裏的“豬倌”。因為村裏一位代課老師考上大學,他被鄉里舉薦為該村國小語文代課教師,每個月36元錢,這一干就是幾十年。因為工作成績突出,葉連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入黨宣誓的那天晚上,這個連大山也壓不垮的老人第一次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我終於如願以償加入了黨組織,我要把自己剩下的日子全部交給黨,交給講台,交給鄉村的孩子們!”葉連平暗自發誓。

退休後的10年間,學校哪位老師有事情請假了,葉連平都主動代課,充當“替補”教師。那10年,和縣哪所學校缺少老師,他都樂此不疲上門為孩子們上課,短的幾個月,長的幾年。

辛苦的付出,讓葉連平榮獲了“全國中國小德育先進工作者”“省道德模範”“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好人”等多項榮譽和獎勵。他把組織上獎勵給自己的獎金,要麼用於學校栽植樹苗、修築旗杆、購置二手風琴、安裝電燈、添置運動器械,要麼為老師們購買保温桶、毛巾、肥皂、臉盆等日常生活用品,葉連平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他的助人為樂精神贏得了大家的無比尊敬。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三

2月17日的晚上,媽媽陪我觀看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典禮直播,並寫觀後感。

陳陸,36歲,安徽省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年夏天,安徽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洪災,7月22日,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當天,陳陸帶領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輾轉5個鄉鎮,連續奮戰,成功轉移羣眾2665人。在營救過程中,決口突然擴大,救援隊員所乘橡皮艇被捲入激流漩渦側翻,陳陸英勇犧牲。年8月19日,總書記在安徽考察,看望並慰問了陳陸等犧牲同志親屬。説,他們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們都會崇敬他們。每當危難時刻總有英雄挺身而出,這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體現。他不愧是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張桂梅,63歲,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20_年,在雲南兒童之家工作的張桂梅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徹底解決山區貧困問題。20_年,張桂梅成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眾講述了自己的夢想,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女高,專門供貧困家庭的女孩讀書。學校建校12年以來,已有1645名大山裏的女孩從這裏走進大學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做貢獻。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患上了10餘種疾病。張桂梅説:“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後能為社會做貢獻時,我覺得值了。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

他們是祖國的英模,更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幾度眼眶濕潤,我感動,為每一位感動中國的人物而感動;我感動,為這一顆顆美麗的心靈而感動;我感動,為我能成為一名值得驕傲的中國人而感動!

我暗暗種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最新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四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就算是米粒般微小的苔花,也要像牡丹一樣肆意綻放。哪怕是渺小平凡的普通人,只要胸懷理想,志存高遠,也定能完成目標,綻放光彩。張順東、李國秀夫婦用一手雙腳相濡以沫29載,辛勤勞作,把兒女養大成人,他們用堅強的意志,甩掉了貧困帽子,繡出了幸福花,書寫了“踏出脱貧路,撐起半邊天”的感人故事。

願以寸心報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擁有13項諾貝爾級別成就的楊振寧,精心資助數百名中國學者深造,協助清華建高等研究中心,為中國重大科學工程赤誠諫言……幫助中國人克服了不如別人的心理。平凡造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他們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之力,讓時代強音響徹中華大地。

感動中國2020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五

樊錦詩,甘願用生命守護敦煌。

“黨需要我們到什麼地方,國家需要我們到什麼地方,我們就到什麼地方去。”1963年,樊錦詩從北京大學畢業,懷揣着保護祖國文化遺產夢想,千里迢迢來到了戈壁大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夏季酷熱、冬季嚴寒,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作為一個身材嬌小的江南女子,很多人懷疑樊錦詩的意志和能力,可性格倔強的她,頑強地堅持了下來,而且秉承了老一代敦煌人“打不走”的精神。如今73歲的她已滿頭華髮,還在為敦煌文物事業殫精竭慮。

敦煌莫高窟營造於公元4世紀至14世紀,作為人類的文化瑰寶,歷經千百年來自然侵蝕和人為的破壞,文物本體和環境都十分脆弱。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當中,保護成了樊錦詩最重視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為豐碩。

從壁畫病害防治到崖體加固,從環境監測到風沙治理,在敦煌遺產保護的各個領域,樊錦詩和敦煌研究院的保護工作者一起,不斷探索創新,攻克難題。正是在她的帶領下,敦煌遺產保護翻開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學保護之路。

“敦煌莫高窟保護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有明確的保護方向、保護目標、保護原則、保護措施,才能使它得到更妥善的保護。”樊錦詩清醒地認識到,面對如此燦爛的文化遺產,保護僅靠人和技術還不夠,還要立法和制定保護規劃。在她的倡導和推動下,《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和《敦煌莫高窟保護總體規劃》近年來先後公佈實施。

在敦煌工作的40多年中,樊錦詩先後擔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敦煌研究院副院長、敦煌研究院院長等職務。作為繼常書鴻、段文傑之後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長,樊錦詩深感肩上的重擔,絲毫不敢懈怠。她帶頭參與科研,與國際上優秀的文物保護機構合作,不斷將先進的保護理念和技術引入敦煌遺產保護。

在樊錦詩的推動下,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等多個國外科研機構展開了合作,一大批先進技術和理念運用到敦煌遺產保護當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環境得到改善,安全係數得到提高,本體病害和損毀得到遏制,併為敦煌研究院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

敦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不斷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可隨着遊客的逐年增多,狹小洞窟和脆弱的壁畫開始不堪重負。如何保護與利用的矛盾,實現敦煌遺產永久保存,永續利用,成了樊錦詩日夜思考的問題。

“不能關起門來搞保護,人們應該享受這一珍貴而優秀的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是中國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樊錦詩參加了申遺材料的準備工作,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遺產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她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正在解決,一個全新的“數字敦煌”正向人們走來。

2008年底,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正式開工,這是莫高窟保護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樊錦詩不會忘記,一份她親自參與事關敦煌文物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政協提案,終於作為莫高窟保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項綜合性保護工程開始實施。

在這一浩大的保護利用工程當中,除崖體加固、風沙治理、安全保衞等基礎性工程外,

還要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完成敦煌莫高窟149個A級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攝、加工處理和數據庫建設,建設敦煌莫高窟遊客中心,通過數字電影等現代展示手段,給觀眾提供瞭解敦煌文化、藝術和價值的全新視角。

為了保護敦煌遺產,又能更好服務遊客,在樊錦詩的帶領下,敦煌研究院在全國的大型遺址中,還率先啟動了參觀預約制,並開展了遊客承載量的研究。樊錦詩提出,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遺址博物館,不斷增加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與服務功能。

在同行眼裏,樊錦詩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護專家和遺產管理專家,還是一名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敦煌學者。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樊錦詩的帶領下,敦煌研究院全體科研人員在石窟考古、佛教美術、文獻研究等很多領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經成為國際敦煌學研究的最大實體,“敦煌在中國,敦煌學研究在國外”的歷史已經改變。

“國家的命運決定了莫高窟的命運,國家獨立了,國家強大了,國家發展了,我們的文物也就得到更好地保護了。”樊錦詩已經把自己的生命與敦煌融為一體,把一切的成果和榮譽歸功於國家和集體,在她的內心深處,心甘情願,只想做一個“敦煌的女兒”。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蹟觀後感 篇六

作為黨員教師,要勇於擔當,全力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在疫情防控面前,我們也應迅速行動、科學應對。不僅要做好個人衞生防護,起好帶頭作用,引導人們正確對待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宣傳教育,豐富人們的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科學地進行疫情防控,同時還要保持應有的清醒和冷靜,成為謠言的止者,為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的氛圍。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堅持守正創新,樹立優良的學風,科學施教,勇於創新,用自己堅定的信仰信念作為指引和支撐學生成長髮展的精神支撐,着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張定宇同志作為醫護人員的“無我”初心,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要做到“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培養新時代的人才作為自己的天職,把學生的進步當做對我們最大的回報,堅守平凡崗位,把自己的智慧和愛心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學生,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七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感動,令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着我的心靈,發出動人之聲。

陳陸,36歲,安徽省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年夏天,安徽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洪災,陳陸帶領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輾轉5個鄉鎮,連續奮戰,成功轉移羣眾2665人。在營救過程中,決口突然擴大,救援隊員所乘橡皮艇被捲入激流漩渦側翻,陳陸英勇犧牲。

張定宇,57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收治病人全部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擊疫情的最前沿。身為院長的張定宇日夜堅守,果斷決策,處理得當,帶領全體醫護人員,為抗擊疫情做出重要貢獻。張定宇自己還是一位病人, 20_年10月他被確診為患有漸凍症,在新冠襲擊武漢時,張定宇隱瞞了病情,也無法照顧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

得到殊榮的人,大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沒有什麼稀奇之處。可,他們是怎樣變得這麼偉大的呢?

是的,他們都是普通人,可他們擁有我們沒有的東西,那就是——豁出生命去愛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蹟觀後感 篇八

人間有仙品,茶為草木珍,濃茶解烈酒,淡茶養精神,花茶和腸胃,清茶濾心塵。節後綜合徵,飲茶正當時,牛年開工日,幹勁滿乾坤。

一飲滌昏寐,話一段無私奉獻的芬芳。她是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張桂梅,她如甘泉,細膩、滋潤且温情。她是山區孩子的希望與夢想,十幾年如一日,她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扶弱濟困、捐資助學的路上不斷披荊斬棘,讓大山裏書聲朗朗、頌歌嘹亮、黨旗飄揚,讓學生們種下了屬於自己的“初心”,堅定了理想和信念,不負時代的期盼與人民的重託。

“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可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再飲清氣神,話一段堅持為民的“天路”。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鎖在深山裏的下莊村,曾經是重慶市巫山縣最窮的地方,從1997年開始,在“愚公”毛相林的帶領下,男女老少齊上陣,用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蕩、壁上爬,用鋼釺撬、雷管炸,以血肉之軀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天路”。出山路通了,毛相林又帶領村民歷時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遊,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蹚出了一條脱貧致富的康莊路。

“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可歎!當代愚公氣可嘉,敢向絕壁要天路。

三飲憶初心,話一段以生命赴使命的佳篇。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那個春天,是無數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爭,堅守抗疫第一線;是人民警察全力以赴投入維護社會穩定各項工作中,為人民生命健康而戰;是社區工作者走村入户,開展疫情宣傳、排查與監測,織密疫情防控網;是快遞小哥一步一個腳印維繫着城市的正常運行、市民的基本生活;是廣大黨員志願者在交通站點、分發物資、消毒清潔的忙碌身影……正是14億人當中的你我不忘初心、眾志成城,凝聚起支撐彼此的磅礴力量。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時代造就英雄,英雄出自凡人。

雨水至,烹香茶。觀於明鏡,則疵瑕不滯於軀;聽於直言,則過行不累乎身。感動中國,感謝你我,感激春已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