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電影《滿江紅》的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5W

電影《滿江紅》的觀後感【多篇】

觀看《滿江紅》心得體會 篇一

今天看過張藝謀的《滿江紅》,最後全軍復頌岳飛的《滿江紅》,我幾乎哭到崩潰,那一句句詞,就像子彈,一顆顆釘在心間,那份情感穿越時空,裝載着為國為民的大義和不讓英雄蒙冤的壯烈,就那麼洶湧澎湃的向我湧來,眼淚瞬間決堤,無法抑制。我真想跟着大聲誦讀,喊一聲: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怎奈何,眼淚止不住,哽咽停不下,我沒出息的泣不成聲,竟一個字也無法吐出。只能在心裏跟着一遍遍的吶喊: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我已忘記有多久沒讀過《滿江紅》,我也忘了多久沒有熱血到想提刀斬敵寇。當年那個憤青,現在變得理智,再提起青春的衝動,更多的是莞爾和嬉笑。我們已安享太久的天下太平,我們已太久沒有了臣子恨,家國天下變成了柴米油鹽,但是這一首《滿江紅》真的又一次喚醒了中國人那骨子裏的熱血與青春,再回望,這大好河山,哪有什麼天下太平,是有人在流血犧牲,我們才能安享這國泰民安,是現在一個個英雄大多叫做無名,我們才不用一次次以淚洗面,負重前行。

此生何其有幸生於華夏,何其有幸生於這盛世,何其有幸我們的民族有着這一個個永世流傳的英雄,才讓我們面對外敵時,有勇氣説出那句: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看完電影久久不能平靜,再讀起《滿江紅》每每熱淚盈眶,嶽帥沒在電影裏出現,但是嶽帥從未在我心裏如此清晰,中國真是一個讓我們驕傲的國度,中華民族也真是讓我們自豪的民族,老驥尚且伏櫪,匹夫亦可一怒,不論經歷什麼,面對這世界我們本該滿懷熱情,就像《滿江紅》那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滿江紅讀後感 篇二

提起感動這個詞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因為感動大家的事情有許多,如,有眾人所知的事和中華文化的瑰寶唐詩宋詞這都是感動大家的。他們像海底的珍珠,藏在我們大家的心中,我現在就從這當中來挑去最亮的一顆展現在我們大家的眼前。這一顆當之無愧就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唐詩宋詞。最令我感動的是一首詞,這首詞讀起來比較豪情,這是一位豪壯的男兒寫出來的,這位作者就是著名的南宋軍事家——岳飛所寫的壯志激情的《滿江紅》這首詞,至今膾炙人口。我現在就來説説這首詩的背景和令我感動的一系列語句。

這首是是岳飛在入獄不久所寫的詞中有多處可以用來證明這一觀點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兩句歷來是考證《滿江紅》作者問題最為關鍵的內容,但幾乎所有的解釋都不夠準確。認為《滿江紅》是岳飛所作的,都把時間定於岳飛第一次北伐,即岳飛30歲出頭時。如鄧廣銘先生就持此説。這一觀點其實是錯誤的,理由有五:

一是當時的岳飛無論就其閲歷資歷還是心境,根本不具備寫出像《滿江紅》那樣悲憤交加、氣勢磅礴的內涵與底氣。那時的岳飛正仕途輝煌躊躇滿志,怎麼可能滿腔悲憤“怒髮衝冠”?怎麼可能覺得“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又何來氣度“待重頭收拾舊山河”?

二是岳飛當時對功名非常重視,並在其詩詞中經常有所流露。如寫於紹興二、三年秋屯駐江州時的《題翠巖寺》中“功名直欲鎮邊圻”,以後的《小重山》中“白首為功名”,表明當時岳飛頭髮已白,仍然有心功名。直至紹興十年大破金軍前,岳飛在《寄浮圖慧海》中依然表明“功業要刊燕石上”。這些同期及以後的詩詞表明,當時的岳飛非常重視功名。

三是《滿江紅》一經問世即廣泛流傳,如此非同尋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飛三十歲青雲直上之時所作,豈能就此湮沒不見蹤影?

四是不理解“三十”與“八千”。這是關鍵中的關鍵,幾乎所有研究此詞的學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歲”,因此認定此詞作於岳飛30歲出頭。實際上這裏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封建社會的功名是從幼時求學開始的,並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岳飛自幼時習武讀書到入獄前,正好30年上下,是個約數。“八千”也是個約數,只是表示征戰路程的艱辛和漫長。

五是不理解“塵與土”與“雲和月”的含義。前者是指一錢不值,因為岳飛到入獄時才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歷來非常重視的功名原來毫無價值。後者是指竹籃打水,岳飛十年征戰,功毀一旦。如此,此二句就一目瞭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實一錢不值,一生漫長的征戰最後前功盡棄。

由此可以大致框定:《滿江紅》應該誕生在岳飛於紹興十年七月下旬奉詔被迫班師到入獄之間的一年多時間裏。

“怒髮衝冠”和“仰天長嘯”。此二句從未有人做過詳細考證,卻是界定《滿江紅》具體創作時間的重要依據之一。從字面看,顯示岳飛的憤怒到了極致。在那段時間裏,岳飛究竟何時最為憤怒?在班師途中,岳飛撕心裂肺悲憤交加:“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隨後,岳飛又被剝奪了兵權,聽命於可恥屈辱的和談。但真正令岳飛“怒髮衝冠”的,當是得知對自己的陷害之時。有位好心的部將設法通知正在廬山的岳飛關於王俊上告張憲“背叛”的消息。岳飛立刻明白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從不許勝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時的岳飛終於忍不住“怒髮衝冠”而“仰天長嘯”,應該是順理成章的。查張憲入獄應該是在紹興十一年九月上旬後,岳飛是十月上旬下廬山的。因此,《滿江紅》的誕生理當就在其間的二十多天裏。

“瀟瀟雨歇”。此句亦從未有人考證,詩詞是情景交融的,“瀟雨”一詞詩人總是用來形容秋天的冷雨,“歇”顯然是指雨的斷斷續續。於是此句也就清楚了:秋雨綿綿時斷時續。此句既點明瞭作者是在秋雨中創作,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鬱悶和沉重。

觀看《滿江紅》心得體會 篇三

今天抽時間觀看了賀歲檔電影《滿江紅》。起初看預告,得知是部懸疑劇,後來又見電影貼着喜劇的標籤,加上沈騰、易烊千璽雙男主的設定,我很好奇這部電影到底會演個什麼。

事實上,我在看電影的時候,確實摸不着情節走向。一開頭就是一樁兇殺案,然後接連引出一堆人物,陣營在人物之間來回切換,直到最後時刻都還有個反轉,不得不説整個故事構思得很精妙,張藝謀的鏡頭語言張力也給得很足。這些年太多爛片看開頭就能直接猜到結尾,《滿江後》着實給了我驚喜,兩個多小時都全神貫注,非常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一部好電影離不開一個好劇本,一個好劇本通常得講清楚一個好故事。張藝謀在電影的文學性基礎上,還賦予了這個故事藝術性。整個電影故事簡單概括來説就是演繹了岳飛那首《滿江紅》是怎麼來的,情節跌宕起伏,吊足了觀眾胃口。本身劇本上就比較吸引人了,張藝謀還將文字無法展現的內容用鏡頭畫面表現了出來,逼仄高聳的城牆,來回走不完的路,畫面亮度由暗漸亮,我當時還很納悶為什麼他們在路上跑要給那麼多鏡頭,後來想大概是為了後面給《滿江紅》能在這樣深的院府中被傳誦出來的不易做了鋪墊吧。

一個好的故事應該是能給人帶來力量的。岳飛精忠報國家喻户曉,電影在眾所周知的基礎上講述了一個大概率虛構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後來看到有人説這個電影不尊重歷史,可是它本就是根據野史改編的。而且《滿江紅》這首詞的出處的確存疑。我們都認為它是岳飛寫的是因為這首詞是明代某官員刻在岳飛廟的碑上的,但是到底是不是岳飛本人所作,文學界爭議也頗多,但是大家都傾向於把它認定為岳飛所作。電影至少沒有改得太離譜,合理地解釋了,在秦檜那麼痛恨岳飛的情況下,這首詞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下過,能讓後人記得已實屬不易。臭名昭著的秦檜為了活着不擇手段,他不在乎自己效忠的是誰,他只關心自己能不能得到榮華富貴,他確實叱吒官場,但他算不得一個忠義的人。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秦檜背《滿江紅》那段,他越背越起勁,越背越激情澎湃,當時我就很納悶,他怎麼對自己死對頭寫的東西那麼有感情,這不符合邏輯啊。直到結局替身出來,才明白,只要是個正常人,人性未被泯滅,那便都還會有正義良善的一面。比如那個叫何立的總管,雖然也心狠手辣,但是他最終還是沒有殺了那個小女孩。岳雲鵬演的武副總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説的那句話:“我沒有背景,我的一切都是我努力所得。”套在岳雲鵬身上也確實合適。可惜在劇中,這個角色即便擁有免死金牌,有根深葉茂的庇護,可最終還是死了,他掏出來金牌那一刻刀已經劃破了他的喉嚨,那個鏡頭真的很巧妙。倘若將電影延伸到現代,那更是把官場上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虛與委蛇詮釋得淋漓盡致,人性二字血淋淋地擺在眼前。還有易烊千璽的角色,我當時只想用“醜”來形容他。在他殺了張大的時候,我都還在想為什麼易烊千璽會接這麼個“反面”角色。這個人物始終讓人摸不清,他既衝動又細心,既有手段又有良善,人物飽滿立體。他是秦檜的親兵,本應該對秦檜忠心耿耿,可是最後在大義面前,他做出了他認為正確的選擇。原來人性中的那些良善總會在某些時刻熠熠生輝。

沈騰那張自帶笑點的臉看一回笑一回,處刑那段我又被他的敬業精神所折服。他能演出笑星的氣質,又擁有影帝的氣勢。他飾演的張大殺了自己同黨以證清白的時候,眼眶裏的淚已經快抑制不住了,為了合情合理地發泄也為了觸動孫均,在出了院門後放聲邊罵邊哭,那些眼淚也藉此流給了朋友。這個社會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人都是多面的,也都是立體的。一個吃喝嫖賭的小兵在岳飛的影響下竟能將心中大義做到如此,到底是什麼力量讓他變了呢?或許那四個字也遠遠不夠表達吧。小時候讀《滿江紅》,滿腦子只記得一句話:“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以為岳飛只是想勉勵後代珍惜時間,後來才明白,將個人人生與家國命運相連是需要充足的準備和莫大的勇氣的。他最終都沒有完成自己的心願,湮滅在這歷史漫漫長河中。但他的精神卻影響了一個民族。岳家軍後來的前赴後繼,以及電影故事裏那些死去的角色,他們甚至連上史書的機會都沒有,但是他們卻仍然將這種精神傳遞了下去。歷史唯物主義中説,人民羣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那些留不下來名字的人才是歷史的大多數,是他們推動了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記得電影裏有秦檜叫史官寫史書的一幕,大概張藝謀也是想借此表達,我們現在所見的歷史也並非都是真的。歷史只是勝利者的表揚信和失敗者的批判詞。正是這樣,才會有一些人前赴後繼地想要一個真相,想讓那些正義忠良的品質永遠流傳下去。

歷史或許就是由你我這些無數的小人物所書寫鑄就的,只是大多數的小人物永遠不會出現在史書上。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在當下的選擇都沒有錯,每個人都在想盡辦法地活着。只是張大他們的活是為了讓真相浮現讓生命更有意義。歷史永遠只能留給後人來評判。但別忘了,我們在觀看歷史的同時,不也正在創造着歷史嗎?做不成史書上的大英雄,也可以活得像個大英雄。

願大家都能為了自己的心中所念,過好此生的歲歲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