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紅色電影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9W

紅色電影觀後感(精品多篇)

紅色電影觀後感 篇一

湘江水滾滾北去,橘子洲乃是一片葱鬱,只是那故人已逝,朱顏已老。懷想當年,潤之一首: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人生無處不青山。喊出那個年代青年的最強音:不死,求己,堅韌,猛進。恰同學少年,因為心懷天下的鴻志,因為嚐遍民間百姓的疾苦,因為堅信中華民族的復興。孔老夫子説過:苛政猛於虎。湖南有個張敬堯,全中國有個北洋政府,中國黎民百姓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民不聊生,生離死別,慘不忍睹。此乃吾神州此乃吾赤縣

這樣一個黑白不分的年代,一批以潤之為首的愛國青年發起了愛國求真的運動,他們練體魄,讀新刊,充實自己的思想,猶記得他們於嶽麓山下裸身沐雨,引吭高歌,壯懷激烈。救國救民可不是意氣用事,需要武裝思想,於是毛澤東,肖子生等熱血青年到北京求學,經過了與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人的接觸,經過了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閲讀和思考,他們逐步對救國有了更理性的理解。

毛澤東不再受他人幻想的鼓動,已經能自我控制。透過對李大釗先生贈與的書籍的深刻研讀,加上對廣大湖南農村的社會調查,更加堅強了毛澤東的革命信念,他們反覆思想鬥爭中決定俄式的發展模式最貼閤中國的國情。只要主義真,砍頭也不怕。在影片中,我們還看到了一位秀麗而堅韌的女性――楊開慧。她是毛澤東最堅強而柔軟的後盾。一身紅袍,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在1930年,楊開慧被國民黨捕捉坐牢,應對嚴刑拷打,她堅貞不渝,大義凜然:我死不足惜,願潤之的事業早日成功。這位為中國革命事業獻出生命的傑出女性,很讓我敬佩。

中國之革命,任重而道遠。湘江北上,是一個歷史的起點,中國命運的起點。正是湘江邊的一批熱血青年,感情求真,心懷黎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巨浪,堅信正義永存,光明永存。對此,我想起了魯迅的一句話: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近代中國飽經恥辱,有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四萬萬人齊落淚,天涯何處覓神州我們為什麼如此只為夢中的神州,只為驅除鬼怪,只為振興中華。所以湘江北去僅是個開始,中華復興之路仍在繼續,你,我,還有千千萬萬的當代青年,加油!

紅色電影觀後感 篇二

今天晚上,爸爸媽媽陪我看了《鐵道游擊隊》這部電影。看完後,爸爸跟我講,這部電影 講述 的 一個真實的 抗日 故事 , 我們今天能過上這麼好的生活,是 英雄 們用生命換來的,我 們 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電影中講的是在魯南鐵路沿線有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非常的機智、勇敢。他們希望能有一把槍,於是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假裝成日本鬼子,給日本人運槍。火車開了,大隊長爬上火車,把日本鬼子的槍扔下火車,然後自己再跳下火車,就這樣,一分錢不花,就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日本鬼子的槍搞到手了。

鐵道游擊隊的英雄們 扒火車、搶敵槍、撞火車、炸橋樑 , 破壞日本鬼子的行動 ,用他們的聰明和智慧,把日本鬼子耍的團團轉。在抗日戰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還記得電影中有一首歌 是這樣唱的:“西邊的太陽 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到。.。.。.

我立志 要好好學習,就算不能像這些抗日英雄那樣保家衞國,也要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不管誰來欺負我們,都要勇敢、機智的面對和還擊,把他們趕出去。

紅色影片觀後感 篇三

“你是一片紅葉,飄拂在寂靜的遠山;你是一抹彩霞,映照着清朗的長天……”主題歌《遠山的紅葉》響起,不少觀眾為央視一套這部黃金時段的熱播連續劇深深感動,女主人公王瑛成了人們心中最璀璨的遠山紅葉——有官如此,百姓之幸!

在建黨61週年之際,中央電視台一套最近播出了“遠山的紅葉”電視劇,懷着對主人公王瑛無比崇敬的心情,觀看了《遠山的紅葉》,被王瑛的愛民之心、為民之志、惠民之舉深深打動。漢中與南江巴山相連,也正是在這艱苦的巴山之間,王瑛憑着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崇高的人生境界,以獨特的工作方法、堅強的人格魅力,把短暫的人生裝扮得生機盎然,用巴山紅葉凌霜傲雪的精神鑄就了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無盡關愛。

在觀看之時我又一次深切感受到了王瑛的“真”:真誠信仰。她在關鍵時刻和重大事件中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驗。她對紀檢監察事業的熱愛與忠誠、執着與堅定,彰顯了一名新時期紀檢監察幹部、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強政治本色。真摯追求。多年來,她把清正廉潔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生活儉樸、淡泊名利。真情工作。她生前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幹驚天動地的大事,她把所有的感情都融入工作中,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真心為民。她為南江“背二哥”蓋被子、建公寓,為出行困難的村民修建“連心橋“,堅持不懈資助困難學生,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一樁樁、一件件,都折射出她真心愛民、為民、助民的公僕情懷”。

紅色影片觀後感 篇四

也許,人到了一定年紀,便喜歡懷舊。最近,由於紀念父親去世20週年的原因,到南寧書城買了《高山下的花環》DVD,再看一遍,流了淚。多年沒有好好流過眼淚了。第一次看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應該是在國小。百度一下,該片於1984年開始放映。掐指算來,30年已過去。

父親參加了1979年對越自衞還擊戰。那時,父親在前線;母親帶着我,在廣東某部隊隨軍生活。依稀記得,戰爭期間,母親不時和我到軍部,千方百計探聽前方情況。當然,一同前往的,還有不少家屬。大家緊張、焦急、憂慮,生怕聽到自己的親人犧牲或負傷的消息,氛圍令人窒息,似乎可以聽到急促的心跳聲。有家屬扛不住壓力,突然就哽咽,突然就捂住臉,突然就痛哭。一幫人便陪着抹眼淚。也有堅強的,但緊鎖眉頭、神情嚴肅的樣子,令我銘記至今。從小經歷過這些情景,使我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至今面對許多別人認為是“很大事情”時,都能夠從容淡定。工作中如此,生活中如此。

父親好好地從戰場上凱旋歸來了。16年過後,也就是1995年4月22日,父親去世。那時,我參加工作不到一年。家庭的變故,母親和我、妹妹着實茫然無策許久。

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樑三喜、靳開來等同志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親人,不向國家多索取一分一毫。我流着淚想,如果僅是期盼着軍功章和豐厚的獎金,他們會那麼勇敢地、那麼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嗎?如果沒有對國家、對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們是絕對不會扛槍上戰場的!

2007年,家族重修族譜,明確了十條家規祖訓,其中第一條就是“熱愛祖國,響應祖國號召,依法履行應盡義務,完納應交課税”。我的族人和親屬,參加了抗日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衞還擊戰,保家衞國,不怕流血犧牲。此外,第六條:務正業,戒劣行、壞習慣;第七條:切戒借公濟私、貪污腐化;第八條:切戒挑撥離間,瓦解集體;第十條:切忌侮辱尊長,欺凌孤寡——這幾條訓誡,對於公職人員來説,仍有較強現實意義。

這與當前中央所強調的反腐倡廉,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和平時期,需要大力弘揚主旋律,需要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需要全體中國人愛崗敬業、樂作奉獻。我的族人和親屬,無論是將軍、博士、億萬富翁,還是農民、職員、普通百姓,他們安分守己,走在擁擠的人羣中,也許並不顯眼。但是,該為國家挺身而出時,沒有人甘做縮頭烏龜。我想,“中國夢”的實現,也許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

這篇文章,有些凌亂。沒有認認真真寫電影觀後感,沒有認認真真寫父親。我也不是太清楚真正想寫的是什麼。父親的一幅畫作忽然浮現我的腦海:山水間,松樹傲然挺立。畫作兩邊是對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的確是父親的真實寫照。

做人做事有原則,該怎樣就怎樣吧。

紅色電影觀後感 篇五

星期五的下午,我們六年級觀看了電影《閃閃的紅星》。雖説這部電影我們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連故事的情節都能背下來,但我還是看了下來,應為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思想觀念值得我們去反覆的品位,故事的情節環環相扣,扣人心絃……

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名叫潘冬子的小英雄與白狗子鬥智鬥勇的故事,最終打敗了地主胡漢三。潘冬子他經過不斷的努力,最後也成為了一名小紅軍戰士……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突然發現過去我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看的都是他的外表,沒有注意過電影的內在,從而覺得在看了幾次後就覺得沒有意思了。如今,我們長大了,能夠更深入的瞭解電影的內涵,從而覺得這部電影寓意深刻。雖然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正處於動盪時期,但它依然能吸引我們現代人的眼球。

整部電影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潘冬子。潘冬子他從小就想着有一天能夠擺脱地主的統治,最終在黨和它的前輩的引導下,逐漸長大,走向成熟。他富有愛心,勇敢無畏,為他以後成為一名優秀的紅軍戰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膽小怕事的地主胡漢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體現出紅色政治的可靠性。

雖然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非常穩定,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幾天的和平是過去的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堅持走我們的特色發展道路,樹立愛黨愛國的理念。

紅色影片觀後感作文 篇六

電影《金剛川》中這座“炸不毀的橋”是志願軍戰士捨生忘死的英雄氣概和保家衞國的堅定決心,更是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殷切向往。

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觀看影片後,更加堅信我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面對任何遭遇和困難時,總是能夠在堅定的信仰下創造奇蹟,贏得世界各國的尊重。從前是,現在也是,從來都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也將始終銘記革命先烈不計任何代價,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學習、拼搏奉獻、發揮黨員先鋒模仿作用,做一個無愧於時代的節能青年,走好屬於我們的“長征路”。

紅色影片觀後感700字 篇七

今日看了一部紅色革命電影《上甘嶺》,電影的主要情節是: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終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

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鬥了一個月,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僅與外界的聯繫被敵人切斷,並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籤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讓我為之動容: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脣都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可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之後,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蔔,並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我是那樣乾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那裏,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景下,沒有忘記自我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

他們真正做到了“,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忙。”此時,我也感觸良多;作為一名大學生,作為一名國防生,我們更應發揚繼承老一代先烈的這種優秀品質。

“團結就是力量”,僅有和大家齊心合力,擰成一股繩,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的價值,相應地,自我得到的也會得到很多東西。

紅色電影觀後感 篇八

《雨中的樹》是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攝製反映四川省萬源市原常委組織部長李林森同志先進事蹟的電影。該部電影是向十八大獻禮的重點影片,他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時在我市放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影片主題鮮明,基調昂揚,時代感強,融思想性、藝術性、教育性於一體,真實而深刻地塑造了李林森,對黨忠誠、為民負責,鞠躬盡瘁的光輝形象,謳歌了其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的崇高品格,展示了當代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

李林森同志為了理想信念,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獻克服了家人的不理解,克服了病魔的折磨,克服了種種困難,將黨和人民的事業擺在第一位,將千萬人民的幸福扛在自己被病魔侵蝕的肩上。李林森同志是新時期基層組織部長的優秀代表,是廣大黨員幹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楷模,是創先爭優活動中湧現出來的時代典範值得歌頌,值得學習,向李林森同志學習切忌颳風、“幾分鐘熱度”,必須在工作生活中以其為行動榜樣,努力追趕並使得這種精神達到昇華。我作為一名農業系統普通共產黨員一定要以其為榜樣,對照典型找出差距與不足,立足本職崗位創先爭優,結合“四羣”教育把羣眾的温暖放在心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使自己成為追求真理,勇於創新之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之人,視野開拓,胸懷寬廣之人,知行統一,腳踏實地之人。迎着黨的十八大指引的航程,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更好地為“三農”服務。

紅色電影觀後感 篇九

最近好的電影看了不少,其中,《十月圍城》給我的感觸很多,我就在我的博客裏寫一下下……

《十月圍城》講述了清末民初時期人們擁護孫中山,反抗清政府腐敗統治的故事。眾多我喜愛的明星大腕兒都在其中出演主角,這其中,我最喜愛拉黃包車的夥計阿四。大的時代,大的社會,一個拉黃包車的小夥計顯得分外渺小。但是,身為一個黃包車伕,阿四為了保護孫中山,毅然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舊中國的黑暗中,劃出來一絲耀眼的光彩。這種小人物身上的大光彩,尤其讓人感動。

看完這部片子,我一向在想,擁護孫中山的人中,有許多都是有權有錢的人物,他們已經過上了優裕的生活,似乎沒有必要為了“虛幻的理想”拋家舍業。但是,這種看上去虛幻的理想,還是激勵着他們拋棄了已經擁有的一切,走上革命的道路。可見,人生終極的追求絕不僅僅僅是錢和勢——人,總是要有點理想的。

這部片子中,我最喜愛孫中山先生説的一句話“什麼是革命?革命就是用我們的犧牲去換來下一代的幸福。”一個人,追求的不能是平安度過一生,而是用自己的力量為我們這個國家,為我們這個時代去做出貢獻。就好像,人生原本是一杯水,透過自己的發奮,總會為讓這杯平淡的水加上一塊巧克力,變得有滋有味,這,就是我們的追求吧。

我認為,人只要活着能為社會與時代做些事情,即使再苦短,也將變得波瀾壯闊,變得充實不虛度。幫派名字

紅色影片讀後感 篇十

10月30日,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鬥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裏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羣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羣。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蕩"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説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國小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鑑,珍愛和平!

《地道戰》全片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後,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高家莊羣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敵人的炮樓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隊長率日軍在天黑之際偷襲高家莊,這事被老鍾叔發現了,高老鐘意識到鬼子進村將是老百姓的一場災難。面對兇惡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來到村中的老槐樹下,解開繩索,拉響了那口報警的大鐘,就在鐘聲迴盪在高家莊的上空時,山田的槍聲也響了,這位忠誠的老鍾叔倒在了山田的槍口下……高家莊人民被激怒了,他們望着老鍾叔的遺體,立下了錚錚誓言,他們要為老鍾叔報仇!

鬼子一出炮樓就會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發現,他們連忙告訴村裏的老百姓,趕快下地道,敵人進村後,什麼也發現不了,可是,民兵連長高傳寶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戰鬥準備,一聲令下,四面開火,敵明我暗,戰術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亂竄亂跳。敵人在逃往炮樓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從地下向神兵一樣殺出,打得鬼子潰不成軍。最後,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隊長。高傳寶揪着小鬼子的衣領説:"你抬起頭來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蹟,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六十幾年後的今天,回望六十幾年前的崢嶸歲月裏,高家莊的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蹟,而我説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蹟!他們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的困難,用自己的生命捍衞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他們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自從看了電影《地道戰》以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因為英雄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地道戰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為了趕日本鬼子出中國,在每户人家裏挖了一條通道,這做了陷井,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冀中人民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但是,高老忠為敲鐘報警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覺得冀中人民很聰明,會用各種手段去對付他們,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冀中人發會想到挖地道,家家户户連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為歷史,我們現在很少存在戰爭,因為人們不想打仗,他們想有一個温馨的家,過着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們國小生,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為鑑,珍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