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羅馬假日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5W

羅馬假日觀後感(多篇)

羅馬假日觀後感 篇一

五一春假,對於單身的朋友們來説與其去遊山玩水,倒不如一抽一空談場戀愛來的值得——當然,前提是如果你足夠浪漫,相信純情年代、相信浪漫真情。

1953年出品的黑白電一影《羅馬假日》,歷被人們奉為愛情電一影中的經典之作。《羅馬假日》的情節簡單,卻憑藉男一女主角的成功出演以及羅馬的街頭風景成為了 世界經典,尤其是奧黛利赫本,其魅力傾倒了無數影迷,可愛的赫本髮型也隨之流芳百世。影片將羅馬的名勝風光生動地溶入劇情之中,將一部浪漫愛情喜劇拍得 十分温馨悦目。兩個人一個是厭煩宮廷禮節的枯燥煩瑣的小公主,一個是囊中羞澀的小記者,羅馬的一日,雖然短暫,可是輕鬆愜意的時光讓他們體會愛情甜美。雖 然最終他們因為各自的身份和職責沒有走到一起,但羅馬城卻成為他們永久愛情的象徵。

電一影本身的情節十分簡單,然而卻似乎有着無窮的魅力在半個世紀中獲得了無數的影迷追捧,歷來被奉為愛情電一影中的經典之作。是什麼,使得人們對這部電一影難以忘懷;是什麼,使《羅馬假日》變成經典?

1 赫本——對於這部電一影曾經有一個影評這樣寫道:Maybe it doesn’t quite live up to its sterling reputation, and maybe the leading man and director were slightly miscast. But who cares? Roman Holiday is the film that brought Audrey Hepburn to prominence, and the world movie audience went weak at the knees.有時候很難説清楚是一部電一影成全了一個演員,還是一個演員成就了一部電一影。但總之,提及赫本,人們就會想到那個羅馬城中天真清純的公主。生於 藩籬之中,繁文縟節去鎖不住一顆天真純潔嚮往自一由的心。曾經我一直認為女性的外表並不能在電一影中佔據怎樣的地位,然而赫本卻完全顛覆了我的這個觀點。有時 候我甚至覺得,除了赫本那張面龐,真的想像不到,還有誰更適合公主的形象。演員與形象的界限模糊之斯,真的是再也找不出別的更好的選擇了。

2 浪漫之都——我沒去過歐洲,也不太懂建築,只是覺得羅馬的大街小巷到處都透漏着歷史的氣息。而同時千百年歷史的積澱與現代生活的氣息融為一一團一,古樸而又自 然。有時候,不看情節,只是隨着主人公的腳步慢慢地觀看,彷彿如同自己也自在的徜徉於那樣的城市之中。羅馬假日,誰説又只是屬於赫本和派克的的呢?的確隨 着影片的進行會如赫本一樣感慨——It must be fun to live in a place like this!

3 黑白——這些年所謂的大片我們看得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真的會分不清、認不出那些使我們一直欣賞的。光怪陸離的影象和多軌道的聲音反而使我們忘記了最初看 電一影的那份單純。而在這部電一影中,就是在簡簡單單的黑白影像中,我們把注意力更加放在電一影和故事中,體會到那份最簡單的快樂和最純真的感動。而生活中,又 有多少浮華,讓我們忘記了最初的那份簡單的快樂呢?

4 精巧——有時候一個精巧的細節足以令我們銘記住一部電一影。這部電一影也是。赫本扮演的公主在接待各位公使的時候,不斷地將腳從鞋子中拿出來的時候,小公主活 潑天真渴望自一由的性格就一下子變得清晰異常。其他的還有好多,許多片斷在我沒完整看過此片的時候,就已經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派克帶着近乎昏睡的赫本回家, 一人上樓,一人繞圈;派克將昏睡中的赫本從牀上一下子銜到沙發上;在“真心石”(那個大獅子頭)前面派克假裝被吞掉了手臂,赫本驚慌失措的表情;還有兩人 從河水中爬出來,情不自禁的一吻;結尾的記者招待會上,兩人語帶雙關的巧妙對答……正是那些精巧的細節,讓我們記住了這部電一影,而生活中的記憶,又何嘗不 是那些精巧的細節的疊加呢?

5 夢——影人的夢和觀眾的夢。一直很喜歡陳凱歌的一種説法,電一影就是給人家圓夢的,電一影就是再給我們製造夢。生活中,現實總是太殘忍,它剝奪我們的青春和夢 想,幸好還有電一影。有些想法我們註定無法完成,於是電一影出現了,它幫助我們實現了一些夢——拯救世界的夢、上天入地之夢、完美愛情之夢……當我們的夢想被 電一影很好的反映出來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認同感會使我們異乎尋常的激動,於是,我們會愛上某部電一影,愛上某段生活。而《羅馬假日》實現了我們太多的夢 了!喜歡旅行的,會在其中找到再完美之都的自一由徜徉的快樂;渴望自一由的,能在其中找到不顧一切恣意妄為的輕鬆和愜意;偏好中規中矩的人,能在其中找到一個 各歸各位、規規矩矩的結局;喜歡浪漫的,能夠隨主人公的腳步體會一段浪漫的自一由之旅;最為重要的是,相信愛情的,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純真 的完美愛情,真愛無敵、純情至上……正是因為這部電一影實現了太多人的夢,所以幾十年來的觀眾們在認真完整地觀看過後,大都沒有失望,因為,在其中他們都找 到了自己的夢!

對於平凡的生活,能夠看到這樣一部電一影,已經是足夠快樂的了。如果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浪漫假期,有所愛的人相陪,一同看這部電一影,在“羅馬假日”中體味自己的假日,那則真的是人生一大快事了……

羅馬假日觀後感 篇二

很早就開始想看《羅馬假日》了,國中的暑假裏我最後如願以償欣賞了這部幽雅的作品。

奧黛利赫本冰清玉潔、温婉高貴、清秀典雅,她純真美麗得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使,清澈的眼牟,陽光的微笑、俏皮的短髮,讓人無法抗拒她的魅力,看見了就不再忘記;格利高裏派克英俊瀟灑、心地善良、眼神深邃,他彷彿就該是童話裏不幸跌落的王子。在一個浪漫的地方一個浪漫的時刻邂逅了理想中的公主,而羅馬更是一個夢想中的城市、歷史上的繁華古城、銀幕上的浪漫情史的發生地。就這樣,高貴典雅的公主與窮困潦倒的記者之間,在羅馬這座夢幻般的城市,上演着温馨感人、濃烈而又清香的感情。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看罷,不禁折服於演員的完美,折服於導演很有節制很細膩的筆觸,《羅馬假日》的每個細節都正好立於完美的那一點,似乎增之一分減一分都會大打折扣。為安公主睡在豪華大牀上懶洋洋,接待外賓弄丟鞋子的可愛而忍俊不禁;為她應對着滿滿的日程安排、諸多拘束,深受宮廷生活折磨的痛苦而抑鬱擔憂;為安公主與記者喬的相遇,遊玩於羅馬的快樂與自由而興奮激動;為安公主與記者無奈的分離而歎息。

上了大學,我再次看了《羅馬假日》。或許是正因年齡的增大,環境的變化,這一次,竟然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不再是僅僅看到演員、故事、背景的精緻完美、高雅脱俗,更深刻的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邊每一個人的生活,感覺跟自己有了實實在在的聯繫。

自己和身邊的每個人都不是主人公,但每個人又是公主。我們都和公主一樣,應對滿滿的日程,應對繁文縟節的束縛,看着遠離自己本性的安排,想要吶喊,想要逃離甚至反抗。我們也象公主在站累了偷偷放鬆自己,在呆板的程序下不肯安然入睡一樣調皮可愛;象她不顧一切逃離一樣滿心期望,義無返顧;象她剪掉長長的頭髮盡情遊玩那樣喜愛刺激;象她對抓她的人大打出手那樣想用拳頭向不明白自己的大人大聲説:不!還一樣的期盼着心中的白馬王子,浪漫温馨的感情。

是的,小時候,我們能夠用盡情的吶喊、大吵大鬧來宣泄自己的不滿,賴皮的坐在地上不肯起來,直到大人向我們妥協,才破涕為笑地宣佈惡作劇告終;年少時我們能夠對自己不喜愛的東西大聲説不,然後很瀟灑地不再理會,有苦惱的事就找個朋友,痛快淋漓滔滔不絕的嘮叨一頓;那麼張大了呢?放鬆心情的句子

最後,在一天豔陽高照、無憂無慮的羅馬假日之後,在愛的火花正在燦爛綻放之時,公主安卻強忍心中的巨大的悲痛對記者説“我此刻要離開你”“各走各路”。正如她所説,“若我不清楚自己對國和家的職責,今晚我就不會回來,永不再回來。”再次應對隨行的將軍和伯爵夫人,她不再不知所措,而有了屬於自己的威嚴。正因她已經明白了她為什麼要擔起着份職責,她開始用心主動地思考自己的立場、應對自己的主角。當公主和記者最後相遇在羅馬的宮殿,卻已經是一個公主,一個是平民,縱然有了許多共享了的快樂,有深深的彼此依戀,從此以後,兩人是天涯陌路不相見,再無人知曉的祕密,只能甜蜜而又苦澀的埋於心底,隨着潮起潮落永遠封鎖,成為歲月無言的歌。一邊是自由與幸福,一邊是束縛與職責,安還是選取了後者。

忽然之間,我們20歲了,似乎該是一個長大的年齡。已經不能再僅僅正因不喜愛就大聲説:不了,即使心裏有一百個不願意,但視野裏絕對不能只有自己,看着把所有的愛都投注於自己身上,站在一旁永遠默默支持着自己的父母,看着所有關心愛護自己的親人朋友,應對着高深的社會複雜的人際,很多時候只能獨自堅強。太累了,想逃課,想放下工作;要刺激,想瞞着家人快樂出逃;期盼放縱,於是決定通宵看電影,把一大堆事情扔在一邊,不理會;要自由,不想上學不想受到各種各樣的束縛。但是這些都不行!正因職責。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漸漸有工作,有家庭,有孩子,肩上的職責與壓力只會越來越大,但是我們無法逃避,也不能逃避。正如聖君所羅門所説:“唯一值得一個人炫耀的,只有他的職責。”

人生活在客觀世界中,和客觀世界有着不可割裂的聯繫;人生一輩子,有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配偶、朋友、同事等等許多社會關聯,人正因社會關聯還到這個世界,在社會關聯中成長和生活。在這些關聯中,人扮演着必須的主角,務必做一些事情,承擔必須的職責。職責,是我們每個人生活在必須的社會關聯中的人與生俱來的。對自我職責,對他人職責,對社會負責,並且在不斷的實踐中,學會增強職責心,強化職責感;用心承擔職責,學會享受職責‘理性對待職責,適度把握職責。生命並僅僅屬於自己,它還是父母、親戚、朋友、社會的,因此活着要有重量,要負責。很容易就聯想到華農的跳樓事件,是對生命的褻瀆,也是逃避職責的行為。不能總聽從於自己的感性認識,正如一句話説的那樣:“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務必做,但你不必須喜愛做,這就是職責的涵義。”

就象公主一樣,毅然轉身回到深深的宮廷,但我們又比公主安幸運多了,起碼我們在承擔職責的同時也能夠是在為自己的幸福而在付出,有職責才有真正的幸福,未來還是屬於我們的天空!

其實,我一向都不太清楚怎樣才能算是真正的長大。在強大的誘惑下持續穩重,在一羣朋友間掌握自我,在一片喧譁中持續寧靜,在一堆壓力下獨立自強。這些雖然不是長大的充分條件,但卻是必要條件。身負着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負責,我們要快點長大。

羅馬假日觀後感 篇三

羅馬假日觀後感羅馬假日是一部很老的影片,現在也只有黑白增長版。這部愛情片講述了安妮公主受不了皇宮裏的禁錮的生活,便偷偷樂創溜了出去,開始了與喬的故事。

其中有搞笑,有驚奇,有感動,我起初被安妮公主掉了鞋子而感到好笑還是那個伯爵邀請公主去跳舞后,安妮公主才穿上了鞋,彌補了這次事件。

但看到最後,我不禁感動了。在記者見面會上,安妮公主特意想去認識幾位記者趁機對喬説了聲再見,散會了喬靜靜的站在那兒看着公主走去的方向,直到她人都走了,喬才慢慢離去。

看了這部電影,我有兩點感受:

1、在別人光鮮的背後或許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痛楚,比如安妮身為公主,她的自由太少了。而我們生活在自由的國度,開心地生活和學習。上學之餘,我可以盡情地想象,天馬行空地寫作,無憂無慮地玩耍。遇到困難,我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和關心。我為感到生活在現代而感到慶幸,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2、當安妮公主聽到廣播裏因為她的失蹤國家正處於一種混亂狀態時,他放棄了愛情,選擇迴歸本職。那時,我深深感覺到安妮公主對國家利益的維護,有很強的的大局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通常會碰到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衝突,我願意向安妮學習,有大局意識才能有更大的作為。

最後,我很想去探尋羅馬的文化與歷史,感受影片裏安妮公主走過的街道和她身上神采奕奕的光芒。

羅馬假日觀後感 篇四

每一個愛好幻想的女孩,小時侯都會有那麼一點點公主情結,當看到童話故事裏的公主時,總是幻想自己就是那個高貴的公主,頭戴皇冠,穿着漂亮的花裙,有大羣的僕人跟着,隨心所欲,長大了,一個英俊的王子把她娶回家……這樣的故事,在女孩子粉紅色的世界裏,總是樂此不疲,越演越精彩。

突然有一天,一個真正的公主厭煩了皇宮裏刻板、沉悶的生活,她嚮往宮外的廣闊遼遠,自由繽紛。於是深更半夜裏,從來沒有獨自出過皇宮大門、不知道鈔票為何物、甚至不會自己穿衣服的公主,偷偷地爬過宮殿的高牆,來到了民間。

《羅馬假日》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第一次看《羅馬假日》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有同學整天津津樂道奧黛麗赫本,令我心往神馳。公主和派克的美麗愛情,羅馬古城的喧鬧鮮潤,還有影片裏詼諧好聽的音樂,常伴隨着那種美好的感覺在記憶中泛起。於是,就像愛一件珍貴的飾物,喜愛一本雋永的好書,我總是將發生在羅馬的愛情故事珍惜地保存着,不輕易示人,然後在某一個特別的時候,輕輕地從佈滿經絡紋路的心底拈起,重温一番。

但是,由於一直沒有找到電影的原版,記憶中的影像已經模糊不清了。直到那天,書店裏,意外地看見了她,奧黛麗赫本含笑的大眼睛在眾多的影碟封套中閃亮,一下子扯起了心裏那條長長的線,關於《羅馬假日》的全部記憶紛至沓來,如簌簌而下的花瓣,一下子將我包容起來。

終於,我能夠從容地面對羅馬的大街小巷,面對赫本和喬的浪漫愛情,面對赫本的微笑還有那雙純潔的夢幻般的大眼睛。我可以輕鬆地將一個鏡頭反覆地看上幾次,比如喬騙赫本説,那個石鑿的雕像“真理之嘴”會吃掉人的手掌,於是,赫本驚慌失措地投向喬的懷裏,公主的忘情和喬的得意相映成趣,我總是來來回回地一邊看,一邊笑,為純潔無暇但在走出宮殿外顯得幼稚的公主和狡黠而善良的喬而笑。也或者可以將一個美麗的鏡頭定格,然後在那樣的美麗前,靜靜地呆上半天。

當屏幕打上“the end”時,我還沒從公主的故事裏醒過來。高貴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走出皇宮的兩天裏,不但愛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而且還愛上了英俊瀟灑的記者喬。但在經歷了自由芬芳的戀愛後,無奈的她最後還是回到了那個冷冰冰的皇宮,回覆她本來的生活,履行她作為皇室成員的出訪職責。但她的善良,她的純真,感染了她的朋友,當初為了回美國而接近她的喬,想通過她的新聞去賺錢的攝影師,將永遠記着她。

影片的最後,堅強的公主戴着高貴的皇冠,在新聞發佈會上,對着近在咫尺的愛人,將盈盈淚光鎖在深情的大眼睛裏,矜持地和各國使節記者道別,臨走前那飽含哀傷和愁緒的回眸一笑,令喬頃刻間失魂落魄,也令觀眾無不動容。此去一別,天涯萬里,再不可能有重逢的時候了。但是,公主卻笑着,所有的痛苦隱藏在笑靨下,但那種美麗的憂傷,卻如此叫人戰慄。

終於明白,這麼多年來我愛奧黛麗赫本,是愛她塑造的美麗公主,愛公主美貌後面的堅強,愛堅強中的真誠。愛《羅馬假日》,是愛那個浪漫故事裏散發出來的純真和善良,愛主人公的隱忍和無私。也終於明白,愛一個人,有時就是放手,就是遠去,就是一瞬的凝眸不捨和永遠的兩心相望。

童話裏的女孩最終長大為成熟的女人,其實她早就明白,皇宮裏公主的生活並不好過,那些花團錦簇風光旖旎是表面的,她嚮往民間,嚮往美好的愛情,但卻不能下凡,她的腳下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在現實中,女孩並沒有成為公主, 但卻可以和心愛的人一起,她比高貴的公主,其實不知幸福多少倍。

不管是天上人間,愛情,終究是不老的傳奇。或許剎那絢麗,或許永遠平淡如水,但是,只要嘗試過,體會過,就永不言悔。所以,當又一次觀看《羅馬假日》,又一次沉浸在赫本和喬塑造的浪漫裏時,我就像重逢一份美麗的感情,驚喜,迷醉。每一個愛好幻想的女孩,小時侯都會有那麼一點點公主情結,當看到童話故事裏的公主時,總是幻想自己就是那個高貴的公主,頭戴皇冠,穿着漂亮的花裙,有大羣的僕人跟着,隨心所欲,長大了,一個英俊的王子把她娶回家……這樣的故事,在女孩子粉紅色的世界裏,總是樂此不疲,越演越精彩。

羅馬假日觀後感 篇五

只是那個定格來得剛剛好,他停下,她轉身,好像全世界的花都開了。眼波流轉,掩不住他們呼之欲出的愛情。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人間無數,這美好禁不住讓所有人豔羨。無關財富,無關權利,頃刻便是不朽。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羅馬公主,在他眼裏,她只是個叛逆又單純,逃了學又不敢承認的孩子。她的心在嘈雜的羅馬街頭顯得越發剔透而純淨,那將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收藏,他是那麼認真的下了決心,要守護她一輩子。只是那個定格來的太不巧,她起身,他退場,生活獰笑着醖釀出一場別離。當她最後一次站在他面前,以公主的身份,還是那麼美麗,可他卻不得不一點點放了手。她的巧笑嫣然,她的眨眼呼吸,她的下一次轉身下一個招手他都再沒有理由參與。不是不夠愛,只是那些愛都註定釀成傷害,他有千百句話想説,最終卻連半個字都吐不出來。還能説些什麼呢?碰見她已是上天給予的最大賞賜了。他陪她走過微醺的羅馬街頭,縱使那時還藏有見不得光的小心思,也終被她的笑容打散。他們一起幹過的事歷歷在目又屈指可數,可他就像透支了全部力氣,他甚至已經預付了整個生命去守護她,去愛她。或許因為太年輕,經歷的事情還不夠,錯把一個回眸當成了永久。沒有什麼永遠是天經地義的,不要想着什麼再見還會再見,他早該知道的每一次再見就是一次訣別。他或許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女孩,天上再砸下來一個公主也説不定,可每一個她都不是她,而他想要的她,卻與他再無瓜葛。是誰説平行線是人世間最痛快的際遇,哪比得上相交線萬分之一的悲悽呢?他想不到與她那倉促的交點之後便成了截然相反兩個方向,愛與不愛的結果如此相似,可悲的是他卻無法穩妥的抽身而退,那些愛遠比他所意識到的要濃烈要深沉,他卻已經找不到地方可以安放了。

威廉懷勒沒有像某些中國導演那樣習慣於弄一個皆大歡喜的狗血結局,一切恰如其分,他們剛剛好相遇,又剛剛好離去,只有那羅馬還沉浸在假日裏的光影中不斷撩撥着過去,像過期了的雜誌唯美而不真實。悵然之餘也終將釋懷,彷彿着昭示着好比日月更替一般再淺顯不過的規律。佳人難再得,對一個人,抑或一件事一個東西,鍾愛的原因大抵不過是難以再得到,不過是已經得不到。人類的劣根性,只有得不到,才會去感念,去懷想去珍惜。樂此不疲地揮霍着已經佔有的,悔恨着已經失去的,彷彿非這樣的人生不能過得圓滿豐腴,直到有一天醒來,開始收攏僅存的一切,才幡然徹悟這就是成長。若是改個結局呢?公主與灰少年從此住進了城堡,他們就真的能長長久久白首不相離麼?他會發現她滿口蛀牙不會做飯不會洗衣還一副大小姐脾氣,她會埋怨他不懂欣賞沒有品味拜金拜的活脱脱一市井小民模樣。他們從相知到相愛到相許,再從相許到相厭到相棄,歸根結底不過是佔有的太過放心。直到真正分開了,觸不到了摸不着了,顯微鏡又成了望遠鏡,怎麼看都不夠,怎麼看都美好。他會想起她的嬌俏可愛,她也會想起他的温柔深情,足以遮天蔽日掩蓋掉所有的不堪忍受,只因為他不再屬於她,他再也得不到她。

每一場風花雪月,總是愛的精疲力盡透支所有,結局依舊是可以預料的成空。可也只有這空,才能盛放下那麼多傷心,那麼多委屈,那麼多淚水和那麼多無處安放的愛。佳人難再得,或許真的只有得不到的才能被稱之為佳人吧。

縱使明晰所有,我所依戀的仍是那個夏光裏你的笑眸,那個一見傾心的你,那個可以輕易愛上卻不太容易放下的你,那個讓我願意拎着空落落的下半生追逐已經遙遠成一個點的你。

羅馬假日觀後感 篇六

影片講述了高貴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在皇宮外遊蕩的兩天時光裏,體驗了許多她從未有過的事情,不但愛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並且還愛上了那位英俊瀟灑的喬。最終在喬家的時候公主本來想留下來,當聽到了廣播裏説她的國家正因她的失蹤而感到恐慌時她選取了離開。愛有時能夠很自私,但有時也能夠很無私。公主為了國家、家族放下了感情。

喬是一個偉大的男生,他沒有叫公主留下,如果他説叫公主留下,可能結局就不會像電影裏那樣。影片的最高潮是到了招待會的那一段,喬與安妮公主的眼神交流,當他們倆四目對望時,雖然倆個人沒有語言上的交流,但倆個人的眼神交流勝過了千言萬語。公主離去時沒有回頭、喬在大殿上久久不想離去,僅有她和喬明白,此去一別,相隔萬里,難有再逢之日。

“最愛的,是羅馬,當然是羅馬!”只此一句,已勝過千言萬語。雖然這部電影結局並不是完美的、但它把愛推高到了另一個層次。這是對愛的另一種明白,就像歌詞裏唱的萬世滄桑唯有愛是永遠的神話。沒看這部電影之前,我能夠説是不懂愛的人,看了後我明白愛是包容、愛是無私、愛是奉獻。

你愛一個人,如果她過的幸福,你就會很幸福。這種才是大愛,就正因有了這種愛,人世間才出現了那麼多唯美的感情故事。

羅馬假日觀後感 篇七

羅馬假日觀後感羅馬假日是一部很老的影片,此刻也僅有黑白增長版。這部感情片講述了安妮公主受不了皇宮裏的禁錮的生活,便偷偷樂創溜了出去,開始了與喬的故事。

其中有搞笑,有驚奇,有感動,我起初被安妮公主掉了鞋子而感到好笑還是那個伯爵邀請公主去跳舞后,安妮公主才穿上了鞋,彌補了這次事件。

但看到最終,我不禁感動了。在記者見面會上,安妮公主特意想去認識幾位記者趁機對喬説了聲再見,散會了喬靜靜的站在那兒看着公主走去的方向,直到她人都走了,喬才慢慢離去。

看了這部電影,我有兩點感受:

1、在別人光鮮的背後或許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痛楚,比如安妮身為公主,她的自由太少了。而我們生活在自由的國度,開心地生活和學習。上學之餘,我能夠盡情地想象,天馬行空地寫作,無憂無慮地玩耍。遇到困難,我能夠得到更多人的幫忙和關心。我為感到生活在現代而感到慶幸,我要珍惜此刻的生活。

2、當安妮公主聽到廣播裏因為她的失蹤國家正處於一種混亂狀態時,他放棄了感情,選擇迴歸本職。那時,我深深感覺到安妮公主對國家利益的維護,有很強的的大局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通常會碰到團體利益和個人利益衝突,我願意向安妮學習,有大局意識才能有更大的作為。

最終,我很想去探尋羅馬的文化與歷史,感受影片裏安妮公主走過的街道和她身上神采奕奕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