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羅馬假日電影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K

羅馬假日電影觀後感(精品多篇)

《羅馬假日》觀後感 篇一

美妙年華的公主,短暫逃出皇室的藩籬,在街頭喧鬧的陽光下放肆真性情,貪婪地享受作為平民的自由,做一回真女孩。這就是盡人皆知的電影《羅馬假日》。

奧黛麗-赫本在1993年就已經作古了,天使回到了天堂,從此人世上就再也沒有了安妮公主那瞬間乍現的率真和天然。這個世上缺了一種元素。愛赫本的人,甚至認為這種元素就是活着的唯一依據。

我們是為愛而生的,如果愛得偏狹、愛得固執,愛得只識得一種情趣,那愛就變得艱難。正如活着就必須圓滑一樣,愛,也要見風使舵、順水推舟,否則要我們怎麼活下去呢?赫本肯定是走了,在某片雲朵上面,用蹙起的眉頭看着我們把愛擺在脣齒間,看着我們一次次為了照顧其他東西把愛放在一邊,看着我們把愛玩成了競技,看着紙上的愛那麼多、心靈的愛那麼少,看着我們用錢幣購買很多東西,包括愛。是啊,我們要活得象樣,我們要HOUSE那樣的房,要BMW那樣的車,要Sophie Marceau那樣的女人,甚至要馬爾代夫海景房的清晨,要塞納河邊咖啡館的黃昏,即使我們暫時還不能擁有遊輪和小島,我們靠以上這些武裝起來時,就已經感到自己也可以去追求赫本了。

於是我們就出現在羅馬的街頭了,黑白的羅馬,五十年代的羅馬。我們口袋裏的銀子感覺可以買下羅馬的半條街,我們目的明確:找到安妮,擺平她;我們狂妄至極。我們不會象電影裏的那個老跟人借錢的窮記者那樣捉襟見肘,我們會把安妮直接領到鬥獸場門口,腦袋一擺,問她要不要這處房子,我們還會把那位理髮師包下來,把那場舞會也包下來,我們甚至會買通警察局長好好看護場子。跳舞的時候我們會毫不慚愧的説:安妮,我家裏還有一老大,你不介意吧?沒聊幾句我們又大方的説:亞運村那邊剛來一批新車,我看白色的廣本挺適合你的。我們清楚地記得她的生日,並且打死也忘不了在2月14日向她獻花,還會在聖誕節來臨前預定好一間KTV,我們最得意的事是她把我們信用卡的密碼記在手機上,因為那是我們最樂意拿出來的東西。我們自認為最能打動她的一句話是:你看,我今天那份 20xx萬的合同都沒簽,專門過來陪你的。

赫本的形象典型極了,俏皮的劉海,美妙的下巴,靈動的眼神,輕盈的小骨架,永遠的平底鞋,緊束的腰身,飄逸的裙襬。在北電和中戲的校園裏,不難見到這樣的女孩。不難見到這樣的女孩,優雅地鑽進一部碩大的轎車,6缸的馬達只一轟就已經從你五十年代的眼界裏絕塵而去。

這個女孩,是去羅馬了嗎?

這是一個狂妄的年代,狂妄到靠賣路遊器和芯片發家的人要運用商業智慧得到一個著名女人的芳心,狂妄到一個學舞蹈的女孩要運用肢體語言贏得二環邊一處樓盤,而這一切,都是在愛情的名義下進行的。在愛情的名義下進行的交易跟在友情的名義下進行的生意沒有任何的不同,不,可能有場地的不同:後者在桌上,前者一般在另一樣傢俱上。

將愛變成為交易是濫情的結果,而濫情會使我們喪失愛的能力。伴隨我們泡妞指數的增高,我們愛的通路就象被高血脂阻塞了的血管,硬化,脆弱。在面對如安妮般率真的目光時,我們的情感通路時常阻塞,而支配智力和情慾的神經卻如拆除了收費站的五環路一般暢通,於是我們行動了,於是我們偏離了,於是我們再次增高了泡妞指數,於是我們患上了“情愛高血脂”。我們再也不會愛誰了,我們得到一件刀槍不入、水火難侵的“鐵布衫”。擁有金剛之體的我們,優遊在任何情色遊戲中間,毫髮難損。

想去羅馬過一個假日嗎?我這裏隨時有一張機票。

赫本更象一位舊時的戀人。那時的我們還穿着燈心絨的獵裝和水洗布的褲子,那時的我們還留着掩蓋雙耳的長髮,那時我們喜歡甩一甩頭,把落在額前的發綹擺向右邊,喜歡沒事把手插在褲袋裏,喜歡遇見空癟的易拉罐就一腳踢開。那時侯赫本離我們不遠,可能在馬路那邊,可能在走廊那端,可能在同學家隔壁單元,可能在遇到紅燈時跟你一同單腳着地的一個青年的身後。簡單的衣着,乾淨的頭臉,明媚的神情,可能沒有束腰的長裙,沒有精緻的的平底鞋,但你能説那就不是赫本嗎?在一個宿醉醒來的清晨,呆坐在牀上的我們,痴望着樓下依然燭照的路燈,偶爾會有一個赫本象一枚柔軟的手指在心頭一紮,就再也難以睡去。你在嗎?你在哪兒?我怎麼會在這裏呢?面對樓下這個正在預熱、即將準時轟鳴起來的城市,我們恍若置身夢幻。夢幻中,我們格外渴求那種失去的元素,正如我們在宿醉後渴望喝水。 永遠的紳士和淑女

永遠的紳士派克和永遠的淑女赫本都已經辭世,但他們共同締造的這部愛情片成為電影史上的絕對經典。印象最深刻的是窮記者和安妮公主都已經心靈互屬就亟待一個爆發點了。記者把公主帶到羅馬的真理之嘴,騙説把手伸進去如講撒謊就會被獅口吞食。當他伸入再出來時真的是不見了手掌,善良純真不諳世事的公主驚恐萬分,記者把縮進袖管的手掌展開,觀眾和公主才對這個小小的詭計如釋重負,公主自然也腆嗔地投入男方懷抱。觀眾們無不為這對金童玉女的愛情契合而歡欣鼓舞,似乎也實現了自身對理想愛情的情感寄寓。此片段也是大學男生的泡妞啟蒙課程 -----除了正直,善良,才華,帥氣,很重要的是還要懂得機智,也就是關鍵時候有那麼一點壞,才能擄獲芳心,抱得美人歸。羅馬的真理之嘴也因此片而更加名播海外,成為世界各地遊客的必去。20xx年盛夏,我們旅遊團成員走了很長一段路才到達電影中的場景,鐵柵欄內牆上一個滄桑而光溜的獅口,長長的排隊遊客,都是為了把手伸入據説是羅馬早期的一塊殘破的市政窨井蓋內。

羅馬假日觀後感 篇二

花了一個小時用快進的方式把這部電影迅速瀏覽了一遍,我想大意我肯定是明白了,除了細節。

在高中的時候徐教師以往放過這部電影,可惜只看了個開頭,當初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感覺,也許是因為年紀還小的緣故。

公主落入凡塵,遇到了美國新報的記者喬,這個記者帶着公主度過了美妙的一天,讓公主充分感受到了普通人的生活,這與她皇宮裏單調枯燥的生活相比簡直太令人嚮往了。最終也許是因為公主認為自我職責重大,並且身份註定也需要她回去,她只好選擇回到,結束了這段即浪漫又刺激的羅馬假日生活。

當一開始看到喬明白公主身份後決定利用這次偶遇來策劃一次重大新聞時,也許會認為喬也只可是是一個見錢眼開的普通人而已,確實這樣的機會太難得,這樣的新聞肯定能讓他大賺一筆,他找來朋友給他和公主的羅馬之行拍照,開始了一場公主毫不知情的演出。可是到了最終喬改變了他的做法,甚至背叛了老闆,也讓朋友失去了大賺一筆的機會,這其中的道理很明顯,他愛上了公主,不想為了自我的私慾而傷害她,試想如果那些照片刊登出去產生的後果會是如何呢?

不覺想起了以前看過的《公主日記》,那也是同樣題材的電影,很顯然人們關心的只是那些人的普通生活,那才是展現他們人性最真實的一面,如果讓你選,你是更喜歡公主時候的安妮,還是和喬在一齊平民時候的安妮呢?

羅馬假日觀後感 篇三

每一個愛好幻想的女孩,小時侯都會有那麼一點點公主情結,當看到童話故事裏的公主時,總是幻想自我就是那個高貴的公主,頭戴皇冠,穿着漂亮的花裙,有大羣的僕人跟着,隨心所欲,長大了,一個英俊的王子把她娶回家……這樣的故事,在女孩子粉紅色的世界裏,總是樂此不疲,越演越精彩。

突然有一天,一個真正的公主厭煩了皇宮裏刻板、沉悶的生活,她嚮往宮外的廣闊遼遠,自由繽紛。於是深更半夜裏,從來沒有獨自出過皇宮大門、不明白鈔票為何物、甚至不會自我穿衣服的公主,偷偷地爬過宮殿的高牆,來到了民間。

《羅馬假日》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第一次看《羅馬假日》是上大學的時候,那時有同學整天津津樂道奧黛麗·赫本,令我心往神馳。公主和派克的美麗感情,羅馬古城的喧鬧鮮潤,還有影片裏詼諧好聽的音樂,常伴隨着那種完美的感覺在記憶中泛起。於是,就象愛一件珍貴的飾物,喜愛一本雋永的好書,我總是將發生在羅馬的感情故事珍惜地保存着,不輕易示人,然後在某一個異常的時候,輕輕地從佈滿經絡紋路的心底拈起,重温一番。

可是,由於一向沒有找到電影的原版,記憶中的影象已經模糊不清了。直到那天,書店裏,意外地看見了她,奧黛麗·赫本含笑的大 眼睛在眾多的影碟封套中閃亮,一下子扯起了心裏那條長長的線,關於《羅馬假日》的全部記憶紛至沓來,如簌簌而下的花瓣,一下子將我包容起來。

最終,我能夠從容地應對羅馬的大街小巷,應對赫本和喬的浪漫感情,應對赫本的微笑還有那雙純潔的夢幻般的大眼睛。我能夠簡便地將一個鏡頭反覆地看上幾次,比如喬騙赫本説,那個石鑿的雕像“真理之嘴”會吃掉人的手掌,於是,赫本驚慌失措地投向喬的懷裏,公主的忘情和喬的得意相映成趣,我總是來來回回地一邊看,一邊笑,為純潔無暇但在走出宮殿外顯得幼稚的公主和狡黠而善良的喬而笑。也或者能夠將一個美麗的鏡頭定格,然後在那樣的美麗前,靜靜地呆上半天。

當屏幕打上“theend”時,我還沒從公主的故事裏醒過來。高貴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走出皇宮的兩天裏,不但愛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並且還愛上了英俊瀟灑的記者喬。但在經歷了自由芬芳的戀愛後,無奈的她最終還是回到了那個冷冰冰的皇宮,回覆她本來的生活,履行她作為皇室成員的出訪職責。但她的善良,她的純真,感染了她的朋友,當初為了回美國而接近她的喬,想經過她的新聞去賺錢的攝影師,將永遠記着她。

影片的最終,堅強的公主戴着高貴的皇冠,在新聞發佈會上,對着近在咫尺的愛人,將盈盈淚光鎖在深情的大眼睛裏,矜持地和各國使節記者道別,臨走前那飽含哀傷和愁緒的回眸一笑,令喬頃刻間失魂落魄,也令觀眾無不動容。此去一別,天涯萬里,再不可能有重逢的時候了。可是,公主卻笑着,所有的痛苦隱藏在笑靨下,但那種美麗的憂傷,卻如此叫人顫粟。

最終明白,這麼多年來我愛奧黛麗·赫本,是愛她塑造的美麗公主,愛公主美貌後面的堅強,愛堅強中的真誠。愛《羅馬假日》,是愛那個浪漫故事裏散發出來的純真和善良,愛主人公的隱忍和無私。也最終明白,愛一個人,有時就是放手,就是遠去,就是一瞬的凝眸不捨和永遠的兩心相望。

童話裏的女孩最終長大為成熟的女人,其實她早就明白,皇宮裏公主的生活並不好過,那些花團錦簇風光旖旎是表面的,她嚮往民間,嚮往完美的感情,但卻不能下凡,她的腳下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在現實中,女孩並沒有成為公主,但卻能夠和心愛的人一齊,她比高貴的公主,其實不知幸福多少倍。

不管是天上人間,感情,終究是不老的傳奇。或許剎那絢麗,或許永遠平淡如水,可是,只要嘗試過,體會過,就永不言悔。所以,當又一次觀看《羅馬假日》,又一次沉浸在赫本和喬塑造的浪漫裏時,我就象重逢一份美麗的感情,驚喜,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