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第一書記》觀後感多篇 看完《第一書記》有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5W

《第一書記》觀後感多篇 看完《第一書記》有感【多篇】

書記觀後感 篇一

星期天晚上,我們學校的同學都整齊的坐在教學樓前觀看第一書記,這是我們這個學期第一次觀看第一書記。

唐李妹,14歲,家裏還有兩個雙胞胎弟弟,父親已經永遠離開了三個孩子,母親外出打工四年從未回家,姐弟三個住在一間破舊的房子裏相依為命。

姐姐用稚嫩的雙肩撐起了這個家,承擔本不應該屬於她這個年齡的責任,不僅要學習幹家務,還要照顧兩個弟弟。

14歲的年紀,別的孩子都還在父母的關愛中成長,享受父母無私給予的愛,可唐李妹儼然成了家裏的大家長,沒有和同齡孩子般歡樂的童年,一顆幼小的心靈下隱藏了多少心事,多少心酸?

唐李妹雖然才有14歲,可卻把弟弟照顧得很好,弟弟對於他的依賴遠遠勝過四年未見過面的母親。

晚飯很簡單,只有一碟青菜,方便麪對於我們來説只是幾元錢而已,可他們卻從未吃過,第一次吃到方便麪,姐弟三個覺得那是很美味的食物。

想想自己,父母每個星期給自己的零用,自己每週又能省上多少錢呢?沒有體會到掙錢的辛苦,只享受父母的關愛,我覺得自己真是太任性了,以後要多關心父母,不要再那麼任性。

書記觀後感 篇二

院裏組織機關黨員職工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沈浩--安徽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我在2010年年初的時候就明白了他的先進事蹟,當時全國各大媒體都爭相報道,沈浩的突然離世帶給小崗村、帶給中國共產黨的不僅僅是親人離去的悲哀,更是羣眾的一種損失。看了電影《第一書記》以後我覺得導演將沈浩這個人物刻畫的很生動、到位,讓我們走入了沈浩的真實生活中,沈浩的內心世界中,再一次的被他無私為人民的奉獻精神打動。

沈浩同志的最大特點,是對人民羣眾有感情,對小崗村的男女老少有感情。沈浩同志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湧現出來的生動典型,他是我們黨員幹部的一面鏡子,我們所有黨員都就應和他對照,想一想自我就應如何對待羣眾?如何對待組織?如何對待人生?我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即將於今年的11月份轉為正式黨員,我要以沈浩同志為榜樣,像他那樣真正地實踐“三個代表”,像他那樣對自我的工作一絲不苟,踏實幹事,艱苦奮鬥,向上,努力完成好自我的工作與擔負好自我的職責。

電影中小崗村發展由緩慢不前到迅速壯大,人民生活從貧窮落後到經濟富裕物質充裕,這變化的道路也是沈浩同志為人民服務的汗水之路。6年來,小崗村家家都住上了新房;6年來,小崗村民人均收入增長了近兩倍;6年來,小崗人的觀念變了,心更齊了,發展思路清晰了,如今的小崗村已經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每年接待遊客幾萬人。一切的完美生活剛剛開始,但是沈浩卻累倒了,倒在了他無限熱愛的那片土地上。影片中最後,沈浩的女兒深情的話代表着沈浩生命的延續,沈浩精神對後代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村官因為沈浩事蹟來到小崗村當村官,是沈浩精神的延續;片尾曲更是娓娓道來做人的道理。讓我們聽着《做人》,在音樂中永遠的悼念一名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沈浩。“紅手印映出一個大寫的人,萬世根本是做人,做大寫的人……”

書記觀後感 篇三

2010年10月21日,我單位幹部職工共計294人在天津大禮堂觀看了一場十分感人的電影《第一書記》。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同志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沈浩的品質,反映了改革開放30年,我國新一代基層黨員幹部的精神風貌,揭示了一個全新的價值觀。咱們黨從誕生到此刻湧現出了無數英雄和模範,都刻有時代的烙印,然而從沈浩身上,咱們看到的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價值觀,也為咱們年輕人開設了一堂對人生價值更為深刻的思考命題。

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古城牆的寫意鏡頭中出現的“萬世根本”四個字格外引人注目。電影以沈浩的猝然長逝開頭,以女兒的一段深情而堅強的告白結尾,近兩個小時的時刻裏,故事情節緊湊、生動感人;沒有口號、沒有標語,沒有説教,人情味十足,引人深思。影片真實、客觀地記錄了沈浩同志在小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經歷,故事本身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平淡中給人一種震撼,這種震撼的感覺來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職責感--一個共產黨員強烈的職責感和事業心。

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的普通幹部,2004年,他用心響應安徽省委號召,作為全省第二批選派到農村任職幹部來到鳳陽縣小崗村,任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在小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現代人的標準,他有車有房,有一個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適,本能夠隨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義無返顧地選取了小崗,這種選取意味着壓力,承擔着職責。他把下鄉掛職鍛鍊,看成是人生“乾點事業”的一個機會,他把小崗村作為一個新的創業舞台,要全力打造“小崗村這張名片”,既實現自身的價值,也同時創造社會的價值。我想一個人乾點事業不難,難在選取。既然選取了,就要把這個事業幹好,這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職責感,並付出全部的心血。這使想起了時下很多年輕人,他們吃不了苦,受不了罪,空有一身報復,卻不願付之行動,有時他們甚至很迷茫,找不到自我的人生目標和方向。看完電影《第一書記》後,我被沈浩的精神感動和敬佩,他在小崗村工作的點點滴滴,着重挖掘了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重現了他感人的生活細節。沒有臉譜化的“高大全”形象,卻用最樸實但不平凡的行動,釋義了什麼叫人生的價值。

沈浩是一個有夢想有抱負的共產黨員。

在小崗村工作的6年裏,他失去的是家庭的温馨、對孩子學業的幫忙、對老母親的盡孝,而他得到的是小崗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小崗人的信賴。從某種好處上,對於那些有夢想有抱負,但生命卻默默奉獻在平凡崗位上的人來講,沈浩是幸運的。當別人把到農村掛職鍛鍊當作鍍金的跳板時,正是他勇於超越傳統價值觀,把小崗村做為自我人生的平台,用新的價值觀實現了對夢想的追求。能夠説是沈浩改造了小崗村,也是小崗村造就了沈浩。

小崗、大包乾、紅手印。.。.。.歷經三十多年的傳誦和洗禮,這些符號已經成為烙刻在勤勞善良開拓的中國人心中永遠不曾離去的印記。這天,沈浩以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無愧天地和百姓的奮鬥,給咱們心中不曾離去的奮鬥史詩中,增添了“第一書記”崇高的形象。他傳承的是奮鬥的精神。他把到小崗村工作看成是組織的信任和賜予,看成是花錢買不到的職責和榮譽。他解放思想,堅持原則,解決矛盾,幹事創業,帶領小崗村民進行二次改革,給小崗村民帶來了盼頭。大包乾精神在新時期新階段得到了傳承和發展;他演繹的是奮鬥的感動。他官不大,職責卻很大,他對人民羣眾有感情,撲下身子和小崗村民一道吃苦,把幾千號人的吃穿住行當作責無旁貸的職責和奮鬥的動力,用一片真心換來小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展現的是奮鬥的光輝。他上有老母,家有賢妻和摯女,常年不能和家人團聚,愛家卻不能顧家。他三年又三年,以任勞任怨、無私無畏地為百姓幹好事、幹實事來彌補自我對家人的心靈愧疚。“咱們離不開沈書記”能夠讓人民羣眾感到離不開,這是何等的境界,這是性命何等的光輝!他將有限的性命化為對人民、對事業無盡的奮鬥,他為咱們留下了彌足珍重的精神財富的同時,也使他的名字在咱們心中永遠不會離去,沈浩--第一書記。

沈浩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對於每一名黨員如何樹立正確的時代價值觀是值得去思考和領悟的。片尾沈浩書記的女兒在演奏鋼琴前説了一段話深深感動了我,其中一句“大家在,我也在”透露出女孩堅強勇敢的性格,延續了沈浩書記的偉大精神,使我備受鼓舞。咱們領悟沈浩同志,就要像他一樣,不計名利,不謀私利,紮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對得起自我,對得起人民百姓,更不辜負組織的期望,尤其要在創優爭先活動中,把領悟沈浩的精神,轉變成做好本職工作,以人為本,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動力和方向。

書記觀後感 篇四

單位組織觀看電影《第一書記》,觀看前從同事那裏得知影片挺感人,看的過程我也一向在流淚。我不想談影片反映出的沈浩同志作為第一書記的感人之處,也不談電影成功之處。我想談談電影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的一些問題。

首先,作為一個有夢想有抱負的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的考核年年基本稱職,這反映出單位的考核制度流於形式,選拔幹部存在必須問題,起不到激勵人才、發現人才的作用。我們就應透過這些現象好好反思一下,怎樣創新我們的選人、用人制度,給想幹事、能幹事的同志一個舞台,給一心為黨的同志一個肯定,才能激發出幹事業的熱情和動力。其次,一句村官的流行話語“不幹,不好意思;幹一點,意思意思;幹好了,啥意思”,反映了一些掛職鍛鍊的幹部的混日子的普遍心態,也反映出這一制度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既然組織上安排,選拔下去掛職鍛鍊,應當説是要選拔有潛力、有培養前途的幹部,也期望透過這樣的交流,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至少是為新農村建設帶去新的理念。那麼他們不管潛力大小,首先就應是實心實意為老百姓辦事的人,這樣的人也才能一心一意為單位辦事。

只想個人升遷的人,是不會把單位的事當成事業來做的,這樣的幹部真能擔當重任嗎而我們選人用人的原則也就存在必須的問題,往往用人唯親,只看表面,不看內裏。有的甚至帶病提拔,這就更是有問題了。單位內部監督不利,有的人侵吞國有資產、,有的人不敢同醜惡現象作鬥爭。小崗村存在那麼多年的少數人霸佔羣眾財產,幾屆村支書無法解決就是一個證明。所以我覺得選人用人不僅僅要看工作表現和工作潛力還要看一個人的品德和素養。

《第一書記》觀後感 篇五

6年來,他統一了全村人的思想意志,改變了他們的發展理念,他帶領村民修路、建房、辦校、創業。他帶領全村村民脱貧致富。

6年來,他始終與全村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把赤誠的心捧給羣眾,把無限的愛獻給百姓。他做了無數不顯眼的小事,給老奶奶買枴杖壞;給智障村民天寒披衣;給五保户掏錢住院;連夜冒雨幫村民搬遷危房等等。凡是事關羣眾切身利益的事,無論大小,只要羣眾有反映,他都會裝心中。

6年來,他始終住在村裏一間20平方米的簡陋平房內,連一張像樣的桌子都沒有,衣服都放在牀上和椅子上。每月交600元錢在村民家搭夥。他時刻對自己要求嚴格。

6年來,他做了不計其數的大事小事,他是誰?他是大家熟悉的沈浩同志,2000多個日日夜夜,他沒有節假日,不分晝夜,勤勤懇懇,忘我工作,為小崗村的發展殫精竭慮,為小崗人的幸福奔波操勞,他對工作是任勞任怨、不計回報,對個人卻十分苛刻、克己奉公。他生活簡樸,勤儉節約,特別能吃苦。他一心為公,清正廉潔,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在沈浩同志身上,集中展示了勤勉為公的崇高境界,體現了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他的精神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他的精神為我們樹立了一面旗幟。

作為年輕的基層工作者,我們缺少沈浩同志這種艱苦奮鬥的韌性,腳踏實地的幹勁和公道正派的大氣。站在公務員這個崗位上註定了我們不能有太多的“自我”,我們必須摒棄一切的“惡習”,將沈浩精神作為追求的標杆,洗淨周身濁氣,力求做到“出以公心,注重公論、維護公正、堅持公道、提高公信”!

書記觀後感 篇六

很早就聽説過沈浩同志的事蹟,所以當單位組織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時,我便早早地趕到影院觀看這部電影。這部影片採用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沈浩同志從XX省財政廳到小崗村任職6年來的點滴歲月和心路歷程。

為了解民情民意,沈浩同志用一個多月時間就將全村跑了兩遍。誰家缺糧,誰家少柴,誰家收入低,誰家有困難,他都一一記在心裏,並想方設法給予幫助。小崗人説:“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親近”,小崗人最喜歡他“嗓門大,老遠就跟人打招呼”。6年時間,小崗村處處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熟悉小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鄉親們在想什麼,怕什麼,要什麼。

為了多做順民心,讓羣眾得實惠的事。沈浩同志始終堅持夜以繼日地工作,廢寢忘食地奮鬥。在他的帶領下,優質養殖示範區辦起來了,種植雙孢菇的創業大學生引進來了,村民們的農家樂旅遊服務啟動了,小崗鋼構廠等企業開始生產了,漂亮寬敞的村民小樓蓋起來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沈浩的事蹟告訴我們,一個領導幹部,不論職務高低,權力大小,都要始終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都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去了解民情,紮紮實實、充滿感情地去讀懂民意,進而用是否“真為羣眾辦好事、真為基層辦實事”的標準衡量工作的得與失,不斷用羣眾“答不答應、滿不滿意、喜不喜歡”來校正工作標準。

平心而論,有些幹部也想把工作幹好,也想為羣眾多辦實事,也想當沈浩那樣的好公僕,但往往苦於不瞭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羣眾最關心的是什麼,羣眾反映最強烈的是什麼,羣眾最需要解決的是什麼,所以,常常是工作不知從何處下手,分不清主次矛盾,幹了不少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雖然自我感覺汗沒少流,心思沒少用,可羣眾還是不滿意。癥結所在,就是因為沒有沈浩那樣的調查研究,沒有沈浩的“民情日記”,沒有沈浩那七雙滿是基層泥土的鞋。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我們每個領導幹部,都應像沈浩那樣,用心體察民情,時時刻刻想着羣眾,多做順民心得民意的好事,只有這樣,羣眾心裏才會真正有你的位置。

XX鳳陽小崗村優秀村幹部沈浩,在小崗村工作6年時間,寫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記,每一頁都記載着他對羣眾的深情厚意,每一頁都流露着他情繫人民的拳拳之心。在其中一篇日記裏,沈浩這樣寫道:“作為一名選派幹部又身在名村小崗,更應該滿懷信心,充滿熱情,努力工作,切實為老百姓辦事,為建設社會主義新小崗貢獻自己的力量。”

坦率地説,觀影過程中我數次潸然落淚,為沈浩,為沈浩精神,更為無數像沈浩一樣的好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