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第一書記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7W

第一書記觀後感(精品多篇)

《我們是第一書記》觀後感 篇一

“千里疾風萬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鐵蹄馬”。蒙古馬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中造就了耐寒、耐旱、耐力強的特殊屬性,在風霜雪雨的大草原上,不畏艱辛、縱橫馳騁、屢建奇功,鑄就了蒙古馬獨特的品格和精神。因而衍生出的“蒙古馬精神”,經過歷史的沉澱與實踐的熔鑄,融入邊疆各族人民的血脈,成為各族羣眾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的重要精神源泉與紐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在脱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關鍵時期,這場特殊的“兩會”承載着不平凡的意義。弘揚“蒙古馬精神”,是時代之需,更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重要“法寶”。

“鐵蹄馬”精神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韌不拔。蒙古馬的特殊之處在於其具有超強的耐力,特別擅長艱苦跋涉。當前,脱貧攻堅戰進入“深水期”。“船到中流浪更急”,啃下脱貧最後的“硬骨頭”就要弘揚蒙古馬不畏寒暑、不懼艱險,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穿沙漠過雪原,馳騁在廣袤的蒙古高原上,創造一個又一個傳奇的精神,拿出“釘釘子”的韌勁,一錘接着一錘敲,認真落實“五個一批”扶貧政策,延伸“產業鏈”,拓展“致富鏈”,既要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脱貧,又要防止脱貧人口“因病返貧”“因學返貧”“因災返貧”等。以“鐵蹄馬”精神保障好脱貧攻堅的“最後一公里”“最難一公里”。

“鐵蹄馬”精神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勇往直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黨的十八大以來,脱貧攻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減少到2019年的551萬,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0.6%……一連串數字背後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用實幹、苦幹創造出的“減貧奇蹟”。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要將551萬變為0;將0.6%變為0的任務還異常艱鉅。唯有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鐵蹄馬”精神勇往直前,想法設法,不惜一切代價打贏脱貧攻堅的“硬戰”。“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技術”,要持續推進“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化,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案、一人一招”的思路,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激發鄉村活力,讓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協調推進。

“鐵蹄馬”精神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恪盡職守。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而幹部作為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關鍵,唯有發揚堅韌不拔、勇往直前、忠於職守、甘於奉獻的“蒙古馬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促進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突顯,不斷滿足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要堅決杜絕扶貧路上的“形式主義”,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始終把羣眾關切、羣眾期盼、羣眾意願放在第一位,從實際出發,通過“電商扶貧”“直播帶貨”等新技術,將有限的資源、資金限度用到扶貧脱貧工作中,不搞急功近利、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鐵蹄馬”精神為脱貧攻堅注入強勁動力,最終如期實現“真脱貧”“脱真貧”的目標。

《我們是第一書記》觀後感 篇二

2021年2月25日,我國脱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鉅任務。千年夢想,一朝夢圓。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勝戰背後,是數以百萬計的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們的日夜奔赴,他們暫別年幼的兒女、摯愛的伴侶、年邁的父母,懷抱着改變貧困羣眾命運的滿腔豪情,走進祖國各地的深溝巨壑,向貧困發起衝鋒。其中,超過1800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脱貧攻堅征程上。

他們是因山洪不幸遇難的廣西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因病去世的廣東鎮武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馮永成、因工作觸電犧牲的貴州大坪村原駐村第一書記文偉紅、因過度勞累突發心梗去世的湖南薛家村名譽村長王新法、因工殉職的湖南陽坪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龍俊,是因車禍不幸遇難的王秋婷、因排查災情觸電犧牲的曾翽翔、因突發心臟病去世的王新傑、因腦出血倒在扶貧一線的曾紅梅……無法一一列舉。

他們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的承諾,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他們倒在了扶貧的路上,卻永遠活在人民羣眾心裏。預告片中,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誓言,一個個攻堅克難的決心,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盡顯第一書記的責任與擔當。

今天,我們回望這場可歌可泣的偉大征程,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奉獻犧牲。

書記觀後感 篇三

8月5日我觀看了影片《第一書記》。通過對沈浩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生動再現,影片將一個真實的沈浩還原在我們面前。

鳳陽縣小崗村是在改革開放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落後農村,是一個落後到沒有人願意來的村子,沈浩同志響應省委號召,主動要求到小崗村掛職任黨支部書記。當他踏進這方土地時,迎接他的是羣眾的不信任,工作開展的十分艱難。

沈浩為小崗村的發展兢兢業業,一心為羣眾辦實事。帶領着村民修公路,歷盡重重困難在鐵路幹線上方架起橋樑;通過司法介入收回公有資產、籌集資金修繕村裏房屋、引入外商建廠投資、在村裏修建大包乾紀念館等等……,就是這樣一件件平凡的事件塑造了沈浩不平凡的人生形象。

“紅手印”是貫穿影片的主線。最早的紅手印是當年大包乾時帶頭人留下的,是為了解決小崗村的温飽問題;第二次和第三次紅手印都是為沈浩而留的,在沈浩第一次任職期滿時,他踏實務實的工作態度深深打動了小崗村的人,而沈浩也為這份信任決定再幹一屆;第三次則是第二次掛職行將結束時,小崗村更多的人按下了信任的紅手印,而這一次沈浩因為突發疾病去世,永遠地留在了他為之奮鬥了6年的小崗村。

影片最後沈浩女兒在鋼琴考級時的深情道白,再次感染了觀眾,這是女兒對父親的思念之情,同時引發了我們對沈浩同志深切地緬懷之意。一位深入羣眾、紮根基層、腳踏實地的好乾部,一位值得尊重的好乾部,他用自己短暫的人生譜寫了一曲輝煌的樂章。人們將永遠地懷念他——黨的好乾部沈浩同志!他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廣大幹部羣眾豎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

《我們是第一書記》觀後感 篇四

影片中的四川篇講述了胡小明和羅洪兩位前任和現任第一書記為大涼山孩子們解決受教育問題的故事。胡小明,曾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覺撒鄉博作村原駐村第一書記,兩年前他結束派駐,離開了博作村。

但緣分沒有在這裏終結,兩年後,胡小明乘車翻過座座大山,又一次踏上了他曾經走過的路:“閉上眼睛經常想起我們村的孩子們,忘不了他們。”他回到了熟悉的戰場,與現任第一書記羅洪並肩作戰,一起打完“最後一仗”。從一個村子只有兩個國中生,到全村孩子都有學上,清脆的讀書聲成了博作村裏最動聽的聲音。

涼山州越西縣乃託鎮乃託村第一書記謝斌韜,對影片中講述的涼山教育底子薄感同身受。“2009年在銀行工作時,我看到許多彝族小夥辦理存款業務不會寫自己的名字。發展教育是拔窮根的治本之策。”謝斌韜説,在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階段,乃託村在繼續做好村裏控輟保學、防止返貧監測工作的同時,將通過種植中藥材、擴大養殖場規模等發展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35歲的黃海博是交通運輸部派駐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蘆花鎮熱拉村的第三位第一書記。從前任手中接棒後,黃海博感到責任重大:通過交通扶貧,熱拉村通了硬化路和客車,村民們實現了“出門硬化路”夢想。下一步,將在村裏培育更多電商“新農人”,利用電商平台外銷山裏特色農產品,助力更多村民實現致富夢,建設更加美麗宜居的新農村。

今年是臧濤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蝦拉沱鎮扎交村擔任第一書記的第五個年頭,他已把爐霍縣當成了自己的故鄉,“正如影片中所説,實現脱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我們更加奮鬥過上更好日子的新起點。在鄉村振興的新徵程上,我們這些第一書記們要繼續發揚頑強拼搏精神,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設身處地為村民做更多實事、好事。”

書記觀後感 篇五

“第一書記”,沈浩同志,一個平凡的人,一個為羣眾辦實事的村委書記,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他胸懷理想抱負,選擇下放基層,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幹事業,以實際行動忠實地履行了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將寶貴的生命奉獻給了小崗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好準確地描述了他短暫的一生。

一座嶄新的大包乾紀念館,一條開啟民心的通村公路,一場隆重特殊的葬禮,一頓熱鬧特殊的年夜飯,一次又一次挽留的紅手印……正是這樣的一個好人,一個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用他的執著與真誠,凝聚了小崗人的心,感動了小崗人的情。“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將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切,絕不叛黨。”沈浩同志做到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履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雖然沈浩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身上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正如影片結尾沈浩女兒説道:“你雖然走了,但小崗村還在,和你吃過飯、説過話的人還在,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也在……”

《我們是第一書記》觀後感 篇六

偉大的脱貧攻堅鬥爭,鍛造出偉大的脱貧攻堅精神:上下同心、盡鋭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第一書記正是這種精神的締造者、實踐者。

“我一輩子都是一個人在幹活”“我希望有盞燈”“恨是恨這個地方,但是無法走出去嘛”……預告中,一張張無助的臉龐,一句句無奈的心聲,讓觀眾深切地感受到,貧困就像一座大山,重重地壓在了這些村民的身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為了讓貧困羣眾過上美好的生活,第一書記們跨越高峯、穿越山河,來到了這些村民的身邊。

“你們放心,咱們一定是管到底幹到底”、“我們一定要和貧窮打一場硬仗”。他們把村民當成自己的家人,把自己當成村裏孩子的父母;為被羣山包圍的山村修公路、通水飲,為這裏的人打開通往大山外的路;用血肉之軀撐起村民的希望,用雙手守住豐收的希望;在海報4300米的雪域高原養羊,為這裏的牧民尋找到了脱貧之路……他們一步一步走,一句一句問,一條一條記,一件一件做,千方百計、傾盡全力,真正做到了不負人民。

他們卻有愧於家人。村裏的每一個老鄉都認識胡小明書記,但][是病牀上的母親不認得他了;將“家”搬進大山裏的劉恭利書記,母親骨折只在門口看了一眼就匆匆離去;30歲人生戛然而止的黃文秀,留給家人永遠的思念……預告片中的這些片段,讓我們看到了第一書記們舍小家為大家的感人經歷、崇高品格。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峯秋葉丹。”第一書記的奉獻和犧牲,人民不會忘記,共和國不會忘記。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通過大銀幕真實再現了這羣“為你而來”、為時代而來的共產黨員的偉大和不凡,為下一代留下了可供追尋和回望的腳步與精神。

這一次,就換我們“為他們而來”。讓我們一起去電影院,重温那些熱血與青春,體會那份真實與感動。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問我們美好生活從何而來,這部電影就是很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