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W

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多篇)

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1

百年情書,是一份情書,也是一份遺書,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寫給妻子的最後一封信。這部電影嚴格意義上説不上是一部傳記,因為它只講了主人公林覺民慷慨赴死前五年的事,而且還是很零散的片段,而我更願意稱它為愛情片,主人公林覺民和她的妻子之間的愛情貫穿了全劇,從片名就可以看出來。

這部電影不是什麼大製作,這一點從它的製作單位是電影頻道就可以看出。演員也清一色都是年輕的生面孔,戲中唯一撐得住場面的只有李雪健,這個老戲骨的演技沒什麼好説。不過其他年輕人的表演就完全沒有亮點了。在這羣年輕演員中,除了蔣夢婕我還認識之外,其他一概不識。不過這個林黛玉也稱不上是什麼大腕,演技更是略顯稚嫩,我看着她還是不由自的想起紅樓裏弱不禁風的林妹妹,不過沒辦法,我對這一型的女生實在沒有抵抗力,看着她,我就覺着心裏舒服唯。

不過無所謂,我看了開頭幾分鐘的戲就不指望演員的表演了,真正吸引我使我堅持看我的動力是它的故事和畫面。簡單,清新。尤其是林覺民與其妻子的愛情讓我很是享受,在這亂世之中,就像童話一樣,不真實,但很美。尤其是蔣夢婕扮演的妻子,讓我流連忘返,這裏我不是指她的演技,而單純是指她扮演的這個形象,就是她什麼都不説,什麼都不做,就站在那,我都覺得很美,唉!歸根結底,我只是單純喜歡這一類型的女孩子而已。

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2

百年情書又名《與妻書》。悽美情書,情撼百年。

“林覺民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

無奈,等待,執着,理解。心隨君。愛給予了戀人的力量。

意映:不論去哪裏,不論多遠,都要帶着我,別再丟下我了,好嗎?你就像這個風箏一樣,只要乘着風就會越飛越高。

覺民:來,給你。你看啊,這個風箏雖然高高飛在天上,但是線卻始終在你手裏啊。

意映:我害怕。

覺民:別怕,有我呢。

世間最真摯的愛情,兩顆心緊緊的守候着彼此一輩子。在當時國破家亡的情況下,林覺民用自身行動表達了對於國家的大愛以及對於妻子陳意映深切的感情。

我為何哭泣,我又為何感動。

因為有一種愛,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那種柔情,那種純情而忠貞的感情,讓兩個人從而更懂得去愛。

愛情是要用心經營的。

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3

電影《百年情書》取材於“黃花崗72烈士”之一的林覺民烈士殉難前親筆書寫的兩封遺書“與妻書”與“稟父書”。

影片以林覺民烈士從1905年至1911年期間的革命活動,與廣州起義最後三天時間所發生事件並行交織,集中展現了林覺民親情家國的熱血人生。

林覺民與一干小夥伴,林文、林尹民、方君瑛、方聲洞、馮超驤、劉元棟等,自小立志報國。自中國甲午海戰戰敗,簽署《馬關條約》後,中國大地已經一片狼藉,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土遭列強欺凌瓜分,愛國志士在熱血革命的感召下,紛紛投身革命洪流。

1905年,林覺民迎取了陳元凱之女陳意映為妻,婚後,兩人情投意合,恩愛有加。然而國難當頭,林覺民沒有沉溺於愛情的纏綿,於1907年借官費生出國留學之機來到了日本。在日本期間,林覺民和他的夥伴們先後加入了以孫中山、黃興領導的同盟會,決意推翻滿清,革命救國。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決定於4月在廣州舉行武裝起義,林覺民與夥伴們一同加入了敢死隊,決意以死報國。林覺民最後一次回家探望,沒有把自己此行的危險性告訴愛妻和父親。但敏感的父親已經從兒子反常的舉動中有所感覺,一家人吃了最後一頓團圓飯。此時,林覺民的長子已經5歲,陳意映懷的第二胎也已待臨產。面對愛妻、愛子、年邁的父親——林覺民此時肝腸寸斷但卻義無反顧地離開了他的親人。

在香港公寓,起義前夕,林覺民淚水與筆墨齊下,寫下來世紀絕唱傳世名篇“與妻書”“稟父書”,之後依然參加了廣州起義。起義中,林覺民等浴血奮戰,攻佔了總督府,但終於因敵我實力懸殊,林覺民的夥伴們一個個悲壯犧牲,林覺民負重傷被俘,最終不幸就義。

廣州起義距武昌首義成功僅幾個月,此次起義的意義重大,振奮人心。林覺民等烈士的熱血為神州大地澆灌出了自由之花,其功績將光照千秋,永垂後世!

《百年情書》將更加真實地還原當年的歷史人文情懷,而且儘管出演的演員大多為新人,但是卻都有着一顆澎湃的心,對待每一個鏡頭也都很用心地去表現,所以説《百年情書》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是一部充滿愛的影片:親情、友情、愛情,每一個都是主線,每一個情都有煽人淚下的一面。

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4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看着這個從一開始很平淡,到最後幾十分鐘的時候高潮勇氣的影片,我居然在最後熱淚盈眶。不僅僅是林覺民的愛情,那一封《與妻書》,更是感觸於那個年代,亂世,人們對於革命,對於時代的一種覺醒,那個年代,覺醒的人不管怎樣,革命必須流血,革命就得有犧牲,感歎與那些人對於新時代的信念。

想我現代之人,沉迷於物質,更甚至於奢侈,價值觀在哪裏?生命的意義在哪裏?人生的方向在哪裏?即使現在的我也是出於迷茫的狀態,現在不需要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但是心的堅強是需要的,物慾橫流的時代,我想我能做的一定是那些美好的事,可以給自己帶來新的希望,新的力量,新的成長。想着未來的自己可以為中華之崛起繼續做些什麼,可惜我不是周總理,我們不是在亂世,更不可想象那些暴力的時代,我能做的只是我要努力的成長,努力的是自己強大,雖然這個強大我也不知道具體能事什麼樣子,但是我心中信念,就是我要做個有為青年,為自己,為家庭,為父母,更為那些我心中美好的事情。可惜,我們生活中現在看到的那些黑暗的一面,關於一切的。呵呵,誰知道呢,我不想説什麼,因為不想被河蟹。

看着這個電影,就突然的想起很多自己心裏的事情,可能無關影片,但是是這個片子讓我想起來的,很是慶幸。自己總會沉靜的,安心的看各種影片,即使是我不喜歡的,可是在看進去後發現很多美好的或者啟迪的,很是欣慰。

特感人的文章,尤其是那句“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可歌可泣。發自肺腑。

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5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中學時代便在課堂上所學的一篇課文《與妻書》,大學畢業後聽的三首台灣流行音樂(齊豫唱的《覺》、童安格唱的《訣別》及李建復唱的《意映卿卿》),再到如今紀念廣州起義一百週年的電影《百年情書》,恍如一段交織時空的愛情撲面而來,情緣魂夢相系……

音樂:交錯的愛情對話

“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喚你的名,今夜我的筆沾滿你的情,然而我的肩卻負擔四萬萬個情,鍾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萬萬千千……”聲音寬厚而憑藉着《一千個秋天》、《龍的傳人》等一鳴驚人的李建復,深情款款的從林覺民的角度演繹這份生死之情,既有對於愛妻的苦苦愛戀與不捨,更有對於革命的決心;而童安格創作演唱的《訣別》,則進一步的以林覺民的口吻向愛妻表示那份愛與決心,“烽火淚,滴盡相思意,情緣魂夢相系,方寸心,只願天下情侶,不再有淚如你”——猶記第一次聽到這句“不再有淚如你”時,淚水在不知不覺裏流灑。

不過,更加喜歡的是齊豫唱的那首《覺(遙寄林覺民)》,“覺:當我看見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剎那即永恆,再多的難捨和捨得,有時候不得不捨”,齊豫的帶有絲絲縷縷憂傷的聲音裏(印象還很深的是她與潘越雲合唱的《回聲》專輯),將意映的憂傷化為縷縷的歌聲,愛與放手,又心有不甘的追問“你的不得不捨和遺棄都是守真情的堅持,我留守着數不完的夜和載沉載浮的凌遲,誰給你選擇的權利,讓你就這樣地離去,誰把我無止境的付出,都化作紙上的一個名字”,可惜,成為了天問!

而金舸導演的《百年情書》便是根據林覺民寫給妻子的絕筆書改編的獻禮廣州起義100週年的作品,林覺民與意映之間的愛情故事,與林覺民被影響而參加革命,成為影片的兩條並行不悖的`線索,愛情因為戰爭、**、自我犧牲而昇華,而犧牲又為愛情添色不少,即使是在夢裏遙望,依然低低切切,無悔無怨。

王柏傑與蔣夢婕這兩位年輕演員,儘管説電影演繹還略顯生硬,但少男少女之間的那種羞澀的愛與情感被用幾個眼神、幾句詩詞傳達出來(新婚不久的那段戲,便想起沈復的《浮生六記》中的“閨中記趣”);而在面對革命時,王柏傑則延續了他在《十月圍城》中的演繹方式,固然有着對於生命的不捨(在《百年情書》裏不僅是對父親的不捨還有對於妻子的不捨),但“我的肩卻負擔四萬萬個情,鍾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萬萬千千”呢,這也為他在就義前的慷慨陳詞埋下了伏筆(不過這段戲有點生硬)。

而李雪健扮演的林覺民的父親,則將慈父的愛,表現的很生動也很真真切切,何況也借鑑了王學圻在《十月圍城》中的表演。這使得影片裏的親情更加動人。

“結縭十五年,原約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寫此信,我尚為世間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陰曹一鬼,死生契闊,一復何言……”也想起譚嗣同就義前的這封寫給愛妻的信。

百年情書電影觀後感6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無數革命先驅,與日薄西山的清廷的對比,更是凸顯出了革命者的無畏,偉大,背叛是背叛者的通行證,愛國是愛國者的墓誌銘,只因他們的身先士卒,為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作下了血淋淋的鋪路。

看罷《百年情書》,這亂世之中的愛情、親情與革命所演繹而成的紀念辛亥革命的一部電影,總是無法忘懷,“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人都成眷屬”,然,“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之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計數,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這是怎樣的一種大情大愛,因為明白自己對妻子的深愛,所以理解“天下人”生離死別的苦難,所以願意犧牲自己去成全更多後來人的幸福……

“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

亂世中的愛情,終是不忍獨善其身,也方顯其愛之深,思之切,然終是無法兩全,國家不幸,個人之安逸又來自於何方?這是必然,但又是無奈的,如斯亂世,身為一名中國人,你又能如何,為了革命大業,縱使煩亂又怎樣,傾吾所有又何妨?相貌如玉,然肝腸如鉄,心底光明如雪,為了自己心中的光明,願意為之而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還記得黃興説的:“我們就是要用我們的血去澆灌自由之花”。覺民也曾言:“吾輩此舉,事必敗,身必死,然吾輩身死之日,距光復起義,必不遠矣。”於是廣州起義,於是武昌起義,於是辛亥革命。

明明就還在用文言,明明還在清廷的壓迫下,本是書生一輩,卻能扛起國家大任。

還記得你説“死有何懼,我等莽撞書生,奮起一擊,喚醒億萬炎黃胄裔,雖頭斷血流,暴屍街頭,但華夏大地少了一干英傑,黃泉路上多了一羣鬼雄,我等一死,死得其所,血灑神州,快哉,快哉”家與國之間,你選擇了國;筆耕與槍戰之間,你選擇了為國而槍戰,而犧牲,只因一句,良心未泯,國事不平,何以為家?是的,死有何懼?當林文喊“新軍兄弟們,當同我們戮力同心,推翻清……”廷字都還沒説出就被打死的時候,你們就應該已經真正無畏了,當新婚的聲洞執意要參加敢死隊時,當驍超與元棟雙雙就義,元棟的眼鏡被踩碎,珺瑛在城門外留下了傷心的眼淚,同生共死的誓言,得到了熱血的迴應。

還記得你們兩人,意映與你在院中跳舞,放着sakura的音樂盒;海邊放紙鳶,意映説你是高高於天的鳶,但你卻把舵放入其手中;還記得你們一起相擁於竹林;你給她梳頭,看京劇,意映等着你,從初為人婦,到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從齊劉海到頭髮長長,不梳劉海。

還記得待你如親生的父親,雖然氣你在考試中寫下“少年不望萬户侯”,但其實心裏何其慶幸你不愧於祖宗社稷,雖然打你打在手上,但卻也痛在心裏,雖有些迂腐,希望你好好唸書,但在我看來,卻有更多的開明,願意放你走……

明明就還是白衣書生,明明就還是卿本佳人,卻要承擔這樣的亂世所帶來的痛苦,父子夫妻分離,然而這不就是那個時代麼?汝輩此舉欲喚醒華夏胄裔,雖事必敗,身必死,然汝輩死身之日,距光復起義,必不遠矣,而後辛亥,終醒國民,後建新中國,站國人,後開放,富國家,而汝輩之人也必將含笑九泉,不枉以一副副錚錚熱血之軀慷慨就義。

吾此輩何德何能,能享樂於先烈們赴湯蹈火所換之盛世,吾有何顏面以對之?以受之?以樂之?雖生有所戀,然死又有何懼?吾輩之人,必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非此則無以為報先烈之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