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感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6K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感悟(多篇)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1

作為一名當青年志願者協會以“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我先行”為主題,在校園內開展了一次環保宣傳和清潔校園的活動。

首先,為了這次活動,我們協會準備了很久,取得的成績也不小,獲得了校領導和廣大師生的好評。對此,我的感想是集體的力量是偉大的,獲得的成就和讚許是我們共同所有的,通過此次活動,增強了我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我降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繼續保持這種心態,為我們的校園,社會貢獻力量。

其次,通過此次活動,也增強了我的環保意識,從這次活動中,讓我認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我會在以後的日子裏注意自己的行為,發揚“節能、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一些綠色。

最後,此次活動也鍛鍊了我的語言溝通能力和自信心。在活動期間,宣傳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有的膽怯,有點不知所措,但在會長和同伴的鼓勵幫助下,我成功的向四組共六個人做了宣傳,雖然人數很少,但是我會繼續努力。俗話説:一回生,二回熟。相信我會在接下來的更多活動中進一步完善自己。

雖然成績很優異,但我仍然存在一些缺點,通過此次活動,我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仍然很多,也希望會長能夠指正批評,讓我更好更快的成長起來。對於自己的缺點我有以下認識:

1、對於協會分配的工作沒有做到位,舉例來説就是通知會員時未能很好的闡述活動要求,以至於在開展活動時,一些會員無勞動工具,導致活動進展緩慢。

這個教訓,我會牢記在心,爭取下次不再犯。

2、對於會員沒有進行很好的動員和宣傳,沒有組織好活動內容,以至於有些會員在活動開展期間獨自溜走。

這些,是我們部門的漏洞,也請會長原諒,希望我們能夠汲取這個經驗,避免類似錯誤的再次發生。

總的來説,此次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既讓我們從中學到了環保的有關內容,也讓我們的辦事能力,協調能力有了很好的提升,可以説是一舉多得吧!對於自己,我將在以後的活動中更好的展現自己,進一步培養自己的辦事效率與能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當代大學生,通過這次參加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覺得我將來一定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但是也要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和社會實際結合起來,更好地為社會做出貢獻。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2

本次有幸參加了由貴州環保廳和相關部門主辦的“20__年全省環境污染治理污廢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培訓”。雖然這次培訓只有短短的一個星期,但意義非常重大,經過本次培訓,本人對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大大有助於以後的工作。非常感謝各位老師,是你們的辛苦付出才有我們的茁壯成長,在此請允許我道一聲:“老師,你們辛苦了”。

我是環保公司的一名污廢水處理設計員,通過我的瞭解發現,現在的很多污水處理廠都缺少專業的運營管理人員,所以在運營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使我們的出水很難道標排放,通過這次培訓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改善這方面的缺陷。

本次學習,一是有機會與各位污廢水領域中的精英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動。二是學到了許多以往理論上不知道,但在實踐中被創造出來的精華,為我們以後的工作指明方向。這也是我們參加培訓最重要的收穫。

對於污水處理廠的現狀,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1、結合實際,提高運營管理水平

運行管理是搞好污水處理廠關鍵的環節。在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中,我們必須克服影響處理廢水總量的各種因素,嚴格控制各種工藝參數,以環保局檢測和化驗室質量監測為依據,加強崗位巡視力度和頻率,對生產過程實施全過程控制。在水量發生波動等種種異常情況下,都必須做到了保質、保量地完成每個月的污水處理,各項出水指標全部達到設計要求,符合環評標準。為保證設備、設施的綜合性能,提高利用率,我們必須根據設備、設施的運行狀況,向各方取經,建立各類設備基礎台帳,制定科學合理的維修保養計劃,保證正常的生產運行。同時依託ISO14001體系標準,貫徹管用結合,加大設備、設施現場管理力度,實行崗位責任制,加強運行崗位的值班巡視。開展對設備、設施管理方面的技術培訓,做到人人懂技術,事事有專責。

2、安全第一遵章操作

安全是企業的靈魂,是保證生產的第一要素。我們必須按照上級有關要求,全面搞好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使安全管理實現系統化、規範化、標準化。首先,為穩產達標,從硬件設施上入手,保證作業安全。其次,從員工的思想教育入手,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具體措施是組織職工認真學習安全操作規程,使員工把遵守勞動紀律、操作規範等各項規章制度牢記於心,並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職工的宣傳和教育培訓力度,加大安全檢查力度,針對發現隱患及時整改解決,確保安全生產和人身安全。

3、責任明確獎罰分明

一個集體有形形色色的人,難免會有懶散、奸猾之輩,絕不能幹不一樣的活,拿一樣的工資,讓老實人吃虧。做事要安排到人,負責到底,為讓老實人不吃虧,奸猾人難偷懶,分工要界線分明,不可摩稜兩可,避免推諉扯皮。對於工作中積極主動,表現出眾的優秀員工要採取多種方式給與表揚獎勵,讓優秀員工起到帶頭表率作用,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凝聚戰鬥力。

4、計劃作業狠抓落實

良好的計劃是成功的墊腳石。有資料顯示,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詳細的發展規劃,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美好的藍圖已經指明瞭前進的道路。對於一個污水處理廠來説,設備、設施是企業生命的核心,對於大型設備、設施的維護要提前計劃。“有計劃+沒落實=0”,絕不能臨時抱佛腳,等到設備徹底壞了,設施完全癱瘓了才去維修、清理,那時候就一切都太晚了。

5、全面推進目標管理

管理是目標的載體,目標是管理的價值實現。沒有目標的管理是盲目的,無所適從的。沒有管理的目標是空洞的。只有具體目標與管理方式的有機結合,才能達到管理的有效性、利益性。目標可分為階段目標、總目標,階段目標為總目標服務。目標只有分解到具體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達到管理的目的和意義。污水處理廠根本目標是治理水污染,保護水環境。分解目標具體到管理工作的各個層面,就是公司對各科室提任務、定指標,進行自我發展和自我管理,共同努力實現效益最大化原則。目標管理根據不同專業和部門制定不同的量化標準,依費用指標形式加以考核。如:水處理單位成本計劃指標。生產設備維修費用計劃指標等。指標的制定根本原則是保證污水處理正常運行,強化水質達標率,強化水處理量和設備使用率,強化安全生產率,設備完好率,核定日用電量和全年用電總量,完成水處理當年下達的各項設備和維修更換工作目標明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才能有動力,才能激發起每個職工的工作熱情。經濟責任和各項費用實行死基數,超額浪費處罰,節約獎勵,加強了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有利推動全廠經濟效益的提高。

6、加強管理創新管理

創新是指創造一種新的更有效的資源整合範式,這種範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治資源以達到組織目標的全過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體資源的更有效配置等方面的細節式管理。一種新的管理方式方法的提出和實施,或能提高生產效率,或能節約自然資源,或能使人際關係協調,或能更好激勵員工等。這些都將有助於組織資源的有效整合以達到預定目標。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結合廠情,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一是健全公司、科室、班組,層層監督機制,使目標管理有章可循,有制而遵。二是以管理制度為基礎,建立完善三級考核制度。三級管理及考核制度的實施,目的是使幹部有壓力了,對自己要求嚴格了,使職工的自覺性加強了,積極性提高了。從而提高了整體工作的效率。

7、以管理促進技術進步

現代經濟理論和實踐都已經證明技術創新,技術進步是企業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污水處理業的發展過程,一直是依靠科學技術在向前推進,如何花最少的錢提高處理質量,始終是水處理部門行業研究的目的。從污水處理的工藝來看,由傳統活性污泥法到現在的幾十種各類處理工藝,都是人們在不斷探求,針對不同的污水性質,用最少的能耗取得最佳的處理效果的結果。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的投入與產出是一個不確定的過程,它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除了技術領域的因素外,管理效率及方式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技術進步及創新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同樣也是一個管理問題。管理可以降低技術進步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提高技術創新的效率。

經過本次環境污染治理污廢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培訓,本人對污水處理廠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但也發現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中作中我將不斷的是學習,讓自己不斷的進步。為環保事業而奮鬥。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3

在不斷的發展中,我們得到了很多的好處,我們的生活質量好了,我們可以有時間休息了,我們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可是現實中存在着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已經越來越差了,這是為什麼,這都是我們發展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種影響!

春風化雨 ——讓環保知識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人類固然不是自然的奴隸,但也絕不是自然的主宰。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現代生活方式應該被有益於環境的環保式生活方式取代!而實現生活方式的轉變,根本問題還是提高公眾環保意識。這需要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推動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進而使人們在行動中自覺保護環境。通過兩週來的社會調查,對於環保我有一些自己的認識。

“樹立環境意識,建設綠色家園”“環保靠大家,關係你我他”“追求綠色時尚,擁抱綠色生活”“當環保衞士,做時代公民”……在“環保”成為一個熱點詞彙的今天,環境問題卻沒有因此而得到改善!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我們對石家莊的青園小區、銀宏小區、華脈新村、棉三生活區等六個居民區的調查訪問,71%的人對環保問題“十分關注”,87%的人認為環境保護工作“非常必要”。

可見,人們並不是不關注環境問題。可是調查又顯示:幾乎沒有人採取過具體行動來參與環保!環保只停留在了“關注”上!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面臨的環境問題早已提上日程,打開任何一個環保網站,都可以讓你感受到提高環境意識刻不容緩的壓力。我們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在1983年把環境保護確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年12月26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迄今為止,我國已頒佈了14部環保法律,300多項環境標準,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 但是,首先我想問的是:你是否清楚時常掛在嘴邊的“環境意識”究竟指的是什麼?——環境意識是人類意識中和環境問題有關的部分。

環境意識的內容隨時代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對環境問題的認知,環境知識水平,環境法律意識,環境道德意識,環境行為取向,對政府環保工作的看法等。 不止是“環境意識”問題,沙塵暴、沙漠化、温室效應、厄爾尼諾、酸雨、臭氧層、噪音污染、白色污染、垃圾分類、可降解塑料、轉基因產品、農藥殘留、綠色食品、綠色gdp、綠色冰箱、綠色建材、綠色貿易壁壘、可持續發展、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愛鳥周、植樹節、iso14000、無磷洗衣粉、紫外線指數、可吸入顆粒物…… 提到這些我們如數家珍!可是,再問下去,世界水日是哪一天?如何適當預防紫外線輻射?什麼是轉基因產品?……你可能就難以回答了。廚房裏有哪些污染?飼養寵物會給健康帶來什麼危害?家電輻射對人體有那些危害?空調病是怎麼回事?癌症的發生和環境有什麼關係?哪些植物能淨化空氣?這些話,可能是自己整天掛在嘴邊的,但是讓你解釋清楚,卻也一團霧水。

世界水日是3月22號;世界環境日是6月5號;河北省的愛鳥周是5月1日到7日;天氣預報中的紫外線指數為0-2級時對身體無太大影響,外出戴上太陽帽就行,3-4級是要戴上太陽鏡並塗防曬霜,7-9級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這段時間最好不免陽光直射,當大於等於10級是,就要儘量避免外出,這時的紫外線輻射極具傷害性;月季、杜鵑、木槿、紫葳、米蘭、桂花、梅、桃樹、石榴樹等這些植物都可以吸收有害氣體淨化空氣;……在你清楚地瞭解了這些知識以後,你是否會在生活中更加註意這些問題呢? 一直以來“環保”不是作為一個具體的動詞,而是作為一個抽象的名詞被廣泛宣傳,人人知道要“環保”,但是卻不清楚何謂環保?如何去環保?“環保”像天上的月亮,每天都看見卻彷彿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

我認為:這是環保知識普及滯後的結果! 我們提倡環保,可是我們不清楚應該從哪裏做起?現在,環保知識走進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的時候到了。 一棵樹的生態價值是多少?——一棵50年樹齡的樹,以累計計算,產生的氧氣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氣體淨化空氣的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約37500美元,為鳥類等提供繁衍場所的價值約31250美元,產生蛋白質價值約2500美元,除去花,果實,木材的價值,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現在,我把這個環境小知識告訴給你。你在使用一次性筷子前就有可能想到,那麼你就可能因此而少用一雙一次性筷子!那麼,14億人就有14億個“可能”,就可能少用14億雙一次性筷子!對一棵樹而言,每一個“可能”都是至關重要的;對環境而言,每一棵樹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是普及環保知識的價值所在! 那麼普及環保知識的有效途徑有哪些呢?我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

教育。調查中我發現,文化素質高的人羣環保意識普遍較強,對於環境問題更加關注,也更容易接受環保知識。不止是環保問題,其實解決許多社會問題都離不開教育。要解決“人造成的問題”人的素質是關鍵!普及環保知識應該與教育結合,尤其青少年,他們正處於價值觀形成階段,更容易培養良好的環保習慣,他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我們未來的世界! 環保知識的普及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它並不是環保工作的終點。知識轉化成行動才是根本目的!這就需要政府大力的興建環保設施,出台環保法律法規,作好各方面的具體工作。調查時,我們發現各個小區內雖然有都電池回收箱,可是無人清理,相當於廢棄不用!許多居民希望參加義務環保活動,卻沒人組織。這些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具體解決。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4

生態文明是一種千古傳承的優秀文化。它體現了人們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形態。建設生態經濟區就是以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生態安全為基本理念,以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為核心價值,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為載體,就是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目前我國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萬物是脣齒相依,息息相關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迴歸和諧。

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僅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同樣也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生態規律。規律都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你對它承認與否、認識與否,違背了規律都必然要受到規律的懲罰。因此,在建設中,我們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幾層關係:

一、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互為依存、互為促進的。社會的發展必須依賴於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只講發展而忽視合理的開發和充分利用資源,不重視對環境的保護,不重視生態建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樣的發展必將導致嚴重的後果。要做到既在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中求發展,又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實現人與自然的共榮共存。

二、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的關係。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的前提和基礎,而發展農業必須符合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使農業在良好的生態中發展,生態環境在發展農業中得到保護和優化。我們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以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從人、自然、經濟的高層循環出發,突出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生態綠色循環農業,使全縣農業發展逐步走上生態化、有機化、規模化的良性軌道。

三、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工業的關係。

生態文明建設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內在統一的關係。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具體體現。因此,在發展工業經濟上,必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5

一、基本思路

我鎮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妥善處理好發展與環境的關係,把改善生態、保護環境作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加強協調和指導,調動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全面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

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濱海生態鎮目標,深入實施“生態立鎮、旅遊興鎮、科教強鎮、環境美鎮”戰略,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基本控制住人為因素產生新的水土流失和森林、海洋破壞,象山港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現有林木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為把裘村建成為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的小城鎮而努力。

三、主要任務

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繼續以黃賢村、馬頭村、楊村為重點,加大生態公益林建設力度,面積達到25000畝。

農村能源建設。繼續做好清潔能源的推廣工作。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擴大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無公害林產品基地面積,全面完成轄區內環境污染年度整治任務。

加強城鎮環境建設,有效保護象山港。加大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實施力度,嚴控陸源污染物排入象山港,充分利用垃圾中轉站,將農村生活垃圾集中後科學處理,從而減少農村生活垃圾對象山港海域的污染。

水土流失治理。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強河道整治,積極治理水土流失。

建設生態功能區生態示範區。設立水產養殖和種植業的示範園區。繼續推進黃賢森林公園建設,已簽定協議並於明年動工的項目有投資五億左右由華信集團開發的“未來海岸”和由奉化博屹有限公司投資一個億的“農家樂”項目。

開展環保生態村的創建活動,讓黃賢村爭創省級生態村。

加強宣傳。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環保宣傳的普及率。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6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更為全面的價值取向和更為深刻的生態倫理。

綜觀人類文明發展史,人與自然的關係經歷了人類依賴自然、畏懼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變化。在原始文明時期,人類本身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始終依存於自然。在農業文明時期,人們敬畏自然,主張順天應時。到了工業文明時期,人們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強的同時,走向了自然的對立面,宣稱要戰勝和征服自然。這種觀念導致對自然無窮無盡的掠奪,可利用資源日益枯竭,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建設生態文明,則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指明瞭路徑。

在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對於生態文明建設,我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尊重自然,就是強調自然與人出於對等狀態

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時,不能絕對化人的主體性,也不無限誇大人對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都應該限制在保證自然界生態系統穩定平衡的限度之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調發展。二、順應自然,強調人類在日常活動中要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自然規律具有客觀必然性,我們日常生活、工作都應該遵循自然規律。要尊重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經濟建設則立足實際,根據自身的區位、資源等特點,選擇合適的產業戰略。推進產業生態化,培育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按自然規律辦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我們人類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護自然,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保護的角度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範圍內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絕不能把自然當做隨意改造的對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過改造為我們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

我們不能對其加以改造和破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生態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奉行的原則。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形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全局的戰略地位。只有樹立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新理念,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7

小到一個家大到一個國,再怎麼重視生態文明都不為過,從十七大的“四位一體”到十八大的“五位一體”,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們要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我們要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社會;我們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中去;我們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文明的建設關乎人民大眾的幸福,關乎中國發展的未來,關乎我們的子孫後代,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要建設生態文明首先要處理好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的關係。眾所周知,經濟建設是社會建設的中心,對於處在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建設是重中之重,説到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不得不提到“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思想,它是一種辯證的思想,五大建設之間是有普遍聯繫的。在“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中,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這五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的。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為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提供和諧的生態環境。經濟的發展不單單只是經濟的增長,簡單的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對資源、環境的保護,忽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是對經濟發展的片面理解,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存在着諸多方面的問題,比如説:霧霾、土地沙塵化、水土流失嚴重、空氣污染嚴重、湖泊面積縮減巨大、森林鋭減、土地退化等等,這些都是出現在我們身邊的逆生態文明建設的現象,並且已經明顯直接的影響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由於利益的驅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疏忽了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平衡,在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中不注重對環境的愛護,這樣的發展下去的後果會很嚴重的,我們不能把生態文明建設從經濟建設中隔離出來,我們需要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又在經濟建設中保護好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只有樹立全面的、科學的、正確的發展觀,才能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使自然資源得以長期有效地運用和愛護,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生態文明的建設要合規律性合目的性,必須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我國的能源各種各樣非常的豐富,但我們也不能只注重當下的經濟利益,肆意揮霍各種能源,破壞自然環境來換取暫時的發展,國家的繁榮富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高速的發展讓環境的承載能力到達極限,我們不能先發展後治理,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一出生就處在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中,生態環境問題不像經濟危機那樣週期性爆發,它是一個長期累積的結果,一旦出現就很難恢復到原來的樣子,所以我們更應該像珍惜生命那樣去愛護去關心我們的生態文明。

究竟怎樣才能更好的建設生態文明,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生態文明的構成是: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制度。在生態經濟方面,要調整產業結構、減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資源與節約資源等;在生態環境方面,要提高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土壤質量,擴大綠化和環境基礎設施等;在生態文化方面,普及環保知識、宣傳生態文明知識、提高生態素質、開展生態創建活動等。在生態制度方面,應該投入保障、科學執政、信息公開。

作為新時代的研究生,我們更應該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驅者,我們在學校裏學習了生態文明的先進理念,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生態文明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所起的作用,主動把先進的生態文明理念運用到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不僅要要認真學習生態文明的理論知識,還要在實際的生活中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活動中去。平時要學會垃圾分類並且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實現資源的回收和循環利用,真正地做到珍惜資源。平時生活中也要節約用水,如關緊水龍頭。再着就是要節約用電,離開教室,宿舍的時候要隨手關燈,及時切斷電源等。這些事情看起來貌似很小也很瑣碎,但是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認真做到的話,對生態文明的建設真的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平時在學校還可以多做一些環保的宣傳工作,增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其實,建設生態文明,只要我們每一個人用心並且堅持去做,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好習慣,讓藍天、綠水、青山重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8

美麗中國的關鍵是“美”,是讓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會之美、人心之美。建設美麗中國,我們既要“金山、銀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些重要論述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規劃了藍圖,也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書記多次在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時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生動形象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提高公民生態意識,樹立生態紅線觀念。生態意識是生態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如果缺乏生態意識的支撐,人們的生態文明觀念淡薄,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就不能從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説,公民生態意識的缺乏是現代生態悲劇的一個深層次的根源。因此,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我們必須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態意識。一方面要通過公益廣告或者組織志願者進行宣傳科學生態知識,另一方面要營造科普氛圍。鼓勵公民要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環保意識,提高個人修養。

正確處理經濟與環保關係,推進綠色發展。經濟產業良好發展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原動力。在當前背景下,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節能減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資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發展循環經濟,做好垃圾處理和再利用。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循環經濟的本質是生態經濟,把“資源—產品—廢物排放”的單向模式轉化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式模式。這種模式既可以減少廢物的排放,又實現了循環利用,將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融會貫通。

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加大生態監督力度。環境保護監管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眾多領域,需要相關部門之間通力合作,形成綜合執法合力,才能確保該項工作順利進行。加大監管力度,對於不遵守法律、破壞生態文明的行為,要增加處罰力度。同時還應鼓勵公眾及社會媒體對環保工作進行監督。要藉助新聞網絡平台,創新監管形式,實行“在線實時監督環保”的新舉措,為環保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建設生態文明,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首先應該從我做起。當看到洗手間的水龍頭在滴水時,是不是能夠舉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後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是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雖然都很不起眼,但卻體現我們究竟具備了多少環保意識。我認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樹立起環保意識,具體地説就是樹立資源意識,生存意識。要讓大家都認識到,保護環境與資源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不僅是關乎子孫後代的千秋大業,而且已經直接關係到人類社會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環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別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對保護環境有任何鬆懈和怕麻煩的思想。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固然負有重要的責任,而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人對此更是承擔了更為直接、更為具體的責任。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為社會、也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

全社會應該認識到: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是一項長期必須堅持的偉大工程,關係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係中華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必須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鉅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羣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大力度,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你我共同參與。

美麗中國,是我們未來的目標和希望。生態文明,是托起美麗中國的強有力的臂膀。然而,一棵樹好栽,而一片森林則不易培育。生態文明重在建設,難在堅持。讓我們攜起手來,匯聚每一個人的努力,將生態意識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保護環境,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托起一個山明水秀、天朗氣清的美麗中國。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9

如今,“綠色”成為時尚,綠色食品、綠色發展…。我們須意識到,全球惡化的生態環境形勢已不是單純的科學技術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會覺悟的生態道德文化觀。否則,如何拯救“瀕臨失衡的地球”。通過對十八大報告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深入學習,結合保護區工作,就生態文明中的生態道德教育談點體會。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認為要以“綠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綠”來為生態道德教育開道。

一、生態道德教育意識的“綠”

人類對社會的依賴性與其對自然的依賴性,構成了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沙塵暴、霧霾天氣、經濟發展中的透支等現象,並非主要出自科學上的無知或技術上的缺失,而是與人們的道德水平直接相關。確立新型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是生態道德這一觸及人類的道德規範的必然要求。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德育教育特別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集體、社會、國家的關係而展開,相對忽略瞭如何處理人與自然,包括人類與其他生命之間關係的教育,沒有把生態道德教育作為其中的重點來進行。針對目前我國生態道德教育的現狀,提高全民對生態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很是必要。

二、生態道德教育制度的“綠”

學校在“生態教育”的統領下,用生態教育思想關注每一位孩子,關注孩子的每一個方面。學校通過建立並完善相關的制度將生態道德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結為一體,利用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形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從外部環境促進學生把接受的生態教育內化為自己所認可的價值觀,再外化為學生的生態行為。

三、生態道德教育目標的“綠”

生態道德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要使其目標得以實現,就必須選擇和運用與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相適應的方法和途徑。生態道德意識教育的目的,在於使生態道德思想轉化為人們的生態道德實踐,並且使其真正成為公民的一種素質,其中,開展自然價值和生態美意識的教育,進行綠色消費和適度消費意識的教育,以及實施生態保護和生態創造意識的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幾個方面。從生態道德規範教育的作用來看,主要在於使人們尊重生命、尊重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正確處理控制人口與合理消費、適度發展與維護生態平衡、消除貧困與反對奢侈之間的相互關係。只有持續、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態道德素質,才能使人擁有保護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識、道德能力與道德習慣,才能自覺遵循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

四、生態教育行動的“綠”

生態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幫助人們樹立綠色的消費理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續的消費方式。學校要讓同學們從利用身邊的廢物做起,從而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在手工製作中,要引導同學利用廢棄物製作精緻的小作品。

五、生態道德教育心靈的“綠”

在進行生態道德教育時,要通過繼承傳統美德教育的合理內核,通過創設情景、誘發道德體驗、引導反思等方式,以心理體驗的形式促進德行的生成和發展,比單純的説教或灌輸要更有效。學校的“環境愛護,從我做起”活動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賞大自然,培養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感與欣賞之情,來消除人與自然對抗的情緒,從而積極地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努力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環境,培養起人與自然積極健康的生態道德情感。學校通過各種途徑:如環保講座、知識競賽、徵文等來傳授生態和環保知識,並注重校園的綠色環境和綠色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接受綠色環保教育的氛圍。還要通過組織學生野外實地參觀考察及在“地球日”“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等特殊日子裏參加校內外環保宣傳和環保行動等方式開展環境教育。

六、國家生態安全教育中的“綠”

要把國家生態安全作為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全球環境的變化,國民生產、生活方式的狀況,跨越國境的污染,生物的入侵以及軍事衝突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國家的生態安全。如今我國面臨着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嚴峻的生態安全問題,如果對國家生態安全不及時予以高度重視並採取相應的嚴厲措施,就會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積極建立國家生態安全預警與防範體系,改變經濟增長和資源利用方式,開展國家生態安全的國際合作,形成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環境戰略影響的評價等;另一方面,要把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相關舉措作為全民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並且通過各種現代傳媒對有關案例適時加以披露,使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對一切導致生態惡化現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覺,進而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化為全體國民的自覺行動。

保護區應充分發揮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學校為主陣地;積極有效地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引導人們運用科學理性和道德規範來指導、約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協調發展。

央視紀錄片《尋找雪豹》觀後感10

要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和掌握污染和破壞壞境的根源和危害,有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

多年的實踐,人類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必須同時注意自然界的“報復”,注意發展生產給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所帶來的影響,而不能超過某一個限度。環境保護工作就是要明確提出這一限度,通過宣傳使大家認識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體規定,並盡力實施這些規定,否則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會遭到破壞。

自然資源的破壞,有的要幾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復,有的則難以逆轉。儘管人類正在採取許多局部性保護措施,但一些珍貴動植物還在繼續走向滅絕,因為人類活動形成的全球性有害影響遠遠勝過局部保護性措施所產生的效果。

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破壞的情況也是相當嚴重的,非認真解決不可。從水體來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成為大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現象。加之有些地方地表水污染嚴重,水資源緊張已成為影響生產發展的嚴重問題。此外,噪聲污染和自然資源的破壞也很嚴重。

實踐還證明,生產建設和生態平衡之間的關係是否協調是經濟建設中的戰略性問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比例關係失調,花幾年功夫可以調整過來。而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沒有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是難以調整過來的。這樣來分析問題,才能更深刻地認識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迫切性。

因此,一切環境保護工作者、生產部門的領導者和廣大管理幹部、工程技術人員,都要既有生產觀點,又要深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發展生產的過程中搞好環境保護,保護環境也要促進生產發展,作到環境效果與經濟效果的統一,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為人民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