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年央視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四集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2W

2020年央視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四集觀後感

觀看完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四集觀後感你會有怎樣的感想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0年央視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四集觀後感範文”,歡迎閲讀與借鑑!

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四集觀後感一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這場戰爭所取得的勝利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要更加珍視抗美援朝戰爭留下的寶貴財富,使其成為我們開創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__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衞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時強調,70年前,為了保衞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鑄就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又一座不朽豐碑。

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正義必勝,是人類發展史反覆驗證的一個真理。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派兵武裝干涉,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並出動海軍侵入台灣海峽,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面對美國的霸權挑釁,中國人民別無選擇,只有奮起抗爭。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黨中央和_同志經過艱難抉擇,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重大戰略決策。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開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

朝鮮戰場上,美軍擁有現代化武器裝備,掌握制空權、制海權;志願軍基本上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戰,海、空軍尚在初創階段,武器裝備相當落後。在這種極不對稱、極為艱難的條件下,志願軍將士勇猛無畏,首戰兩水洞、激戰雲山城、阻擊黃草嶺,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退到清川江以南,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取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隨後,志願軍抓住敵人戰略上的誤判和恃強自大的心理,誘敵深入,發起第二次戰役,穿插三所裏、圍殲清川江、鏖戰長津湖,根本扭轉了朝鮮戰局。此後,志願軍於1950年12月31日發起第三次戰役,一舉將敵軍打退到三七線附近地區。之後,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又進行了第四、第五次戰役。到1951年6月,志願軍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南北地區,迫使敵軍轉入戰略防禦,接受停戰談判。

憑藉武器裝備的優勢,美方即便被迫坐到談判桌前,仍提出無理要求。在無理要求遭到拒絕後,從1951年8月開始,美軍相繼發動夏秋季攻勢、“絞殺戰”和細菌戰。志願軍貫徹“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邊打邊談,以打促談,粉碎了敵人的各種企圖,並取得上甘嶺戰役、金城戰役的勝利,迫使美方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支援了朝鮮人民,穩定了朝鮮局勢,保衞了新中國的安全,維護了亞洲及世界和平。

影響深遠的偉大勝利

今天,抗美援朝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這場戰爭贏得的和平環境、鞏固的安全基石、激發的民族自信、奠定的大國地位,都在歷史大潮中放射出愈加奪目的光輝。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遏止了侵略,維護了亞洲以及世界和平。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給予侵略者沉重打擊,不僅使美國當局認識到妄圖依靠武力佔領全朝鮮和侵略中國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迫使其不得不嚴格控制戰爭強度和範圍。經此一戰,雖然冷戰對抗仍在延續,但美國的侵略行動不能不有所顧忌,對戰爭不得不進行一定控制,從而在某種程度上使新的世界大戰得以避免。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保障了國家安全,為我國贏得了和平建設的環境。新中國成立時,飽經磨難的中國人民迫切期盼一個和平的環境休養生息、重建家園。但是,美國等一些國家堅持敵視新中國的立場,推行在外交上孤立、在經濟上封鎖、在軍事上包圍的政策,企圖扼殺新生的人民政權。美國軍隊大舉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更是將我國置於極為不利的處境。因此,抗美援朝既是國際責任,更是衞國所需,黨中央和_同志作出出兵參戰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改善了新中國的外部安全環境,為國家經濟恢復提供了重要保障。隨着戰局的逐漸穩定,1953年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工業化建設順利起步。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提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地位。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極大震動了國際社會,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這場戰爭的勝利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從日內瓦會議到萬隆會議,從提出並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正式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以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的形象大步邁上國際舞台,開始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中華民族曾經長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帝國主義列強競相入侵,中華民族數次面臨危機絕境。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不再妥協退讓、果斷抉擇後的堅決抗爭。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以劣勢裝備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讓世人敬仰、使敵人膽寒。伴隨着志願軍在朝鮮戰場捷報頻傳,人民羣眾自發投身支前工作。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讓中國人民揚眉吐氣,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極大提高。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使人民軍隊經受了現代戰爭鍛鍊,實現了全面轉型。抗美援朝戰爭是人民軍隊經歷的第一場現代戰爭。為滿足戰爭的緊迫需求,黨中央、中央軍委千方百計加強軍隊現代化建設。到戰爭後期,志願軍步兵基本實現了裝備更新,炮兵、裝甲兵等兵種的數量和質量得到很大提高,空軍和海軍從小到大並發展迅速。人民軍隊經歷了一次現代戰爭的洗禮,在短期內實現了由單一軍種向諸軍兵種合成軍隊的轉變,實現了軍隊建設的歷史性跨越。

開創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豐碑永恆,光照千秋。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在短短几十年內,我國綜合國力實現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_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成功譜寫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我們要珍視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留下的寶貴財富,使其成為我們開創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權既要面對一些西方國家的軍事包圍、經濟封鎖和武力威脅,又要應對複雜的國內形勢,凝聚民心、穩定社會、恢復經濟。萬難之中,黨中央和_同志作出了出兵參戰的英明決策,以有力的戰爭動員和超凡的戰略戰役指揮將戰爭引向勝利,同時順利完成了大規模剿匪鬥爭、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運動,有力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這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當前,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我們更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只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勝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動權並取得最後勝利。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面對侵略者的戰爭威脅,只有奮起抵抗,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當美國侵略者把戰火燒到中國的國土上,中國政府採取什麼態度,舉世矚目。中國人民直面挑戰、毫無懼色,這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膽略,在當時恐美症流行的世界是絕無僅有的。面對擁有絕對優勢技術裝備的敵人,志願軍將士用行動有力回擊了帝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勝利。這充分説明,一個不畏強暴、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當前,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仍然需要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藴含的鬥爭精神,堅定鬥爭意志、強化鬥爭本領、講求鬥爭藝術,敢戰能勝。

愛國主義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偉大旗幟,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將士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旗幟,以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屈服的英雄氣概,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志願軍先後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積極投身保衞國家安全、維護民族尊嚴的正義事業中。實踐再次證明,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劫難而不衰、屢遭侵略而未亡,靠的就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凝聚力。

緊緊依靠人民是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有力支撐。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中國人民把最優秀的兒女送往前線,出現了很多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景。成千上萬的鐵路員工、汽車司機、醫務工作者和民工組成運輸隊、醫療隊、擔架隊,志願開赴戰場,擔任戰地的各種勤務工作。工人和農民開展愛國生產並厲行節約。全國各族人民捐錢捐物支援前線。人民的支援是志願軍戰勝敵人的力量源泉。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需要更加深刻認識這一真理:只要我們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難險阻,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宏圖偉業。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我們更加緬懷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更加銘記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崇高事業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_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四集觀後感感二

《英雄兒女》這是一部震撼人心、催人淚下的紀錄片,它還原了那段同仇敵愾、令人蕩氣迴腸的歷史瞬間。

片中的故事不斷在我腦海中浮現,英雄們用血肉之軀衝鋒陷陣,保家衞國。最讓人敬佩和感動的是上甘嶺戰役,當時美軍轟炸的彈藥量,是戰爭規定的5至6倍。僅僅在五聖山這座高度只有597米的小土山上,戰士隨手抓起一把土,就有32粒彈片;一面軍旗上,就有381個彈孔;山頭上的樹冠,全被美國飛機傾瀉的炸彈、燃燒彈炸禿了,那一米多高的樹樁上,竟有100多個槍眼、彈頭、彈片。我們的戰士就是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中與敵人拼搏抗爭的。由於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脣乾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小分隊,隊員們卻在運送物資的路上犧牲了。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必須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後來,師長派人歷盡艱辛才送上一些蘿蔔,並特意給連長兩個蘋果,連長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送到全連每個戰士手上……看到這裏,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飢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麼高尚。

我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擔負着鐵路貨運職工的工作職責,將永遠以英雄為榜樣,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黨性修養和業務技能,工作中嚴格執行作業標準、遵章守紀,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為裝車上量,最終實現增運補欠做貢獻。

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四集觀後感

國家軍隊是隨着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發展而發展,正義的軍隊對外抵抗侵略維護和平,對內保護人民國家安全和利益,邪惡的軍隊對外實施侵略稱王稱霸,對內維護獨裁統治鎮壓普通百姓。

美國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好戰,靠戰爭發戰爭財,靠戰爭發展國防,靠戰爭養活軍隊,在建國244年曆史中只有16年沒有打過仗。二戰後,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經常尋找藉口拉幫結派,利用軍事手段干涉別國內政,挑起局部戰爭,達到發戰爭財稱霸世界的目的。抗美援朝戰爭,在朝鮮革命力量處於危急關頭時,新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挺身而出,用小米加步槍打破了美國等“聯合國軍”現代裝備不可戰勝的神話,給世界戰爭軍事研究提供了典型的以極弱勝超強的教材。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年,面對美國操縱的“聯合國軍”日趨逼近我國邊境、挑釁我國國家主權、威脅我國人民安全,中國共產黨毅然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與強大“聯合國軍”展開展決戰。當時,因中美兩國巨大的國力軍力差距,新中國抗美援朝的決定被世界多國嘲笑,美國人嗤之以鼻,歐洲多國覺得中國自不量力以卵擊石,敗退台灣的蔣介石認為共產黨必敗反攻大陸時機到了,就連我們黨內部分高層領導人都沒信心反對參戰。

抗美援朝時,中美綜合國力差距巨大。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為180億美元,美國為3553億美元,美國相當於中國的20倍;中國人均收入為24美元,美國為1600美元,美國相當於中國的67倍;中國的鋼產量為61萬噸,美國鋼產量為8785萬噸,美國相當於中國的144倍;中國的發電量為45億度,美國為3880億度,美國發電量相當於中國86倍。

抗美援朝時,中美軍事力量沒有可比性。陸軍方面,中國陸軍一個師沒有坦克、裝甲車和汽車,只有幾十門從日本軍隊和國民黨手裏繳獲的迫擊炮、山炮,炮彈寥寥無幾,輕武器全是從戰爭上繳獲的德國造、三八式、國民黨的中正式、漢陽造等雜牌貨;美軍陸軍一個師有成百上千輛坦克、裝甲車和汽車,有幾百門迫擊炮、步兵炮、榴彈炮、無後坐力炮、高射炮等,炮彈取之不盡,輕武器全是美國造。空軍方面,中國開始沒有飛機,到了戰爭後期才有幾十架飛機,飛行員作戰能力較低;美國在朝鮮戰場上開始部署了1000多架飛機,戰爭後期增加到2000多架,飛行員都是世界一流的。海軍方面,中國海軍幾乎為零;美國卻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

雖然當時的中國綜合實力和軍事實力無法與美國比較,但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有中國軍隊的英勇善戰,抗美援朝戰爭經過兩個階段的戰鬥,最終徹底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第一階段,從1950年10月25至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採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利用夜間作戰和連續作戰的方式,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打亂了“聯合國軍”軍事部署,造成雙方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鄙送觶酵饌;穡攪頌概兇狼啊5詼錐危?951年6月11日到1953年7月27日,中朝人民軍隊執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積極防禦作戰,採取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配合,邊打邊談,以打促談的方式,取得了上甘嶺等戰役決定性勝利,徹底重創了“聯合國軍”軍事力量,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在板門店,朝,中,美三方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

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經驗啟示我們:美國雖然是世界超級大國,但在世界各地實施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帝國主義,不得人心更不得民心,只要我們堅持執政黨的正確領導,全心全意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發動人民,形成巨大的軍民合力,就一定能夠戰勝任何神話。當今之美國,沒有深刻吸取抗美援朝失敗教訓,沒有更好地組織國家力量抗擊疫情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沒有真正人權保障來消除種族歧視,依然在世界多地挑起戰爭,妄想通過挑釁來掩飾國內接近崩潰的局面,妄想通過挑戰來遮掩超級大國已經不再超級的國家力量,妄想通過戰爭來強迫世界人民對它的屈服。醒悟吧,美國!

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四集觀後感

穿越70年的硝煙,歷史在這裏定格,供後人憑弔和追緬

7月8日,北京市復興路9號,軍事博物館。依着時間順序走過歷次戰爭紀念館,也穿過喧騰的人羣,大樓四層東頭的展廳格外安靜。透過虛掩的大門,依稀能瞥見“抗美援朝”的字樣。

彷彿歷史刻意在這裏屏氣凝神。

“整修內部,暫停開放。”工作人員指了指門口的公告牌:“展品都陳列好了,就等領導審查完畢,下週就能開放。”

這個始建於1995年的展館,經過2000年-2007年的對外展出後,悄悄轉入重新布展。此後,“撤館疑雲”一度在互聯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質疑,憤慨,也有泰然處之。還有人重温了這段粗缺疏離的歷史,激起埋藏心底的最樸素的情感。

惜乎?幸乎?

無論眾説怎樣紛紜,曾經的光榮永不逝去。穿越60年的硝煙,歷史總會留下一些定格,供後人憑弔和追緬。

老兵紀念

軍博的官方網站上,仍留有抗美援朝戰爭館過去的陳列內容簡介。

根據介紹,該館從1995年開始籌辦,1999年10月籌建完畢,內部預展。2000年10月,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50週年而正式對外展出。

其時,展館陳列面積1300平方米,展出歷史圖片近300張,文物900餘件,其中“既有_、金日成、彭德懷等領導人親筆簽發的有關文件與使用過的物品,又有邱少雲、黃繼光等英雄人物生前留下的寶貴文物,同時還有大量反映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的珍貴歷史文物”。

2001年,該館被國家文物局和全國博物館學會評為“十大精品展”之一。

另一座大型的抗美援朝紀念館,坐落在與朝鮮一江之隔的遼寧省丹東市。這裏是當年志願軍入朝作戰和凱旋迴國的第一站,紀念館也成為丹東的一張名片。

該館始建於1958年,後經擴建,1993年7月27日,即朝鮮停戰協定簽字40週年時,新館落成開館。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_為紀念館剪綵。

新館由陳列館、全景畫館、紀念塔三大建築主體組成,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其中,陳列館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正面以抗美援朝浮雕羣像為背景,中間矗立_和彭德懷的巨型雕像,兩側分別是志願軍戰歌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_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

紀念塔塔高53米,象徵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字,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紀念塔正面是_題寫的“抗美援朝紀念塔”七個鎦金大字,背面是記載志願軍英雄業績的塔文。

露天兵器陳列場,陳列着志願軍曾經使用過的飛機、大炮、坦克,以及繳獲對手的重型武器。

這個紀念館,幾十年間迎來了數百萬人次的參觀者,既有年輕的學子,也有退伍的老兵。今年4月中旬,朝鮮向我國開放旅行團,首批赴朝的志願軍老戰士在出境之前,也選擇先來這裏合影留念。

丹東往北200多公里,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安葬着123位特級、一級戰鬥英雄,其中包括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等耳熟能詳的名字。

而千里之外的浙江小城麗水,也有一幢普通農宅改建的抗美援朝展覽館。這個“志願軍老戰友之家”,收藏了烈士的遺照,攝自朝鮮戰場上的照片,當年志願軍戰士穿過的大衣、棉鞋,繳獲的美軍子彈箱。

創辦者程龍義是一名志願軍老兵,參加過上甘嶺戰役。起初並沒有想到要辦展覽館,只想為老戰友聚會提供一個場所,掛上了照片和紀念剪報。慢慢的,來參觀的人多了,連機關單位組織黨員活動也想到這裏,老程萌生了辦展覽的念頭。

20多名當年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老戰士、烈士遺屬一起加入到了老程的行列中來,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希望吸引社會更多人蔘觀、遊覽,讓更多的人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朝鮮之行

“那時候,打完仗能留下一條命就很知足了。”2009年本刊記者曾採訪朝鮮戰場歸來隱姓埋名三十餘年的一級戰鬥英雄柴雲振,老人感慨萬分。他説,數十年裏念念不忘的只有當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希望能再一起見見面、敍敍情。

老兵們大多都有這個心願,歲數越大,念想越強烈。於是各地陸續成立起聯絡會,北京、成都、鄭州、惠州……老兵的子女也牽頭張羅起來。

如果不是為了替父親完成那個心願,張愛蘭也許還在經營自己的超市。父親是一名志願軍老戰士,幾十年過去了,一直期望能與當年的戰友再見一面。2008年,張愛蘭輾轉幾千裏,終於找到那位戰友,遺憾的是,戰友此時已經過世。

2009年,張愛蘭在鄭州創辦了抗美援朝老戰士之家。很快,上百名老兵碰上了頭,他們開始籌劃去看看犧牲的戰友。

2010年3月,朝鮮駐中國大使館打來電話,朝鮮方面同意老兵們去為戰友掃墓。

4月12日,朝鮮對中國公民旅遊正式團開放。13日,首批22名老兵再一次跨過鴨綠江。

82歲的祝子清激動不已。他隨身帶着一塊回國時朝鮮人民送的紀念手帕,幾十年來一直珍藏着。“這麼多年來,一直想回朝鮮再走走,看看朝鮮人民是否還記得我們志願軍。”

板門店、檜倉郡、兄弟山、鬆嶽山,這些當年熟悉的地方又重新回到眼前。板門店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因朝鮮停戰協議在此簽訂而揚名於世。57年後,山村被一片葱綠包圍,只是樹木掩映下的炮筒以及肅穆的軍人,依舊充滿緊張氣氛。

平壤以東100公里的檜倉郡烈士陵園,是朝鮮幾十個志願軍烈士陵園中規模最大的一個,毛岸英的墓地就在這裏。2009年10月,正在朝鮮訪問的_總理也來到這裏敬獻花圈。

陵園依山而建,四周蒼松翠柏環繞。檜倉郡的負責人親自做“導遊”陪同,一路上指點着為老兵介紹。在入口處,朝方的負責人指着遠處的一座亭子告訴老兵,那裏矗立着四位志願軍烈士的浮雕,分別是邱少雲、黃繼光、楊根思、羅盛教。

平壤兄弟山志願軍烈士墓的行程讓老兵胡中堂難以忘懷。他順着墓碑上的名字挨個尋找,一個熟悉的名字突然映入眼簾。墓碑上的張富正是自己的戰友,曾做過他的入黨介紹人,後來由於部隊改編,兩個人分開,從此再也沒有見面。沒想到時隔近60年,會在這裏找到他的墓碑。老人當場泣不成聲。

兩個月之後,第二批老兵赴朝。不同的人,相同的心情。

烈屬苗務才的父親犧牲在朝鮮戰場。自幼沒見過父親的他,非常希望能去父親墓地上祭拜。在平壤一下火車,他就急切地打開地圖,與朝鮮導遊一起尋找父親犧牲的地方。

但天不遂願,苗務才的父親犧牲在江原道,“三八線”從這裏橫貫而過,大片地方被劃為軍事禁區,不對遊人開放。

於是每到一處陵園,苗務才一樣焚香、鞠躬、點煙,把從家裏帶來的粽子、柳樹枝、新鮮麥穗,按照中國傳統的祭拜方式祭奠給與父親一樣葬在異鄉的烈士。

大敍事中的抗美援朝

1951年8月18日,志願軍政治部從朝鮮向北京發去電報提議:10月25日是志願軍入朝作戰一週年,可否以此日作為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舉行各種紀念活動。

十天之後,_在總政的報告上批語:同意。

新近出版的《建國以來_軍事文稿》中記錄了這段史實。此外,還收錄了_1953年9月12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講話的節選,談到了抗美援朝的勝利和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偉大的,是有很重要意義的。

第一,和朝鮮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線,守住了三八線。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線,前線仍在鴨綠江和圖們江,瀋陽、鞍山、撫順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產。

第二,取得了軍事經驗。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陸軍、空軍、海軍,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鐵道兵、防空兵、通信兵,還有衞生部隊、後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這一次,我們摸了一下美國軍隊的底。對美國軍隊,如果不接觸它,就會怕它。我們跟它打了三十三個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就是那麼一回事。我們取得了這一條經驗,這是一條了不起的經驗。

第三,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

……

朝鮮戰場的勝利,對當時百廢待興的中國是一個極大鼓舞,志願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也成為國內文化工作者最好的素材。作家魏巍的朝鮮前線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很快風靡全國,“最可愛的人”成為志願軍此後幾十年的一個別稱。1956年,電影《上甘嶺》上映,此後陸續有《奇襲》《英雄兒女》等等,構成幾代中國人對抗美援朝的記憶。

進入新時期,199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製作了大型文獻紀錄片《較量》,大量使用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拍攝的影像資料以及後期逐漸解密的檔案資料,來回顧這場戰爭。

該片在一年內連映1500多場,榮獲1995年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紀錄片獎。此後,在1999年和2000年又多次復映。

但也有因各種原因沒有向社會推出的影像。2000年前後,中央電視台醖釀拍攝電視劇《抗美援朝》。時任台長楊偉光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片子拍了一年多,大家審看了都認為可以播,結果來了個‘911’。世貿大樓剛被炸,你來個抗美援朝不太好,考慮到當時的一些情況,就沒有播。”

2010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羅援少將在全國“兩會”提案建議,隆重紀念抗美援朝作戰60週年,緬懷、紀念共和國的英雄,正本清源還歷史的本來面目。

7月,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原副部長齊德學在北京日報撰文,辨析關於抗美援朝的幾個史實,以軍史專家的身份對坊間流傳已久的若干疑問作出迴應。

10月將近,“抗美援朝”在大敍事中的筆墨愈發濃重,這段歷史也有望越辨越清。

但願如此。因為在軍事博物館的訪客留言簿上,有這樣一行略顯稚嫩的筆跡:“謝謝你,讓我們銘記歷史。

紀錄片《英雄兒女》第四集觀後感

坐在寬敞舒適的本田吉普車裏,我的心情格外激動,不停地催問着爸爸:“到了嗎?快到了嗎?”突然,一輛輛威猛帥氣的陸戰式坦克展現在我的眼前。緊接着,一架架排列整齊的火炮、米格式戰鬥機也依次閃亮登場。“哦,抗美援朝紀念館到了!”我興奮地大喊起來。車剛一停下,

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衝進了紀念館的大門。

展廳中央,兩座青銅雕像高高地矗立着,彷彿在向人們訴説着彭德懷總司令臨危受命時的場景。_和彭司令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彭司令身穿呢子大衣,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朝鮮的方向,好像正暗暗下定決心,一定不會辜負_的期望。在雕像的後方,刻着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大廳裏一直迴盪着“打敗美帝野心狼”的雄壯歌曲。

在第一展廳裏,陳列着各種各樣的軍用水壺和美式卡賓槍。我興奮極了,在一個個展台前穿梭、觀看。聽導遊阿姨説:

“抗美援朝戰役共分為五次大戰,每次戰爭都相當地激烈。第一次大戰志願軍就將聯合國軍打了個大敗,直接把他們趕到了三八線以後。朝鮮人民為志願軍縫補衣物,運送糧食。曾有一羣朝鮮婦女頂着炮火,為志願軍戰士們送飯菜。這濃濃的中朝兩國友誼,怎能讓人忘懷?在一次次戰役中,也湧現出了無數的英雄人物。拉響手__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孫佔元;烈火燒身紋絲不動的邱少雲;第一個將敵軍戰機擊落的王海……這些英雄的光輝事蹟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走過超級通道,一個巨型戰鬥模擬沙盤就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這就是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在沙盤旁的介紹中,我得知上甘嶺戰役打得極為慘烈,歷時43天。美軍共投入6萬餘人,重型武器不計其數。在攻打597。5高地時,志願軍遭到了密集的炮火阻攔。通訊員黃繼光在彈盡糧絕之時,挺身而出,衝向了敵軍的火力點。在探照燈的指引下,他艱難地爬行着。最終,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敵人的槍眼。“殺呀!為黃繼光報仇。”震耳欲聾的口號聲響徹雲霄,戰士們向潮水一般湧了過去,一舉攻下了高地,為以後的大小戰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看到這裏,我彷彿也回到了那個硝煙瀰漫的戰場,和志願軍一起痛打美國佬。

走出展廳,我感慨萬千。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我穿越歷史,領略了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事蹟。我在心裏暗暗下定決心:我們新世紀的少年,一定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用先進的科學知識來保家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