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年央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4W

2020年央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後感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主要回溯美髮動對朝鮮全面戰爭的歷史背景和國際環境,那麼對此你會有怎樣的感想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0年央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後感範文”,歡迎閲讀與借鑑!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後感一

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志願軍官兵“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聞令而動、堅決果敢地奔赴戰場,是對忠誠的詮釋;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強敵,志願軍官兵“決不畏懼,決不動搖,上級指到哪裏就打到哪裏”,不畏艱險、英勇頑強地浴血奮戰,是對忠誠的詮釋;面對身處困境的朝鮮人民,志願軍官兵“真正秋毫無犯,與朝鮮人民親密無間”,滿懷深情、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是對忠誠的詮釋。在鴨綠江畔,在長津湖邊,在上甘嶺上……志願軍官兵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熠熠生輝。忠誠,造就了人民軍隊對黨的赤膽忠心,造就了人民軍隊和人民的魚水情誼,造就了人民軍隊為黨和人民衝鋒陷陣的堅定意志。

在黨的哺育下鍛造而成的革命忠誠精神,是人民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勵着我們把“忠誠”二字深深鐫刻在心中,時時刻刻做到對初心使命的堅守,對理想信念的篤定,對崇高責任的擔當。弘揚革命忠誠精神,要求我們無論何時何地,為了祖國的尊嚴和人民的利益,一定要敢於鬥爭、不辱使命!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我們必須進行堅決鬥爭,必須取得鬥爭勝利。弘揚革命忠誠精神,就要像志願軍官兵那樣聞令而動、令出行隨,堅決做到“黨叫去哪就去哪、黨叫幹啥就幹啥”,不斷提高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的能力,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實際行動譜寫革命忠誠精神的時代新篇。

黨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戰略決策,既從中國的安全和發展利益出發,也從朝鮮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需要考慮,更着眼於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野蠻侵略行徑,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嚴正聲明:“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衞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鮮明闡明瞭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衞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是高揚國際主義精神的正義之戰。這場正義之戰既激發了志願軍將士愈戰愈勇的旺盛鬥志,也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最終贏得了戰爭勝利,維護了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再次證明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今天,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世界並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勵着我們以史為鑑,堅定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決心。為了正義與和平,我們主張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能戰方能止戰,為了正義與和平,我們要深刻把握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加快提升我國在國際安全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力量。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後感二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隨即打着聯合國的旗號公然出兵干涉,並將戰火燒到了中國鴨綠江邊.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正式爆發.

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朝兩國人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斃傷俘敵軍109萬多人,其中美軍39萬多人,擊落擊傷敵機12200多架.抗美援朝戰爭是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帝國主義的一次直接的軍事較量.它揭穿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維護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利益,鞏固和增強了新中國的獨立、安全和國防力量,顯示和提高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和世界聲望.

七十年前,為了祖國的安危,為了民族的尊嚴,我中華兒女就是唱着這首雄壯的戰歌,毅然跨過鴨綠江,同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侵略者進行了一場殊死較量!這是一場國力與軍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民族意志的較量!我中華兒女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和大無畏的英勇氣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終於低下了他那顆高傲的頭顱,也讓全世界都重新認識了站立起來的中國人民!終於為共和國今後的發展爭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環境.

今天,回首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需要看到,中國人民保護自己國土的決心從未動搖,抗美援朝戰爭的必要性和正義性是不容抹殺的……

抗美援朝向全世界第一次顯示了新中國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重要力量而在朝鮮停戰以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為了和平主動撤軍,至今在朝鮮沒有一兵一卒.歷史是公正的.誰在真正維護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戰爭就是一個證明!

今天,當朝鮮半島出現和平統一的新曙光的時候,我們紀念抗美援朝,就是期盼人為製造的悲劇早日成為過去,就是堅信正義終將勝利,英雄精神不朽.

讓我們永遠記住英雄的志願軍戰士吧,讓我們用無限的思念永遠懷念他們吧,並寄託我們的哀思!

讓我們向所有在這場戰爭中做過貢獻的人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吧!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後感三

有一個人,他曾經在硝煙瀰漫的異國戰場上來回地奔波着;有一個人,他永遠地睡在了他奮鬥了一生的地方;有一個人,他曾經用自己的行動讓世人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英勇無畏。他是無數革命英烈代表,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一級英雄,更是我們世世代代的後人的典型楷模,他就是一個令我最敬佩的革命烈士——邱少雲。

他令我敬佩的地方,在於他的勇氣。1952年10月,他所在的連隊接受了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那就是消滅盤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軍,把戰線向南推進。然而,我軍陣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間,有着三千米寬的開闊地,這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要在這樣長距離的炮火下衝擊,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為了縮短衝擊距離,出奇制勝、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我軍決定在發起總攻擊前一天的夜裏,把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戰士們出發以前,部隊首長指示:“提高紀律性,堅決執行命令,是我軍的光榮傳統。這次任務十分重要,也非常艱鉅,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暴露目標。”您和戰友們堅定地回答:“堅決完成任務!”要知道,要使52個戰士潛伏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二十多個小時,而且還不能有一個人暴露目標,否則就會前功盡棄,這項任務是艱鉅的,同時困難是不少的。他懷着對敵人的刻骨仇恨,於戰鬥前夕,向黨支部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薄薄的申請書上,他寫着一句鋼鐵誓言:為了戰鬥的勝利,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這一項任務是何等的危險,而他卻毫不猶豫地服從了部隊的安排,而且沒有絲毫的抱怨。完成這一項任務,最重要的是需要具備一定的耐力和耐心,他為了千千萬萬的朝鮮老百姓,為了中國的邊疆能夠不再遭到外國侵略者的騷擾,他毅然決定將生死置之度外,同命運賭一把。

他令我敬佩的地方,在於他的無私無畏、甘於奉獻。身在7團9連的他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衝鋒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他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的全身。儘管全身被火焰燃燒,傷痕累累,但是他為了不暴露目標,不影響整體戰鬥部署,掩護身邊的更多戰友作戰,至始至終趴在火中。他任憑烈火燒焦身體紋絲不動,將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裏,身體緊緊地貼着地面,直至壯烈犧牲。作為一名戰士,他深知一個人的一不小心,會給整個部隊帶來多少的麻煩。所以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犧牲自己,來取得打仗的勝利,從而更好地保護好朝鮮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邱少雲烈士,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朝鮮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尊嚴,你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用寶貴的青春和熱血,在異國戰場上,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為了朝鮮人民能生活在自由的環境中,你們選擇了莊嚴而偉大的革命事業,用短暫的生命去換取了朝鮮民族今天的和平。你們用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你們用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無私奉獻。你們中有的千古留名,而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是你們所做出的貢獻是一樣的,你們的英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朝鮮人民的心中。你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更是一羣令我們敬佩的人!

邱少雲——烈火鑄就的豐碑,我最敬佩的人!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後感四

“這場戰爭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但中國不僅自己沒有忘記它,還試圖不讓美國忘記。”這是9月29日俄羅斯《獨立報》題為《中國紀念朝鮮戰爭烈士》的報道中的一句話。俄媒稱,瀋陽安葬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儀式,以及中朝邊境抗美援朝紀念館重新開放,應該是向華盛頓發出的信號。

然而,中國並不是從今年才開始安葬志願軍烈士遺骸,也不是自今年才開始開放抗美援朝紀念館。今年9月27日,117位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從韓國被接回遼寧瀋陽。如果説中韓之間這第七次交接志願軍烈士遺骸,與前六次有何不同的話——這第七次交接,中國使用了國產大飛機、空軍運-20運輸機。這架編號為“01”的運-20飛機,在兩架殲-11B戰機護航伴飛下,回到祖國。此前,自2014年起至2019年,已有6批共599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當時,中國使用的是東航集團下屬飛機,或者空軍俄製伊爾-76飛機。

也是自2014年6月,中央批覆同意抗美援朝紀念館進行改擴建,同年12月29日該館宣佈閉館改擴建。換句話説,今天,我們紀念抗美援朝,並非一時興起。

抗美援朝,意義重大!1950年,剛滿週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百廢待興,卻勇敢地邁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步伐。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是保衞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毫無疑問,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衞國戰爭”,這是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對抗美援朝戰爭的結論性表述。如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力弘揚和傳承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將動員和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向前,勠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保衞和平,反抗侵略

“支援軍”,這是1950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策出兵朝鮮後,所擬定的入朝參戰中國部隊名稱。

為慎重起見,中共中央決定徵求民主人士意見。黃炎培登門造訪,認為“支援軍”就是派出去的,容易讓國際社會以為中國對美宣戰了。_覺得有道理,就將“支援”兩字劃去,改成“志願”,並解釋“不是國與國宣戰,我們是人民志願的嘛”。從這一個細節,就能看出,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和平極其珍視。

然而,新中國必須出兵朝鮮。

直接的原因是當年9月15日,在300多艘軍艦和500多架飛機掩護下,美軍從朝鮮半島的仁川登陸。對在東京當“太上皇”的麥克阿瑟來説,他痴人説夢般感覺,這是在遠東複製一場諾曼底登陸。然而,麥克阿瑟這是在刻舟求劍!

美軍仁川登陸以前,朝鮮半島上,只有內戰。遇到他國內戰,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不該干涉內政。如果美國想做些什麼,譬如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由聯合國授權,出面調停,倒是可以的。然而,1950年6月29日,當麥克阿瑟乘飛機到南朝鮮進行戰地觀察後,眼看着李承晚軍狼狽逃竄疲於奔命,就匆忙決定美軍從仁川登陸。在7月23日向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提交的方案中,麥克阿瑟計劃以海軍陸戰隊、步兵和空降部隊協同,於9月中旬在朝鮮人民軍戰線後方實施登陸進攻。他甚至宣稱:這樣一次反攻行動“將使我們能進行一次決定性的毀滅打擊”。麥克阿瑟主導的這場軍事行動,難道是為了和平?絕不是!他不過是個賭徒,正如他自己所説,仁川登陸,是“投下一個5美元的賭注,我會贏得5萬美元”。和大多數賭徒毫無二致——麥克阿瑟很快成為輸家。1951年4月11日,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國和聯合國的政策”為藉口,撤了他“聯合國軍”總司令的職。

美軍在侵略朝鮮半島的同時,還在做侵犯中國之事。1950年6月27日,美國第七艦隊悍然駛入中國的基隆、高雄兩港口,在台灣海峽巡弋。同時,美國提交建立“聯合國軍”的動議,在蘇聯代表因抗議中國代表席位被蔣介石集團繼續佔有而缺席的情況下,安理會以13比1“通過”動議——當時的南斯拉夫投了反對票。顯然,在有常任理事國缺席或者席位有爭議的情況下,這一“通過”不具有合法性。而美軍對朝鮮半島的轟炸,已經越線——1950年8月27日16時40分,美軍2架P—51飛機侵入安東市(今丹東市)浪頭機場上空,掃射2分鐘,打死機場工人3名,打傷19名,擊毀卡車2輛。8月29日,美軍4架飛機沿遼寧寬甸拉古哨、長甸河口、古樓子一線掃射,打死漁民4人,打傷7人。9月22日,美國B—29型轟炸機1架,侵入寬甸拉古哨上空偵察,繼而飛抵安東市區上空,在振安路一帶投炸彈12枚,炸死居民2人,炸燬房屋28間,震壞800餘間房屋的屋瓦和玻璃,炸燬菜田3330平方米。

放在今天的視角來看,國際社會慣例中,當一個國家遭受外敵入侵時,友好鄰邦進行軍事介入的情況並不鮮見。更何況美軍在中國境內投下炸彈、殺我同胞,卻並沒有對中國有任何解釋。

而1950年的中國,在美軍侵朝時,並未立即決定出兵朝鮮。

長期跟隨_擔任祕書工作的胡喬木回憶説:“我在_身邊工作20多年,記得有兩件事是_很難下決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願軍入朝作戰,一件就是1946年我們準備同國民黨徹底決裂。”

當時任_衞士長的李銀橋記述道:“_考慮出兵不出兵,連續幾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藥也睡不着。開會那天,他的東屋裏坐了一屋子人……滿屋子煙霧騰騰,從下午五六點鐘開始研究,一直到後半夜。”有的中央領導人後來回憶説,在考慮是否出兵朝鮮的問題時,_一個星期沒有刮鬍子,留那麼長,想等開了會使大家意見統一了,才刮鬍子。

_於1950年10月2日下午、4日下午、5日下午,先後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研究出兵援朝問題。直到5日下午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形成了一致認識,作出了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重大戰略決策。

當志願軍部隊開進朝鮮時,_如此説:“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在抗美援朝70週年之際,回顧歷史,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副部長齊德學説:“抗美援朝戰爭不是中國人民要打的,而是美國當局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在齊德學看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一週年之時,幾十年的戰爭創傷未及治癒,國家一窮二白,處於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狀態,中國的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社會生活秩序都未走上正軌。這時候的中國,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主動出兵求戰。

帶兵出征的彭德懷對於出兵朝鮮,曾回憶説:“這個決心不容易下,這不僅要有非凡的膽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對複雜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斷力。歷史進程證明了_的英明正確。”

相比起美軍的師出無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衞祖國就是保家鄉、反侵略!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後感五

永遠的微笑

在七十年前那場偉大壯麗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我的小表叔以他燦如朝陽一般年輕的生命永遠地長眠在那裏。半個世紀以來,我千萬次夢到他、緬懷他、為他驕傲、也為他唏噓...

我的老家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朱仙鎮。抗美援朝戰爭開始的時候,我還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兒,小表叔長我10歲,住在斜對門,那時他剛剛新婚不久。

在充滿愛國激情的徵兵動員大會上,小表叔熱血沸騰,第一個跳上台報了名。徵兵的領導讓他講幾句話,他望了望台下,激動地説:“好不容易打跑了日本鬼子和國民黨,過上好日子,可美國鬼子又來侵略咱,戰火快燒到咱家門口了,沒説的,豁出命去保家衞國!”在他的帶動下,人們爭相報名,場面非常熱烈。

我高興地為小表叔鼓掌,卻看到我旁邊的嬸子吧嗒吧嗒地掉眼淚。那時的我還小,還不太懂上戰場與強大的敵人戰鬥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隨時意味着流血犧牲,更不知道作為故爺早逝的姑奶唯一的兒子,奔赴戰場會意味着什麼,不知道---甚至連嬸子自己也不清楚她已經懷有身孕。

我至今引以自豪的是,小表叔參加的即是後來威振三千里江山、名揚全中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

一身戎裝、挺拔威武的小表叔就要走了。姑奶的表情十分堅毅,她親手替自己的兒子整整軍裝,扶正軍帽,雙手止不住微微地顫抖。嬸子眼圈紅紅的,象是又哭過。

小表叔終於要走了。嬸子趴在小表叔胸前止不住熱淚長流。姑奶極力相勸:“中原子弟自古精忠報國,這是咱的光榮,不該這樣啊。讓他走吧,等把美國鬼子打光了,他就回來了。”

一霎時,我忽然意識到,小表叔這一走可就生死不測啊!

小表叔微笑着回答:“我相信我一定會回來的。”

那是一個金秋的早晨,陽光明媚。小表叔揹着行囊出發了。高大魁梧的身形顯得人英俊挺拔。在街口,他最後一次回過頭來,向我們揮了揮手,臉上帶着燦爛的微笑。

這一走卻再也沒有回來。

一年後,小表叔的兒子出生了。嬸子一直沒給孩子起大名,她盼着孩子的爸爸親自給孩子取。

可是,1952年秋季,突然傳來小表叔陣亡的噩耗。我聽大人們説,小表叔在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的一次激烈的戰鬥中壯烈殉國了。

姑奶和嬸子抑制住強烈的悲痛,毅然給孩子取名“保國”,讓孩子一生一世都記住,他的父親是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而英勇獻身的。

嬸子終身未改嫁,一家老少三口靠國家撫卹和種田生活。保國長大後從軍,復員後一直在家鄉的田野上辛勤地耕耘着。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赴朝參戰70年的日子裏,我又一次觀看了根據上甘嶺戰役真實戰例改編的電影《上甘嶺》。觸景生情,彷彿又看到年輕英武的小表叔微笑着向我們揮手告別的情景,淚水再一次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想,如果他的英魂看到今天強大起來的祖國,一定為自己用生命捍衞的新中國感到死而無憾、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