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感動中國2012》有感【新版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6W

觀《感動中國2012》有感【新版多篇】

觀《感動中國2012》有感 篇一

參觀博物館有感800字

餘姚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文物古蹟舉世聞名。尤其是河姆渡遺址,這是我們祖先創造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的搖籃,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

漫步在博物館廣場,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這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這還是江澤民爺爺親筆題的呢!

去發掘現場會使你大開眼界,河姆渡古文化遺址是當地村民在1973年夏天興修水利時發現的,先後兩期共發掘2800平方米,經專家們的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的科學測定,確認河姆渡早期文化遺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歷史,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是屬於我國早期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之一。經兩次考古發掘,發現它由四個互相疊壓,又有內在聯繫的文化層組成。第一、第二層距今5000至55,屬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第三、四層距今約六七千年,屬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每個文化層裏,都有大量的文物、遺蹟。

更使人驚歎的是,在河姆渡遺址的第三、四文化層中,發現了大片木構建築遺蹟,經古建築家鑑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幹欄式”建築。這種已經成熟地使用榫卯的木結構建築,設計之科學,規模之宏大,不僅是我國所罕見,亦是人類建築史上最早的傑作。如果説發掘現場使人大開眼界,那麼文物展覽廳會使你歎為觀止。一跨進博物館大門,展現在眼前就是第一展廳,這裏陳列着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動物骨骼,有鳥類、爬行類和類等,展示了昔日河姆渡是古木參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魚躍雁飛,一派生機盎然的動物世界。

走過通道,來到第二展廳,這裏展示的是“稻作經濟”,形象地反映了稻作農業及漁獵採集活動,令人稱奇的是展出的一些7000年前人工栽培的稻穀芒刺清晰,顆粒飽滿。同時展出的還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盤等全套耕作、加工工具,以及帶炭化飯粒的陶片和以夾炭黑陶為主的缽、釜、盆、罐等容器,不僅充分證明了我國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而且説明早在7000年前我們東方民族的飲食習慣已基本形成,飲食文化已很豐富了。

轉彎進入第三展廳,讓我們領略了創造了許許多多奇蹟的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工藝,生動逼真的陶塑,優美的刻畫裝飾與絢麗的繪畫,展現了河姆渡先民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展出的眾多藝術品中,以象牙雕刻件最為珍貴,作為遺址標誌的“雙鳥朝陽”碟形器最為醒目。徜徉在遺址公園,目睹着河姆渡人各類生活、生產場景,面對着這些河姆渡人創造的原始文明,耳邊彷彿傳來了河姆渡人用骨哨吹奏的悠揚的曲調,在向你傾訴着那段歷史,不由得使人思緒綿綿。

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勞的雙手、非凡的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原始文明。身為河姆渡人的子孫,應該知道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值得我們驕傲,也值得我們去更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刻苦學習,長大了,為祖國,為家鄉創造出更偉大、更輝煌的奇蹟。這樣,我們才不愧為河姆渡人的子孫。

觀《感動中國2012》有感 篇二

“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頒獎典禮於2013年2月19日晚8點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播出,特意為大家整理了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羅陽、林俊德、李文波、張麗莉、陳家順、陳斌強、周月華艾起夫婦、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選為年度人物。下面請跟我們一起走進愛與感動的海洋—— “感動中國”人物 撥動心靈深處的弦。

陳家順:“變身”民工的“卧底局長”

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羣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人物介紹:1968年出生,雲南省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沾益縣駐浙江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為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從2007年9月起,陳家順先後深入多家用工企業,以農民工的身份應聘到企業“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陳家順關照過的農民工眼裏,“陳老師”好像什麼都不怕。但陳家順説自己有“軟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説你們幹部騙人”。

現年45歲的陳家順,是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記者在演播室內見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顯單薄,臉上多少看得出知識分子氣息。雖然在舞台上盡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沒法兒掩飾平日走路頻率很快的習慣。

幾年前,陳家順被派往浙江義烏,擔任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麻煩事接踵而來:此前勞務輸出由鄉鎮、村負責宣傳動員,但是鄉親出去後常説外面的情況和聽到的宣傳不一樣。陳家順成了鄉親們的“出氣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頓。

陳家順輾轉反側,問題出哪兒了?為把真實的用工信息傳達給鄉親,也為了更好地給鄉親們維權,他下了決心:以一個普通農民工的身份去求職,實地體驗農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幾年。他幾次進出工廠和農民工子弟學校,當過組裝工、裝卸工,看過倉庫,當過“豬倌”。“你是農民工嗎?”他説剛開始“卧底”時,別人常直截了當地問他,因為他的書生氣與幹活手勢,看着十有八九是個“假民工”。去一家養殖場面試時,陳家順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視眼鏡,廠方説他不像養豬人,他立馬迴應“別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幹得下來!”

“最受不了難聞的氣味,開始兩天連飯都吃不下去,直到一週後才基本適應。每天早上起來最辛苦的就是清洗豬舍,剛開始時要花3小時才清洗完,後來熟能生巧,只花1小時就能幹完了。”一個月後,陳家順在重點收集了工作環境、生活條件、工資待遇、子女上學等“情報”後辭職,推薦了幾位鄉親來這裏務工。

為了儘可能多地瞭解各行業信息,陳家順逼着自己快速學習、上手。比如,剛學會養豬,又得適應工廠流水線上的作業。“卧底”打工時,但凡找到用工條件相對優越的,總會眼前一亮。他曾應聘到一家中等規模的飾品廠,待遇和條件很不錯:保底工資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廠裏會補發加班費,還有免費的工作餐。一個月後,他介紹了20多名老鄉過來,事先鄭重其事和老闆談好條件:報銷工人過來的車費,每月的工資按時發,儘量給工人安排技術性崗位……

有人説他這樣做太辛苦了,他卻認個死理:“別總覺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實他們講究的就是實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與實際情況相差十萬八千里,怎麼指望大夥兒相信你?我們當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麼指望讓老百姓相信你描繪的藍圖?”

陳家順愛給自己找麻煩,很多農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機號,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了他們中的一分子。“我們再辛苦,終究背後是有組織依靠的,而農民工呢?他們漂泊異鄉,無依無靠,那是真的辛苦!”隨着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不斷增多,現在陳家順“卧底”越來越難了,但他説,只要心裏裝着農民工朋友,即便換個方式,也可以為他們做事。

觀《感動中國2012》有感 篇三

何玥:主動捐獻器官的國小生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人物介紹:何玥,女,12歲,廣西桂林人,國小生。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2012年11月腦死亡。在她聽説自己的生命只剩3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願,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從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

去年4月,何玥即將國小畢業之時,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復發,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在聽説生命只剩3個月時,何玥做出了父母親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

那天,何玥對剛打工回家的父親説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嚇了一大跳的父親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桂林老家的風俗,人死後屍體被剖開無異於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時10分,小何玥在醫院裏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時,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裏,何玥一直是個品學兼優有愛心的孩子。家裏滿滿一面牆貼着“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曾讓父母捐出一個月的工資。被查出腦瘤後,學校為她捐錢,她卻要把錢捐給更需要的人……

為了給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經欠下了10萬元的債務。但為了完成女兒的遺願,他們拒絕了器官捐獻的補貼,也從未主動找過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們想以最美的方式,實現女兒的“最美願望”。

觀《感動中國2012》有感 篇四

江夢南

女,瑤族,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博士研究生。

半歲時,江夢南因用藥物失聰,開始學説話的時候,從字、詞到日常用語,她對着鏡子學口型、摸着父母喉嚨學發音,通過讀脣語學會了“聽”和“説”。從小到大,憑藉優秀的學習成績,她成為家鄉小鎮上近年來唯一考上重點大學,最終到清華念博士的學生。

按照計劃,江夢南將於明年博士研究生畢業,她就讀生物信息學專業,江夢南的目標始終是明確的,那就是解決生命健康的難題。

(頒獎詞)

你覺得,你和我們一樣,

我們覺得,

是的,但你又那麼不同尋常。

從無聲裏突圍,

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

新時代裏,你有更堅定的方向。

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

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江夢南

觀《感動中國2012》有感 篇五

黃文秀同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6月16日,在趕回百坭村防範洪澇災害的路上不幸遇難,因公殉職,年僅30歲的人生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她在脱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作為經貿處幹部,我們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用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精神武裝自己,投身到物流高質量發展一線上來。

一是學習黃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念。黃文秀同志畢業後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到邊遠的深度貧困村任第一書記,以扶貧事業為己任,將全部心思放在了村裏,生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念。

二是學習黃文秀同志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的務實作風。黃文秀同志到百坭村後,主動貼近貧困羣眾,不再説普通話改説方言,兩個月訪遍全部貧困户,與貧困羣眾打成一片,迅速贏得貧困羣眾由衷信任。她和村兩委班子立足百坭村實際,發展杉木、砂糖橘等扶貧產業,帶領貧困羣眾增收脱貧。幫助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户享受政策,過上有保障的生活。在一點一滴的細緻工作中展現出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的務實作風。

三是學習黃文秀同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使命擔當。黃文秀同志説,對於扶貧,我們青年一代責無旁貸,作為駐村第一書記,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她是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把扶貧當作新的長征,埋頭苦幹、持續奮鬥,帶領百坭村88户貧困户實現脱貧,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她用短暫的一生、一年多的扶貧,書寫出的是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使命擔當。

身為黨員領導幹部,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堅守初心,切實為羣眾排憂解難,積極履職,要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

一是加強廣西物流業發展規劃引領。發揮廣西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的物流樞紐和門户優勢,做好物流業發展頂層設計,圍繞陸海新通道建設重點,加快編制《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物流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持續抓好廣西物流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組織實施。組織開展物流業“十四五”規劃重大課題研究,為“十四五”物流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提供參考。

二是努力完善我區物流配送體系。會同自治區商務廳編制實施《2019—2021年陸海新通道(廣西)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大力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建立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全面提升物流產業發展水平,更好參與服務陸海新通道和“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是大力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加快推進南寧、柳州、桂林、欽州—北海—防城港、憑祥、東興等8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部相關司局的對接,努力爭取將南寧物流樞紐列入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名錄。

四是推進陸海新通道廣西物流業集聚發展。加強與西南中南地區及東盟國家產業合作,促進物流要素和產業在陸海新通道沿線集聚發展,重點支持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防城港市東灣物流加工園區、憑祥綜合保税區、欽州保税港區、南寧國際鐵路港、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等一批現代物流集聚區建設,引進、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加快形成產業集羣,增強集聚區綜合承載力和服務功能,推動陸海新通道廣西物流業加快發展。

五是推進物流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廣西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全面提升物流產業發展水平。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4個部門印發的《關於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通知》(發改經貿〔2019〕352號)要求,發揮自治區物流廳際聯席會議統籌協調作用,研究提出我區的具體落實舉措,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六是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按照廣西發改“八朵雲”工作部署,參照先進省份物流雲建設的先進經驗,結合廣西物流業發展特色,積極主動加快啟動廣西“物流雲”建設。明確“物流雲”功能定位,為我區物流業行業監測、政策制定和規劃編制提供基礎性數據支撐,解決“廣西貨不走廣西港”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物流降本增效。

觀《感動中國2012》有感 篇六

昨日,由央視、中影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在全國各大影院正式上映。該影片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和成就,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通過鏡頭展現強國風采,傳遞中國力量。不少觀眾表示,電影帶來了視覺與心靈雙重震撼,為祖國感到自豪。

展示的是成就,帶給觀眾的是憧憬和希望。

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生產總值增速穩居世界第一;全世界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173項扶貧政策;高速公路網總里程世界第一;全國銀幕數量穩居世界第一……每一個數字,每一份成績,都是奮鬥的縮影,述説着這個龐大而又強大的國度五年來蒸蒸日上的功績。

貧窮的民眾變富了,落後的地方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了,各類資源均衡了,貧富差距縮小了,這是國家崛起、強盛的基礎。而這一切正朝着希翼的終點大步向前。

希望,總是孕育在春天。

有希望,還要和勤奮做伴,才能如虎添翼。我國自主生產的復興號列車、c919大飛機、藍鯨2號、蛟龍號……一系列科技成就,折射出我們龐大的人才儲備,以及他們為科學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停歇的奮鬥精神,同時也展現了我們國家邁向科技強國那鏗鏘有力的腳步。這是大國實力極佳的寫照。

當看到科學家、工程師接受採訪時訴説對理想的執著與堅守時,我們怎能不動容,怎能不堅信這是個有希望的時代,這是個可以讓奮鬥者出彩的新時代,他們是譜寫時代鴻篇的揮毫潑墨者,也是未來生活的拓荒者。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用百姓視角聚焦國家發展,又以國家的視野關注百姓民生。脱貧攻堅、醫療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國家安全體制等各領域的顯著成就,讓個體的奮鬥與社會發展交織產生的磅礴之力擴散。既展現了生動的百姓生活,也呈現出全國人民積極自信、鋭意進取的精神風貌。

《厲害了,我的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全面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下中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

當一幕幕壯觀恢弘的大規模航拍鏡頭從眼前掠過,祖國的壯美山河、卓越成就所帶來的震撼與自豪感,撲面而來。我們自豪於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我們沉浸於這一首首奮鬥之歌若譜寫的誘人旋律,我們慶幸於當希望配以勤奮依舊能產生強大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