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新版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7W

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新版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由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社會專題部活動直播組承辦,每年元宵節前後推出,已經連續舉辦多年,帶領觀眾重温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模範事蹟,那麼你知道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該怎麼寫嗎?為了方便大家,共同閲讀吧!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2021年度感動中國觀後感範文最新大全,歡迎閲讀!

感動中國觀後感【篇一】

從6月16日黃文秀同志因公犧牲以來到現在的近半個月時間裏,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在全國各地廣為傳誦、經久不息。可謂,“文”灑扶貧路、“秀”亮新時代。

天之驕子,“文秀”於時。27歲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説她是天之驕子真是毫不為過。“她本可以有很多選擇,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國都沒問題!”她的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郝海燕滿懷遺憾地説。但她卻義無反顧地考取了選調生,返鄉工作。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業績,不到兩年,她就當上了百色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市委宣傳部副科長,又令多少人豔羨!但她卻又一次義無反顧地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到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如果説《扶貧從“新手”到“熟路”》以及兩本駐村日記展示了她的文采,那麼在百坭村一年的時間裏她交出的答卷則見證了她的才華:帶領88户418名貧困羣眾脱貧,貧困發生率從23%降至2.7%,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4萬元,百坭村被評為2018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她的感召下,會有越來越多的黃文秀們正走出象牙塔,勇敢堅定地把才華獻給這個偉大的時代。

黨之英才,“文秀”於心。為什麼要選擇返鄉?為什麼要申請派駐?追尋她的人生足跡,我們發現,一切早已註定。2008年,黃文秀考入山西省長治學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在這裏,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背後有紅色老區的基因傳承,也有“求真、求實、求善、求美”的精神感召,還有徐本禹等榜樣的力量感化,更有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真理引力,以及她自己的親身體驗。“沒有政府的扶貧資助,家裏不可能供我上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選擇加入黨組織,都是發自內心的。”從赤子之心勃發出來的是怎樣一種力量?從後進生到班級前十名,從勤工儉學到發憤讀書,她用“打不死的小強”精神,一步一步踐行着報效鄉梓、黨、祖國和人民的理想信念,義無反顧地行進在自己“心中的長征”路上。現在,她用自己年輕而短暫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忠誠和擔當。

國之棟樑,“文秀”於民。為什麼要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作為來自百色市田陽縣農村貧困家庭的姑娘,貧困是她心裏揮之不去的痛。直到2016年,她畢業參加工作後,她的家庭才因卸下了她這個包袱而剛剛脱貧。正是疾“貧”如仇,她才發誓説“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一年2.5萬公里兑現了她的諾言。她在總結中這樣寫道:堅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團結黨員羣眾,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幹勁,帶領村“兩委”幹部如期完成百坭村2018年的各項脱貧攻堅任務,從一名扶貧“新手”變得“輕車熟路”。面對重重困難,她以“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的氣概,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堅持運用土辦法入户調查、建檔立卡到認真聽取社情民意、查擺問題,從被懷疑排斥到死纏爛打,從“我還不夠勇敢”到“我發現我的方言進步了、可以和貧困户完整用桂柳話交流了”……她筆下這些鬥智鬥勇的扶貧故事,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每天都很辛苦,但心裏很快樂”。我想,這一定是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這是何等的情懷啊!

黃文秀同志,以優秀的文才展秀於偉大時代,以堅定的政治信仰忠誠於偉大的黨,以堅實的前進步伐奉獻於偉大人民,值得我們學習!

感動中國觀後感【篇二】

看完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眼淚濕了眼眶,作為一名支教結束已經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我深知基層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層工作者的一個縮影,我們都應該向文秀同志學習,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學習她紮根基層、心繫羣眾,學習她胸懷大愛、無私奉獻,學習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拼搏奮進。文秀走了,千千萬萬個文秀還在,每一個青年學子都要承擔起光榮的歷史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投入時代的洪流中,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限度將自己投入到祖國偉大建設當中去。

通過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蹟,讓我明白了基層是艱苦的,只有心懷信仰,才能成芳華。努力、陽光、熱情、真誠、有追求,是黃文秀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誠的初心,質樸的奉獻融入貧困羣眾,擔當起脱貧攻堅重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一脈相承的信仰,奉獻與犧牲的信念,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量,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看完黃文秀的視頻,我感慨萬分,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短暫的一生,為老百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鏗鏘誓言猶在耳,壯志未酬淚滿巾。文秀走了,帶着百坭村的扶貧重任和羣眾的脱貧願望、帶着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羣眾的無限深情,匆匆離去。在她短暫的生命裏,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以信仰鋪設腳下芬芳。雖然她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貧路,也將激勵着千千萬萬扶貧幹部不懈奮鬥,繼續前行!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黃文秀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學習。在今後的支教之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祖國奉獻自我的青春力量。

黃文秀同志勇挑重擔,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我們要學習她身上可貴的精神,努力學習、勤於實踐、不懈奮鬥,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外國語學院劉明晟同學表示,今天學習了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讓我極為感動且備受鼓舞。在此向扶貧先鋒致敬,向第一書記致敬。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投身西部熱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的地方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貢獻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願望。願加入西部計劃,同志願者們攜手共進,以前仆後繼、一往無前的毅力和決心,助力黨和國家打贏脱貧攻堅戰,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紮根西部,融入基層,深入脱貧攻堅戰主戰場,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奮鬥,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做好扶貧工作,讓國家放心、人民幸福,是所有西部計劃志願者的追求和目標。我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虛心學習,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紮實的工作能力貢獻青春力量。

感動中國觀後感【篇三】

95歲的張富清是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離休幹部,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他英勇善戰、捨生忘死,榮獲大軍區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退伍後,他自願申請轉業到當時條件堅苦的來鳳縣工作。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載。2018年底,在進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時,工作人員發現老人一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勛卓著的戰鬥英雄。

“共產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着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幹部張富清,這樣講述着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麼都不説,祖國知道我。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脱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範,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為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裏,他勤勞肯幹,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為國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幹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着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為自己不能再為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的一款;明明沒人會動他的藥,但他每次都將藥瓶鎖上,生怕別人挪用他全額報銷的一粒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後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説,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為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71年黨齡,見證“絕對忠誠”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一位黨齡71年的老戰士、老黨員,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對黨“絕對忠誠”。

在張富清老人眼裏,在戰場上,共產黨員應做到“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敢於衝鋒在前、敢於犧牲生命,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在祖國建設時期,共產黨員應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哪裏最艱苦就去哪兒”,不講條件、不計得失,那才是對黨“絕對忠誠”。

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認為,做這些,只是共產黨員的本分,根本不值得誇耀和“顯擺”。軍功章,他壓進了箱底,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曾提及;幹工作,遇到困難和委屈,想想犧牲的老戰友,他什麼都釋然了。

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風風雨雨,張富清老人的崗位、身份也一再改變;不變的,是他對黨的“絕對忠誠”。從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不改初心”,什麼是“淡泊名利”,什麼是“克己奉公”,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燒的共產黨人,克服了千難萬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締造了新中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需要共產黨人以同樣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樣不畏任何艱險的豪情,去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感動中國觀後感【篇四】

報告會上,黃文秀生前同事、親人、同學和媒體代表分別從不同角度深情回憶黃文秀感人事蹟。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蔣丹丹以“紅土地上的生命之花”為報告主題,講述了黃文秀對駐村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和對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的真情期盼。百坭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以“永遠的第一書記”為主題,講述了黃文秀走村入户、鬥志昂揚,為百坭村羣眾謀幸福的故事。黃文秀的研究生同學陳麗美説:“文秀總是把微笑給了別人,把堅強給了自己。”在姐姐黃愛娟的心目中,妹妹愛家人、有擔當,對一切美好事物都充滿好奇與熱情。廣西廣播電視台記者湯婧在採訪中一步步走進黃文秀的真實世界,祈願這份感動永遠陪伴我們温暖前行。

觀看視頻結束後,離退處全體黨員幹部結合實際,交流了學習體會和工作建議。

一致認為,黃文秀同志是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湧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在她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致決心,要認真學習黃文秀同志堅守初心、不改本色、樸實純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的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勇於擔當作為,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老幹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積極發揮老黨員、老同志獨特的優勢和作用,為發展改革工作增添正能量。

一致表示,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初心融入到為老同志辦理每一件事情當中去,用耐心、細心、誠心做老同志的貼心人。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豐碩成果轉化為心懷感恩,用心用情服務老幹部的具體行動,轉化為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工作狀態,努力做到讓老幹部滿意、讓委黨組放心,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感動中國觀後感【篇五】

“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是我看完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時代楷模發佈廳”關於黃文秀同志的事蹟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黃文秀同志從大山走出去,又回到大山;從一名碩士研究生自願回到家鄉工作;從一名市委宣傳幹事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她義無反顧踏上扶貧的長征路,帶領百坭村村民脱貧致富,用生命譜寫扶貧樂章。

黃文秀作為村裏首位女第一書記,面對村民的不理解與排斥,她翻山越嶺、走街串户,做村民的貼心人。在短短的時間裏推動了百坭村的路燈修建、道路硬化、蓄水池修建等項目,為村民解決農產品問題,帶領88户418名貧困户脱貧。在即將看到勝利曙光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讓她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我們應以黃文秀為標杆,在攻堅扶貧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學習黃文秀同志不忘初心。黃文秀同志在碩士畢業後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告別患病的父母,前往扶貧第一線。正是這樣一種為民服務的初心,讓這位年輕的黨員幹部作出了這樣重大選擇。

學習黃文秀同志踐行信念。黃文秀説過“家鄉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回報家鄉;祖國培養了我們,我們必須要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回報祖國”。信念是一種精神力,信念也是一種動力,信念更是在扶貧長征路上的戰鬥力。只有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理想信念,才能在新時代的大地上,留下自己的足印。

學習黃文秀同志堅守使命。從主動請纓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那一刻起,黃文秀同志就肩負起了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幹部在攻堅扶貧上的使命。作為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幹部,牢記對黨忠誠、心繫羣眾,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盡職盡責,勇於擔當,腳踏實地,秉承積極為人民羣眾的奉獻精神,只有堅守這樣一份使命,才能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黃文秀同志給新時代的年輕黨員樹立起了一面光榮的旗幟,我們應以黃文秀同志的精神為標杆,追逐她的身影,完成她未完成的事業,以共產黨員的身份,用無悔的青春和一顆永不忘記的初心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