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33K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多篇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精選1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做了應該做的一點小事,感謝全國人民給我的褒獎。”對於自己入選“感動中國20_年度人物”,快遞小哥汪勇如是説。

疫情來襲,快遞員汪勇搭建起了一條醫護人員的後勤保障線:一個人做志願者,主動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成立30人的志願者車隊,解決醫護人員出行難題;辦“志願者餐廳”,解決醫護人員吃飯問題;為醫護人員購買各種生活物資,解決醫護人員各種需求……疫情期間,汪勇用行動帶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成了醫護人員的“後勤大管家”。

“始終設身處地的為醫護人員着想,如果我是他們,我會需要什麼,我可能需要什麼。”汪勇説,疫情期間,他和團隊就是這樣圍繞醫護人員的需求不停地思考,不停地蒐集物資。

“那是我第一次做志願者,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認可和支持,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汪勇説,大災大難面前,我們都是平凡人,但危險面前,總要有人站出來,勇敢擔起責任,做一個“平凡英雄”。

汪勇的義舉感動眾人,被譽為“生命擺渡人”。國家郵政局授予他“最美快遞員”稱號,順豐公司破例為他“連升三級”,他還入選了20_年“誠信之星”……

疫情結束後,汪勇繼續聚合公益人士和公益資源,傳遞着更多愛心。“能幫助別人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情。”汪勇説,未來,他會在做好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將更多精力投向公益事業,幫助更多的人。

展望新的一年,汪勇説,繼續踏實工作,也希望能多陪陪家人,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精選2

遇到張桂梅的孩子們無疑是幸運的,她是136個孤兒的“事實媽媽”,她把1600多名山區貧困女生免費送入了大學。是她陪伴孩子們,走過一個個春秋冬夏,讓這個世界充滿色彩與美好。

如果讓這些孩子寫一個和張老師的故事,那無疑這些故事會長到沒有盡頭,這些故事充滿了坎坷與磨難,但也有無數的幸福與榮耀,而對於孩子們自身的影響與改變卻是無窮無盡的。

在她們的故事裏,她是不顧自身健康、四處奔波的媽媽。她時常顫顫巍巍、時常氣喘吁吁,她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她依然堅持拖着病體忘我工作,將自己工資、所獲獎金和社會捐助診療費等100多萬元,全都給了學校、給了福利院,給了無數貧困的女孩子。她自己卻只穿着破洞的牛仔褲,坐着最廉價的摩的,她只願讓孩子們更好。

在她們的故事裏,她是永遠向前、從不滿意的老師。今年華坪女高有159人蔘加大學聯考,600分以上有17人,一本線以上70人。理科651分,文科619分。這樣的成績連某些省會城市的高中都愧歎不如,但她卻不滿意,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她想讓自己的孩子們去到更遠的地方、考上更好的大學。她説:“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

這部故事書很長很厚,張桂梅還在用生命書寫,她也願陪着更多的孩子走過春秋冬夏。

張桂梅正是沿着教育扶貧這條路,播撒着希望的種子,讓這些希望的種子落地發芽,開出最美的花朵。感謝這朵劃破蒼穹的白晝流星,讓我們一次次見證着紅土地上的奇蹟!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精選3

有人説平凡襯托偉大,但不如説是平凡孕育了偉大。不平凡的20_,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人讓我們由心的感動。20_年感動中國中每一個人物都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內心,而最讓我感動的是萬佐成夫婦。

誰能想到在一家腫瘤醫院的旁邊,只一牆之隔竟會有一家“抗癌廚房”,在廚房裏做飯的又不是什麼大廚,而是病人家屬。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很早以前在醫院旁擺攤賣油條,每當他們收攤回家時總有病人家屬請求用他們的餘火做些飯菜給病人吃,夫婦倆從未拒絕。甚至,在收到越來越多的求助後他們買了十幾套廚具專門放在小巷裏開了一家“抗癌廚房”。而更令人感動的是夫婦倆從未想過從中盈利,他們定了一塊錢的價才勉強收支平衡。

夫婦兩人的初心十分簡單:“有的病治不好了,就讓病人吃的好點,讓家屬少些遺憾。”

他們似乎完全為了初心忘了自己。為了病人他們不去旅遊不去休假甚至就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連年也過不了。但他們的內心仍然是快樂的,他們開導過的教導過的人都感謝他們,牆上有一排排的電話號碼,他們都想邀請老人去家裏做客,小小的巷子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温暖,令無數人為之感動。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這兩位六旬老人無私的愛與善。

夫婦兩人,如此平凡又如此偉大,他們的善他們的愛足已感動中國感動人心。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精選4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張桂梅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堅韌執着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後,張桂梅隻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並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為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餘力的細心照顧着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起居,為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為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着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台上,只為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裏,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並自己掏醫藥費。總之,只要學生們缺什麼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着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並利用空餘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並不富裕,她只捨得吃饅頭青菜麪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獻身扶貧。張桂梅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她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説:“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並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扶貧先扶智,為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她心繫羣眾,勤儉節約,幫助困難學生,帶學生看病,給學生添置衣物,對貧困家庭進行家訪,為孩子們爭取學習機會。她前前後後為山區的孩子們為慈善和教育事業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給她治病的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並無怨無悔。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張桂梅巾幗不讓鬚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這種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的英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在此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精選5

我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蹟,我對她產生來強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們一樣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可她堅強的毅力卻是我所不能及的,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而欽佩。

她是與命運之神抗爭的典範。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台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台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她是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天使。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繁重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卻異常突出,她説:“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台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她有着我們教師兩袖清風的高尚品質。張老師前後將國家獎勵給她的獎金50餘萬元全部捐給貧苦地區的教育事業,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蠶,她像蠟燭,她更像光芒萬丈的太陽!

她是新時期教師的楷模。因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蹟,很有現實意義。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們要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要時時刻刻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師。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精選6

今天,我懷着崇敬的心情,讀完了張桂梅的優秀事蹟,心裏有頗多感觸,讓我激盪不已。

張桂梅是一個基層教育工作者,也是每一位教師思想、行動的楷模。首先她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具有崇高的師德:愛崗如命,愛生如子,是一株咬定青山的松樹,紮根在教育最基礎的崗位上,一去就是幾十年。二十多個榮譽,足以證明她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揮灑的汗水和心血,為社會培養一拔又一拔合格的建設者和高技能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張桂梅還是一名優秀的中共黨員,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普通人對祟高信仰的不懈追求和不斷超越。正因為有無數個張桂梅的奮鬥,才有力地撐起了國家的脊樑,不斷超越,在國際事務中居於舉足重輕的地位。

在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作為彝良縣職業高中的黨員教師,我要以張桂梅為榜樣,學習她為了教育事業發展而捨去小我;學習她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奇蹟,抒寫人生優美的華章;學習她在基層教育崗位上踐行一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精選7

《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初讀時不禁疑惑,倉頡創字而已,何以讓天地慟哭、神鬼驚懼?張彥遠這樣解釋:“造化不能藏起祕,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意思是,文字出現後,上天終於可以傳達心意、記載祕密,所以感動得下粟雨;而文字由於有巫術,鬼怪再也不能隱祕,所以驚懼大哭。可見,當有血有肉的現實生活,化作最真實情感的文字時,它的震撼力將無以衡量。

驀然想到,在這場悄然而至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除了有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突擊隊員衝鋒一線,也有大量文藝工作者堅守後方,真實書寫,向社會和人民傳遞着共克時艱的信心力量。

我在後方戰“疫”,我看到每一名文藝工作者都在努力奔跑。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沒有白大褂、也沒有綠軍裝,但是他們依然奮戰一線,發揮耳目喉舌作用,用不滅的燈為戰友們點亮歸家的路,用如椽的筆撐起同志們疲憊的肩。他們牢記囑託、響應號召,及時傳播疫情防控知識,客觀記錄前線點點滴滴,深入挖掘一線感人事蹟。他們,用鏡頭定格感動,讓我看到了“國士”南山眼中飽含的深情熱淚;他們,用畫筆描繪温暖,讓我看到了“逆行者”雪夜登機戰病魔的感人場景;他們,用各種各樣方式,讓我們看到一張張滿是壓痕的臉、一雙雙滿是血絲的眼。他們用心書寫着時代的精神圖譜,精心創作着平民的英雄讚歌。

我在後方戰“疫”,我為每一位奮戰在前的朋友點贊。我們手雖不能相握,心卻緊緊相連。您的“請戰書”,您的“與妻信”,您在抗擊疫情中的每一次逆行、每一份温情,都是我最樸質的創作元素。正如您所言:“既然從事了這個職業,這就是我的責任,雖然心裏也有不捨,但疫情面前,不能退縮。”我將始終堅守文藝初心,在這狂風驟雨中以筆戰“疫”,記錄感動、鼓舞士氣,謳歌真英雄,傳播正能量,用文字向白衣戰士致敬,向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抗疫英雄致敬。

有人説:在這個古老國度每一寸土地上,成片的花在大地上“搖擺”。每一朵都那麼渺小,當他們連成一片,風也要駐足,雲也要致敬。這種力量聚沙成塔,集孤弱為偉力;這種精神自強不息,使困地發新芽。我在後方戰“疫”,讓我們一起用愛歌唱、以筆戰鬥,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精選8

庚子鼠年,註定不平凡,一場新冠肺炎,輕施魔法,便使所有人戴上面具,無法聚會,無法工作,不能擁抱。可是人們的心始終是連在一起、渴求温暖的,關愛不會消失,

希望永待萌芽。就在這一刻,關係着民族興衰的關鍵時刻,有一羣戰士,似天使,從天堂趕到,純白的戰衣,雖厚重卻無法阻擋拯救生命的決心。一層層防護服後面來回奔走的身影,濃縮着對生命的挽留,對病患的擔憂,唯獨沒有恐懼,這是對愛的的詮釋。

人又怎會不害怕,可他們卻説着“我不能哭,護目鏡會花,就幹不了事情了。”説着,“我很渺小,卻絕不會逃跑。”所謂白衣天使,也不過是一羣剛剛工作的青年人啊!他們依然有着稚嫩的面容,卻學着大人的樣子,奮不顧身地從死神手中爭分奪秒地搶人。天使們啊!真的抱歉,你們從天堂降臨,卻吃了比別人多數倍的苦。我們都期待着,花開之際,疫情不再。告別口罩的桎梏,可以自由地呼吸。那時的你們,的你們,可以被全世界温柔以待。

一張張寫給上級的請戰書,一封封寄給親人的撫慰信,見證了危難關頭你們心中的人間大義。冒着感染的風險,卻一同擔起“救人”‘“不停救人”的生命信念。守在一線,無法吃飯,無法方便,不敢鬆懈。心中有大愛,這些艱難便因對生命的執着而消失殆盡了。及腰的長髮不再,可容顏愈發美麗,只因心中明亮。手掌被消毒水浸泡,失了往日的細嫩,隱隱作痛,可是沒有人道一聲辛苦!

若你問我何為中國速度?歷時10天便建成的火神山醫院就是的答案。他們沒有軟肋,只因他們心中承載着對人民的熱愛!全中國凝聚在一起,八方捐贈醫療物資,生活物資。十幾億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共同攜手,創造出一個個不朽的奇蹟,我們獨有的中國奇蹟,這就是中國力量。

街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可是依然井然有序,温暖的笑臉幻成春天的花朵。春天的暖陽終將帶走漆黑冰冷的冬夜。天幕即將破曉,所有的苦難、挫折都會過去。

我們將那束光稱之為愛,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是困難來臨之際華夏兒女的團結一心;是白衣天使不顧自己捨身救人;是可包容萬物,驅散黑暗的勇氣與力量;更是所有人對生命之可貴,大愛之無私的理解。我們堅信有愛就會贏。你們有多美?你説,視自身安危於不顧只願造福他人的人有多美!你們生而平凡,卻又偉大得似是朝陽照亮人心。大愛無疆,有愛便勢不可擋!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精選9

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開始倒計時,還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這樣的人有嗎?有。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56歲的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就是這樣的人。近日,在央視《面對面》採訪中,張院長講述自己帶病抗疫的故事。他正在用有限的生命時間,與病毒抗爭。他對自己的生命淡然微笑,讓人過目難忘;他對人民的生命關愛心聲,令人由衷敬佩。

張定宇同志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作為疫情的主戰場,醫院收治病人超過800例,張寧宇帶領全院600名醫護人員,奮戰了30多天。沒有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每天往往凌晨2時剛躺下,4時就得爬起來,接無數個電話,協調、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評價。張定宇微笑着為自己打圓場:“全院都曉得我性子急、嗓門大。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

張定宇同志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堅決頂上去。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接受隔離治療。可是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卻顧不上去看一眼妻子。除夕夜,張定宇從接到市衞健委的電話後,腳不着地忙碌起來,先後接待了4支醫療隊500多名醫護人員。安頓完已是凌晨。大年七年級早,張定宇就開始為進駐醫療隊調整空間佈局。他堅定地説:“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決頂上去!”

張定宇同志的生命進入倒計時,只能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全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一瘸一拐的腳步,緣於漸凍症的折磨。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症,無藥可治。説起自己的病情,張定宇微笑着説:“這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從來不説,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可是回憶與病毒爭分奪秒的29天中,內心最艱難的時刻,眼前這位硬漢,忽然濕了眼眶。“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張定宇同志願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衞士一起,托起信心與希望。在災情關頭,張定宇總是衝鋒在前,四川汶川地震搶救傷員;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在巴基斯坦蒂默加拉醫院接生……這樣一位施恩於人的白衣衞士,卻總把“感恩”二字掛在嘴邊,“我非常感激我們的同事,我們的護理隊伍、我們的醫生隊伍、我們的檢驗隊伍、我們的後勤隊伍,我非常感激他們。”他認為,自己僅僅是帶領指揮大家,在給大家提供一些服務而已。雖然他説自己沒有他們做的更多。眼下,他還在生命極限狀態下,與白衣衞士們一起,繼續托起無數人的生命與健康。

魯迅先生曾説,“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為國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張定宇就是中國的脊樑。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張定宇致敬,向張定宇學習。大疫當前,要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像張定宇那樣,不忘初心、勇擔使命,為打贏戰“疫”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張定宇,人民的好院長,武漢人民感謝你,黨和祖國感謝你。祝願你健康平安。

有關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精選10

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敢於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每當危急關頭,從來不會缺少一大批逆風而行的英雄。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闔家團聚時刻,瞞着親人衝上一線的醫務人員;迅速集結,第一時間趕赴前線的援鄂醫療隊員;直面病毒,堅守在戰“疫”最前沿的“白衣天使”……這些與時間賽跑、跟病毒搏擊的勇士,在病毒面前築起一道道健康防線,讓我們深深懂得什麼叫做無畏、堅韌、奉獻。

跟病毒“賽跑”抗疫勇士彰顯初心力量。一張張給上級的“請戰書”、一條條與親人的寬慰信、一顆顆救死扶傷滾燙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們逆向而行的身影讓無數人淚目。他們用大醫仁心,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敬業行動為公眾安全保駕護航。疫情當前,他們責無旁貸堅守在臨牀一線。已經回老家的又趕回值班,父母的電話都常常顧不上接。“我是黨員,我在戰‘疫’現場”;“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黨旗在抗疫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讓我們深切地領略到什麼是人民利益至上,感悟到黨的初心的偉大力量。

跟病毒“賽跑”抗疫勇士彰顯仁心之美。“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醫者仁心。時間就是生命。很多醫務人員一天只顧得上吃一頓飯,一個上午都來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戰鬥的近1個月時間裏,幾乎沒有脱下過白大褂,有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疫情面前,八十四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趕赴武漢,冷靜、無畏、迎難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動。他曾説:“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疫情發生以來,多少白衣勇士,正是胸懷這樣的大醫仁心,或堅守、或逆行、或挺進,用身體之盾勇敢地擋在疫情之前,完全把個人和家庭利益、得失置之度外,用義無反顧詮釋着醫德之美。

跟病毒“賽跑”抗疫勇士彰顯奮鬥風采。同時間賽跑,同歷史並肩,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是奮鬥者的人生,是偉大時代的召喚。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狀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是一次賽跑意識和賽跑能力的考驗。據湖北日報報道:在戰役一開始就第一時間奔赴前線武漢的專科傳染病醫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他身患“漸凍”絕症,妻子被感染隔離,卻瞞着全院醫護人員,率領600多名白衣衞士在戰役一開始就第一時間奔赴前線,衝鋒在前,他已經與病毒賽跑、與死神競速了34天。他説:“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的肌肉在萎縮,但我的思想並沒有殘疾”。但是鮮有人知的是,張定宇在對抗“病毒”的同時,也在頑強地同“漸凍症”進行着鬥爭。他帶着武漢人特有的樂觀與豁達,身為漸凍人的在自己生命倒計時之際,沒有消極悲觀,更沒有無所作為,而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同時間賽跑、同病毒賽跑,盡能力救治更多患者,為打贏疫情防控戰盡力量,這是超越自我的賽跑,這更是超越生命的賽跑。正是像他這樣的勇士們爭分奪秒的頑強奮鬥、忘我奉獻,為救治患者、防控疫情、打贏抗疫硬仗贏得了時間、爭取了主動。

致敬和鍾南山、張定宇一樣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逆行者”,把責任與擔當抗在肩上,逆風而行,匯聚強大力量,勇戰病毒,牢固防線。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