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W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多篇)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 篇一

我想問的是,方槍槍走後會怎樣,但是似乎電影並沒有直説。這個問題我試圖在豆瓣《看上去很美》的頁面之下求解,看看有沒有評論高手能告訴我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頗令我失望。多數評論並沒有關心這個問題,而是醉心於將影片生硬地套在福柯或者別的什麼理論框架下作零碎化地解讀。因為我並沒有讀過王朔本人的這本小説,因此也談不上究竟王朔是不是真的把故事寫的像那些評論一樣零碎,但是至少我認為我們自己能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上面這段話説的很玄,我希望下面的文字能把這個看上去很玄的主張説清楚。在我看來,方槍槍走後會怎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從表面上看,在這部電影中刻畫了一個個體一開始試圖接近這個羣體,但是屢次失敗之後決定離家出走。用一句話做這樣的概括似乎是對於電影導演和王朔先生的不敬,我並不否認在這部電影中方同學和這個羣體之間的互動被描述的非常直觀,給人很大的衝擊力。電影似乎在給我們描述一個制式教育的典型畫面,整齊劃一的時間安排,每一個環節都被設計成標準作業流程,甚至穿衣服或者上廁所都有自己的“標準作業流程”。這不能不讓人想到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中描述的某一監獄的日程作息表。方同學在這裏實際上存在兩種選擇,要麼融入這個羣體,要麼與之對立。毫無疑問任何人都不可能首先選擇與之對立,人需要一種羣體生活,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小朋友需要有人和她們一起玩,在成年人中我們需要結成社會以達成社會分工以及創造良善生活可能的條件。方同學首先的選擇顯然是試圖融入這個集體。

影片中選擇插入汪同學那個作為後勤部長的父親的出現我認為是很有些深意的,似乎暗示了方同學從這件事之後逐漸發現幼兒園這個小社會的社會制度背後的虛偽和荒謬。我認為這個情節是很不錯的,作為之前一向很關心“法律”,試圖做一個“良好公民”的方同學,忽然發現自己所珍視的東西居然能通過某種“錯誤”的方式輕而易舉地得到,這種衝擊顯然是巨大的。方同學決心發動自己的反叛。但是因為存在這個環節,我們自己的慎思就需要在這裏停留一會兒:對我們而言,方同學是不是一個壞同學?你可以説是,因為之後的連串行為是典型的破壞紀律的行為,但是你也可以説不是,因為所謂的紀律不過是一套虛偽的把戲,甚至在謊言被揭穿的時候,居然整套“法律體系”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攻擊一個實際上無辜的人。方同學的反叛實際上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當然我相信這不是他自己有意要提出的,即究竟怎樣選擇才是對的?而實際上影片暗示了唯一一種可能的答案,即權力就是正義:無論是能夠左右李老師的汪部長,還是在李老師眼裏是“良好公民”的倩倩同學,都暗示了這個答案。所謂的正義,就是權力要你做的事情,沒有更進一步的為什麼。當你去反問,憑什麼要這樣的時候,實際上你已經錯過的答案,因為這個問題本來就不該提出。但是可惜的是,方同學還是問了這個問題,得到的迴應是“你怎麼敢頂撞老師?”

上述的解讀似乎對應了非常意識形態化的某種解讀方式,即這個影片就是在暗示中國某一歷史時期的荒謬。當然毫無疑問這種暗示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我們的反思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我認為是不足的。我們需要更進一步則的追問,這部電影僅僅意味着那段荒誕的歷史嗎?集體生活的方式並非是某種意識形態獨創的生活方式,而是大工業時代的典型的生活方式。當然你可以説現在我們並不是住在集體宿舍中,但是不要忘記了我們這個時代卻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讓我們和別人聯繫緊密,甚至美國證劵市場的一次波動都能影響到中國的某個企業,而一個地區的物價的變動可能引起的是整個國家的市場發生波動。我們不再被強制的束縛在“單位”中,但是我們卻“自願”被束縛在某個更大的共同體中。其實説到“自願”和“束縛”放在一起就讓人感到不舒服,但是這的確是現狀,並且也是方同學的第一次選擇的結果,他試圖將自己融入這個大社會之中。因此實際上我們會發現,過去的單位制和集體生活的內在結構實際上並沒有隨着市場經濟的引入而發生變化,或者説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內在結構。當然,所謂你志願加入到一個束縛之中,即所謂“異化”問題,你的自由意志異化成了一個異己的對抗自己的東西。

如果我們放在這樣一個更大的維度去看這部電影,實際上它表達了一種反叛,這種反叛絕不僅僅是對於某一種具體的政治體制的反叛,同時意味着一種對於“表面世界”的反叛。我所謂“表面世界”也就是那個“小紅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一套道德話語很好的解釋,錯誤的被消滅,正義得到弘揚。權力的運作被裝飾成某種永恆道德標準的逐漸展開與實踐。方同學試圖爭取自己加入這樣一個社會中,但是不幸的是因為某種偶然的機會,它發現了這個“表面世界”背後的內在結構:它是赤裸裸的權力交易,一切的人及其活動不過是權力的某種自我運作的需要,而並非所謂的目的本身。毫無疑問,好學生與差學生總是同時存在的,紅花榜意味着某種表彰,也就意味着某種懲罰,影片中這種懲罰從紅花榜到關禁閉組成了一個連續的懲罰結構,毫無疑問我們也可以在一個現代國家的刑法典中發現這一套階梯結構。我們通過樹立“差學生”作為對立面,用“他們”形成“我們”。所謂的末位淘汰制或者紅花評比,實際上將“末位”視為一種不可接近或者不可言説的符號或者形象,從而使得整個羣體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這個“末位”,當然在實踐中人們就會發現最好的躲避瘟疫的方式就是實踐正義,而這恰恰中了權力的圈套,因為所謂的正義不過是粉飾出來的而已。

但是如果我們將自己置於這樣一種完全批判的境地,我們會發現我們無所依靠。如果全部的道德戒律不過是權力遊戲,那麼我們如何譴責權力本身呢?我們只能選擇閉嘴,無從言説這種批判。那麼這樣做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誰賦予我們行動的意義呢?正如方同學自己,能夠以很多的方式挑戰整個共同體,但是作為電影觀眾的我們,能説什麼呢?我們説他是一個差學生嗎?似乎也不能,因為如果我們這樣説,實際上已經選邊站在李老師一邊,但是這令我們感到不安;我們能説他是一個好學生嗎?似乎也不能,因為他做的事情的確稱不上“好”。那麼我們能説什麼呢?或者説他在幹什麼呢?按照這個邏輯似乎他什麼有意思的事情也沒幹,那麼他實際做的那些事究竟意味着什麼呢?捏同學的臉,打上廁所同學的屁股等等。如果我們不能用現有的道德話語譴責他,那麼我們只能説他在自己創造意義,他在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如同一個“職業革命家”,他的意義就是挑戰權力,諷刺權力,攻擊權力。但是這些實際上都不能成為獨立存在的意義,而依然是依附於權力本身。當方同學大聲説“快告訴老師我脱隊了”而無人理會的時候,自我創造的意義已經宣告失敗,那麼唯一的路就是逃跑了。

但是正如我在本文開篇提出的問題,方同學跑了之後能怎樣?我想只存在兩種可能,也就是和當年娜拉出走之後可能的結果是差不多的,要麼被人找到重新回到幼兒園,要麼在社會中長大真的輪到公安局去“收拾”他。説到公安局,影片中有一位老師的這個威脅實在是很值得玩味,並且幼兒園出去就是醫院,也是很有意思的設計:一個健康的人就活在“幼兒園”,要麼就是不健康的人就活在“醫院”,只存在着兩個選項。因此,真的要追究起來,方同學走後會怎樣,其實影片已經有所暗示。這個暗示是悲劇性的,或許王朔本人也止筆於此了。不過我覺得如果按照上述的分析,我們就錯過了一些重要的內容。發現這些內容是需要脱離出影片的故事本身的。這部電影提供了一種解的答案,但是自己有證明了此路不通。那麼又該怎樣呢?存在一個問題,方同學真的只能跑嗎?當然你可以説方同學曾經用一個謠言發動過一次“革命”,但是很快被“鎮壓”了,只是因為“反動政府”的勢力過分強大。但是我們如果將這個問題追問到現實生活中,是不是真的就無路可走?或者説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發動某種革命?

回到方同學第一次的選項中去,那個時候他試圖加入這個社羣之中,並且這是一個“自願”的行動。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從母親的懷抱中脱離開來,就必然需要賦予自己某種身份,成為某種社會角色,這也就是“加入”某個羣體。在我們生命中我們會加入幼兒園成為“小朋友”;會加入學校成為“學生”,在這其中有些朋友在學校參加過各種社團組織也會加入這些羣體中;會加入工作單位成為“職員”;會加入自己的家庭成為“丈夫/妻子”“爸爸/媽媽”等等。我們總是在“加入”的路上。當然,每一次“加入”都意味着我們必須接受社會實踐客觀賦予這一社會角色的規定性,我們必須將自己的生命規定起來,才有可能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必須有這個規定性,否則就是散亂的,流變的,就好像風或者氣一樣,是“無定形”,那麼也就註定是沒有一種定型的力量。我們需要把自己展示出來的時候,就需要能展示出來,而不是流於無形,比方説我們需要實現自我,就必然需要將某種自我的能力客觀的實踐出來,做畫家、藝術家、法學家、鋼鐵工人等等,一輩子懶懶散散什麼事情都不做,那麼整個人也就無所謂意義可言。方同學最後發動的一連串反叛,實際上也是給自己的某種規定性,將自己顯示出來,當然他最後失敗了,只能逃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既然規定性是生命之所以存在的內在本質要求,那麼邪惡的並非規定性本身,而是要看它規定了什麼。

如果我們將問題轉換到了規定性本身規定了什麼,我們就會發現方同學本人並沒有處理這個問題的能力,或者甚至多數成年人是否具有處理這個問題的能力也是存疑的。他們受到自己未經訓練的思維的束縛,被感情,狹隘的經驗,自身利益等等捆綁。如果真的要把問題都講出來,那麼反而會引起懷疑而什麼事情也做不成,這個問題已經在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政治實踐之一的雅典民主制中有所體現。那麼這就要求執政者能夠藉助於普通人的感情和判斷,在“不知不覺間”將正義之事達成。但是這似乎又預設了正義之事的完成是需要欺騙的,而這種欺騙也包括了執政者對於被統治者的一個對立。不過這一觀點也包含了對於普通人處理政治問題的不信任,那麼我們又可以判斷“李老師們”是否真的在使用權力讓我們自身,我們自己的自由意志得到更好的發展以及全面的實現,而不是將權力視為謀求自己統治階級私利的工具?那麼問題再次回到,道德判斷的意義究竟如何存在?如果我們將問題推進到這一步,難題就不再是針對方同學,而是李老師,她自己必須對自己作出辯解。但是面對一幫小朋友進行這樣的辯解嗎?我們也能想來她的説辭,即影片中反覆提及的“這樣是為你好”。其實到底本來是用來欺騙“被統治階級”的小朋友的話,實際上她自己也真誠的相信,這也是在權力體中真實存在的問題,公平正義的運行被不分統治階級還是被統治階級都真誠地相信着,而統治階級相信自己僅僅是在維護永恆道德的實現,維護一個自然秩序罷了:所有人都被騙到了。

這樣,這部電影揭示的問題已經被追問到底,作為另一種意義創造者的方同學即將面臨悲劇的結果,我們也無從反思我們現在所承受的規定性是否真的就是好的。我應該承認“方同學走後會怎樣”是一個糟糕的問題,因為它真的無從回答。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 篇二

今天培訓的內容是看電影《看上去很美》,起初以為很輕鬆,但是隨着影片一分一秒的放映,我的心情也漸漸沉重起來。

這部描寫幼兒園生活的影片給我感觸很深,這麼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最後孤獨的離開了大家,這真是教育的失敗。影片中的主人公方槍槍也曾經努力過,也真心希望能得到一朵小紅花,經常對着小紅花評比欄發呆。但老師就是對他的進步視而不見,而最具有喜劇化的是:方槍槍唯一的一朵小紅花居然是因為某個領導來幼兒園看孩子時不經意的一句話。

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這顯然是愚昧的。教師完全不顧孩子的個別差異,居然規定孩子必須在統一的時間內大小便,而且影片中老師給孩子洗屁股那麼的機械化,在老師眼裏他是個不聽話的孩子,甚至有點叛逆,但是他卻非常善良,他願意把珍貴的小紅花送給別的小朋友,就是希望別人能夠開心。而這些老師都沒有發現,在當時,“聽話”好像是評價孩子的標準,老師希望利用手裏的小紅花把孩子一個個都教育的循規蹈矩,老老實實。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很多孩子學會了看教師的臉色行事,開始揣摩教師的心理,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大多是一個模子的。方槍槍正是適應不了這種生活才會與老師做對。雖然這是幾十年前的教育方式,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今天的幼兒教育中也還留有它的影子。

在影片中方槍槍一步步的從一個善良的孩子變成一個會欺負人,會搶小朋友東西,甚至散播謠言説老師是妖怪的壞孩子,還罵了一直對他很好的唐老師,其實他已經分不清是非了,他想吸引老師和小朋友的注意,但是做出來的事情卻使大家更不喜歡他。他太寂寞了,他渴求大家的愛,但是結果卻越走越遠,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老師的反思。我們平時在教育中經常會故意孤立某些有壞習慣的孩子,其實這種做法容易使孩子的身心受到創傷,效果有時候會適得其反。

以上是《看上去很美》影片的大概內容,我説説自己的感受,我覺得裏面的孩子們都挺可憐的,那麼小就得按照一種規定來生活,童年應該是很幸福的,很美好的,很自由的,可是那些孩子都沒有,一直都是按照大人的規定來生活。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純潔的、善良的,喜歡調皮的孩子也不例外。”教師也要學會接納幼兒,這雖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但是教師的剋制與忍耐往往會給幼兒提供更大更多的探索空間和機會。教師要學會很好地把握自己在幼兒遊戲中的角色,做幼兒發展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與孩子們真誠溝通,平等相處.共同成長。

影片《看上去很美》觀後感400字 篇三

電影《看上去很美》中的方槍槍一顆天真無邪的童心就被那個時代的李老師泯滅了, 我的心靈也受到強 烈的震撼。也許方槍槍是老師眼中的頑皮孩子,他的劣行無可救藥,可哪個班級 沒有特別的孩子呢!作為老師,應該給特別的愛給那些特別的孩子,這就是因材施教。

作為老師,要懂得寬容孩子的缺點,要儘量淡化孩子的弱點、缺點,不要去 傷害孩子的自尊。當他們犯錯時,老師可以先冷處理,然後再找合適的機會幫助 他們,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給予他們的温暖和關愛。此外,老師還要懂得發現孩子 的亮點, 多讚美孩子。

如果影片中的李老師可以及時發現方槍槍的亮點, 讚美他, 鼓勵他, 而不是不斷地傷害方槍槍的自尊, 我相信, 方槍槍一定會充滿成就感的。 影片中的幼兒園,孩子們需要按照規定大小便、吃飯、做操、穿衣、睡覺等 等,李老師也不斷地重複着一個詞“不許” ,不許這個,不許那個……

老師一聲哨響,小朋友們就要一個個排隊過來擦屁股。雖然這樣看上去很有紀律,像軍 事化管理,其實,孩子們已經機械麻木地被老師制約着,孩子們的天性已經被老 師扼殺了。他們遠離了童真和快樂,在幼兒園的生活倍受壓抑。這樣泯滅孩子個 性的教育,難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嗎?

《看上去很美》的觀後感九年級500字 篇四

昨天在小西天電影資料館看了大學生電影節的參賽影片《看上去很美》,特別喜歡。儘管還 沒有看過王朔的原著,但僅通過電影的敍述,已經開始對他有更多的好感了。從前不大喜歡王朔,倒不是厭惡他那股子痞氣,而是認定他是個喜歡逞一時之快的、以經營文字為生的傢伙。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經歷和經驗的積累,開始漸漸理解他了,感覺他具有一種難能的敏鋭與激情,並隨着年齡的增長,日漸趨於理性。

《看上去很美》這部影片,是在用成人的眼光,來詮釋我們的教育是如何讓童心失落的。孩子們看這部電影可能看到的只是熱鬧、好玩兒,但成年人在被劇中可愛的孩子們逗得陣陣發笑之後,卻會感到心酸。

孩子們每天在幼兒園所做的一切,都要跟小紅花聯繫起來,孩子們於是以這種方式被漸漸規訓、被制度化、社會化了,而不能被“馴化”的方槍槍,則要被關禁閉、被孤立。社會學巨匠福柯《規訓與懲罰》中,細緻地描述了社會是如果通過國家機器來實現對人的“教化”的,這部影片便是一個寫照。不過,更多的可能是無奈,因為人的社會化是被註定了的。所以,如何讓孩子們在學會遵從制度的同時,也能留有那顆水晶般的心,才是唯一可行的途徑。不過,這個,太難了……真佩服導演,這麼多孩子,咋“規訓”得這麼好呢,別説二三十個,就是兩三個已經很難了。厲害!太厲害了!大家看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