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感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5W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感悟精品多篇

航天精神思政課觀後感 篇一

聳立如巨人的東方紅衞星發射塔架已經光榮“退役”。站在東方紅衞星發射塔架下,大風在耳邊呼嘯。望向四周,高闊的天空下,戈壁灘一望無垠。正是在這裏,老一輩航天人篳路藍縷啟山林。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航天事業處於一片空白。黨中央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發展航天事業的偉大決策,航天人吹響了中華民族向宇宙進軍的號角。

作為人類歷規模的航天器,空間站代表當今航天領域面、最複雜、最先進和最綜合的科學技術成果。11艘神舟飛船成功發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員隊伍叩問蒼穹,天和核心艙升空,中國載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關口,夢想逐步變現實。

不僅是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天問探火、北斗導航等無不捷報頻傳。中國航天起步晚,起點低,為何還發展快、本領高?

堅持黨的領導是“法寶”。每一次關鍵技術的突破、飛行試驗的成功、艱鉅任務的完成,無不凝聚着黨中央的決策和關懷,凝聚着黨組織和廣大航天系統黨員幹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後,是黨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的決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業前進的方向。

“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説,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建造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是實現新時代航天夢的必經之路。

據統計,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參與其中的研究所、單位多達上百家,配合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實施載人航天這樣宏大的工程,沒有黨中央集中統攬,沒有全國大協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説。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離東方紅衞星發射塔架40多公里的載人航天發射場,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開闢攬天征途。

條件或許沒那麼苦了,航天精神卻是一脈相承。有人曾問兩度飛天的聶海勝和三度圓夢的景海鵬:“你們已經實現飛天夙願,未來還打算冒這麼大的風險嗎?”

“航天飛行是我們的事業,更是我們的生命,為了飛天夢想,只要祖國需要,我們隨時準備再上太空!”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二

王怡茹

“天宮課堂”採取天地協同的互動?式,由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授課教師,葉光富和翟志剛擔任助?,在中國天宮空間站為我們進?直播授課。三位“太空教師”為我們展?了三個有趣的科學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和“冰雪”實驗。同學們在地上也進?了上述實驗,由於太空失重環境和地球的重?環境完全不同,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實驗現象,引發我們的深思。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實驗拋物實驗,王老師留下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太空中拋物和在陸地上拋物不一樣呢?。但是王亞平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是引發我們思考,讓我們積極去探索,發現科學的奧祕。這次空間站的授課,我受到了極?的震撼,這也?增加了我對科學的興趣,在我?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種?。這次天宮課堂引導和?勵我們積極探索,弘揚偉?的科學精神,讓我們懷着?顆熱愛科學和探索未來的?繼續期待下一次的天宮課堂吧!

航天精神思政課觀後感 篇三

就在今天上午北京時間9時22分,載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成功於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之後的時間裏,載人飛船與火箭的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都十分順利,成功將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三位宇航員送入太空,這也意味着本次神十二載人飛船的發射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對神十二的發射有所感悟,這種航天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同時也能給了我很多啟示。

一、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峯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二、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遠平坦的。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要在挫折和困難中奮起。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戰鬥和特別能公館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三、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是治國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試想,一個集體,如果內部不團結,還出現分歧的話,那這個集體會強大嗎?不止這樣,一些有圖搞破壞的人,在這個時候大力進攻,那損失更是不堪設想。

四、科學與人文並舉

從小,這一句老話就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迴響: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但是,真正落實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認為,只要學會做人和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不用在學什麼科學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説,是必不可少的。身為祖國的“花朵”的我們,不但要做到科學與人文並舉,還要做到規範與個性共存!

綜上所述,首先,艱苦的條件錘鍊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中國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鑄就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於勝利。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世界上什麼都不是好的。於是,就自尋短見,恨離人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這美麗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只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環境中、在艱苦中、在困難中成長,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習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刻苦。讀書要用功,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鑽研,這才是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的表現。

其次,團結奮鬥培育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奉賢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廣大航天工作者不論前方後方,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大集體中,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保護集體,就應該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於奉賢,團結一心,共創輝煌。“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進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可以排除萬難,勇往向前,達到目標。大至世界全人類、國家,小至班集體、家庭,都要團結。有的同學不顧集體利益,一心只為自己。例如他在拌種來回走動,看見一張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還殘忍地踢上一兩腳,是桌子雪上加傷。又例如是拔河,內部不團結,那肯定是全軍覆沒。

最後,科學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象徵。身為21世紀的接班人的我們,必須要學好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科學與人文都需要我們同時高高地舉起。一個規範的學生,更是祖國的需求,是未來成就大事的人。科學與人文並舉,規範與個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學生的話句。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四

2022年4月16日,是一個令國人振奮的日子,是一個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的日子,是一個被永遠的載入史冊的日子,因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宇航員在歷經183天的太空旅行後,成功返回祖國的懷抱。

看!時隔六個月,宇航員們的面容依舊是那麼帥氣和美麗。那大椰子般返回艙上的焦痕,見證了他們從深邃宇宙回來的痕跡。而那二十多件實驗樣品,又是多麼偉大的非凡成就。

聽!那邊返回艙着陸一瞬間,那巨大的轟隆聲讓萬千華夏兒子忐忑不安的心一剎那安靜了下來。宇航員們自我感覺良好,這也表現出了他們對航天事業的驕傲與自豪,這些聲音是多麼了不起呀!

看着這激動人心的畫面,聽着那一陣陣掌聲,爸爸驕傲地説:“這些年來,我們中國的經濟、科技獲得了巨大的騰飛,而三位宇航員在軌6個月又是多麼令人振奮呀!”

我自豪,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有一羣為國爭光的航天員,有世界一流的科技。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建設祖國,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一艘艘裝載着夢想的飛船飛入太空,讓中國聲音響徹太空!

《航天思政大課》直播觀後感 篇五

2022年4月24日,“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正式開講。“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此次,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祕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説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中國航天員們的,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着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這次,激發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説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直播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六

中國的太空部門,是目前中國屈指可數的幾個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最重大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中國太空事業的建設者們,以他們的奉獻、創新和輝煌的成就,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采。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中國國內各行業中投入和產出比率最高的行業之一,而且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具有頭等的戰略重要性,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的航天部門多年來始終保持着中國革命的精神:以大局為重、艱苦奮鬥、發憤圖強、最終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國航天工業志存高遠,奮發圖強和廉潔報國的行業風貌,應該成為全體中國人共同的精神財富,中國航天人的精神應該像過去的x精神一樣,成為中國現代的進程中所有行業的楷模。

中國航天事業所創造的這些有形和無形的財富,是我們這個民族不竭的物質和精神寶藏。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七

搭載着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於2天后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牽手太空,景海鵬和陳冬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太空駐留。

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和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第2次應用性飛行。

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後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神舟十一號空間交會對接,預示着我國為來空間站的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象徵着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體現了我國科技的發達,國家的繁榮昌盛。祝願遠在太空的宇航員能夠凱旋歸來!

觀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有感心得體會 篇八

剛開始聽到這個激動人心的消息,我們可真謂是三把鑰匙掛胸膛——開心開心真開心啊!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同學們一路上就像一羣小鳥“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一直聽聞周氏家族的子孫個個業績輝煌,但一直都沒能見到過真人,俗話説得好:百聞不如一見嘛!我的一顆好奇心讓我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不過一會兒,報告廳到了,大屏幕上“國際航天航空專家美國前中國區大使周嗣良博士航天科普演講”這幾個大字就映入眼簾。可我放眼望去,卻沒有看到周爺爺的身影。找好位子坐好之後,我們焦急地等待着,不時地向門口張望。一分鐘,兩分鐘……約摸十分鐘過去了,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在眾人的簇擁下邁着穩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他緩緩地走上主席台深情地做着自我介紹。

原來周爺爺的曾祖父就是曾擔任山東巡撫、兩江總督、兩廣總督的周馥,祖父是近代著名實業家周學熙。周爺爺出生在天津,1956年開始在香港讀中學。1963年在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讀。周爺爺告訴我們在那裏一到五年級的國小生每年都要參加太空營活動,以提高兒童對航天知識的興趣。1967年,周爺爺大學畢業,又通過刻苦學習獲得了碩士博士學位,真讓人敬佩!

“您知道為什麼宇航員一次不能多上幾個嗎?”“因為人類離開地球就失去了引力,到太空上去對身體多少是有傷害的。比如鈣質會流失,雖然我們有鍛鍊肌肉之類的,但還是不行,有的人從太空回來連路都走不了。”

“您知道在未來10年之內我們國家能否建一個太空空間站呢?”“關於這個問題嘛,美國是有經驗的,如果他們願意分享,那麼是不需要10年時間的。”

……

面對一個個小航天迷的提問,周爺爺都一一詳細地做了解答,我們更是聽得津津有味。

騰飛的中國航天事業承載着人們的希望,飛向藍天,飛向宇宙,去探索無窮無盡的奧祕!周爺爺的一席話讓我們對未知的航天領域又有了新的認識,更激勵着我們努力為夢想去拼搏。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九

老師讓我們看神舟十三號飛船的發射,我們每個同學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當神舟十三號發射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與天宮一號連接,它點火時發出的火太大了,我心裏暗想它會不會引起火災呀?

隨着神舟十三號成功飛上藍天,我心中的疑團也一點一點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兩個小火箭落了下來,緊接着是外殼和一個副的推進器也落了下來,終於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落了下來,太陽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號終於進入了預定的軌道,神舟十三號發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學都在歡呼,因為這是中國對宇宙探索邁出的新一步,是中國對宇宙奧祕探索的又一個起點。

此時此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航天思政大課》直播觀後感 篇十

4月2書包範文4日,我和同學們一起收看了中國航天“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神舟十三號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宇航員再次變身“太空教師”,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有趣的一課。

2021年12月9日,“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第一課正式開啟。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合進行授課,在中國空間站精彩開講,並面向全球直播。這是時隔8年後,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也是中國空間站首次活動,他們講得精彩、講得成功,備受歡迎。而繼第一堂課後,“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例如,太空“冰雪”實驗,演示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第一課的太空實驗我還歷歷在目:“太空健身”、“細胞培養”、“浮力消失”……,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亞平宇航員做的一系列關於水的實驗,水在太空中由於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現象。而“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離實驗,我們都知道,在正常環境下,水油是分離的;但在失重環境下水油分層現象消失了,實驗還演示了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實現分層的現象。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通過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我不僅學到了奇妙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力量。我國航天事業的飛躍發展,空間站的建立,飛天夢的實現,靠的就是先進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將更加努力,學好科學知識,為未來中國科技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