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紅色電影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9W

紅色電影觀後感精彩多篇

革命電影觀後感 篇一

在繁多反映抗日戰爭的影片中,存在着一顆發光點,那便是《地道戰》。《地道戰》能夠説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影片,享有中國早期創作電影的經典之作的殊榮,被認為是中國經典的戰爭電影。

《地道戰》以1942年的高家莊為依託,正面再現了六十三年前,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開展地道戰時波瀾壯闊的鬥爭場面,展現了抗日軍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人民游擊戰爭恢宏瑰麗的場景。也從側面的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兇殘、野蠻與狡猾。同樣地,在《地道戰》中,也淋漓盡致地集中表現了我國人民同仇敵愾,團結抗日的民族精神,顯示人民戰爭的無窮威力。更是高度表現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影片將豐富多彩的戰爭史實,形象鮮明的英雄人物和軍事教育的資料巧妙地融合為有機的一體,成為了戰爭片的典範製作。

《地道戰》全片的劇情是1942年,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高家莊羣眾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幾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風口據點的日軍偷襲高家莊,高老忠為敲鐘報警獻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壞,幸虧區長趙平原帶領游擊隊和民兵及時趕到,羣眾始免於難。此後,高傳寶和新支書林霞認真學習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總結了地道鬥爭的經驗教訓,帶領高家莊人民把原先只能藏身的地道,改造成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次年初夏,日偽特務冒充武工隊混進莊內刺探情報。高傳寶看出破綻,便將計就計,利用戰鬥地道的翻口,將他們一網打盡。日軍隊長山田糾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高家莊人民利用戰鬥地道,沉着應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透過實戰,他們進一步把地道由村內擴展到野外,構成地下網絡,變單純防禦性地道為能守能攻的地道。為了全殲黑風口據點的敵人,趙平原決定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但山田狡詐善變,他集中兵力偷襲高家莊,企圖解救西平之圍。高傳寶領導高家莊民兵,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和游擊隊,一舉拔掉了黑風口的敵人據點,又回戈全殲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

《地道戰》拍攝於1966年,特定的歷史年代,使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但在影片裏,同樣深刻、成功地反映出了地道中國人的本色。在外族入侵,日寇鐵蹄蹂躪大江南北,把祖國人民逼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偉大的中華民族並不只是一味的忍受苦難,而是利用自我的智慧和力量,團結在一齊,羣策羣力,創造出史無前例的地道戰,沉重的打擊了入侵者,令日寇聞地道喪膽,不僅僅保衞了家園,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向共同團結在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下的各國人民展現了人民戰爭的無窮威力,增強了世界各國人民反抗入侵的信心,更是凸現了中國人的本色。

作為中國經典的戰爭電影,《地道戰》在藝術上的成功是其一大原因,尤其以細節的刻畫為最,影片中日軍偷襲高家莊,高老忠為敲鐘報警獻出了生命這一細節的刻畫,就給予人極大的震動,高老忠應對鬼子的屠刀,視死如歸,敲響了警鐘示險,從容就義。隨着劇情的發展,我們能夠明白,高老忠敲響的不只是警鐘,也是高家莊羣眾向日本侵略者發動最猛烈復仇的號角聲,更加是日本侵略者的喪鐘。高老忠的死,更加激起了高家莊人民的反抗,在高家莊人民的羣策羣力之下,完善地道戰,最後殺死高老忠的儈子手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中國最善良、最地道的莊稼漢,在入侵者面前發怒了,給予了入侵者最沉痛的打擊。也許這時,我們才猛然想起昔日一位西方偉人的警告:不要驚醒東方這頭睡獅!中國這頭睡獅,在入侵者野蠻掠奪的刺激面前,猛然驚醒了,並給予了入侵者最嚴厲的懲罰,而且我們明白,這頭睡獅在昏睡了百多年後醒來,並在1949年後,將會永遠地清醒着,傲視全球。

時光推移,在六十多年後的這天,《地道戰》給予我們的也不僅僅僅是一些脱口而出的經典的台詞,如:“高,實在是高”,“你的,土八路的幹活?”,“堵住籠子抓雞,關起門來打狗。”“你們要各自為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要放空槍!”等等;更不只是地道莊稼漢打敗強盜的暴力欲和英雄情結的極大的滿足和膨脹。也不只是獲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人勝利,壞人最終受到懲罰的因果循環關係,甚至還有肆意嘲笑好人就是忠厚老實相,壞人就得一副奸詐貌的相由心生的謬論,或者還有那淡淡的兒提時鑽地道時的地道情結。

六十年後的這天,回望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裏,高家莊的地道,已經成為歷史的永遠,沉睡在歷史的紅色地道里,但其彰顯着的地道的祖國抗日優秀兒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中華民族的偉大凝聚力,中華民族的無上智慧,卻依然的讓我們肅然起敬。

依稀看到,《地道戰》中,從地道里埋伏而出的不是望而生畏的千百萬神兵神將,而是一股地道的黃色的風暴,席捲一切。

紅色電影觀後感 篇二

正如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地道戰的方法在一開始並沒有產生如此驚人的效果。第一次地道戰失敗了,被進入村子的惡魔搞糊塗了。但村民們並不因此而氣餒。相反,他們變得越來越沮喪和勇敢。經過改進和設計,他們終於完成了前進、後退和防守的任務。他們可以在地面和地下作戰。它們從單一的隱蔽處,發展成為具有隱蔽性、防水、防火、防毒等功能的地下工程。他們逐漸形成了由房屋、街道和村莊組成的隧道網絡。它們構成內外防禦,互相配合,攻擊敵人。的領導下高Laozhong,黨支部書記,和高Chuanbao,民兵隊長,Gaojiazhuang河北中部地區的人們巧妙地採取行動與日寇,最終導致了日本軍隊的失敗和落花和流水,並最終成功地佔領的據點黑色Fengkou。

電影中最感人的角色是高老中。雖然他在整部電影中出現的時間很短,但是他的大義大義和對生死的無畏深深震撼了我。晚上獨自行走的高老鍾,意外地發現了襲擊高家莊的日軍。他跑得那麼快,以至於他能拉響警鈴,告訴村民們日軍來了,藏在隧道里。即使日本人發現他會死,他也毫不猶豫地拉響了警報。一些身懷數槍的高級效忠者仍然向日本軍隊投擲炸彈。死亡是多麼的悲慘和感人。

電影中提到一句話,“不清楚哪一個是老百姓,哪一個是八路軍。”這句話是漢奸對日本軍長説的。這句話印證了軍民家庭,這也是共產黨的特點。在毛澤東思想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英勇對敵,各盡所能,優勢互補。當時的中國並不強大,也沒有先進的作戰武器,但我們有全國人民的意志,這種堅強的精神使八路軍戰勝了日軍,取得了勝利。

這部電影讓我對當時的抗日戰爭和“地球八道”有了更深的瞭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以全體愛國軍人和人民的血汗、永不言棄的精神和智慧換來的偉大勝利。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為自己的地位感到驕傲。我們有偉大的祖先!

紅色電影觀後感

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事業

2009年9月25日,我有幸觀看了歷史巨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這部巨片是獻給我祖國60歲的母親的。它使我對1945年至1949年的五年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黨的第一代領導人的英雄事蹟有了更加詳細和深刻的瞭解。在短短的兩個多小時裏,我彷彿回到了那個艱難而又激動人心的時代,回想起那段歷史,回憶起遙遠的過去的革命先輩們。

影片以重慶談判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背景,積極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建立的重要歷史事件。其中,這部電影展示了重慶談判等重大歷史事件,十雙協議,Dingdu北平,Liaoshen競選,淮海戰役,橫渡長江活動,成立儀式等等,黑白史詩片段的形式在政治協商的水平。

除了讓我更詳細的瞭解這段歷史,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關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歷史上有無數次革命在各個階段的領導下,太平天國運動在農民階級的領導下,辛亥革命在資產階級的領導下。辛亥革命以失敗告終。為什麼?雖然很多專家學者都提出了非常正確的答案,但是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我對革命有了更深的瞭解。如果我想革命,只有勇氣和勇氣,但如果我想贏得革命,我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

觀看紅色影片觀後感900字<三>篇三

記憶中,很久沒看黑白電影了,似乎已經淡忘了,但在我們這些90後大學生的心中並不代表不見了,因為當那熟悉的革命奮鬥旋律響起時,我們便找回了那些年校園裏組織在國旗廣場前看電影的那段歡樂的、難以忘懷的時光。黑白電影,它充滿了濃郁年代感,不僅僅這樣,其骨子裏還流淌着革命的本質,傳達出一種當時的人們樸實自然的品質卻又隱藏着一種強大的張力給予你無限的力量。我想抗日戰爭片《地道戰》就是這樣一部好的黑白電影。

雖然此刻我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社會之中,但這樣一部好的電影依然是我熱血沸騰,彷彿回到了那個用鮮血染紅紅領巾的時代。我想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觸,是因為“地道戰”帶給我的不僅僅僅是片中人們對革命的無私奉獻,更多的是對生命的可敬,對高尚情節的追求,對那些勤勞而充滿智慧的中華兒女的崇敬愛戴之情。

1942年,霸道的日本軍侵入中華兒女的國土,在中國冀中平原上,有這樣一羣英勇奮戰的男女士兵,憑着一顆愛國的心,從四面八方趕來集齊,準備戰鬥。為了能順利的戰勝日本軍,冀中根據地的人民用智慧作戰,展開了挖地道的行動,我方士兵運用野外地道站的戰術圍困敵人,打死民兵敗類湯丙會,活捉日寇山田,最後勝利的鐘聲響遍冀中平原。

在影片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有智謀的高傳寶,令我無比的佩服;有忠誠至上的老鍾叔,有讓人臭罵的漢奸湯司令,還有那個令人恨之入骨、窮兇及惡的日本山田隊長,這些老演員所刻畫的深刻的人物形象彷彿如電影中那些經常響起的動聽的音樂一樣,時時縈繞在耳邊,難以揮之。

電影結束了,我卻還意猶未盡,腦海中還都是當地人們作戰的畫面。那麼的鏗鏘有力,那麼的富有感染力,使我看完之後內心熱血沸騰,感觸頗多。我想那是一份對高傳寶同志的敬佩之情,一份對士兵們頑強鬥爭意志的佩服,一份對司令可笑舉止的憤恨,一份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與其説地道戰中的地道是奇蹟,還不如説冀中平原上的那些辛勤勞動、無私奉獻的偉大人們才是奇蹟,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衞了自己的家園,捍衞了中國的領土,是他們在名族抗日戰爭史冊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記。而正是這一點,才會讓我們每次在看這種紅色電影時,內心會產生了一絲感動,一種莫名的衝動,一份對人性、對自由、對和平的強烈渴望,一份久違了的愛國情結。

紅色題材電影觀後感作文 篇四

在寒假期間,我觀看了紅色經典電影《柳堡的故事》,令我受益匪淺。

《柳堡的故事》講述的是1944年春,寶應縣柳堡地區最後解放了,新四軍戰士紀律嚴明,作風嚴謹,很快就解除了當地百姓的疑懼心理,與百姓們打成一片。四班副班長李進在村民田學英家養傷的時候,兩個人互生好感,但指揮員勸説他放下兒女私情。部隊離開後,惡霸劉鬍子欲霸佔二妹子,部隊接到二妹子的弟弟小牛送來的消息,迅速又和指導員帶隊回到,及時救出了二妹子,兩人感情更加深厚。但為了革命事業,李進放下了這段感情,隨部隊南下作戰。五年後,李進成為連長,二妹子也光榮入黨成為革命骨幹……故事中主演人物有:“四班副班長李進”、“二妹子田學英”、“二妹子老弟小牛”、“班長”、“指導員”、“連長”等。

戰爭是可怕的、是危險的,因為它使百姓們遭殃——讓百姓們失去兒女,讓兒女們失去父母,還有的百姓因為戰爭而犧牲……戰場上流了多少百姓的鮮血!這鮮血流進多少人的心中!雖然我們不以前歷過,但是我們能夠真切的感受到!然而,故事中“副班長李進”、“指導員”、“班長”、“連長”、和眾多戰士們,他們不怕危險,不怕犧牲,不惜一切代價,打着帝國主義們,打着讓我們受苦受難、受欺辱的鬼子們。故事中沒打死一個鬼子,我心中都無不振奮!戰士們用手雷、槍打得鬼子們落荒而逃,到最後,我們勝利了。我心中為之振奮!看到這個片段,我想到了堅守祖國、保衞祖國的戰士們。他們流血流淚,但始終不離開自己的崗位,他們是付出了多少,才換來祖國的安寧和諧;有多少戰士在戰爭中斷胳膊、斷腿,有多少戰士在戰爭中盲目了、耳聾了、殘疾了,想到這些心中有種説不出來的感受。在此,我想對千千萬萬保衞祖國的戰士們説:“謝謝你們無私地付出,才有了祖國的安寧和諧。你們辛苦了!感謝你們日日夜夜的堅守,我向你們致敬!”

帝國主義對百姓們的欺辱,我們是怎樣也不會忘記的,那段悠久的歷史,是怎樣也洗刷不了的。回想以前,百姓們過的是什麼日子,再想想此刻我們過的是什麼日子。故事中的一切,我們都不以前歷過,然而,故事中的一切,都曾真實發生過。我們此刻能做的就是每人拿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要回顧那些經典的紅色電影,多去體會,多去感受。每一個經典紅色電影講的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只是我們並不明白。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心中總有一個不變的念頭——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觀看紅色革命電影觀後感400字 篇五

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全班一起觀看了《百團大戰》。

我在觀看的過程中,看到了鬼子對中國百姓實行“三光政策”,感覺到自己全身都熱血沸騰,恨不得穿上八路軍的衣服,穿越到那個時代,投入到打鬼子的戰鬥中。日本鬼子對中國居民的殘害,我們時刻不能忘記,我們要強大,因為軟弱是要捱打的。

在這部影片中,令我最敬佩的是彭德懷元帥和劉伯承元帥,在攻打日軍堅守的山頭主峯時,日軍火力太猛,軍隊傷亡很大。就在這時,劉伯承提出了一個主意,在軟土那裏挖一個地洞,通到敵人的炮樓下面,在地洞裏放滿炸藥,果然順利炸燬了主峯上的敵樓,全殲了那裏的日軍。共產黨領導的百團大戰歷時5個多月,這一系列戰役打破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拖延了日軍南下的進程,同時也告訴了悲觀派和投降派--中國軍隊可以戰勝日本軍隊。

在我們看完電影后,社區的阿姨給我們講現在是和平時代,我們的國旗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象徵着無數的先烈用鮮血染上去的。在這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百團大戰》這部電影讓我們回顧了當年的歷史,瞭解到了這個抗日史上的偉大戰役。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所以我要在這幸福和平的時代裏,好好學習,才可以對得起無數死去的先烈們。

紅色經典電影觀後感 篇六

近日,觀看了被稱為建國偉業姐妹篇的建黨偉業。觀看完影片後,不由得為羣星熠熠的演員陣容所震撼,但更多的,還是隨着影片的敍述,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輩在那段崢嶸歲月裏的熱血與激情,感受他們對共產主義事業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所敍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的辛亥革命開始,至1921年6、7月間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止,雖然這短短的十年時間裏在歷史的長河裏或許只不過是一瞬間的功夫,然而這十年又是極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這十年裏,許許多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發生在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護法戰爭、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正稱得上是“風雷激盪”、“鉅變迭起”。雖然歷史事件眾多,知名人物眾多,然而電影《建黨偉業》卻以時間的先後順序為脈絡,以不同空間發生的歷史事件為故事的着眼點,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娓娓道來,精彩絕倫,引人入勝。

最讓我感到血脈賁張、激動莫名的電影橋段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全面失敗,日本全面接收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看到顧維鈞憤而退席的身影,讓我深深感到弱國無外交、眼睜睜看着國家被列強瓜分的屈辱;看到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們走上街頭,高呼着“愛國無罪”、“革命萬歲”等口號示威、遊行,看到那鮮血書寫的大大的“冤”字,那種痛苦、憤怒的心情讓我不由得留下了眼淚。青年學子的拳拳愛國心震撼激揚、感昭日月,不僅在視覺上衝擊着我,更在心靈上感動着我,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就這樣以其獨特的魅力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之中了。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是一個青春、激情、奮鬥、獻身的故事。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們,生活在那樣一個內憂外患的中國,卻渾身激盪着那樣一種慷慨豪邁,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志,擔負着救亡圖存、改寫歷史的大任。正是這批年輕人,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描繪出了新生的中國,譜寫了一曲瑰偉壯麗的文明之歌。影片中,青年毛澤東苦苦思索着救國之路,體育救國、教育救國、共和政府、無政府主義、學習法國、學習歐洲,被一一提出,又被一一否定。究竟什麼才能救中國?

南陳北李,影片中塑造了兩個個性迥異,卻又志同道合的共產主義先驅陳獨秀和李大釗。作為思想的先行者,他們的慧眼注意到了遙遠的俄國發生的那場庶民革命,注意到了布爾什維克,注意到了共產主義。他們敏鋭的認識到,俄國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發動了各階層的人民,尤其是所謂的“庶民”。他們的遠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為中國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奠基的基石。通過這部電影,讓我們清楚的瞭解了我們的黨是怎麼從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觀的瞭解,那些曾經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着我們。

一路曲折一路歌,從當年建黨之初的五十多名黨員到今天擁有將近八千萬黨員,中國共產黨走過了_年的風雨歷程。這_年是不平凡的_年,是可歌可泣的_年,是豐功偉績的_年,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為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觀看《建黨偉業》,重温中國共產黨建黨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執着地去努力奮鬥,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動,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也得到了進一步昇華。

觀看紅色影片觀後感800字<五>篇七

轟動全國的優秀影片《焦裕祿》,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正直無私的黨的好乾部的光輝形象。

焦裕祿同志被派到蘭考縣工作以後,就全力以赴地為改善蘭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奮鬥着。為了解決人民的温飽問題,他剛一上任,就把車站上積壓的救災物資分給貧困的人民。他不顧患重病的身子和風雨的阻擋,堅持下鄉考察洪水災情,號召羣眾與老天搏鬥,搶救被水衝倒的莊稼。在別人送給他應得的大米和雞蛋時,他又不顧全家人的反對,堅持把東西送給羣眾……

為了蘭考縣的窮苦人民能過上好日子,焦裕祿心甘情願地犧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這是多麼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過銀幕,透過幾十年前的光陰,透過躺在病牀上的焦裕祿那平靜的外表,看到了一顆火熱而赤誠的心--顆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祿》最讓我感動的還是那一次:家中僅剩一點錢了,妻子原答應給孩子做一頓紅燒肉吃,可剛一出門,卻碰上了焦裕祿,他説把錢已送給別人,不要買肉了。晚飯桌子上,小兒子哭鬧着把玉米窩頭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氣之下打了孩子,讓他把窩頭拾起來,並耐心告訴他有窩頭吃就很不錯啦,多少人連這還吃不上呢!孩子含淚抽泣着答應再也不扔窩頭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單薄的身子,他的心裏也一陣酸楚。這件事在此刻看來多麼不可思議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這麼小的事打孩子的父親:這怎能不叫坐在電影院裏嗑着瓜子的我感動呢看到那裏,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祿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時,小兒子來到他的牀前,抽噎着説:“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紅燒肉了,我只要爸爸,嗚……”焦裕祿慈愛地撫摩着他的頭:

“唉,傻孩子……”他用這幾個簡單的字道出了內心的無奈和對孩子的憐愛,這是一個無法讓該子過上舒服日子的父親的心聲。

42歲,正是一個人施展雄心壯志的好時期,但是焦裕祿卻匆匆地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為之奮鬥的蘭考縣和那裏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質永久也不會被人們忘卻,他像一座豐碑永久屹立於我們這些後人的心中,時刻提醒我們不要忘了為人民服務,鞭策我們勇往直前。

觀看紅色影片觀後感700字<二>篇八

沉重的情緒溢於言表。以前那一部震撼的電影《南京》還歷歷在目,而這部《南京!南京!》給我的更深的感慨。兩個突兀的感歎號!屈辱,憤怒,心痛,已無法傾訴我心底的聲音。振聾發聵的影片將戰爭的醜陋在腦漿崩裂的那一刻畢現無疑。強暴,這種罪行,是人類的恥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點燃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2009年,《南京南京》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想,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不二法門。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槍炮聲!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牆,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向在城裏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日本人説: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後,四處都是冷槍,我們不的不把很多建築物都炸平,但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向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築的中國精神。

歷史能夠寬恕,但不能遺忘。

對於那樣一段歷史,已經成為了整個民族的死結,不是誰想顛倒和抹殺就能顛倒和抹殺的,但想要記住同樣不容。一種空洞的仇恨,沒有能夠附着的支點,這場屠殺已經離去了72年,當初倖存的人們也逐漸被時間帶走,但我期望那些鮮血淋漓的傷口不要隨之消亡,我們未必需要一部片子來激起某種仇恨,然後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訴,不是煽動,而是展示,還原那些被遺忘或者被忽視的點滴細節,然後讓看到的之後人叩問自己的心,至於會得到什麼樣的迴響,傷痛不能被繼承,更不能被強行灌輸,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複原的電影,只要它夠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