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生活老師工作心得體會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22W

尊重與認同才能走得更遠

生活老師工作心得體會

——生活老師工作心得體會

曾經有一位教育專家在給老師做報告時給老師們出了一道選擇題讓老師們做選擇和思考:1、做一個領導心目中的好老師;2、做一個同事心目中的好老師;3、做一個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我是這樣想的,首先我無法揣摩和猜測領導喜歡哪種類型的老師,其次我不會取悦所有的同事,讓所有的老師都喜歡我。所以我的答案是做一個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如何做一個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呢?我想首先是要愛我的學生,愛他們就必須懂他們,用當下時尚的話來概括就是:愛他並懂他。我做生活老師這個職業有七、八年的時間了,最初我管理學生時,只喜歡情商比較高、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不喜歡調皮的、個性太強的孩子。後來源於我個人的一段經歷,使我徹底改變了這一認識。

孔子曾説過四十而不惑,可是就在我四十歲的時候,我迷惑了,我的人生進入了低谷期。我迷茫,徘徊,心力交瘁,失眠也常常伴隨着我。那段日子我終生難忘。一次機緣巧合,我在九年級畢業學生丟棄的廢墟中撿到了一本《禪心佛語》的書,看完後,我大徹大悟,並將無慾、無求、無畏六個字做為我人生的座右銘,此後我又閲讀了一些精典的書籍,尤其讀了一些名人傳記,看看名人在倒黴的時候是怎麼挺過來的。我讀懂了蘇東坡的: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讀懂了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我重新找回了我自己。不過我非常感謝有那麼一段經歷,讓我看破,放下了一些人和事。從此以後,無論對待工作還是生活,我有了一顆更加豁達的心,心境也變得更加的平和。每當我看着這羣十一至十五六歲的孩子,他們是那麼的稚嫩、單純、天真無邪,不由的心生憐愛之情。這個階段的孩子處在青春期,是一生中生理和心理變化最大的一個階段,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都不相同,他們在學校裏的表現自然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我深切體會到這一點,用心接納每一個孩子,不管他是聰明的、整潔的、乖巧的還是邋遢的、淘氣的,他們都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個體,需要被尊重、認可和接納,也唯有老師用心接納,孩子才能認可老師,服從老師的管理。

對學生的管理既不能違背原則,又不能死搬硬套。既要講究原則,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我批評學生時不愛講些大道理。一般會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幽默是人際關係中必不可少的“潤滑劑”。與有幽默的老師交流,學生會感到快樂,溝通也就通暢了。如果兩個學生髮生矛盾,讓我評判時,我會對做錯的孩子説:“你娃太不厚道了,我鄙視你”;面對得意一方説:“低調、淡定,看你能的,這要是在古代,你不統領三軍,我都不答應”。有學生誇我,朱老你好聰明喲!“你別這麼誇我,朱老會不好意思的,要含蓄一點、委婉一點,要説:“朱老你好冰雪喲。”我有一句四川話的口頭禪:“你哄姐姐喲”,學生就笑我自稱姐姐,朱老教你記好了:“看到阿姨要叫姐姐,看到太婆要叫阿姨,懂嘛。”所以常有學生叫我朱姐姐。男生有時會有肢體上的衝突,我會教育先動手的學生:“你長了一個腦袋,兩隻手,在動手時,先動動腦。”

記得有一天中午同樓層的老師告訴我説,她所管理的19號寢室的學生給我起了一個外號叫“閉老師”,我恍然大悟,中午路過19號寢室時,是聽到他們在叫閉老師,我當時沒有意識到是在叫我。19號寢室與我管理的21號寢室緊挨着,他們太愛講話了,我經常去管他們,我最愛説的是“閉到”,管多了,學生就很反感。等學生都安靜後,我來到19號寢室問他們:“聽説你們給我起了一個外號叫閉老師,”學生們笑而不回答,我又問是誰起的,頓時整個寢室鴉雀無聲,我估計他們是嚇到了。我對他們説:“我今天來不是來評批他的,我是來表揚他的,因為我覺得這個外號起的好,很形象,有水平,真的是太有才了。”依然沒有學生回答,我就走了。從那以後我再沒有聽到學生叫我閉老師了。

記得還有一次,考試前一天晚上,整個樓道基本上都安靜了,從一個寢室傳來一陣小聲的笑聲,我走過去問他們在笑什麼,一個孩子説:“朱老,有人想出家了。”又是一陣笑聲,不用説,我就知道是誰,我説:“肯定是小陽,”學生又笑,我知道我猜對了。“小陽,你娃有慧根,我支持你,我相信以後佛教屆一定會出一個高僧,到那個時候你可別忘了朱老哈!你法名起好沒有?沒起好,朱老給你起一個,叫了空或者瞭然怎麼樣?”簡短的幾句話説的喻霄陽無言以對,我囑咐他們趕快睡覺,明天還要考試。有時幽默、寬容比批評和訓斥更有力量。

如果老師和學生溝通無障礙,如果老師和學生共同生活和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每一個學生在被尊重、理解、寬容的學校學習和生活,有利於學生成才,有利於學生成長,更有利於學校發展。所以老師們,愛我們的學生吧!請記住陶行知先生説過的一段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老師和家長的欣賞和讚美下有可能會誕生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