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史記》讀書報告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22W

《史記》讀書報告

《史記》讀書報告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遍覽羣書,《左傳》裏寫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泰戈爾則下筆壯闊:生於夏花之燦爛,死於秋葉之靜美。而司馬遷在《史記》中展現出的生死觀卻是: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用之所趨異也。

擇生還是擇死,自古以來就為人們津津樂道。司馬遷筆下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讓我深有所感:擇死,是義無反顧,捨生取義。雖然人類命運的終點本就是死亡,但為了堅守心中的大義轟轟烈烈赴死尤其令人動容。

西楚霸王項羽,可謂一代梟雄,哪曾想也會有一日兵敗無顏面對父老江東,死亦有道,於是他在滾滾江水面前自刎而亡,千餘年過去,只留下李清照那句“至今思項羽,不敢過江東”,令人唏噓的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他對尊嚴的執着。

侯嬴北向自刎、程嬰之死,則是對知己,對君主的忠貞不渝,是使命達成後的自我昇華。有時生存比死亡要難得多。正如程嬰所説的“死易,立孤難耳。”活着的人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苦痛,即便如此內心也依然空虛。捨生取義,為義而死,對他們而言,才是真正實現了自己的道德理想。

《人民日報》上曾刊登過這樣一句話: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心中藏着天下,這樣的人叫英雄。心有勇氣,提刀慷慨赴秦,箕踞罵而被誅,荊軻作為一名刺客,他或許早知選擇了一條必死的道路,但他沒有退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他的戰歌,也是他畢生的信念。

人類對於死亡、消滅這一類的字眼有一種出乎本能的恐懼,它天然帶着悲劇感,在講究“花好月圓”的中國,更容易引起人們心中的牴觸情緒。因此敢於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者更值得傾佩與尊敬。

我們都知道儒家提倡“士可殺不可辱”,漢代士大夫崇尚“死節”,也就是説,寧可死亡也要保持操守。然而,在司馬遷的筆下除了感受到“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大義凜然之外,還展現出他們不死小義,成就大義的氣節。司馬遷的一生,可謂是忍辱求生,能屈能伸的生死觀的真實寫照。

譏評堪過耳,心本勇絕何懼人言。縱入火海,仍抱懷垂憐。司馬遷繼承其父遺志專心創作之際,因為替李陵辯護,觸怒漢武帝,於是天降橫禍,雖免一死,卻被判以“宮刑”,引起軒然大波。他痛心疾首道: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自古而恥之。在那時,閹割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説不僅是肉體上的痛苦,也意味着對他人格上的侮辱。此時,我似乎能透過《報任安書》感受到司馬遷深深的煎熬。生,意味着他必須一輩子揹負着天大的恥辱,忍受着世人對他的指指點點,從此名譽掃地;死,看似一了百了,但父親遺願未成,大志未報,着實意難平……

擇生還是擇死,在這種極致的兩難中,司馬遷選擇了前者,“就極刑而無愠色”,決心隱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作的宏願。對後人來説,應該慶幸司馬遷的選擇,才能讓我們今時今日有機會觸摸歷史長河裏那一個個有温度的故事;應該慶幸他忍辱負重,用筆桿書寫歷史,著述歷史,讓後來者以史為鑑;應該敬佩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不屈,堅忍不拔的精神。

像這樣忍辱求生以成其志的人物形象在《史記》中並不罕見,管仲“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而幽囚受辱終建大功的自白;伍子胥飽受命運摧殘,輾轉流離,隱忍復仇的故事;韓信為遠大目標甘受胯下之辱……無不彰顯出司馬遷不因一時之辱而輕生的生命態度。

忍辱求生者想要在險境中求一方天地,或著書立説,或建功立業,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他絕不是提倡碌碌無為地苟活,而是在絕境中開闢新的道路,創造人生的價值,不一味盲從於傳統“死節”的道義約束,更是傳遞了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生與死,只在一念之間。人要看淡死,災難來臨時才能坦然面對死亡,讓其重於泰山;更要珍惜生,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