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六百字左右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96K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六百字左右

《格列佛遊記》以主角格列佛的角度描述在四個國度歷險的奇遇: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駰國。格列佛遇海難,來到小人國。這裏居民身高僅六英寸,君臣貪婪、國家戰禍連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六百字左右,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六百字左右1

這個暑假,我讀了好幾本書,其中一本就叫做《格列佛遊記》,它是我最愛的一本書。這本書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遊記中小人國、大人國中離奇古怪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裏,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國裏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於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十分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我很羨慕文中的格列佛有幸能夠到達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裏你不需顧慮別人説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的世界,有着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常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錢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身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呢!

我不知道十八世紀美國的輝格、託利兩黨纏綿悱惻、曖昧的關係,當然也就無從體會斯威夫特筆下的爭論:吃雞蛋應先敲哪頭、鞋跟之高低等原則問題和高跟黨與低跟黨的妙處。所以,我一點也不理解斯威夫特的用意。

而後來的斯威夫特也漸漸變得可以理解了。他給我的感覺是:他是正義的。他諷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他挖苦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髒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他大談人的天性,不是心甘情願被金錢所奴役,就是奢侈浪費、貪得無厭。看完《格列佛遊記》之後,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六百字左右2

“人的起點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方向和最後的終點!”

喬納森斯威夫特出生平凡,他用他的一生詮釋了這句話,不知道看到這行文字後會做何感想,但從他筆下格列弗遊記的經歷中,可以看出他的堅持與選擇。

從利立浦特到布羅卜丁奈格,又由勒皮他來到慧駰國,隔離服四次出海,他走過的路,見過的人,經歷的事告訴我們,他要講的不是故事,而是一個無畏的勇者,一路走來時深深的烙在他身後,忘不了抹不去擦不掉的人生,與心靈的雙重旅程。

斯威夫特像是孤島上的魯濱遜的兄弟,魯賓遜的心事,無法向孤島上的動物情書,斯威夫特在對黑暗醜陋的世界,一次次抗議和吶喊後,美好的希望一次次的破滅,使他深深失望,只得搖頭歎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幾百年來,批評家們對斯威夫特罵聲不斷,否則它的存在是個錯誤,他總是一個難以理喻的異類。究竟他才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智者,還是説多數愚者的信仰才是真理,誰説滿懷信心,充滿希望的前進的人心中不曾有過無奈,他們的樂觀只是不敢面對罪惡現實的偽裝。

無人能回答,誰都無力為誰辯解。斯威夫特因一個個美好與希望破滅而痛苦的你,究竟有多絕望,多孤獨。漂泊對於一隻已經厭倦了飛翔的大雁來説,是怎樣的一種疲憊?斯威夫特看似厭世瘋狂的外表下,是對18世紀初的英國乃至全人類犯下的罪行的深深失望。

所有人都在嘲笑他們,看不穿的你,你卻執着的在荊棘叢中行進,去尋找路盡頭的真理,尋找真理守護者的那顆心也是孤獨的探險家,讀後感.在夢的起點揚帆正遠航者想要尋到自己心中的烏托邦,即使希望一閃而過,也會向它出發。就像唐吉柯德同風車的搏鬥,畢加索眼中的牛與凡高的星空,究竟他們是異類還是最後正確的智者?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他們的世界無人能懂。

當斯威夫特在他的影響國中與格列弗相遇,她的心情會是寧和平靜的,兩個人都不會為世人所理解,實踐成了知己,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讓他們相遇交談休息吧,他們都是勇者,在驚濤駭浪的風暴中仍能從容漲肚,來到作為歸處的港口,讓我們在去往天空彼岸的風中緘默,不要阻止他們。

生命是一條艱險的峽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斯威夫特去了他的理想國度,正如他所説的,狂野的怒火,再也不會説傷他的心。

當他們遇見,會向彼此問好,就像光和光打招呼—最黑的地方見。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六百字左右3

小的時候,常聽父母講小人國,大人國的故事,當時聽得津津有味趨之若鶩,長大了才知道是假的。長大了,我讀了格勒佛遊記再次接觸到了“大人國”,“小人國”但這次,卻是辛辣的諷刺。

這本書講的是1699年,外科醫生格列佛隨船航行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險。格列佛死裏逃生,漂到海岸上。當他甦醒過來的時候,驚訝地發現自己已被細細的繩子捆住了,而周圍都是比他小十二倍的“小人”。原來,他來到了小人國。後來,他又先後見了有二十米識了有二十米高的“大人”、能招喚鬼魂的“巫人”、醜陋自私的“耶胡”、聰明而高貴的“慧駰”……這些新奇的故事從各種角度,批判,諷刺了當時英國混亂的朝綱。

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陰險和野心讓我重新認識到了人性邪惡的一面,人們為了利益,為了自己,不惜幹出許多駭人聽聞的事來。在小人國嫉妒佔據了大臣的心於是,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到了主人公頭上。這不僅讓主人公心寒,更讓我們憤怒。就是這麼一個小人國,其內部的腐朽和戰爭,也終有一天會將其自身毀滅。

大人國的和平安樂反襯出了英國的腐朽,雖然主人攻擊力鬆贊英國,但大人過皇帝還是把他問的啞口無言———畢竟,這是事實!他用自己少得可憐的幾片小金幣向那裏的巨人討好;他弄刀舞劍,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寵愛的侏儒鬧矛盾、鬥心機。但他的討好保護人的行動又實屬迫不得已——因為他隨時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傷害。這,以顯示出了英國人的虛榮,陰險。

慧馬國,他遇到的不是人,而是馬,但卻襯托出了英國人的無知。

為什麼,人性的弱點再次暴漏無疑,因為人性就是如此。因為人懂得太多,所以失去的更多。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六百字左右4

在暑假我讀了由喬納森·斯威夫特寫的《格列佛遊記》,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分別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駰國遊歷。

在小人國,格列佛被小人綁住,並製造了巨車把格列佛運到京城獻給國王。文中詳細寫了小人們是如何團結一致把格列佛運上車,給格列佛餵食,給格列佛做衣服……格列佛的出現幾乎吸引了所有小人的注意。他的温順逐漸贏得了國王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當另一小人國布來夫斯庫帝國準備入侵小人國。

他涉過海峽,把50艘最大的敵艦拖回了小人國的港口,立了大功。但因為不願意滅掉布來夫斯庫帝國,使國王很不高興。這時候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散了一泡尿,撲滅了大火。誰知,皇后不但不領情,還要責罰他。於是大臣門串通好要除掉他,他聽到了風聲,逃掉布來夫斯庫帝國。可是他食量的太多了,兩個國家養不起他,於是造了一艘大船送他回英國。

在大人國,遇到了一個農夫在收麥子,把他捉住交給老闆,把他帶到四處展覽,最後來到首都。農民很貪錢,每天要他表演10場,他累的奄奄一息,農民見無利可圖,就把他賣給了皇后。由於他小巧玲瓏,在宮裏十分受寵。但他經常遭到蒼蠅、老鼠、小鳥等動物襲擊。面對國王,他沾沾自喜地介紹了英國各方面情況及歷史,但被國王一一否定。格列佛到大人國的第三年,跟隨國王巡視邊疆。由於思鄉心切,來到了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大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了烏龜叼了起來,幾隻鷹在空中爭奪,箱子調入海中,被一艘船發現救了起來。

在飛島國,格列佛被飛島國的人給救了上來,飛島國的人長相非常奇怪。國王和貴族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陸地上。他離開飛島後來到陸地上,參觀了“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都荒誕的課題。導致全國土地荒蕪,人民無衣無食。

在慧駰國,他遭到了一羣形狀像人,名為“野胡”的生物襲擊,幸虧一匹具有智慧的馬—“慧駰”給他解了圍。原來馬是該國的理性居民及統治者,而野胡則是被馬豢養和役使的一種畜生。他的言行舉止在“慧駰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野胡,因此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他很快學了該國的語言,應主人的邀請,他談到在世界其它地方馬是畜生,而像他這樣的野胡是馬的主人。這使“慧駰”感到震驚。

在這部遊記裏,斯威夫特用了很多種手法對現實社會的醜惡現象進行了批判和諷刺。突出表現了其新穎的藝術手法。因此無論從藝術角度和人文角度來説,這部小説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六百字左右5

格列佛——一個和魯濱遜一樣擁有奇妙歷險的人物,他們的經歷都是如此的讓人不可思議,而正是因為他們有着不平凡的冒險,才會使他們變的更加勇敢,頑強。在這本書中,格列佛的冒險更讓人值得沉思。

斯威夫特筆下的格列佛遊歷了四個國家,他的第一站是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在小人國裏的人們只有人的手指那麼大,格列佛自然而然成了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居民們把盛滿肉的籃子給格列佛,這些美味的羊肉竟比百靈鳥的翅膀還小,格列佛可以一口吃兩三塊,步槍子彈大小的麪包一口就是三個。生動的筆調讓我們足以感到小人國是如此的微型。

時髦一點可以稱它為“微國”。也只有在作者豐富的想象中才會出現那麼小的人和食物。如果在現在,那麼小的肉和麪包,真會讓人叫苦連天。在這麼小的國家裏,也是有戰爭的。利立浦特和布萊夫斯庫兩大帝國之間一直在苦戰。原因僅僅是因為打破雞蛋是要從大的一頭還是小的一頭打起而相互爭吵,要是現在我們世界各國都在為一點點小事而大打出手,那麼豈不是要天下大亂,爆發出“第N次世界大戰”了。

再從現在的眼光望去,利立浦特和隔海鄰國打仗不禁讓人想起英法之間的連年征戰。在小人國中因為嫉妒而陷害格列佛的財政大臣佛林奈浦也被作者看作是以當時的內閣首腦瓦爾浦爾為原型的。還有給人以深刻記憶的“高跟黨”和“低跟黨”之間的爾虞我詐,則又是反映了託利和輝格兩黨的權利爭奪。如此這般,讓我彷彿是穿梭在想象與現實的空間裏,令人回味。

在小人國的社會裏,令我覺得可笑的便是國王通過比賽繩技的方法來選拔官員,於是就出現了候選人及指望升遷的滿朝文武紛紛冒着摔斷脖子的危險學習這種與執政無關的雜耍技藝。在作者滑稽的想象力中,暗示他對於英國內政與外交的批判。

在這部充滿想象但卻處處透露着現實社會陰暗的小説中,令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別有用心”,最吸引我的便是小人國的種種事態。斯威夫特以他的想象來反映現實,讓我們來回穿梭,看到了18世紀前半期的英國社會,揭露者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在有趣,生動的情感背後卻有着不一般的諷刺和批判。

想象中離不開現實的影子,而現實也是一直在給人無窮的想象……這便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所悟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