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黔之驢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03K

黔之驢讀後感精品多篇

黔之驢讀後感 篇一

剛發下新語文書,我就迫不及待的翻開它,看看有什麼新鮮文章。當我翻到《黔之驢》這一課時,它就如磁鐵般似的深深把我吸引住,是我感慨萬分。

文章講的是一頭驢子被一個商人遠到了貴州的一個深山裏。由於貴州沒有驢子,而且山裏的'老虎從來沒有見過驢子,被這個龐然大物嚇壞了。後來老虎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觀察和試探,最終發現驢子並不是很厲害的動物。可想而知,驢子最終成為老虎的美餐。

當我讀到“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我知分認同老虎的做法。遇到自己不認識的事物,要善於利用自己那珍貴的好奇心小心翼翼的探個究竟,這也是一種學習。同時我們要避免一切的傷害,不要傷害到自己,更不能傷害到他人。當讀到“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我想虎並沒有被嚇倒它那強烈的好奇心。其實世界上許多貌似強大的事物,實際上往往是最虛弱的,他們終究逃脱不了滅亡的命運。世上真正有實力的人不在乎他人對他的看法,他只在乎自己所做的一切。相反,世上最虛弱的人最在乎他人對他的評價,別人言語上的抨擊就足以把他打垮。

面對是勇敢的表現,逃避是懦弱的表現。只要我們勇敢的面對,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黔之驢讀後感 篇二

我不得不感歎《黔之驢》真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啊,這篇文章講述在貴州一個地方沒有驢。可是偏偏有個多事的人要運送驢進去,結果運到以後發現驢沒有什麼能耐,於是就把驢擱置在那裏。結果當地老虎看到驢,老虎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東西,開始就害怕,後來就慢慢習慣了驢的存在,最後老虎吃了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生活當中真正有本領的人往往顯得很膽小很怕事,而那些外形龐大,德行很好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沒有什麼能耐的。而當這類沒有能耐、外形卻很有派頭的人遭人全然看穿的時候,這個人也就到了要覆滅的時候了。

通過閲讀《黔之驢》這個故事,我也想到了,其實文章當中講述的那隻老虎不恰恰像是三國演義當中的曹操嗎?曹操一生陰險狡詐,在外人看來曹操不過就是一個艱險小人,可是曹操最終還是完成了大業,建立了魏國,這不恰恰反映出曹操的實力嗎?反觀袁紹、公孫瓚、袁術之輩,外表看起來實力雄厚、品行端正,可是未必真是如此。

總之,這篇文章不錯,我才學拙劣不能夠領取其中所涵蓋的更深意思。

黔之驢讀後感 篇三

《黔之驢》這篇文章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它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則。三戒包括《臨江之糜》、《黔之驢》和《永某氏之鼠》。柳宗元認為這三則寓言都可以讓人引以為戒,故稱“三戒”。學完這篇課文,我立刻想為文中的那隻驢打抱不平。我想這不是驢的錯。《三戒》序中還有一句話讓我更加氣憤:“出技以怒強”,意思是那楚自己的一點點本領來激怒比他強的對象。對此事件,我不能再袖手旁觀,一定要為那隻可憐的驢講講公道。下面,讓我來一一道明我的觀點。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一開始就是那個好事的人的錯。如果不是他把驢運來並放到山下,沒準驢在以前的地方還能多活四五年呢!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驢難道不能叫嗎?人時不時還要高歌一曲呢,為何驢就不可鳴呢?這也不是驢的錯。

“稍近益狎,蕩倚衝冒,驢不勝怒,蹄之。”這更不是驢的錯了!老虎那樣對待驢,碰撞、靠近、衝擊、冒犯,驢當然會生氣了。有句話不是説嘛,“兔子急了還會咬人呢”,何況是比兔子大好幾百倍的驢呢?人家驢沒招你老虎沒惹你老虎,人家只想安安靜靜地過日子。而你老虎卻非招驢,驢踢老虎一下應該不算過分吧?可讓人氣憤的是“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驢只是踢老虎一下,老虎便把驢吃掉了!這未免太誇張了。所以,綜合以下條件與事實,我認為,此事件的發生,主謀是那個多事的人,從犯是那隻老虎。而驢呢?僅僅是一個可憐的受害者。它沒有錯!

再來看看那些教科書上是怎麼寫的吧!“這則寓言表現了老虎的機智勇敢和驢子的外強中乾。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要被貌似強大的東西所嚇倒,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定能獲得勝利。”“文章寫虎,把虎的智勇凸現出來了。而寫驢,雖是‘龐然大物’,但只會‘鳴'’踢‘,’技止此耳‘。總共不過二十餘字,卻把黔驢的愚蠢與無能勾畫出來了。”“愚蠢”“無能”全是形容驢的,而“機智”“勇猛”卻是形容老虎的。這公平嗎?所以,當每次的考試題寫到這裏時,我總不忍心下筆,因為我不想把那樣難聽的字眼和一隻可憐的驢聯繫在一起。雖然我知道,蠢驢形象已經貫徹深入到每個人的心中,但是我還是想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來為驢打抱不平。唉……這真不是驢的錯啊!

黔之驢讀後感 篇四

最近學習了柳宗元的三戒,尤其對其中的《黔之驢》感觸頗深。

在《黔之驢》中,描述了一隻驢,被好事者用船運來放在了山下,虎看見了,覺得很強大,以為天神呢,於是從遠處觀望,一天,驢子叫了起來,虎很害怕,以為要吃自己呢,後來仔細觀察,覺得沒什麼能耐,於是就在驢子身邊轉悠開了,一天,虎惹了驢,驢子憤怒了就用蹄子踢虎,虎一看,也就這點本領了,於是就撲過去把驢給吃了。

看了後,覺得那驢子真是可憐啊!也難怪,在食物鏈中,驢子是食草動物,而老虎是食肉動物,為了大自然的均衡,驢子當然要做出犧牲了,況且驢子也吃了不少草嘛。

但驢子是否能夠避免殺機呢,那是肯定能的。它怎樣擺脱呢,我想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採取消極一點的策略,三十六計,走為上,逃得遠遠的,逃到一個沒有老虎,當然也不要有狼等兇殘的傢伙的地方,看來要找到這樣一方淨土確實有點難啊,不過努力找吧,可憐的驢子,不然會被老虎吃掉的;二是採取積極應戰的策略,哼,老虎啊,你不是想吃我嗎,為了不讓你吃,我要苦練武功,每天做它二千個“蹄之”的動作,把肌肉練的結結實實的,你一來,還沒等靠近我呢,我就把你踢的血肉模糊。

驢子啊,你這個外強中乾、虛有其表的傢伙,你被老虎吃掉了,我也傷心啊。因為由你的下場,我想到了我的將來,自然界裏的弱肉強食在高度文明的人類社會是一樣有所體現的,不是有一位偉人曾經説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嘛!

在現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中,我該怎麼辦呢?是繼續做黔之驢,等着老虎把我吃掉嗎;還是消極的逃避社會,去找陶淵明的世外桃園呢;還是頭懸樑,錐刺骨,苦練武功,準備將來有所作為呢?

我可不願做什麼黔之驢,想一想,將來一點能耐都沒有,幹啥啥不行,經常遭別人的白眼,多難受啊。那麼我逃,遠離這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可是陶老先生的世外桃園這麼多年了,也沒人能找到,看來逃是沒法逃了。現在只有下定決心,抓住分分秒秒的時間,多學點東西,準備將來有所作為了。

蒲松齡先生不是曾經寫過一副對聯嗎,“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相信自己,經過努力,我們一定不是“黔之驢”。

黔之驢讀後感 篇五

《黔之驢》可以説是一篇眾所周知的寓言,對我們來説是耳熟能詳的。成語“黔驢技盡”就出典於此: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將一頭驢用船運進了貴州,後來發現驢沒有什麼用,就將驢放在了山下。老虎沒有見過驢,十分地害怕,於是就在一旁窺視驢。突然,驢一聲長鳴,就把在草叢中窺視驢的老虎嚇着了。再後來,老虎漸漸熟悉了驢的叫聲,便不太怕驢了,開始進一步試探驢還有什麼技能,結果發現驢只會踢這一個動作。於是,老虎便毫不客氣地撲上去把驢的喉嚨咬斷,然後吃了驢的肉。

在這個故事中,老虎是十分機智的,它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總結——我十分佩服它。如果是我,遇見一個外表看起來比我強大、厲害的,可能我完全不能與之抗衡的動物或人,我早就跑得不知哪去了。而老虎卻沒跑,而是耐心地去觀察、去思考、去總結。我佩服啊!

在生活中,像老虎一樣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總結的大有人在,比如牛頓。自從腦袋被蘋果砸了以後,牛頓便開始鑽研、思考:“為什麼蘋果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呢?堅持不懈的決心和非凡的耐力,最終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為現代科學作出了巨大、傑出的貢獻。

只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總結,注意每一個細節,有耐心去發現和探索未知的事物,勝利就會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黔之驢讀後感 篇六

《黔之驢》是柳宗元在永州時期寫的一組寓言《三戒》中的一則,作者在文中諷刺了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某些上層人物。

當我讀到“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避林間窺之”,我本人十分認同它的做法。遇到自己不認識的事物,要善於利用自己那珍貴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探個究竟,這也是一種學習。同時我們要避免一切的傷害,不要傷害到自己,更不能傷害到他人。

當讀到“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我想虎並沒有被驢嚇倒它那強烈的好奇心,繼續勇敢得探討,最終也會看到真正的事實。

其實世上許多貌似強大的事物,實際上往往是最虛弱的,它們終究逃不脱滅亡的命運。世上真正有實力的人不在乎他人對他的看法,他只在乎自己所做的一切。相反,世上最虛弱的人最在乎他人對他的評價,別人言語上的抨擊就足以把他打垮。

我更欣賞虎的做法。在貌似強大的事物面前,強烈的好奇心促使它敢於瞭解強者的一切,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啊。從虎吃掉驢的角度理解,可以理解成對貌似強大的東西,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面對是勇敢的表現,逃避是懦弱的表現。只要我們勇敢地面對,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二班的一些小朋友似乎很怕寫作文或者讀後感,但我覺得作文就像這隻貴州的驢一樣,空有唬人的外表,而你們都是茁壯成長的小樹,在作文面前就像那隻虎,只要掌握了寫作文的規律,加上你們的努力,你們一定能攻克它,戰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