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柏林之圍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27K

柏林之圍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柏林之圍的讀後感 篇一

我在暑假期間讀了《都德短篇小説選》這本書,其中有一篇文章叫《柏林之圍》,這部短篇小説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中的一個老人貫穿了全文,那就是菇沃上校。這個老人是一個特別看重榮譽和愛國主義的人,當他聽説法軍戰敗後,當即中風倒下。她的小孫女和醫生為了他的病情,不斷編謊話。在普軍包圍巴黎時,他們説是法軍包圍了柏林。普魯士兵進巴黎時,老上校以為法軍凱旋,於是,他穿上軍裝準備迎接凱旋歸來的法國士兵,而他看到的卻是一隊隊普魯士士兵行進在巴黎的街道上,這晴天霹靂,使老人的心猝然停止了跳動。

這篇小説情節安排巧妙,通過一個病中的老軍人視角的運用,將巴黎被普魯士圍困攻陷的苦難現實與主人公想象中的法軍攻克柏林的勝利對照起來,既深刻表現了人物的強烈愛國主義情感,又使小説具有一種動人的悲劇色彩。風格獨特,語言優美,篇幅短小精練也成為這篇小説的藝術特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和對敵人的仇恨。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愛國詩人陸游,他在老年時仍不忘保家衞國,奮勇殺敵,但始終沒能看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一幕,最終在抗金的呼聲中病終。他不也是和菇沃上校一樣,熱愛祖國,但終究心願未成,含恨而死。我很敬佩他們愛國的高尚情操。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向菇沃上校學習,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和堅定的愛國思想。努力學習,爭取做國家的棟樑,為祖國的建設作出貢獻。

柏林之圍的讀後感 篇二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太長了,我怎麼也看不下去。總是知道城裏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在戰爭年代應該尤是如此,我們想出去,敵人想衝進來,無論是圍城,還是被圍都有了主觀的衝動。所以戰爭總是由慾望的膨脹而來的。因而,戰爭總是殘酷的,美麗的幻想和悲劇的事實可能只有一牆,僅僅一牆之隔。

都得先生對普法戰爭的寫作數量不多,確是那一期間最好的。《最後一課》、《柏林之圍》都是以普法戰爭為背景,總是沉重的步調,總是悲慘的結局。所以,才能將戰爭的殘酷體現出來。那個經歷拿破崙時代的,不知多少次打敗德國軍隊的儒弗就是最終的犧牲品。有道是,死而無憾,可他卻是在幻想和事實交織時,被迷惑所殺的人。

在普法戰爭後期,巴黎即將被德國圍攻。那個儒弗上校聽了戰敗德消息後麻痺在地,醫生和老人的孫女開始挽救他。然而這位年過八十的老人被挽回的希望很渺茫。當一個錯誤的戰報傳入他的耳朵後,漸漸他的身體開始好轉。當然,真正的消息一定會要了他的命。因此,他的孫女打算開始用錯誤的謊言騙老人,讓他的身體恢復起來。她編造法國軍隊即將圍攻柏林,然而事實是德國人開始圍攻巴黎。圍攻巴黎的軍隊漸漸逼近,巴黎即將被德國人佔領。出乎意料的是儒弗老人打開了窗户,在陽台上看到了殘酷的現實。最終,摔下了陽台……

多麼悲愴的作品!一位有着愛國熱情的老人卻是在幻想和“謊言”中表現出來的。包括《最後的一課》在內,我們不難發現,都得寫得不是英雄形象,而是一個個普通人。不過,體現得卻是同樣的高尚偉大的情感。這就是沉甸甸的民心,不再激昂壯烈,而是深沉厚重,那是與生俱來的,卻不是宣傳的作用,給予人們無盡的哀思。

作品本身也充滿了許多的不知性,給人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後來的虛幻(巴黎之圍和柏林之圍)兩條線的互相交織更是給人十足的妙趣,讓我會心一笑。的確,很好。也許這就是都德本領,更廣義地説是高超的寫作技巧,那麼這就是文學的魅力了。

摘記:

瞧他們在一起,可以説就像同一個模子鑄出來的兩枚希臘古幣,只不過一枚很古老,帶着泥土,邊緣已經磨損,另一枚光彩奪目,潔淨明亮,完全保持着新鑄出來的那種色澤與光潔。

這時,前哨部隊的頭四個騎兵可以看見在高處陽台上,有一個身材高大的老人揮着手臂,蹌蹌踉踉,最後全身筆直地倒了下去。這一次,儒弗上校可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