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中國教師報》有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5W

讀《中國教師報》有感精品多篇

中國教師報徵文 篇一

自從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業以來,我始終以“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要求自己,尤其是當我發現並閲讀到《中國教師報》這份屬於教師自己的報刊時,更是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前不久認識了《中國教師報》。一次學校召開每週例會後,本校語文組教研組長叫住我,讓我寫一篇有關《中國教師報》的文章。我一聽傻眼了,還有這份報紙?我可從來都沒聽説過。她讓我去網上看看。

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我靜下心來,在網上找到這份報紙讀完後,心底油然而生一份喜悦之情。這份報紙果然是一份“全國教師自己的報紙”,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羣象我們一樣工作在基層一線教師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們這些廣大教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工作,真實的教學,切實貼近我們的實際。許多文章,都令人耳目一新,作為一線教師中的一員,這樣的報紙讓我感動既親切又感動!

它親切自然,平易近人。它給人一種極其的親切感,站在教師理論與實踐的前沿,反映了我們這羣工作在基層一線教師工作動態:我們的教與學,我們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通,我們的對話,我們對教育與教學的反思、總結。它感情真摯,貼近現實,反映了我們一線工作者的喜怒哀樂,我們一線教師對自身生存狀態與權益的關注,對教學、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對人性的思考。它具有時代氣息,它緊跟我們當前教育改革大趨勢,緊隨對如何提高教師素質,如何加強繼續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己之思之察,對當前的新課程改革、教師專業化發展、基礎教育、教師教育等熱點焦點問題都有不同的切身體會與獨到見解,讀後令人頗為受益,反思多多。另外,它還具有科普性與知識性。它促進我們對教育教學知識的積累與提升,促進了我們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以其為參照物,從他人的實踐與總結中,我們不斷汲取有益營養,獲得更多的教學理論與間接知識;同時,以其為參照物和理論指導,它促使我們從自身實踐中尋找不足,形成從理論指導實踐的迴歸,向其看齊,最後形成良好的互動循環。

《中國教師報》幫助了我,也改變了我。教育不能沒有愛,但真正做到以愛育愛並不容易。由此我想到自己,有時在課堂上看見學生交頭接耳、心不在焉,就不知是哪來的無名火躥上來,很衝動,忍不住想發火。可是我讀了《中國教師報》後,讓我改變了以前的急躁和衝動。以前我很容易對學生生氣,總是埋怨學生不好管,感覺自己容易激動,也很消極,覺得煩心事兒很多。通過學習,我的教學方式有了很大改變,雖然偶爾還會動怒,但我已經學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了

我想,每一位教師在教育教學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令人深思的小事,它們猶如散落在沙灘上的一枚枚可愛的貝殼,也許不經意間就被我們踩在腳下,冷落在一邊,可是,如果我們俯下身去,悉心的將它們拾起、收藏,就會漸漸發現它們的美麗,發現它們身上留下來的教育的真實痕跡,追尋着這樣的痕跡,或許我們就能尋找到改善教育行為的有效途徑。教育改革的過程需要全體教師共同交流,一起參與,一起推動,願每一位教師都能夠擁有自己的思考,發出自己的聲音。願《中國教師報》越辦越好,真正成為每個教師的精神家園!

讀《中國教師報》有感 篇二

《中國教師報》從聽説到初次接觸後再到走近並愛上她時,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光陰不長但卻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身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我深深地知道這份工作的責任和義務。教師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走進孩子們的心裏,和他們心靈互通才能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中國教師報》讓我明白,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教師愛孩子是心靈撞擊出的愛的火花;是初春時細雨對幼苗哺育的無私;是花苞吐蕊漫人間的芬芳……

還記得初睹《中國教師報》芳顏是在一個舒服的秋天。那是我剛走上教師的崗位沒多久,在一次例行的會議前,我隨手拿起了放在報架上的一疊報紙悠閒地翻閲起來。在右手一上一下地擺動中,我的心漸漸地被她所深深吸引。眼前的她就像江南的女子般情感細膩,文風樸素悠長,沒有過分的誇誇其談,曼妙的字裏行間透出的都是發自內心的感慨和實在道理。每逢完成了工作的茶餘飯後,我便會走進空蕩的會議室裏,和她進行心靈的交流。於是在安靜的氛圍裏我慢慢熟悉了她的風格:《教師教育》、《新課程。課堂》、《班級在線》、《杏壇春曉》……從這裏我走出了校園,走向了世界。

我從《中國教師報》中不僅瞭解到基本的教育政策還讀到了許多震撼心靈的文章。如在《老師,我可以唱歌了嗎?》一文中,從簡單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一位善良的教師的“機智巧妙”和孩子的“天真可愛”。一個智障的孩子,一顆無法約束自己的心,看着看着,我落淚了,在過多追求分數和課堂紀律的今天,是他們讓我感受到了人性迸發出的光輝;而在《曉風輕拂,時光淡淡——讀》裏,讓我知道在被各種低級無聊毫無內涵的所謂流行充斥的現在,更應該拂去塵囂靜下心來去品讀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文化瑰寶。是啊!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明,我們總是心安理得認為會永遠屬於我們,從不曾想過走進它、品讀它、理解它、昇華它。殊不知在自以為擁有中錯過了欣賞許多人類的輝煌。身為教師的我們都已經離經典的國學越來越遠了,還能指望那些熟悉周杰倫、李宇春的孩子們去記起孔子、孟子們的聲音嗎?當曾經優美的《高山流水》、《陽春三月》被如今的《雙節棍》等流行歌曲所取代時,我們是該高興時代的進步還是擔心文化的流逝?《中國教師報》讓身為語文教師的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和今後的任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啊!

《中國教師報》陪我度過了日落星升、花開葉落的歲月。是她讓我在工作的迷茫中找到了航行的方向;是她引領着我在浩瀚的天宇中盡情地翱翔;是她陪伴我度過寒冷的雪季;是她教會我如何擁有一顆與學生靈犀的心……

《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自己的報紙!《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温暖的家!

中國教師報徵文 篇三

讀一份好報,就如同與一位摯友互訴衷腸,它表述着你想説卻未曾説出口的,它直接撫慰着你的內心,讓你覺得那麼親切舒適。“讓中國教育因你而改變”,正如你所宣揚的那樣,從我接觸你的那天起,便對你有了一份非凡的親切感,多少個日日夜夜,你成了我在這個學校最獨特的陪伴。雖然你在我身邊不聲不響,可卻填補了我內心裏那份孤獨。

翻看你時,我已習慣在一杯茶時,習慣了讀的同時進行標記和摘抄,可這一次,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內心,我想記錄下來我的所思所想。在第586期的“總編七日談”中,寫到了怎麼幫“下鄉”的新教師,雖然通篇文字不多,可卻深深地刺了我的心,文中所寫的是那麼的真切。

讀着讀着,我的思緒回到了20xx年的那個秋天。懷揣着滿腔的教育激情,帶着還未褪去的學生稚氣,來到了“彭塔”這個地方,這個我在23年前從來沒聽過的地方。一路上,我激動萬分,在行駛了將近兩個小時後,車停在了一箇舊舊的大門前,這大門,分明就像我國小時的母校,一眼望去,整個校園沒有我所期待的活力的氣息,真的是滿目淒涼。就在那一刻,我的心透心涼,我無法想象我將怎麼在這開啟我的教學之旅。看着父母的車消失在眼前,淚如雨下。正如文章中所提到的幾“缺”,活生生

的生活,樣樣都缺的生活。而就是在辦公室等待安排時,我們有了此生的第一次相遇。五年了,如今的學校有了些許的改變,學生們住上了嶄新的宿舍樓,有了乾淨寬敞的食堂,吃上了營養餐,作為老師的我,又有了什麼改變呢?五年了,我已成家,因為距離的關係,我還如從前依舊過着單身的生活;已從“兩扇門、四扇窗”的大屋搬進了“一扇門、兩扇窗”的小屋;每月拿着1500多塊的工資,堅守在我愛的地方。

五年了,很多事情都變了,可不變的是你的陪伴,在最初的時光裏,在思家情緒最濃時,在兩次經歷喪子之痛時,把你捧在手心裏,一滴滴眼淚打在你的身上,濕了一大片,雖然你無聲無息,可你説得都一次次敲打在我的心上,使我有勇氣堅持下去。在別人眼裏,網絡的時代,一份報紙能帶來什麼?對於別人也許你只是信息傳遞的一種手段,對於我,你是一種陪伴,更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懷。

我沒有那麼偉大,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特崗教師,我現在什麼都缺,但唯一不缺的是想把我的學生帶出去的決心,我們沒有城市教師有利的條件,我們卻絲毫不輸對教育的那份愛,面對生活太多的曲折,我選擇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我的學生身上,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學生能夠快樂,能夠學有所成。

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什麼都在不斷的變化着,可我習慣了靜下心來看看自己走過的和正在走的路,我喜歡拿着一份報紙一杯茶的時光。有太多的行業令人趨之若鶩,人們看到的

更多的是其所包含的利益價值,可還有這樣一個羣體,它叫“特崗教師”,雖然只佔教師隊伍的一小部分,可卻付出自己所有,待在一個什麼都很缺的地方,努力創造着什麼都不缺的生活,臉上顯露的是不與年齡相符的成熟,過着單調的生活,卻依舊笑容滿面,因為我們的心是幸福的。

謝謝你,中國教師報,謝謝你一直的陪伴,謝謝你在迷茫時為我指點迷津,謝謝你讓我吐露自己的心聲,我承認現在的條件很艱苦,我承認我所經歷的痛,已讓我的心千瘡百孔,可我知道我還能站起來,看着我的學生,他們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他們離不開我們,而我也離不開,選擇這個職業,我無怨無悔。中國教師報,選擇了你,我願你能一生相伴,我願你為我的教育生涯繼續保駕護航!

讀《中國教師報》有感 篇四

在網上,一直聽網友們稱讚:《中國教師報》是一份宣揚教師情感與智慧的報紙,是老師們自己的報紙,是,從一開始起,便對《中國教師報》有了一份特殊的親切感。一次,在青年教師座談會上,分管校長熱情的向大家推薦《中國教師報》,並鼓勵我們多為她寫稿。那時侯,我想像我這樣一名普通教師怎麼可能發表文章呢?是,投稿的念頭很快就打消了。可是沒有想到後發生的一件小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一天晚上,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在成長上給大家講述自己白天碰到的一件怪事,那件事及由它所引發的思考讓我不由的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深感憂慮,是,我直言不諱的在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沒想到,上的一位朋友看了文章後,馬上鼓勵我把文章投給《中國教師報》。在他的鼓動下,我終鼓起了勇氣,通過郵件把文章發給了《中國教師報》,第一次投稿就這樣在匆忙中開始了。沒想到第二天上午,編輯老師立即回覆説欲用這篇文章,並認真的和我交流了看法。當時,我有一點驚訝,心中不禁暗自驚歎《中國教師報》編輯的工作效率之高和他們對普通作者稿的重視。

帶着這樣一份感動,以後的日子裏,我不斷的督促自己勤積累、多思考,並把自己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感悟和發現寫下,投給《中國教師報》以及其他一些刊物。書寫是讓思想走向成熟的一條有效途徑,和《中國教師報》一起走過的日子裏,心情一天天的飛揚起,學生也和我一起感受着這樣一種充滿激情的日子,我們一起享受着教育的快樂,一起成長着,原以為平淡乏味的教育生活就這樣變得豐盈、多彩起。

每一位教師在日常教育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引人思考的事件,它們猶如散落在海邊沙灘上的一枚枚閃亮的貝殼,也許不經意間就被我們踩在腳下,冷落在一邊,可是,如果我們俯下身去,悉心的將它們拾起、收藏,就會漸漸發現它們的美麗,發現它們身上留下的教育的真實痕跡,追尋着這樣的痕跡,或許我們就能尋找到改善教育行為的有效途徑。教育改革的過程需要全體教師共同交流,一起參與,一起推動,願每一位教師都能夠擁有自己的思考,發出自己的聲音,願《中國教師報》能夠成為普通教師思考、探索、追求的新起點。

中國教師報徵文 篇五

中國教師報是我的新朋友。和她相識不到3年,但我們已交情莫逆。

20xx年10月,我去石家莊參加中國教師報河北省推介會。當時覺得這只不過是一個廣告性質的見面會,局長吩咐我去應付一下。會議議程非常簡練,沒有誇誇其談和長篇大論,更沒有一個領導講話超時。看着會上發給我們的樣報,聽着各級領導的講話,不知不覺間會議按時結束。我開始感覺這份報紙的不一般,並漸漸收斂了自己的“吹毛求疵”。

返程路上,我認真研讀會議資料裏的《中國教師報》,覺得這份報紙就像我的朋友。隨後的幾次投稿,葉飛站長都會親自打電話給我,告訴我稿件的優缺點和修改方向。看慣了頤指氣使、拿腔作調小報記者的作風,我覺得中國教師報這個朋友我是交對了。我對她開始刮目相看了。

隨着幾篇文學稿件和教育論文的發表,我和葉飛漸漸熟悉了,於是,有了為獻縣教育做點兒有意義的事情的想法。

在20xx年全省通訊工作會上,我找到了合適的機會,在會上,中國教師報發出了“以閲讀促進教師成長”的倡議,並向農村教師贈送了一批教育書籍,鼓勵教師進行閲讀、反思、交流。回來後,我立刻着手進行組織工作。考慮活動的總體設計,遴選學校和教師,對稿件真偽進行甄別,忙得不可開交。兩個月後,稿件見報了,承辦學校的校長和發稿教師歡呼雀躍,我縣作為當時承辦這一活動的全國唯一縣級行政部門,還被解成君編輯以編者按的形式進行了肯定。先前的所有勞累和煩躁一掃而光,我終於為獻縣教育做了一件事,為中國教師報盡了一份力!

隨着我縣對中國教師報的瞭解,全縣各校開始踴躍訂閲,並開展各種形式的讀報用報活動。每逢投遞員來到學校,最先被“搶”光的就是中國教師報。校長們都説這份報紙訂得太及時了,太有價值了!

兩年來,我又接觸了《中國教師報》的幾個編輯老師,他們讓我享足了“孟嘗君客我”的待遇。因為中國教師報,我戒除了以前的妄自尊大和趾高氣揚,幾近泯滅的教育理想復活了。

20xx年7月初,我有幸參加了香山會館的開館儀式,並引導全縣教師加入“香山會館·讀者俱樂部”,收看李炳亭主任的課改視頻報告。7月底,在我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有幸邀請到雷振海總編和“課改中國行公益宣講”專家團來我縣進行課改宣講,全縣六百餘名骨幹教師聆聽了教誨,開闊了眼界,明確了課改的方向。會後,雷總編握着我的手親切地説:“陳楓,幹得不錯!”

在我心裏,中國教師報像個俠士,扶危濟困、雪中送炭;如同諍友,摯語諍言、心心相通;是我兄弟,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更如一處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讓我能時時感受職業的榮耀,快樂幸福地成長。

中國教師報,我們的圖騰,有你,我們很幸福!

中國教師報徵文 篇六

原來曾經在《中國教師報》上讀過有關《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介紹,但是並沒在意。這次在學校“慢教育”讀書俱樂部的推薦下,我讀了這本書,被奇蹟的創造者雷夫教師的事蹟深深感動。

一開始讀的時候,很是詫異,詫異美國的教育跟中國的教育近似,也有應試教育,也有很多問題,也有很多困惑。詫異美國竟然有雷夫這樣的教師。讀完之後,覺得好教師是教室奇蹟的創造者,學生有幸遇到這樣的教師,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

教師這個職業,有它的特殊性。學生走進教室,接受教師的教育,這個課堂完全就是教師的,教師的言行舉止和教育方式,對受教育的學生至關重要。有時發生在我們周圍的擇校行為,説到底是選擇教師。一些孩子,他們有幸在教室裏遇到像雷夫那樣的教師,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方向,改變了高度。

雷夫老師將56號教室打造成一個充滿歡樂、脱離恐懼的地方。他以創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們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他以熱忱的教育態度,將小小的教室變成了一個温暖的家。除了自然、數學、歷史科目之外,他們盡情享受莎士比亞,經濟學與搖滾樂。通過走近莎士比亞、班級特有的經濟制度,他讓孩子們瞭解到團隊合作和語言的力量,以及正確處理金錢的態度。雷夫老師與孩子們早上六點多鐘就開始上課、下午五六點鐘才離開教室,寒暑假學生們也自願到學校學習,這一切聽起來一定讓老師和家長們覺得不可思議。雷夫老師到底有什麼魅力,讓學生們如此着魔他是如何辦到的?讀了這本書,我覺得對我們做老師的很有啟迪,我們也可以嘗試成為一位好老師,成為教室奇蹟的創造者。

想要成為教室奇蹟的創造者,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教育是一項值得終身追求的事業。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堅定的職業觀,熱愛這個職業。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為他着魔,為他付出。教育是一項艱苦的的工作,任何一個好教師都是熱愛自己的事業的,並且矢志不渝,終身追求。雷夫老師在自序中寫道“在過去的近1/4世紀裏,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位於洛杉磯市中心的一間教室裏,這間教室又小又破。”沒有對教師事業的最求,他是不可能二十多年如一日堅守在56號教室。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般敏鋭、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能創造奇蹟。

其次,要做一名既智慧又成功的教師。雷夫老師有個忠告:並不因為辛勤勞動就意味着你們是非常優秀的教師,這隻代表者你們在努力工作而已。雖然雷夫老師是一個比任何一個教師都更加努力的工作,他是這樣度過他的教師生涯的:

從早晨八點開始一直到下午三點鐘,一直在教四十個四年級的孩子,一週工作五天;

每天早上六點半到學校為那些希望用一個半小時來學習數學的孩子們做準備;

放棄休息和午餐時間,教二十個孩子彈吉他;

放學後直到下午五點,和五十個孩子一起排練莎士比亞的戲劇;

每週有三個晚上努力工作,從下午五點半開始一直到深夜;

每週有兩個通宵工作的日子,從深夜十一點一直到凌晨五點鐘;

每個週末從上午十一點到下午兩點一直在工作;

假日中的每一天都無償的教學生,從早上六點到下午五點鐘;

籌集足夠經費為孩子們購置額外用品;

每年帶領孩子們到華盛頓旅遊一週;

還要帶孩子們去俄勒岡和聖地亞哥參加莎士比亞戲劇節。

羅列雷夫老師的工作,我們可以看出他工作的努力勤奮,也會產生疑問,他的時間從哪來?他的錢從哪來?他的莎士比亞教材從哪來?孩子們怎麼出去的?這些問題,雷夫老師在書中給出了答案,也讓大家分享了一位好老師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充滿智慧,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想要成為一位好老師還要以身作則。雷夫老師寫道:我瞭解,要想孩子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必須得讓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我要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榜樣。我永遠不想讓孩子們成為一個易沮喪、易泄氣的人,不想讓他們被已經遭受的挫折和失敗打倒。現在我瞭解如果希望孩子們努力學習,我必須得先成為一個他們眼中從未見過的勤奮之人。如果我希望他們仁慈和藹,就一定要讓自己友善待人。教育就是要以身作則,而非言辭説教。我們做教師的從雷夫的話中可以知道東西方教育都是注重言傳身教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我做起,此時無聲勝有聲。

第四,要想成為一位好教師還要點燃孩子們閲讀激情。雷夫在書中寫道:閲讀是學校最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其重要性遠遠超過其他課程。如果孩子們學着好好讀書並且喜歡閲讀,那麼這個孩子在其他方面發現成功和幸福的機會就很高。雷夫老師注重閲讀,精心選擇閲讀教材,精心策劃究竟帶孩子們怎麼讀,和孩子們一起分享閲讀的快樂。書中還寫道:如果您希望學生們最大限度的挖掘他們的閲讀潛力,就必須要以身作則,請你先做一個表率,制定一個讓人興奮、有挑戰性、同等重要且與自己相關的閲讀計劃。孩子們需要成年人的大量引導才能成為一個很好的讀者。

閲讀如此的重要,指導是如此的重要,作為教師的我們又該怎麼辦?經常聽到教師埋怨學生閲讀面窄,書讀的少。可是我們教師做了什麼呢?你指導學生讀書了嗎?你推薦學生讀什麼了嗎?你給學生做表率了嗎?你自己讀書嗎?聯想我們學校正在推行的“悦”讀積點活動,希望我們的教師先行動起來,走進圖書館,成為愛讀書之人。也希望我們的教師都能看看這本書,像雷夫老師一樣教書育人。

書看完了,感慨遠不止以上四點,我思故我在。願我們都能像雷夫老師一樣成為一位好老師,成為教室奇蹟的創造者。

讀《中國教師報》有感 篇七

身為教師的我深知,教師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學生的過程當中,如果教育不能觸及學生的心靈,教育的效果則會大打折扣。今天我與學生關係的民主與和諧,很大一部分功勞要屬於美麗而有豐富內涵的她——《中國教師報》。

從聽説到走近再到走進她,時間雖短,她卻很快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她以鮮明的時代性、前瞻性、實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時性的內容供我學習、吸收,為我更好地善待學生提供了 許多有益的幫助。《中國教師報》讓我更熱愛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愛學生,是一種信任,是一種鞭策,是一種激情,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地教育過程。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必須遵循的基本職業道德規範,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有人説,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通過學習我認識到這是荒謬的。教師應該熱愛每一個學生,包容一切學生的一切差異和缺點,對所有的學生公正無欺、一視同仁,不僅要熱愛學習成績挺好的學生,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學生更要多一份偏愛。我們對學生的愛的直接表現就是相信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是“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須抓住學生的積極因素和獨特的方面,鼓勵他們進行大膽地探索,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中國教師報》讓我更寬容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愛是一門藝術,而寬容就是愛的精髓,它對學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導性的文章告訴我,教師必須主動地走下“師道尊嚴”的“神壇”,以寬容的態度來善待學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長、不是以現在而是以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説:“孩子的過失不管多麼嚴重,如果不是出於惡意,就不應該責罰他。”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面對學生的錯誤如果不是因勢利導,而是進行叱罵甚至體罰,是沒有任何教育效果的。

因為這樣的做法是教育上最不適用的方法,會直接導致學生從良心的責備中解脱出來,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嚴重影響學生德身心健康。校長如果沒有寬容和善待的胸懷,麥克勞德能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而走向諾貝爾獎的領獎台?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解放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信念,根本不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的差異。 “班級在線”、“教師”(《中國教師報》中的欄目)中所藴涵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告訴我,這種規矩應當建立在學生積極參與、自覺自願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個體的差異,把統一的規範減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則性的限度,就像陶行知所告誡的“六解放”。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具體的教學中,課堂效率的提高,直接決定課業負擔的輕重,決定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空間的拓展。

“新課程”、“創新課堂”、“綜合實踐”(同上)中每一篇文章都滲透這新課程的理念,幫助我把握好學科教育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激情得到了激發、釋放和展現。

閲讀《中國教師報》的日子裏,我有了的反思,在反思中我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也正是因為有了她,“熱愛、寬容、解放學生”的理念融入了我的靈魂,激發我更好地提高、成長。有《中國教師報》相伴的日子裏,教育、生活真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