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孟子讀後感(實用41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73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41篇《孟子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孟子讀後感》相關的範文。

孟子讀後感(實用41篇)

篇1:關於《孟子》讀後感

孟子與孔子一樣,出身也是貧賤,孟母對孟子教育很用心。孟子以孔子的弟子自居,傳播儒家思想,“夫子好辯”,辯論是為了正人心,辯論的對象主要是墨家的“兼愛”,墨家主張愛所有人,孟子認為愛人應從父母開始,愛所有人即“無父”,另一個辯論對象是楊朱,楊朱主張“利己”,孟子批評他是無君。

孟子事過三個君主,藤文公,梁惠王和齊宣王(取了醜女無鹽)。滕文公很禮遇孟子,但孟子想去大國施展抱負,當梁惠王來請時,便去了魏國,當時梁惠王已當了50年國君,被齊所敗,主將龐涓戰死,一心想着復仇,稱霸,孟子失望的離開。齊宣王剛繼位,血氣方剛,孟子建議他攻打燕國平亂,但齊宣王只關心能從燕國獲得多少利益,孟子只有離開,新的燕王即位聯合五國把齊打得差點滅國。孟子回到祖國鄒國後,不問政事,從事教育工作。

當時候許行的農家思想主張人人自己生產,自己種田,消滅交易中的欺詐和不平等,孟子批評他説他根本不可能生產自己所需要的所有東西,而且商品質量有好有壞,價格自然不同,所有相同尺寸的鞋子都賣一個價格是很虛偽的。實質上孟子也批評了近代的共產主義,嚴重打擊了生產的積極性,不符合人性。

孟子提倡性善,告子説天生無所謂善惡,“食、色,性也”,只有基本慾望,善惡是後天養成的。

從宋代朱熹定四書,就奠定了孟子的地位,元人40年後重開科舉,封孟子為亞聖,可見古代國君並沒有那麼專制,對孟子民貴官輕的思想也接納。朱元璋把孟子趕出孔廟,制定《孟子節文》,把不利專制的思想都刪掉,但《孟子節文》只流傳了20年。現代人也是追求功利,蔑視仁政,但中國歷史上值得稱道的皇帝無不是儒家的典範,實行德治名揚千古,而攻城略地、窮兵黷武的並不能青史留名。

讀《論語》覺得孔子與弟子們温文爾雅,好學而謙虛。但讀《孟子》就覺得孟子好辯,自命不凡,有拯救萬民的勇氣,卻沒有寬廣的胸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點違背孔子説的“不固”。就拿對待小人來説:孔子説自己正言正行,時時學習反省,沒有過多的時間指責別人,當然對他們也不能像愛護親人、禮敬君子那樣;而孟子就説我對人有仁有禮,別人自然也這麼對我,如果有人對我無禮不仁,首先反思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夠,如果不是,就當他們是禽獸,對於禽獸就不要跟他們計較了。這個思想與孔子的差別是,假定自己高人一等,因為獲得了優越感,才寬容別人。但事實上,誰能保證自己做得都是對的呢?

孟子與告子關於人性有很多辯論。告子的思想更接近當代的想法,儒家傳到荀子就已經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孔子就更不談性善性惡的問題,反而王陽明很推崇那個良知,把它當成所有事情判斷的依據。我覺得,首先善惡就很難分辨,殺一頭牛吃是善的,殺一個善人是惡的,殺一個惡人是善的,但又不知怎麼分辨殺的人到底是善還是惡。人作為社會羣體的一員,要遵守大多數人訂立的契約,以求相親相愛,太平無事。於是才有了法家,用法來裁定一個人。無端探求人的本性又有什麼意義?孔子就説“未知生,焉知死”,孟子卻要探求這個人類未知的難題,光憑几句辯論又有什麼結果,只能證明誰口才好而已。告子説人性如激流的水,哪邊缺堤就流向哪邊,孟子説水向下流,善就如水向下,這個反駁得很在理,但誰説人性就是水了?即使人性是水,怎麼知道向下流的水不是惡?各種亂比喻,教人無從信服。

不過如果以社會契約作為人行事的準則,作為善惡的標準,則容易流於權力責任的思維方式。孔子説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可以解釋孟子的善。所以現在的問題是,這個“欲”是否生而知之?告子説“食,色,性也”。這個是人類的原始慾望,但除此之外呢?禮義廉恥、仁義道德,是不是生來就有的呢?在自己沒成為父母前,怎麼知道要孝順父母?在自己沒成為長者前,怎麼知道要尊敬長者?孔子也説“不知禮,無以立”,可見這些還是學了禮後才知道的。像西方的教育,就沒有孝順父母的概念。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自私之心,也人皆有之。就看你所處的那個社會,覺不覺得對方自私對自己是一種傷害,如果自私是普世價值觀,也未嘗不可。

篇2:關於《孟子》讀後感

對孟子和《孟子》一書的最初印象,還是上學期間的歷史課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語文課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多年之後重讀《孟子》,身份不同,讀書的感悟也隨之變化。

《孟子》卷十四“盡心下(五)”這樣説道“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譯為:孟子説:“賢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後才去使別人明白;今天的人則是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卻想去使別人明白。”

早春三月,又是一年開學時。2013年3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黨校建校80週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他警示道: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貽誤工作、貽誤大事的!”

“昭昭”表示內心清明、事理明白,“昏昏”表示內心糊塗、認識不明。孟子是説,過去的賢人,是首先使自己明白透徹,然後再去指揮和教導他人,使別人也能清楚明白;而今天的人,是自己都糊里糊塗、見識不清,卻還妄想要教人明白,其實是在誤導他人、混淆視聽。能因為自己或者“昭昭”、或者“昏昏”,從而對他人造成深刻影響的,一般來講,要麼是管理者、具有掌控權,要麼是宣教者、擁有話語權。

育人先育己,,正己再正人。想要教育好別人,就要先讓自己受教育才行;連自己都沒有搞清楚的事情,卻想要讓別人明白,這就有些緣木求魚的意味了。這一段話本意是批判當時的統治者不作為,卻還要擔負教化民眾的責任。

而將孟子的這一段話引申到現代教育中,就要求作為他人之師,一定要先自己弄明白道理,才能夠授人;如果自己都糊里糊塗的,還要給別人上課,那就是誤人子弟了。

篇3:《孟子》讀後感

“不能三年之喪,而緦、小功之查;放飯流飲,而問無齒決;是之謂不知務”

孟子提到,作為子女不能守三年之孝,卻要求其他晚輩守孝,責備他們不哭;自己不注重吃飯禮儀,卻關注別人啃骨頭時牙齒是否會掉;這就是所謂的不識時務,人不清楚自己,卻又去關心其他不相關的人和事。

在工作中,作為管理人員的我們,有時候也在犯類似的錯誤,對於沒有做好的工作,我們很少去反思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反而去要求或質問下屬為什麼沒有做好,造成自己工作被動,這就是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不清楚自己所犯的錯誤,卻又去要求別人。古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出現問題時先從自身找問題,更有利於我們找到工作沒做好的原因,多反思以前工作中的得失,才能為以後的工作找到正確的方向或方法。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在工作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多思考,謀定而後動,多思考自己的不足和過失,總結過去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於不足和過失一定要分析出造成該種狀況的主客觀原因,刨根問底,才能真正做到讓失敗或過失成為通往成功的台階。

篇4:《孟子》讀後感

盡心章句下・第三十六節段譯?段譯

曾皙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

曾皙愛吃羊棗,而曾子卻不忍心吃羊棗。

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

公孫丑問道:“烤肉和羊棗哪一種好吃?”孟子説:“當然是烤肉。”

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公孫丑説:“那麼曾子為什麼吃烤肉而不吃羊棗呢?”孟子説:“烤肉是人人都愛吃的,羊棗卻是個別人愛吃的。正象避諱時只諱名不諱姓一樣,姓是很多人共有的,而名是一個人獨有的。”

[得意]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各性,只要這個各性不出去傷害別人就可以尊重。美國西方的各性是以民主為大旗坑別人點錢財。印度泥賀魯和魔笛的各性是看誰家錢財和媳婦都像自己的,楞楞磕磕不知道自己實力,也不需要民主大旗直接取,捱揍都不知道怎麼回事。這樣的各性就不用評價了。

篇5:《孟子》讀後感

看完了深奧的後,我開始研讀表現温`良`恭`儉`讓`仁`信`義禮`智`信的孟子。看完後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天將要降大任於你,你必須要多用心,多勞動,少吃飯,空乏你的身體才行。想想我自己,這四條原則中我又做到了哪些?就先説苦其心志吧!

翻開名人史,發現自己並沒有勾踐那麼卧薪嚐膽,就算是小事,我也不刻意去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一點我雖經常做家務,可沒有哪次我是自願的,少了那種主動性,我每次幹活都有氣無力的。餓其體膚更是遙不可及,少吃?多吃還差不多。至於空乏其身就更不可能了。這每一樣都不可能,別提什麼“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了。雖然不能用古代的要求來約束現代人,但這做為目標卻激勵着人們不斷向前。汶川大地震引證了這句話,老天就是要降大任於中國,降給中華龍,地震不是痛苦,而是會心的動力!就像《真心英雄》唱的一樣: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名師點評:你真不簡單啊!小小的年紀竟能去讀這樣的書!你的讀後感符合基本的格式要求。你能抓住最著名的一句話,得出自己的體會,並且還能對照自己的行為進行深刻的反省。最難能可貴的你還把這句話的意義引申到國家這個層次,結合我們國家發生的“大難”,起到鼓舞鬥志的作用。你的野心還不小啊,一心想要“天降大任”,即使不降大任也要有意識的鍛鍊自己的意志力啊。

篇6:孟子讀後感

今日讀到孟子與盡心篇之“什麼是正命”,覺得有一點感觸:孟子曰:“順受其正”,南先生解讀為不怨天不尤人。真正的修養在動心忍性之間,能夠確實檢查出自己的錯誤。“不遷怒,不貳過”,有時候明明自己錯了而不自知或反省不出來,反而遷怒與別人。這種錯誤也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我們總會為自己的錯誤找出很多條主客觀理由,但很少從自身反省錯誤;往往為了掩蓋自己的一個過錯,而去編造很多謊言,把大量的時間浪費了。有時部門工作出現錯誤的時候,很少從自己管理中找問題,總是盯着問題本身和犯了錯誤的直接責任人,每次如果能夠多想一點,找出問題產生的制度或流程缺陷,儘可能完善制度流程,防微杜漸,確保同樣的問題不會再次出現。對照財務工作,個人覺得財務案例分析是提高財務人員技能的一個非常好的工具,我中心財務管理部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和更新財務案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通過過往的教訓,我們及時修訂制度流程,通過案例培訓,讓財務人員知道有些做法的危害性。“是故知命者,不立於危牆之下”,對於財務人員來説,把控風險是第一要務;風險過大的事情,須儘量提醒並阻止經營管理人員進行決策;決不可為了表現自己而去做一些風險較大的財務處理,給公司帶來潛在的危害。

反省錯誤的同時也是提高自己修養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主要是自己的修養不足,而修養不足的原因很多,但客觀原因主要是工作經歷不足,見識不夠。今年公司提倡的輪崗制和項目組工作制都是幫助管理人員解決工作經歷不足和見識不夠的問題,讓管理人員通過不同崗位歷練,瞭解不同崗位特性,不斷積累各方面的工作經驗,從專業性人才向複合型全面性管理人才過渡,增強管理人員的學習能力,為公司管理團隊建設打好基礎。

篇7:《孟子》讀後感

在思考如何構思這篇文章之前,猛然間有件小事撞入腦海,便想着就以這樣的一個故事作為文章的引,也是不錯的。如古人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話,自然而然地還在你寫上一句的時候,它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跑出來,並且自覺排好了隊,你不想記錄下來,怕是都不由着你了。

一天,與一位初入社會的年輕女孩談讀書,她問我該讀些什麼書,能夠明確自己人生的方向而不至於迷惑。我想這是許多嘗試着與自己對話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既生存於這個變幻多化的世界,又不想被這個世界同化得過於徹底,總想着最後留一張書桌給自己。在她問出這個問題後,我幾乎是不假思索便告訴她,去讀讀南懷瑾老師著的各類書吧,可能起初讀起來不能讓你透徹理解他的話,甚至很多時候你跟不上他的思路,但只要你能多讀幾遍,哪怕一本書中只能理解那麼幾頁,也是收穫頗豐的事。她又問,我總覺得那些古書早就用不上了,為什麼還要讀。於是我對她説,讀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解決你在現有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困惑,你覺得現在的這些作家所著的書讓你讀了之後透徹了覺悟了,還是讓你更加困惑了。她説是後者。我告訴她這就對了,現在的很多作家們,連自己的思想問題尚且解決不了,怎麼能夠幫你解決你的問題呢?一個思想比較混亂的人,他寫的書怎麼可能條理清晰,怎麼能讓人內心堅定呢?

説到條理清晰,讓人內心堅定的好書,便不得不提南老師著的這本《孟子與盡心篇》。最近跟着南老師的思路,讀到了《孟子教修身》。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r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一切都是註定好的,自然順受而死的生命,就是正命。所以説,知天命的人,不會站在危牆下面。盡力行道的正常死亡,都是正命,非正常的死亡,受刑或自殺身亡等,都屬於非正命。孟子之所以成為亞聖,從盡心篇可見一斑。他這句話的意思並非讓人消極地去適應天命,而是要在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時時處處都處在道中,才是真的正命,一旦這些都做到了,“�|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好也罷,壞也罷,長壽也罷,短命也罷,就這樣靜身寧神以候,也就沒有什麼可遺憾和不滿的了。

那麼孟子修身篇,於我而言的啟示是什麼呢?作為一個偶然幸得思想,有意識地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自我,到底該以怎樣的方式去修身?想來,一定要讓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時時處處都處在道中,去惡從善;無論身處山巔抑或低谷,始終銘記《大學》中“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而如果要總而言之,那就不得不又歸於孟子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篇8:孟子讀後感

“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裏的一句話。是孟子同滕文公對話講仁道時所論述的一個觀點。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制。陽虎曰:‘為富不仁,為仁不富矣’。”百姓的基本情況是,有固定職業的人才能安分守己,沒有固定職業的人就不能安分守己。如果不能安分守己,就放蕩不羈,胡作非為,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等到他們犯了罪,再去懲罰他們,這是陷害百姓,哪裏有仁君在位做出陷害老百姓的事情呢?所以仁愛賢明的君主一定要謹慎從事,節省開支,尊重百姓,對社會取之有度,不能貪財。陽虎説過:‘要財富就不能仁愛,要仁愛就發不了財’。

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是針對百姓,二是針對君王及統治階層。針對百姓是講要有自己的事業,有固定的收入,愛崗敬業,生財有道。如果沒有固定的職業與收入,則形同市井遊民,無業盲流的無道德、無操守、無底線之人,邪惡異端之事往往發生在這類人身上,這是社會的悲哀,也是統治者的無能。僅僅懲罰而不從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不是賢明的君王所為,也不是有道的王國;針對君王及統治階層而言,是告誡他們要體諒民生,體察民情,鼓勵有恆產者置業生產,服務社會,引導無恆產者樹立正確的財富觀,不要好逸惡勞,要勤勞致富,安居樂業。同時統治者不要對民眾索取無度,要多聽取老百姓意見,傾聽民間疾苦,做一個廉潔清明的人。魯國大夫陽虎曾説過:‘想發財就不能有仁愛,想仁愛就不要想發財’。類似今天我們説的當幹部別想發財,想發財別來當幹部。這體現了孟子的仁政、仁道的思想,於我們當下很有借鑑意義。

篇9:《孟子》讀後感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曾説“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當代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曾説“三十歲後,我做人處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譽為亞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將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構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體系,提出有許多重要的思想創見。孟子主張“仁政、兼愛、非攻,和平,反對戰爭,人性向善”。個人感覺《孟子》比《論語》更為豐厚可讀,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今天,我坐下來靜靜的攤開這本書,再次讓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遊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這幾篇文章我反覆誦讀,頗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認為:王道和仁政是立國的根本。為政者應該施行王道,反對霸道,實行仁政,反對暴政。仁義的準則應該是為政者處理國家政事的根本立腳點。仁義的思想應該貫徹在國家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這句話説的是,如果在經濟上能使大家安居樂業,社會自然就安定,政權自然就鞏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樹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樹立起仁愛的觀念。在關心民眾疾苦,要為解除民眾的疾苦而盡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無幼以及人之幼”。

在這篇《梁惠王上下》中,體會到一個國家的安定繁榮和發展,需要做到優則與民同憂,樂則與民同樂。在《公孫丑上下》中,孟子倡導仁義,主張施行仁政。他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強調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氣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節操;要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在我認為,孟子是懷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負的。在《離婁上下》中,講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來,修、齊、治、平,從本質上説,就是施行仁義之道。得天下,在於得民心;得民心在於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為己任的。在《萬章上下》中,通過對歷史的闡述,宣揚“君權神授”的思想,在《孟子・盡心上下》中“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感觸最深的是《告子上下》這篇,在闡述行善論的學説。

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説:“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有無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屬性。

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於人們都有一種內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識。孟子説:“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因為人們存在着內在的鮮豔的道德意識,所以人性是善的。

第三,人們的行為如有不善,是由於後天的外在環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邊不善。

第四,對於這種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須着意的加以培養。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在於專心致志的存心養性。

作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對中國的影響長達幾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響着我們的為人處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華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窺豹摘錄下自己淺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厲害之處在於不管是闡述怎樣施行仁政治國平天下,還是做人處事,他都能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總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每次誦讀都會使人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它可以平和我們煩躁的內心,可以讓我以聖人的精神為指導,在現實生活中做的更好!

篇10:《孟子》讀後感

這個寒假,我看了《孟子》這本書,對孟子其人其書有了一些瞭解。

孟子名軻,從師於子思,後來,他授經講學,帶領弟子周遊列國。晚年與幾個學生一起着書《孟子》。他是繼孔子之後儒學思想的一代尊師,被後人稱為“亞聖”。《孟子》這部書大多在寫孟子向各國諸侯極力推薦的“王道仁政”,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另外,在個人品德修養方面,它繼承了孔子的儒家學説,並加以闡述和發展。

《孟子》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在家,家之本在深。”可見天下的基礎在於國家,國家的基礎是每一個家庭,而家庭的基礎是每一個組成家庭的成員本身,可見只要家庭的每個成員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這個家庭就會變得幸福美滿,每個家庭都幸福美滿的話,這個國家必定繁榮昌盛,若是每個國家都繁榮昌盛的話,天下就太平了。所以,只要每個人都做好份內的事,世界就變得美好了。

社會如此,學校亦如此。如果一個班內的每個學生都認真學習,那麼這個班就會變成尖子班,如果每個班都這樣,那麼這所學校就是名校了。但這還是得靠每個人的努力,只要每個人都把自己管理好,把該做的事情做好,那麼這個集體就都好了。

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粗粗看了一遍《孟子》,就有了很多啟發,以後,我要好好研讀《孟子》,讓它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明燈。

篇11:《孟子》讀後感

讀過孟子的《當今之世棄我其誰》後我被其中的名句所吸引,字裏行間中又透露了孟子複雜的思想感情。有些像告老還鄉歌,又有些像解甲歸田賦。

孟子的學生是很優秀的,在這時深知老師的心情,於是引用了平時孔子所説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來加以勸慰。孟子也很不錯,坦率的承認“彼一時,此一時也”。人非聖賢,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情緒呢?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事事處處都不怨天尤人該多好呀!少一些抱怨,多一份努力,離成功更進一步。如果大家都不在抱怨,我們的社會能不和諧麼?反過來想一想,怨天尤人其實也無濟於事,抱怨過後還得自己努力彌補,正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遇事經常抱怨,會讓人意志消弭,於事無補。

“當今之世,棄我其誰也?”仔細想想,其中藴含着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也應該從小培養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正如爺爺説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應該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努力學習!

篇12:《孟子》讀後感

雅言傳承文明,典範浸濕人生。今天我打開了《孟子》這本書。

《孟子》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在家,家之本在深。”可見天下的基礎在於國家,國家的基礎是每一個家庭,而家庭的基礎是每一個組成家庭的成員本身,可見只需家庭的每個成員都做好本人份內的事情,這個家庭就會變得幸福美滿,每個家庭都幸福美滿的話,這個國家必定繁榮昌盛,(若是每個國家都繁榮昌盛的話,天下就承平了。所以,只需每個人都做好份內的事,世界就變得美好了。

讀《孟子》,讀出的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義”字貫穿了孟子的全部道德觀,如果“仁”是愛人的話,那麼“義”就是助人;如果“仁”是博愛的話,那麼“義”就是廣利;如果“仁”是尚慈的話,那麼“義”就是豪舉,在孟子的“義”裏,凝結着心中裝有集體的高尚道德情操。

我們勤奮於物質遺存的碎片中,尋找和發覺人類精神和聰慧的交集。崇奉使我們能在變化無窮的時代,以淡然自如的瀟灑決勝於千里之外;以遊刃不足的技能突出於茫茫人海;以泰然自如的.倜儻抒寫生命的美好;在時代的合作中,成為安然面對的真正豪傑。《孟子》所教給我的正是一種崇奉,一種生生不息、獨立自強的精神。

篇13:《孟子》讀後感

僅讀《孟子》幾章,可將其為政理想概括為:為政一處,造福一方;為政一時,澤被千秋;為政以仁,民眾拱之如日月;為政以利,民眾視之如草芥。

而對比今之為政者,有些領導,如日月乎?如草芥乎?其對己,恨不能盡天下之財物為我所有;對他人,恨不能有一毫財物為他所用;視己為至貴至尊,視他則至微至陋;口裏大呼君子當淡泊名利,自強不息,實則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以利盈我;美其名曰領導就是公僕,心繫員工生存,實則為只讓牛兒奔跑,不讓牛兒吃草;口裏曰府首甘為孺子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實則為員工真的成了牛,吃的是果真是草,擠的確是鮮奶,而領導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人,吃的是奶,擠的是邪惡與虛偽。

民德不厚已久矣,民風不淳也已久矣!究其根本,上行下效已久矣!苟欲民德歸厚,則必得為政者以德文己,以己化民。如此則春風可化細雨,潤物亦可無聲。

如此為政者,與禽獸何異?是披着羊皮的狼,還是披着人皮的獸,不得而知。唯願為政者能日三省乎己,為人為獸,自可定論。

篇14:《孟子》讀後感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聖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是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也能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長出了一個錛�s角癇,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裏,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為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裏,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令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着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着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為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確性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櫃為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錛�維n��]一口才,他説話滔滔不絕,有因為他學識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後就能説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説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裏基礎的知識,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78歲時,孟子決定辭了官�i,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覺得在怎麼,也得綠葉歸根,於是,在眾人的挽留下,孟子熱淚盈眶地回了家,在齊國35年。

85歲,古稀之年,孟子帶着鄒國百姓的歎息聲,徒弟的哭聲,去世了。

出殯這天,雪更大,風更狂,連天地山川都為一顆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感到孟子的家鄉,披麻戴孝,在風雪的呼嘯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為,孟子總是説,孔子説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動勛遠大於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偉大的`“老師”。

篇15:孟子讀後感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説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説:“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説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説:“不會。”孟子説:“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説的諫臣,孟子所説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又如“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譯:稱一稱,然後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後才知道長短。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這樣地向人説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羣眾又怎麼能忽視的呢?《荀子

篇16:孟子讀後感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譯文(前兩段):孟子説:“充分利用心靈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靈的思考,涵養本性,這就是對待天命的方法。無論短命還是長壽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説:“一切都是命運,順應它就承受正常的命運。所以知道天命的人不站在危險的牆下。盡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運;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運。”心得:當一個人出生,上帝並沒有決定他是貧是富,是出人頭地還是平凡。

更不會少給你某樣或少給別人某樣。他是公平的。即便是他給你關了一扇門,卻一定會為你開一扇窗。但是以後的生命之路的好與壞,就要靠自己來決定了。你付出的越多,回報也就越多;努力越多,收穫也就越多;學習的越多,知識也就越多……也許你現在還沒有看到成效,但在不久的將來,你就會知道,當時的付出是值得的。就像孟子説的,只有用心靈思考的人,才知道人的本性。正如現在的我們一樣,只有用心學習、用心思考,才是真正會學習的人。這不禁讓我深思,我的命運,我認真對待了麼?恐怕沒有,而且還差得很遠。

總認為時間有的是,以後再努力也不遲。可是真的還有的是時間麼?不長了,所以趁現在還不晚,要把命運緊緊地握在手中。努力,努力,在努力。不要讓命運掌控我,而是要由我來掌控命運!

篇17:孟子讀後感

原文:

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有人?

釋義:

一個人的生命本來有道,但沒有反省自修,反而迷心逐物,向外馳求,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就變成平常人,也就是凡夫、眾生了。

如果作人做事,不知隨時隨地反省檢查自己過錯的話,德行是不會有所進步的,如果能時時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的過錯,那麼這一天活着的生命就是有恥,就是有慚愧心。假使犯了過錯,不但不自我反省,反而自我辯護認為沒有錯,甚至推過於別人,也就根本無慚無愧了。

有慚有愧之心,是平常進德修業最大的關鍵。佛家學説也是如此,認為慚與愧,是人生修養非常重要的善行。有些人,非常聰明伶俐,做錯了事,自己運用機心,很巧妙地為自己辯護,肯定自己沒有錯,這一類人,就是用心極不誠實,非常狡猾的人。慚愧兩個字,對這種人根本用不上。當你不如人的時候,假如自己還沒有慚愧心,那你怎麼能夠做到和人家一樣呢?人都有好勝上進的心理,看見別人比自己好,卻困於自己的壞習慣,只是自卑,不肯自求進步。其實,不必怕不如人,只要發一個慚愧、有恥之心,自己努力,別人也許十日能做到的事,自己百日、千日總可以達到與別人同樣的程度吧,甚至超越。可是一般人,往往不會自我承認無恥,反而容易犯自卑感的毛病,其實能夠有自卑感,已經是有知恥的動機,但是必須要拿出勇氣,不要被自己的自卑感淹沒,更要奮發向上進德修業,作人做事要這樣,修養心性更要如此。

讀後感:

比起古人,現代社會的科技不斷髮展,給人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無限的方便,我的體會是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要説現代人的幸福指數應該很高了吧。但在中國的事實是,沒錢的人不高興,有錢的人也不高興,沒權的人不高興,有權的人還是不高興,為麼?因為人人缺乏安全感,就拿人人賴以生存的空氣和食品來説吧,人們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吸入多少有毒氣體?也不知道吃的是什麼化學元素合成的東西?為了辨別這些,人們得自我掌握PM2.5指標、防腐劑、添加劑……

先賢所講的無恥之心在哪裏?慚愧之心在哪裏?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道德和良心已經完全沒有了底線。

好在我們還有油條哥、託舉哥以及無數的志願者和好心人,在這些道德模範的引領下,每個人都應心存善念,心存慚愧之心,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時一定要想想這樣做能否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祖宗、對得起自己的天良?能否不讓別人批評我、指責我?用內外的力量約束自己。

相信人只要有慚愧、羞恥心,就自然會守禮,自然能夠盡義務,企業效益自然會提升,社會環境也自然會和諧。所以從當下做起,從自我做起吧。

篇18:孟子讀後感

我感覺讀完了《孟子》自己改變了個人,孟子這本書每一句都提醒我改變了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説,以前我在家裏喜歡説髒話,媽媽對我説,出去玩要早點回家,而我,卻很少遵守媽媽的話,常常很晚才回家,回到家我給媽媽説,我下次再不玩這麼晚了等等……但有每次都犯,這些壞習慣我都在漸漸地改正。我以前覺得自己記憶力很差,至從讀了《孟子》這本聖書,我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其實超級好,我感覺聖書跟普通的書比起來要智慧與奧祕很多,意思雖然現在不能完全領悟,但感覺這些聖書對我將來會有很大用處。

書院裏對我最親的人就是程老師,她教我讀《學庸論語》、《孟子》,我還記得有一次,身體有點不舒服,程老師每天都摸着我的頭關心我,看看發燒沒有,謝謝程老師!我到張老師那個班也上過課,所以也謝謝張老師!書院裏還有很多經常陪我玩的同學:胡�i文、姚月、阮俊傑、姚星、遊疏霖、徐慈佑……謝謝你們!

進入弘毅厚謙書院是為了讀聖書,受聖賢教育教誨。我現在已經背了五萬多字了!而進文禮書院需要二十萬中文和十萬英文才能進文禮書院,我要很你努力的向進入文禮書院的目標去努力。爸爸告訴我聖賢教育可以幫助我一生。爸爸還要求我把佛經一起背,爸爸還想最終把我送去當和尚成佛,但我也不介意。我其實也很喜歡讀這些聖書,爸爸告訴我,我先要打好基礎,以後要去文禮書院或去孔子學堂深造。

篇19:孟子讀後感

孟子,名軻。

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仁政”的創立者和倡導者,有“亞聖”之稱。

課餘時間我閲讀了孟子一文。

讀後被孟子的母親所感動。

孟母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一而再,再而三地搬家,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環境―――――學堂附近,從而使心地善良,接受事物能力很強的孟軻開始喜愛讀書學習了。

人們常説:孩子的命運是父母創造的。

這話一點不假。

孟子正是得益於母親的言傳身教,才走上了求學之路。

由此,我深深地體會到“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內涵。

作為為人子的我,切身感到父母為我們的付出太多了。

他們整日整年的四處奔波,掙錢,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攢下錢來給我們用,把好的衣服讓給我們穿,把好的食物讓給我們吃。

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呢?

讀到這裏,我也為孟子的懂事而感動。

孟子的父親去世了,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他。

他深知母親的不易。

擔心母親孤獨,為了減輕母親的痛苦,不再找別的孩子玩耍,而是守在母親的身邊。

他是一個很有孝心的孩子。

在求學的道路上,小孟軻刻苦好學,不厭其煩地練字,讀書。

只因為他的刻苦,努力,最後終於成為一代傑出的思想家。

我要向孟子學習,學習他對母親的孝順,學習他在學習上的刻苦。

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給我的父母,不能讓父母的血汗白流。

篇20:孟子讀後感

孟子讀後感

儒學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到1919年新文化運動,兩千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的正統官方思想。而孟子與孔子並稱“孔孟”,亦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初聞孟子,則為“孟母三遷”。再遇孟子,實為“民貴君輕”。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而孟子一直堅守一個恆古不變的道理——民如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孟子的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孟子》是記錄孟子言行的著作,其中《寡人之於國也》則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通過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論述瞭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文章點睛之筆,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頻繁的戰亂使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百姓不停的移居表現了對於安定生活的渴望,而在一定程度上,國家人口的數量也是國力的體現,各個諸侯希望本國國力強盛,梁惠王自然也不例外。孟子通過提出減輕徭役、發展農林牧漁生產而使民“不飢不寒”,並在此基礎上興辦教育等具體措施和要求,並強調指出,治國者不能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前面,只有通過解決人民經濟生活的問題而取得人民擁戴,才能稱王於天下。

要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集體團結,就必須懂得愛護每一份子,讓百姓過好得日子,那他才能得到擁戴,才能繼續做好他的官,對當今我們黨和政府治理人民和國家都有一定啟示作用。

孟子的《魚我所欲也》加以論述自己的性善論,在正義與生命之中作對比,強調“正義”比“生命”更重要,主張捨生取義。孟子先通過用魚和熊掌類比生與義,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生命而要義。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最後引出了“捨生取義”的主張。把重義輕生的人與貪利忘義的人對比,這樣互相比較,道理説得更加清楚,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也加強了文章的説服力。

林語堂曾説過“現代青年人,應該多讀孟子,常讀孟子;年年再讀孟子一遍,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氣,與青年人之立志卒勵工夫,是一種補劑。孟子專言養志與養氣,志一則氣動,氣一則動志,是積極的。”孟子的觀點始終給兩千年來的中華民族正確的引導,始終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正如三毛所説“是因為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裏。”

我想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篇21:孟子讀後感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聖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人,後世將他和孔子併成為”孔孟”,有”亞聖”之稱。

在《孟子》一書中我個人最喜愛《成才先吃苦》,是説上天要把重大的責任加給這個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肌體飢餓,使他身體睏乏,使他做事時行為受到干擾,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動,使他性格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讀了這一則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的磨難,要想鶴立雞羣,變成天才,就要從多方面去鍛鍊自己,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這是我想到了愛迪生説過的一句話:”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難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不能成功嗎?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數學題。做前面幾道題的時候都是”一路順風”的。可是誰知,半路卻殺出一個”程咬金”,搞得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敵軍,後有追兵”,進退兩難啊!做了十幾分鍾後,我便開始頭腦混亂了,真想把這一篇撕碎!可又轉念一想,哪一個成功之人的背後不是勤奮啊?他們也同樣承受過,而且做得很好。同樣是人,難道他們行的,我就不能嗎?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樣我要和他們做的一樣好!想好後我又重新從書桌上拿起筆,繼續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算出來了,我高興得雙手狂舞+高聲尖叫!媽媽聞訊而來,看到我的樣子大吃了一驚。我發覺後,馬上收斂了許多,紅着臉,低下頭去繼續做……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當然啦經典是對我們有好處喲!所以我們還是要讀經典的!

篇22:孟子讀後感

温柔的朝霞披灑在東西小路上,七點半的它格外熱鬧,同事們三五成伴的向學校走去,或忙碌,或充實的一天就這麼開始了……

春日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魔力,也許是剛從悲傷灰濛的冬天中恢復過來,所以無論發生什麼,總是讓人內心充滿了希望和動力。忙碌完當日的工作後,老師們就在自己的一方辦公桌上閲讀起《孟子》,儘管有些老師並不是自願的,但春天的魔力總是驅使你不停地學習,自然而然的就會從中得出很多更讓人有動力的東西。而這裏面對我思考最深刻的無疑是關於孝、仁、義。

雖然孟子生活在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但孟子的仁義禮智等思想在千年來一直做為中國人的道德規範,在當代中國社會中仍閃耀着智慧的光芒,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孟子講“大孝終身慕父母”,要終身愛父母、孝順父母。如果不能善待父母,談何仁義禮智,孝順父母不僅僅要養體,供其物質;還要養志,給他們精神享受。

仁,我理解就是要心懷愛,慈悲為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面對同事要“仁”,面對學生更要“仁”,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內心很敏感,離開自己的父母,老師就是他們賴以依靠的人,我一直覺得對待十幾歲的孩子不能太過慈愛,但也不能太嚴厲,要嚴慈並濟,怎麼把握這個度,是一個很有技術含量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在與學生相處時心懷“仁”愛了。

義,是《孟子》一書關鍵詞之一,書中多次提到義,孟子講,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也反駁告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結合實際,我的理解義包含三方面內容。其一,古代兄弟之義,如舜對其弟象的.寬恤,桃源三結義,這一點今天的人可能有不同看法;其二,道理,正道的意思。如捨生取義,大義滅親等。其三,表示責任、義務、做事盡心盡力的意思,如義不容辭。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孟子》一書的收穫是多方位的,絕不僅僅是孟子書中的內容。通過學習,進一步收穫了許多知識,包括歷史知識、教書育人知識、價值觀知識等等,而我在與孩子相處時,腦海中也總是浮現出《孟子》中的話,這無時無刻不在提示着我該怎麼做。

篇23:孟子的讀後感

人非聖賢,都會犯錯。此時,自我反省便是最好的補救措施。只有深刻反省,認識到自己錯在何處,才能對症下藥,採取措施;也只有深刻反省,才會讓自己銘記在心,下不為例。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是,“自反”絕不僅僅是一種補救措施,它更是人們為人處事的一種智慧。

孟子曰:“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意即別人對我無禮,我需自省。道理很簡單:“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別人無禮,必是我有過在先。畢竟人非禽獸,誰又能無緣無故地去傷害別人呢?

這其實表達的是一種內斂的心境。每個人都有尊嚴,儒家文化薰陶下的中國人更好面子。當他人對自己無禮時,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每個人都會覺得有失顏面。這時,人們一般會據禮力爭,以圖挽回顏面。一些人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也會針鋒相對,奮起反擊。第一種做法固然好些,但局面既以尷尬,只能草草收場,再次相遇時,也只能形同陌路。

其實,還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自反”。正如前文所説,誰都不會無端生事。這時,如果能夠抑制住一時怒氣,加以“自反”,或承認錯誤,或解除誤會。不僅可以得到對方的原諒,更會使其尊重你。對,尊重,人的尊嚴就是這樣獲得的。

可見,儒家文化不僅使得我們好面子,更加告訴我們如何維護面子。面子不是表面文章,更不是虛榮,而是人的尊嚴,行得端,坐得正,以禮待人,以禮處事,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自反”是一種意識,我們既不能抱怨客觀事物,也不能向他人推卸責任。加強“自反”。我們才能夠糾正錯誤,挽回損失,完善自我。

篇24:孟子的讀後感

金鎖記讀後感 推薦度: 哈姆雷特讀後感 推薦度: 圍城讀後感 推薦度: 文章讀後感 推薦度: 故鄉讀後感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孟子的讀後感(合集)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説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認同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説:“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説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説:“不會。 ”孟子説:“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比起直話直説的諫臣,孟子所説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孟子懷抱着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覺,用他的“義”與“道”,從個別情況的“應該”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導人向善,也就是“覺此民”。孟子的所有觀點首先都必須建立在所謂“人性向善”觀點的基礎上,而這個觀點也恰恰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並且對於當今這個時代來説最值得每個人去仔細思考領悟的'。

孟子的“人性向善”論,先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義、禮、智”四端,如果能夠去擴充它的話,將“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所以説“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既然每個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來的惡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給了我們兩個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視的外在原因,即環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遷的原因,而這裏的環境又不僅僅只是周圍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處的時代、社會情況,還有具體到逆境與順境的差別,《孟子》中的一篇關於嗟來之食的議論,身處逆境的人被激發的羞恥心可使之用生命維護原則,而身處順境時的人卻更易迷失,放棄了“鄉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則,環境可以説是決定為善還是為惡,義或不義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在要求就是堅持,孟子也在書中舉了“杯水車薪”的比喻,義能克不義,仁能克不仁,然而沒有堅持也無法成功。當一個人能夠做到抵禦環境堅持本心時,仁義之士必是賢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堅守原則的人才能夠輔佐君主、誘民向善;“仁者無敵”,仁義之諸侯與民同樂、親賢疏佞,又怎不會“王天下”呢?所以堯、舜、禹之世,孝悌禮義為人所共循,天下安樂。

雖然孟子有一套從人性向善到仁者無敵的完整理論,但是要想導善,還缺不了他的非凡辯才。孟子無論是與君主對答,還是與對手辯論,都能夠引經據典,把《詩》《書》靈活應用;並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見大,十分生動;更擅長環環設問,最後以對方的答案為自己所依託來解答對方的問題,讓對方只能無言以對,認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國,正值東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擊之際,從個人到家庭,至自各階層的社會乃至於國家,在當今物質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卻逐漸陷入一種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在這個物慾橫流,進退失據的環境中,人們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戰,但是,究竟是什麼在變化?變化的背後是什麼?在當今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面對各種所謂的領導敢於説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繫國家。現在的人們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從,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給我們的國家真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對自己與領導者統治者的意見不合的情況時,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呢?在這個充滿金錢與利益的社會中,人們漸漸的迷失了自我,只會跟着金錢與利益隨波逐流,也許只有當每個人如孟子般坦誠,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繫國家時,我們的社會才能變成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吧。

篇25:孟子的讀後感

故鄉讀後感 推薦度: 哈姆雷特讀後感 推薦度: 圍城讀後感 推薦度: 文章讀後感 推薦度: 《紅鞋》讀後感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孟子的讀後感

最近幾天有些浮躁,感覺心神不寧。或許是過年前巨大的能量場感染了我,或許是自己太過於敏感,身體的疲憊不覺湧上來。今天發現,工作了要保持每天的閲讀,身體鍛鍊,整理,這三件小事,都是不容易的。

人會有惰性,會有情緒,會喜歡“吃喝玩樂”一切不動腦的東西,這也是天性使然。

閲讀《孟子》,這段時間是看不下去的,歸結原因是心緒不寧,工作了的我特別容易受到周圍能量場的影響,這兩天一直都在購置年貨,也是受大環境的影響。

現在發現,讀《孟子》實際上是在吸收來自國學文化的高頻能量,《孟子》,久石讓的音樂,優人神鼓的《托缽僧》,這些都是很純粹的能量,每天站樁,每天聽音樂,每天閲讀,每天做這一件件小事來改善自己生命的狀態,這些都是養人的寶物。每天下班後留出一段時間和他們相處,去感受他們一點一滴。今天站樁的時候對他有了更深層次的鏈接,我感覺到腹部的氣在一點點往下沉,優人神鼓的音樂不斷進入我的身體,我通過身體不斷抖動將身體的負能量和情緒排泄出去,完成了整個能量的'循環。

閲讀《孟子》,我感受到孟子對世人的仁愛和精神境界。一個人的言語是他思想最直接的體現,我感受到這位智慧的老人對世間的仁愛。

閲讀《孟子》,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在人世間為自己的內心建立起一個屏障,讓那些濁氣遠離在外,之前我一直不太懂得保護自己,也是自己傻傻地全然接受很多東西,這也讓我受了很多傷害。

現在我漸漸地為自己的內心構築一個帳篷,好好保護自己的赤字之心,而立之年,立身後齊家。

篇26:孟子的讀後感

認清自己,從擺脱虛榮心開始

毀於虛榮心的男女,比毀於愛情的還要多更多。

有人認為,物質的社會,就要用物質來衡量和判斷一個人,直觀又準確。

一些女孩子為了虛榮,寧願自己吃兩三個月的泡麪,也要買名牌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殊不知她認為的名牌,在真正有錢人面前只是正常消費。

也有些男孩子,通過請客吃飯,打腫充胖子,寧願自己花的山窮水盡,在所謂的哥們面前也不能丟了面子,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人為什麼會有虛榮心?

我聽到過一個最真實的答案:虛榮心來源於貪心。人們總是喜歡站在最高處看身邊,可有時候,自己沒有能力站在最高處時,為了僅存的自尊心,用虛假的方式來保護自尊心的心態,這就是虛榮心。

“虛榮如殺手,有朝一日會敗露行跡”。

所以,別讓虛榮矇蔽了雙眼;別把別人的眼光當成自己的標準;別把別人的寒暄讚美,當成對自己的最高獎賞;別讓自己迷失在世俗的迷宮中,無法走出。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活得很累,往往是因為放不下可憐的面子,來做真實的人。因為虛榮心,我們總是被精神上的東西綁架的無法動彈,而小心翼翼地生活。

當你覺得虛榮很累時,不妨讓自己“素面朝天”,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純真,如此輕鬆。

篇27:孟子的讀後感

認清自己,從告別心靈雞湯開始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大概理解為:讀書是好事,但是不能完全盲目的迷信書本,不能盲目的完全相信它,應該辯證去看待問題,過度的相信它,而迷失自己,不如不看。

這些年,我們翻開手機,隨處可見的網絡毒雞湯,好像在隨時告訴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都是有問題的。

最經常聽到的:別人的女朋友過節都有禮物,而我卻沒有,你就是不愛我了;男朋友發幾千塊獎金,只給自己520元的紅包,你就是不愛我了;如果你愛我,你就要愛我的無理取鬧,否則,就是不愛我。

就因為這些毒雞湯,而忘記對方一直以來對你的好,用所謂毒雞湯的標準,來衡量真心對自己的人,讓自己活在深信不疑的網絡毒雞湯中,最後,還到處宣揚對方不愛你。

如果全世界的禮物都要統一發放,這不叫禮物,而是獎品。

也不知從何時起,温暖人心的心靈雞湯變成了蠱惑人心的毒藥雞湯。

過度的把網絡上的毒雞湯,當作自己的至理名言,實際上你並沒有找到自我,找到的只是別人的自我,與你無關。

人在一生之中,一定會有自己的閃光深刻,在閃光深刻來臨之前,一定要保持內心的透亮,自己要走怎樣的路,要做怎樣的事,自己一定要清楚,切莫讓自己霧裏看花,越看越花。

有一句話這樣説:“人生如尺,要有度”。

任何事情,過度的執着,往往會產生極端,學會做自己的直尺,因為有度,才有適;有適,才安寧。

篇28:孟子的讀後感

最近,在讀讀背背之作業單中,我發現《孟子三章》這篇古文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三篇文言文都講了三個不同的道理,都使我受益匪淺。

第一篇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通過戰爭來説明無論是人和國家,都需要人去順和。正如文中所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所以,民心所向才是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統治天下也要順從民心,想要單純用武力統治一個國家,必定是動盪不堪的。

第二篇是《富貴不能淫》,孟子借“妾婦之道”諷刺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脣鼓舌,曲意順從從諸侯而竊取權勢,從而憤怒的立下了一個“大丈夫”標準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真正稱為大丈夫。

而最後一篇則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通過列舉中國古代的六位歷史人物:舜、博説、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經過貧困、挫折的磨礪,終於有所作為,成就大事的例子,説明了人在憂患時可以激發人奮發向上,從而闡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

這三條人生格言,我一條都沒有做到,此時此刻起,我也要做到“苦其心中,曾益已所不能”,做一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與同學搞好關係,從而使自己學習奮發向上!

篇29:孟子讀後感600字

這幾天一直在拜讀《孟子》。這本記載着兩千三百多年前的先哲語錄的書籍,仔仔細細的閲讀着其中的每一個字,壓抑着強烈的好奇心不去參閲附帶的`白話翻譯,殫精竭力的吮吸着原汁原味的古文風采,腦海中逐漸清晰的浮現出一幅極美的畫面,恍惚之中彷彿看見一位白鬚飄飄的長者站在歷史的長河之畔,娓娓道來字字真言。

頗感意外的是書中的條條道義竟然與時下的人生感悟如此相似!這幾本書原來打算在半年前就買下來,可是當時身邊的一位長者對我説:“不要不務正業,你現在最需要看的書應該是《工程力學》,在你這個年齡閲讀這些古書仍然屬於玩物喪志。”

當時只好嚥下口水離去。前些日委實經不住誘惑,碎銀購下,寄於案頭,呵護備至。注視着那精美排版的書籍,彷彿是深邃不止的歷史海洋,透過她們,看見的是兩千年前那一幕幕混沌初開、兵荒馬亂卻百家爭鳴的火熱畫卷,霎那間所有的高樓大廈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草野、泥路、棧橋、羣獸,碧藍無染的無垠蒼天,童謠、民歌……誰還敢説沒有“時間機器”呢?古人云: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孟子,為中華文化開啟了銜冠“亞聖”的新 篇章。讀之,品之,悦然明朗於心。

篇30:孟子讀後感800字

孟子是亞聖,集儒家大成,孔子是首創私學,儘管儒思想並非孔子首創,卻是在孔子那裏發揮到極至。生於孔子一百多年後的孟子,以孔子為大聖,遵循孔子的一套禮儀廉恥,然而孟子並非凡夫俗子,只懂得硬抄照搬,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孟子是擺脱了孔子的羈絆,形成了獨立的人格,比如在一些人事看法上等。

孟子講人性,講仁義,講建功立業,講人性之善,猶水之就下也,講仁者無敵,講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然而,孟子終歸是太完美無瑕主義了,他相信孔子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但是他是否明白人在其位必有無可奈何的事?就像一個獄官,也許他並不想殺人,但這殺人就是他的工作,他能為不殺人而餓死自己殺自己嗎?就像一個士兵,也許他每天都在祈禱和平,是個和平主義者,但雙方一旦開戰,他便不可做個後退的懦夫!這就是身不由己。

在王道上,他也説:為政難,不得罪於室,但是矛盾無處不在,當為政與室出現了問題怎麼辦?孟子是甘心做個委屈求全的客卿嗎?我想不是的,一個堪稱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人怎麼會甘受眼辱,他比孔子勇敢,有魄力,所以他不甘,反抗,遊説。但以上矛盾是不在孟子的能力範圍內的,孟子會講一系列的治國口號,治國方略,會在被矇蔽的黑暗中找出些解決方案來,知道民心向利,於是觀君王飽民腹,順民志,但縱觀所有,那一套套看似完美的寶鑑卻在戰國風雲的時代黯然失色,不是別的,只因為他境界太高,是那些注重眼前利益的人所無法理解的。要不怎麼説,一個人愈是人類,那麼他就愈不被他同一時代的人所理解,接受,他不容於那個時代。因為他的言行並不是準備給這一時代的人看的,而只是把這些廣告當作整個人類的一部分右言的,所以他所做所為所言也許不是那時代人所熟悉的色彩、氣味,所以他是這樣的格格不入。

於是孟子孤獨了,他失望於君王的頑固不化,疾恨社會上淬的異學怪論,他痛惜,他辯論,他惆悵,他不平,但是一個沒有實權只體力行的傳教士如何能改變這混亂的世界呢?思前想後,唯有一招反求諸己。

努力修養好自己的品性,以便成家、立業救國,一步步,腳踏實地,禁慾好人之不為,從而實現人有所為,這睚是我們現代所説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孟子是偉大的,他已認識到世間最虛偽最脆弱的傲慢莫過於國家的傲慢,民族的傲慢,不立足於根本,空想連篇是毫無用處的,因為如若一個人為他的國家,民族而傲慢,正説明他於本身是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資本,他用普照的陽光來遮蓋自己的影子,反而使他自己更加渺小,不然的話,他就不必求助於和他的千萬同胞所分享的那份資本了!

孟子的最終思想還是回到人上來了。人這個自我獨立的思想主體是被幾千年來所嚴重忽略的,焚書坑儒,文字獄,愚民政策,這些努力遏制人類思想,禁慾人類慾望的工具,鈍化,麻木了人之所為人最根本又最崇高的權力。將大欲、大功、大利這些全民性的東西強加於個人身上,讓人做不能又想為的事,最終的結果是:全面提升導致了全面挫敗。人們在無能面前註定了他必然失敗,無數失敗中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人格,只是萎萎地道出了不如守中的中庸之道。

篇31:孟子讀後感800字

説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使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聖。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給後世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千古美談,成為母教之典範。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説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其學説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

孟子是一個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身於戰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分崩離析,中央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説宣佈於天下,以此來影響並匡正世風世俗。

篇32:孟子讀後感800字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户曉的故事外《孟子公孫丑》中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佔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持。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説: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麼放棄什麼。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然後才能有所作為。在這個社會裏,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歡的事而一事無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篇33:《孟子》讀後感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説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認同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孟子説:“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説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説:“不會。”孟子説:“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説的諫臣,孟子所説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孟子懷抱着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覺,用他的“義”與“道”,從個別情況的“應該”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導人向善,也就是“覺此民”。

孟子的所有觀點首先都必須建立在所謂“人性向善”觀點的基礎上,而這個觀點也恰恰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並且對於當今這個時代來説最值得每個人去仔細思考領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論,先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義、禮、智”四端,如果能夠去擴充它的話,將“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所以説“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既然每個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來的惡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給了我們兩個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視的外在原因,即環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遷的原因,而這裏的環境又不僅僅只是周圍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處的時代、社會情況,還有具體到逆境與順境的差別,《孟子》中的一篇關於嗟來之食的議論,身處逆境的人被激發的羞恥心可使之用生命維護原則,而身處順境時的人卻更易迷失,放棄了“鄉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則,環境可以説是決定為善還是為惡,義或不義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在要求就是堅持,孟子也在書中舉了“杯水車薪”的比喻,義能克不義,仁能克不仁,然而沒有堅持也無法成功。

當一個人能夠做到抵禦環境堅持本心時,仁義之士必是賢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堅守原則的人才能夠輔佐君主、誘民向善;“仁者無敵”,仁義之諸侯與民同樂、親賢疏佞,又怎不會“王天下”呢?所以堯、舜、禹之世,孝悌禮義為人所共循,天下安樂。

雖然孟子有一套從人性向善到仁者無敵的完整理論,但是要想導善,還缺不了他的非凡辯才。孟子無論是與君主對答,還是與對手辯論,都能夠引經據典,把《詩》《書》靈活應用;並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見大,十分生動;更擅長環環設問,最後以對方的答案為自己所依託來解答對方的問題,讓對方只能無言以對,認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國,正值東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擊之際,從個人到家庭,至自各階層的社會乃至於國家,在當今物質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卻逐漸陷入一種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在這個物慾橫流,進退失據的環境中,人們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戰,但是,究竟是什麼在變化?變化的背後是什麼?

在當今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面對各種所謂的領導敢於説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繫國家。現在的人們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從,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給我們的國家真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對自己與領導者統治者的意見不合的情況時,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呢?在這個充滿金錢與利益的社會中,人們漸漸的迷失了自我,只會跟着金錢與利益隨波逐流,也許只有當每個人如孟子般坦誠,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繫國家時,我們的社會才能變成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吧。

篇34:《孟子》的讀後感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説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説:“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説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説:“不會。”孟子説:“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説的諫臣,孟子所説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又如“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譯:稱一稱,然後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後才知道長短。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這樣地向人説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羣眾又怎麼能忽視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沒有人民羣眾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譯: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這個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以人為本,“三個代表”,黨的宗旨,無不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體現。

《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譯:動用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動用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活。

這句知看似現在的社會分工關係。想想看,遠在古代的人就能有這種思想,能讓人不敬佩嗎?

3

説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使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聖”。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給後世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千古美談,成為母教之典範。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説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其學説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

孟子是一個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身於戰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分崩離析,中央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説,距�行,放淫辭,以承三聖”,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説宣佈於天下,以此來影響並匡正世風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户曉的故事外《孟子・公孫丑》中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佔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持。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説:“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麼放棄什麼。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然後才能有所作為。在這個社會裏,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歡的事而一事無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鐵山國小

四年級一班:張經科

篇35:《孟子》讀後感300字

讀過孟子的《當今之世棄我其誰》後我被其中的名句所吸引,字裏行間中又透露了孟子複雜的思想感情。有些像告老還鄉歌,又有些像解甲歸田賦。

孟子的學生是很優秀的,在這時深知老師的心情,於是引用了平時孔子所説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來加以勸慰。孟子也很不錯,坦率的承認“彼一時,此一時也”。人非聖賢,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情緒呢?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事事處處都不怨天尤人該多好呀!少一些抱怨,多一份努力,離成功更進一步。如果大家都不在抱怨,我們的社會能不和諧麼?反過來想一想,怨天尤人其實也無濟於事,抱怨過後還得自己努力彌補,正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遇事經常抱怨,會讓人意志消弭,於事無補。

“當今之世,棄我其誰也?”仔細想想,其中藴含着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也應該從小培養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正如周恩來爺爺説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應該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努力學習!

篇36:《孟子》讀後感500字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聖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是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也能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長出了一個錛俿 角癇,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裏,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為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裏,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令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着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着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為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確性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櫃為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錛偽琻銡玗 一口才,他説話滔滔不絕,有因為他學識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後就能説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説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裏基礎的知識 ,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為,孟子總是説,孔子説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動勛遠大於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偉大的“ 老師” 。

篇37:《孟子》讀後感500字

《孟子》教會了我們孝順。《孟子》一書中言“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他主張的本質上是對父母孝順,對兄長友愛。這種道德理論正是我們所崇尚的。可是現在的社會,新聞媒體曝光的因為父母年老而嫌棄自己父母是拖累而將他們趕出家門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報道稱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因為不務正業而單身着,他的八十多歲老母親為其擔憂而不與小兒子進城享福。因為該男子喜歡嗜酒,有一回醉酒回來後,毆打自己的老母親,並將其把她趕進廚房做飯。但老人因年老體衰,並且身上全是傷,摔倒在廚房裏。那時正值冬天,老人被活活凍死在廚房裏。該事件被報道出來後,引起社會的關注,許多人為此感到心寒。在這個科技發達的信息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着一顆向善的心。一個人,他如果想存在於這個社會,在這個社會立足,不被社會所淘汰就必須保持着一顆向善的心。我們也要保持有一顆孝順的心。“百善孝為先”,這是最基本的做人準則。

《孟子》提醒我們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寡人之於國也》中説:“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污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其中就藴含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時刻提醒着我們:人與自然相互依賴,相互依存。反觀現在的社會,在利益的重薰下,人類大量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沙漠化。工業污水的排放和人類不知節制的捕魚,造成了生物魚類的滅絕,使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樣我們又怎樣進行可持續呢?難道這不令我們反思嗎?有句俗語“金山銀山,不比綠水青山”這就體現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如果環境破壞了,就算我們有再多的財富也找不回以前的青山綠水。

閲讀經典書籍,傳承孟子的思想理念是我們青少年的責任。但是在這信息化時代,又有多少人可以去閲讀那經典文化?許多年輕人只是沉迷於網絡遊戲,網絡小説。多少人時刻放不下手機,只是為了刷微博,刷刷微信朋友圈。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放下手中的手機,離開眼前的電腦。捧起曾經遠離我們的那一本本經典書籍。重新走進中華傳統文化的殿堂吧!

閲讀經典書籍,傳承經典文明,弘揚傳統文化。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質,可使我們變成一個品學兼優的人,社會也會因此更美好,更和諧。弘揚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應做的事。

篇38:《孟子》讀後感500字

説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使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聖。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給後世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千古美談,成為母教之典範。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説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其學説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

孟子是一個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身於戰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分崩離析,中央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説宣佈於天下,以此來影響並匡正世風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户曉的故事外《孟子公孫丑》中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佔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持。

篇39:《孟子》讀後感300字

孟子一貫的形象:機智、尖鋭、善辯,一開口便是排山倒海般大氣磅礴的言論,字字為營,“請君入甕”,君也不得不入。

可一句“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道盡了多少無奈。雄辯並非目的,只是無可奈何的手段,士人都講道理,講抱負,講修身治國平天下,他亦有他的鴻浩之志,可惜生不逢時。

世衰道微,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眾多人渴望攻城掠地,渴望稱霸稱王,一統天下,於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所以註定這場為理想而奔赴的征程走得無比艱辛。

他心中的仁政,大同,實在太過遙遠。他也對諸侯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就像一杆秤,左邊千斤,右邊無物,千斤固然必勝無誤,可能不能提起,也是個問題。事實上,他也並沒有提起。即使他花了半生的時間,千斤之物也絲毫不為之撼動,倒是蹉跎的歲月。

三宿而後出晝,是他最後一點希冀,可奈何齊王不追,你是浩然有歸志。儘管他如何如何高風亮節,如何如何矢志不渝。但現實就像麪包,一捏便盡是碎渣。理想到此時也只能希冀於心矣。不是不為,只是不能。

這可望而不可即的,如同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前,太過美好又太過虛幻。

可縱使在顛沛流離,終其一生,為理想而赴的征程也未斷過;縱使理想之船已經擱淺,然而心中的夙願也從未變過;縱使時代使然,為了權勢名利,用悖逆理想的方式換所謂理想的人太多,不勝枚舉,他依舊無怨無悔,其靈魂縱使落地,也必錚錚有聲。

所以縱使最後山窮水也盡,他也可寧靜,也可心安。至少不曾辜負你,不曾辜負歲月。

於是,便以一本《孟子》作為這場並不浩大卻刻骨銘心的征程的終結,那內裏包裹着的,使他無限的希冀與期望,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夠看見王諸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這是風霜雨雪洗蝕不去的信念與理想。

可像如今,雖然人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可若“初心”尚不知為何物,又哪來的“方得始終”呢?那些紙醉金迷的,充斥着奢靡,那些燈紅酒綠的,充斥着墮落,讓理想又何處棲身呢?它畢竟清高、傲世,揀盡寒枝不肯棲,是從它只能蝸居在拳尺大小的心間嗎?

篇40:《孟子》讀後感300字

一滴水不能把石頭穿透;一粒沙不能把海填滿;一根木樁不能撐起整個房屋。同樣,一個孟軻也改變不了整個戰國。然而水依然選擇觸碰石頭,沙依然選擇融入大海,木莊依然選擇駐立在屋檐之下,而孟軻依然選擇把一生付諸於戰國。

為何你明知前方荊棘滿布,卻依然選擇前行?

那是因為你善養浩然正氣。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面對暗波洶湧的戰國,你堅持心中的那方高地,持道義而不倒。然在這個隨波逐流的時代,又有多少人能像你一樣?他們不過是整天為了生活而“生存”,做不到“貧賤不能移”,經不住“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他們“信仰”的是名利,而你為匡扶戰國風氣,用一個個深深的腳印去向人民展現你的浩然正氣,去引領人民們走向正氣之路。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唯士為能。你出身貧寒,幸得孟母“擇鄰處”“斷機杼”的諄諄教育,你學會了在梁惠王污辱性稱你為“叟”時的不轉身就走,你明白了孔子在被困蔡國時的淡然接受,也許命運不待人,可是如果原地待命,死亡來得更快。

那是因為你有不忍人之心。面對居民成災,屍首遍地,哀叫聲連連不斷的現象,你選擇入世傳仁。你將你的赤子之心投注到這個破敗不堪的戰國,你勸那“望之不似人君,就只不過其威”的梁惠王施仁政,救濟災民。可又有多少君王深得人心,你守着自己的仁,獨自走在鋼釘板上,每一步都鮮血直流。

那是因為你昂首不屈膝。即使你的“民貴君輕”不被接受,即使身着破布踡縮茅屋,即使被君王拒之門外,你依然挺直身板,不向世俗屈服,你有你的尊嚴,你鋭利而直率,不因君王的權威而禁聲,不因身無分文而伸出雙手。即使現實如此殘酷,你還是抱美好幻想——天下太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姓安居樂業。

也許戰爭的潮流你無法阻擋。可是你想往戰爭的河流中撒一些陽光。讓在河流末端的人們能感到一絲温暖。

譚嗣同説:“不流血的革命不能稱之為革命”。於是你用在寒冬中最後一絲温度離去的屍體去血祭整個戰國,來清醒君王的頭腦。孔子之後,也有許多儒士用生命去贖回太平盛世,現在加上一個你,也許還不夠,但你知道,倒下一個你,還有千千萬萬的孟軻站起,最終可以贖回太平盛世!你帶着這一夙願,隱沒在黑夜之中。

篇41:《孟子》讀後感800字

《孟子》讀後感800字篇三

孟子經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來表達自己地觀點和看法。而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變成了今天我們常用地成語,如“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再作馮婦”等等,可見孟子思想對我們地影響對我們來説不可不謂深厚。

孟子所説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説成是“拔苗助長”,但説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説,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就像人的成長與發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鋭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象,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於過於高興,被成功的喜悦麻痺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於過於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説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捨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芸芸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麼高尚嚴肅的話題,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説工作和休息的衝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佔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佔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

看了《孟子》讀後感的讀者還看了:

Tags:讀後感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