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格》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2W

目錄

《人格》讀後感
第一篇:《人格》讀後感第二篇:《九型人格》讀後感第三篇:動機與人格讀後感第四篇:《動機與人格》讀後感第五篇:《動機與人格》讀後感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人格》讀後感

星期天,我讀了一篇關於人類的文章——《人格》,它使我深有感觸,並進一步人有了新的認識.

文章雖不是很長,但寫得生動,真實.它講了一個富豪千金和一個老婦人,他們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一個寒風凜冽,風雪交加的日子裏,一位身穿破衣裳,黑髮之中摻和着白髮,一雙鞋子連腳趾都露出來的老婦人在沿街乞討.她的嘴脣變成紫色了,兩隻凍僵的手不停地搓着,身子微微顫抖.她來到了一座燈火輝煌的大豪宅前,當它看到一位大小姐從門裏出來時,她走上前去:"小姐,發發慈悲,給點東西吃吧."沒想到,那位小姐不理不睬,兇巴巴地説:"你這下賤的老東西,也配到我家要吃的!"説完,"砰"一聲把門關上了.

世界上的人應該都是平等的,怎能分誰低誰高.即使是富人,他們原來也只是平凡的人,由於自己的努力與創造才有了今天美好的日子,但也不能貶低別人.貧窮的人只要能吃飽,穿暖就心滿意足了,但他們知道要節約,要勤奮,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比得上富人.窮人和富人都是人,都是一個祖宗,只不過命運不同而已.

人,就是一個活的生命,不分富貴和低賤;人,就是一個有生有死,得經歷千百般挫折;人就是平常不過,就是活生生的人.

第二篇:《九型人格》讀後感

《九型人格》感

看到書名就知道是一本分析人格的書籍,即便我做好了認真閲讀的準備,但是讀下來還是有很多不甚明瞭的地方。

第一章的內容感覺還是比較輕鬆的,畢竟它寫的文字少而簡練,我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號入座,然後再看後面的具體分析。令我驚訝的是人格竟然能分那麼多的種類,竟然達到了九類之多。一開始我就記住了文中第15頁裏説的“兩個剛好是同一種人格類型的人,他們的表現方式卻可能大相徑庭”,原來環境的影響和個人的自我認知也會產生大的影響。

首先確定的是我肯定不是第一型的完美主義者,感覺書中説的有點太較真了,我自認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對別人的要求很高,對自己的要求更高,這估計就算是完美主義者的寫照吧。對於第二型的給予者,我有一部分算是符合吧,對於別人的困難,不敢説是慷慨的幫助,但是也會盡力,在感覺到能幫助到別人的時候會有一種滿足感,心裏是很高興的。第三型是實踐者,看完後就知道我肯定不符合了。精力超強的情況是偶爾出現的,精力旺盛也難以持久下去,在競爭場合之中,我不是把目標鎖定在成功之上,永不疲倦,而是會感到一陣的迷茫,也許這是不夠自信的表現吧。第四型的浪漫主義者應該不符合我的。什麼藝術氣質,什麼高深的情緒性經驗,我對他們幾乎沒什麼感受。陷入自己的情緒是正常的,這只是偶爾發生的情況。在生活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也偶爾陷入自己的情緒裏去,但是挫折終會過去,總有解決的辦法,我是不會坐以待斃的。第五型説的是觀察

者,感覺裏面説的有些可怕,甚至有些莫名其妙,這第五型的人在恐懼的時候像第七型的享樂主義者,在安定的時候像第八型的支配者,書中介紹了那麼多,感覺就是他們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其他的實在不是很明白。第六型的質問者估計是反應過激了,有些表現極大的攻擊性,有些就退縮了,明明沒必要的,反應卻誇大了。我想是他們的內心誇大了某些事件的發生,然後做出了過激的反應。估計在特定的情況下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份子吧。我覺得最好的就是享樂主義者了,什麼事都能在愉快的情況下度過去,即便是不愉快的事情也可以從心理上逃脱到愉快的幻想中。我還是比較羨慕的,不過事事都是一副樣子,這也真難為了他們。高興的時候高興,難過的時候哭一下就過去了,這才是我的性格。我跟他們是不一樣的。第八型的支配者是我向往的,畢竟管理別人應該是比較輕鬆的,讓自己的想法得到充分的展現,讓自己的力量充分的運用,這是我的目標,我會向着這一目標而努力,不停的鍛鍊自己。

對於我自己,我覺得最像的就是媒介者了。雖然我不善於瞭解每個人的觀點,但是我更傾向於和諧舒適的生活,不喜歡衝突,喜歡與人為伍,這應該是我跟裏面最像的地方了。

曾經有一同學,他學習的很積極,曾經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而且堅持了很長的時間。各個方面的知識也很豐富,好像什麼都知道似的。對於一些權威不是很信任,在平時的交流中可以聯想到很多的事情,甚至會把黑的説成是白的,徹底對他無語了。我感覺他應該是更符合第六型的人格的。

書裏關於腦心腹的説明真的讓人頭大,搞的我都糊塗了。後面的內容更是難以理解。於是我只認真的看了關於各個類型的説明,甚至沒找到絕對符合自己的。現在我想通了,哪有絕對符合的啊。對於這本書,真的不錯,讓我瞭解了很多,也讓我更多的瞭解了自己。相信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做成功的自己。

第三篇:動機與人格讀後感

人類動機理論

人類的動機層次按偉大人本之一心理學創始人馬斯洛的觀點來分,分為五個層次,即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社會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他們的關係如下:

基本需要—生理需要

作為動機理論基點的需要是所謂的生理驅力,例如人對食物、空氣、水分、睡眠的需要等。它們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最有力量,也是最基本的。任何生理需要以及包括在內的、完成行為的同時起着疏導其他種種需要的作用。例如,一個人認為自己餓了,也許他尋找事物更多的是尋求安慰或依賴,而不是蛋白質或維生素。

應當相信,生理需要是在所有需要(請你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中是佔絕對優勢的,一個人如果連最基本的需要都滿足不了,那麼他根本無法遐想其他的需要,試想一個飢餓的人很難有安全需要以及更高層次的需要,一個連續幾天不睡覺的人他會找個地方就睡下去,不會理會周圍是否有危險。

安全需要

如果生理需要相對充分地得到了滿足,接着就會出現一系列新的需要,這就是安全需要,例如安全、穩定、依賴、免受恐嚇、對於保護者實力的需求等等。

對安全的需要馬斯洛在書中説可以透過觀察幼兒和兒童來有效的獲得對成年人安全需要的理解,在幼兒或兒童身上表現的明顯、簡單。對於很危險的情景或者威脅生命的情景他們反應的更明顯,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抑制這個反應,而許多成年人有這個自制力,觀察他們看不出效果。那些面對歹徒的英雄,表面看上去他們不害怕,其實是他們抑制了這個反應,如果測量他們的指標會發現他們還是恐懼的。而兒童就不一樣了,跟母親分離會哭,在人羣中走失會焦急,面對混亂的社會秩序他們會害怕,他們渴望一個穩定的、安全的、有秩序的生活環境,一旦發生一點改變就會感到不安全,我們成年人也是一樣,只是不願意表現出來罷了。

歸屬與愛的需要

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的得到了滿足,愛、感情和歸屬的需要就會產生。在當今世界,幾乎每個人都渴望朋友,因為從朋友那裏會得到歸屬感,不會感到孤單。成年人歸屬與愛的需要表現的更明顯,他們擁有親人、孩子、朋友,他們之間有一種充滿深情的關係,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一旦失去了這種關係,他們就會感到落寞、孤寂、無家可歸、遭到巨拒絕的感覺,會很痛苦。

在現在的社會,由於社會的流動性,家庭的分崩離析、代溝,持續不斷的都市化以及消失的鄉村式的親密、還有美國式友誼的膚淺加劇了人們對接觸、親密、歸屬的無法滿足的渴望以及對戰勝目前廣為蔓延的異化感、孤獨感、疏離感的需要。

自尊需要

除了少數病態的人之外,社會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種對於他們的穩定的,牢固不變得,通常較高的評價的需要或慾望,有一種對於自尊、自重和來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慾望。

自尊需要的滿足會導致一種自信的感情,使人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有價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處和必不可少,然而這些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會產生自卑、弱小以及無能的感覺。這些感覺又讓人喪失信心,使人要求補償或者產生神經病的傾向。

最穩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的來自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聲、聲望以及無根據的奉承之上。我們要利用自己的努力來獲得別人對我們的尊重,而不是虛偽的恭維,也不是表面的假象。

自我實現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即體會到自己存在的用處,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對於不同的人,自我實現的方式是不同的,例如作家寫出膾炙人口的文章,音樂家創造出娓娓動聽的音樂……這些是他們自我實現的方式。然而自我實現的需要不是那麼容易滿足的,它是最高的境界,是每個人都夢想的境界,在尋去這種需要的時候難免會受到挫折,難免會感到落寞,但不要放棄,請繼續堅持下去。

這些需要是逐級出現的,當一級的需要滿足時,另一級的需要馬上就會出現,人們的需要永遠都無法滿足,但正是因為人們的需要、人們的慾望、人們的動機永運無法滿足,才促使人們不斷地去追求,不斷地為之努力奮鬥,人們的生活才有意義,生存才有意義。

第四篇:《動機與人格》讀後感

《動機與人格》讀後感

馬斯洛是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人本心理學的奠基者之一,有“人本心理學之父”之稱,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心理學遺產。

《動機與人格》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奠定了馬斯洛的學術地位。在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許多精彩的理論,包括人本心理學科學觀的理論、需要層次論、自我實現理論、元動機理論、心理治療理論、高峯體驗理論等。需要層次論是馬斯洛心理學中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至今仍在多個學科領域和實際工作中發揮着巨大的影響力。

作者總結了16年的研究成果,並對其進行了整體的、動態的和文化的整合,從而提出一種多重動機和多層次需要的學説。作者認為任何動機均由多種因素組成,並不是單一的,滿足了某一需要之後,立即會有新的動機。每種動機又都有最深層的原因,這種原因往往是無意識的。心理學要研究健康的人,以致最後達到自我實現的人。完備的自我實現者,雖屬少數,但畢竟存在。這種人超越國界,是道德情操最高的人;一般人達不到如此高級的水平,但只要順應人性的需要層次發展,大體上能成為健康人。神經官能症患者就因為他的自我實現通路堵塞了。

他呼籲要進行社會改革和變革,他説,這種完整的人生哲學是新的時代精神的一個側面,它可以應用於人類知識的全部領域,人類工作的一切行業和社會、教育、法律的一切機構。評論家認為,這部著作有一貫的樂觀主義,信賴未來的人性和真正價值,它的缺點是主觀唯心論,甚至連作者也承認關於完善的自我實現理論近於烏托邦。

之所以會看心理學,是因為這個世界的經濟活動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發生的。如果不考慮到人生最遠大的抱負,便永遠不會理解人生本身退化、恐懼、自我萎縮的趨勢也並非不存在,成長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而有人會逃避成長;我們不光會熱愛自己最好的機會,同時也會對這些機會感到恐懼,我們毫無例外地對真理、美、美德懷有一種及其矛盾的心理,對他們既愛又怕。人們在達到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後,自然會以為能帶來幸福,單隨之而來的竟可能是病態的結果。

在本書的第十四章,詳細討論了這種與現實的優越關係的一個特別突出和富有啟發的方面。過去發現自我實現 者可以比大多數人更為輕而易舉地辨別新穎的、具體的和獨特的東西。其結果是,他們更多地生活在自然的真實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堆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信仰和陳規當中。大多數人都將這些東西與真實的世界混淆起來。因此,自我實現者更傾向於領悟實際的存在 而不是他們自己或他們所屬文化羣的願望、希望、恐懼、焦慮以及理論或者信仰。赫伯特·米德非常透徹地將此稱為“明淨的眼睛”。

對於健康人來説,既然未知事物並不可怕,他們就不必勞神去降鬼,吹口哨壯膽走過墓地,或者抵禦想象的危險。他們並不忽視或者 否認未知事物,不迴避它們或自欺欺人地把它們看成是已知的。他們也不急於整理未知的事物,過早地將它們分類和成規化。他們不固守 熟悉的事物,他們對真理的追求也不象處於災難中對確定、安全、明確以及秩序的需要那樣。作為相反的例子,我們可在戈爾德斯坦的腦損傷或強迫性神經病的病例中看到突出的例子。當整個客觀情況要求時,自我實現者可以在雜亂、也遇、混亂、散漫、含糊、懷疑、不肯 定、不明確或者不精確的狀態中感到愜意(在某些情況下,這一切在科學、藝術或一般生活中是完全合乎需要的)。

這樣,懷疑、試驗、不確定,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延遲作決定的必要雖然對大多數人是種折磨,但對某些人卻是一個令人愉快的富有刺激性挑戰,是生活中的一種高境界而不是低境界。

馬斯洛認為,人類動機生活組織的主要原則是基本需要按優勢或力量的強弱排列等級,優勢需要一經滿足,相對弱勢的需要便會出現。但這並不是説:“一個需要必須百分之百地得到滿足,下面的需要才會出現”,只是説在這個優勢層次序列中,各類需要滿足的百分比逐漸減小。此外,不同需要的滿足具有不同作用,高級需要的滿足會使人產生幸福感或內部生活的豐富感。如果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都得到滿足,人們往往認為高級需要的滿足具有更大價值。在一定意義上講,需要的層次越高,其社會價值也越大,越少自私。求知和理解是用來解決問題,克服障礙,從而獲得基本需要滿足的工具。為全面正確理解這一理論,馬斯洛還強調行為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動機不過是其中一種決定因素,而動機也往往是由幾個或全部基本需要同時決定的。

馬斯洛的學説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強烈反響,自80年代以來。我國學者對此進行了諸多評價。讀了這本書,雖然對一些專業術語還是不太理解,但通過這本書,更讓我感覺到了心理學是一門多麼有趣的學科,對於我們的成長來説,心理學便是一位良師益友。

第五篇:《動機與人格》讀後感

《動機與人格》讀後感

馬斯洛(1908—1970)現當代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心理學家。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智商高達194的天才。1934年馬斯洛獲得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51年被聘為布蘭代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斯洛開始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並擔任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主席和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馬斯洛在其心理學理論中指出:“人在滿足了生存、安全的需求之後,就渴望被尊重,希望人格與自身價值被承認。”《紐約時報》評論説:“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瞭解自己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還有人這樣評價他:“正是由於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這個紛亂動盪的世界裏,他看到了光明與前途,他把這一切與我們一起分享。” 如果説弗洛伊德精神學派為我們展示了人類本能乃至病態的一面,華生行為主義學派展示了物理、化學的一面,那麼馬斯洛人本主義學派則展示了人類健康、積極與主動的一面。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與“追求卓越”的理論深刻地影響了當下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從而,馬斯洛心理學又被稱為“第三思潮”。

作為任何一個學習心理學的人來説,馬斯洛的人本主義是不得不知、不得不研究的一個學派。在弗洛伊德、榮格的精神分析學派以及華生、斯金納為首的行為主義學派大行其道非此即彼的時代,馬斯洛的人本主義異軍突起,可以説在第三思潮崛起之後,各種以開發潛能激發動機的書籍充斥着整個書籍市場。《動機與人格》是馬斯洛的代表作,它闡述了動機與人格之間的關係。馬斯洛對人格的理解(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二十歲成年以後人格是否會變化)有和其他兩個老牌的學派有不同的見地,並且更能為大眾接受和獲益。

特質心理學的發起人戈登奧爾波特強調人是可以戰勝這些可怕影響的人。他寫道:“人格並非僅僅是一種存在。”他認為人們從未停止過努力實現自我價值,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持這種觀點的還有馬斯洛。馬斯洛作為和奧爾波特同一時代的人,他在20世紀30年代末提出,心理學家不應花太多的精力來研究受損的心靈,他們應該從健康的人格入手,特比是那些完成自我實現的人的人格。馬斯洛從研究人性好的一面入手。1954年,他寫成了一本叫《動機與人格》的書,闡述自己關於人格的見解。

馬斯洛説:“我們時代的根本疾患是價值的淪喪……這種危險狀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嚴重。” 他認為,生活的富足和社會的繁榮,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真誠美好的願望,都沒有給廣大人民帶來真正的和平、友誼、寧靜和幸福,這主要是因為物質財富的追求越來越成為社會主流,而對精神價值的渴望卻一直未能獲得滿足。人們普遍認為:這個社會值得信仰和為之終身奉獻的東西太少了,人人都為物質財富的目標而奮鬥,一旦得到了,他們很快就會發現這種追求的虛幻性,進而陷入了精神崩潰的絕望。馬斯洛指出許多“成功人士”患有“成功精神症”,驚呼在我們的時代,“文明已¾¬發展到了一個真正瀕臨災難的階段了”。馬斯洛在探討人性能夠達到多高境界的新問題時,他深深意識到,傳統科學是否讓人的價值的極其危險性和全部科學非道德技術化的嚴重後果。他發現傳統科學具有太多的懷疑論,太冷酷、非人性。他認為傳統科學一直宣稱它只關注事實的認識,而不是“一種意識形態,或一種倫理或一種價值體系,它不能幫助人們在善惡之間作出選擇”。當涉及人性對事實的認識時,科學常常表現出一種對潛能、對理想可能性的盲目性。

馬斯洛認為所謂“自我實現”是指一個人能充分利用和開發自己的智慧、能力和潛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善自己。馬斯洛提出,決定一個人的人格的關鍵不在於基因或者童年經歷,而在於他的動機與需要以及他如何去滿足這些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説”,描述他的觀點,而這一學説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把人們的生活經歷做一個組織和概括。就最基礎的要求而言,人類必須首先滿足生理上的需要,如食物、飲水、睡眠、性慾;然後,人們才會去追求安全感、愛情;最後才會有自尊和尊重他人的願望。除了以上這些最基本的動機,只

有完成了自我實現的人才能有那種高層次的需求——追求真理、追求完美、追求公平。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完成自我實現必須首先滿足各個層次上的需求。但也有少數的一些人,越過種種基本需求,直抵最高層次。例如那些偉大的藝術家和音樂家們,他們不在乎生活有多貧困也要直接追求自我實現。馬斯洛認為每個人都曾出於人生的巔峯。可惜的是這不意味這人人都實現了自我實現,原因是大多數人對人生巔峯的寶貴時刻熟視無睹。

馬斯洛要求科學不能排斥價值,要從人性事實的研究中給人們提供生命的意義和理想。 馬斯洛認為一般科學模式都是承啟於事物、物體、動物以及局部過程的非人格科學,因此我們認識和理解整體與單個的人物和文化時,它是有限的、不充足的。非人格模式的科學不能解決個人、單個和整體的問題。他認為科學是一種人的事業。作為一種社會事業,它應具有目標、目的、倫理、道德、意圖等因素,認為科學本身就是一部倫理學法規,一種價值系統。主張將價值如事實般得到科學的研究,將價值研究作為一種科學研究,將價值研究轉向人性內部,使價值研究深深植根於人性現實的土壤。馬斯洛認為傳統科學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它無法一般地解決個人的問題,以及價值、個性、意識、美、超越和倫理的問題。從ô¬則上講,科學應產生出各種規範的心理學,諸如心理治療心理學、個人發展心理學、烏托邦社會心理學,以及宗教、工作、娛樂、閒暇、美學、¾¬濟學、政治學等方面的心理學。這種科學是採取心理分析,使其潛力充分發揮。馬斯洛的真正意圖是在擴展科學研究的範圍,主要是將科學與價值結合起來進行科學研究。馬斯洛致力於有關人性的科學事實的蒐集,試圖使價值論的研究立足於科學的基礎之上進而成為“價值科學”,以使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根本有別於古典的人道主義。馬斯洛科學與價值的理論大多以筆記、談話、試驗、演講等方式闡述的,整個思想顯得比較分散,時間跨度較大,缺少集中歸納總結,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較晦澀的內容,致使我們一般讀者難以全面掌握他的深刻思想,這不能不説是一大遺憾。

推薦更多精彩文章:

《動機與人格》讀後感

九型人格 讀後感

《二十四重人格》讀後感

《九型人格》讀後感

《九型人格》讀後感

Tags:讀後感 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