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文化苦旅有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5W

讀文化苦旅有感多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記得去年夏天老師推薦的書目裏有它,可多日的悶燥讓我無心賞讀。在家收拾舊書,它又一次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又是一年春好時,窗外桃花豔豔地開着,興趣使然,我終於踏上了餘秋雨先生的苦旅。

從遙遠浙江鄉間的牌坊、寺廟到李冰父子世代守候的都江堰,到甘肅的莫高窟、大漠中的道士塔,沙原中的隱隱清泉,再到喀什、到東北荒涼的流放之地“渤海國”,到杭州、黃州,到曾幾何時名震天下的山西,到喜馬拉雅山下的魚尾山屋譜寫《千年一奴》,甚至是在北極,文化一直在行走,從未止步,腳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動力的源泉,探索、尋根、追問,馳行不息。

如餘秋雨先生所説:有點意思。

苦旅,重點在於苦。條件苦,不消説,祖國大好山河,世界雄偉奇觀,哪一處會少了奔波與疲勞?視覺與精神的盛宴,但同時也考驗人的毅力,可真正之苦並不止於此,心中對文化迷失離散的失傳惋惜才是真正致命的苦,是顫動心靈的痛苦,無法言語。

夕陽西下的莫高窟,朔風凜冽,風的低吼,這麼多年來,總是重複着一個名字“王圓篆”!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歎息,王圓篆不消説,照片上的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國平民,悲劇也自此始,餘先生言:世間很多看起來正常的現象,常常掩蓋着一個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驚人廟藏,使王道士這個守護者與守護對象之間產生了文化等級上的巨大落差,這個落差,便是黑洞。

於是,精美的壁畫被草草涮掉,補石灰抹白,最終補繪上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石窟被鐵錘砸開,塑像被打碎,一片慘白,眼前一直晃動着草刷與鐵錘……

藏經洞被打開,一個可以使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耗盡一生的具大寶庫就這麼被粗暴地打開,一次又一次。斯坦因僅用三十英磅便換取了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二十九個大木箱。七天打包的時間,每輛得靠三匹馬拉的運輸車,就這樣,世間文物就這樣簡單粗暴地被剝離原生的土地,運到地球的另一端。

這種心痛,痛苦在大漠迴盪不絕。我好恨,恨自己不能出生在那個時代,親身感受文化濃厚的氣息;我好恨,恨王道士的無知;我好恨,恨大漠駝聲和滾滾黃沙,書讀到此,竟心痛得不可言語,我好恨。

踏盡祖國大好河山,從古至今,盛世荒冷皆覽盡。《文化苦旅》真是隻有”苦”字可與情感相配。文化苦旅,不是餘秋雨先生一人之事,應成為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大漠荒煙、雪峯足跡、江南小鎮都是文化,“苦”,要用心去體驗、要用心去景仰,用一生去追尋,這才是中華兒女對上下五千年文化應有的態度。

書寫至此,心痛不已。

文化苦旅,是責任,知苦方知其可貴。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此此為歸。

讀文化苦旅有感2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為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裏,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着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歎。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裏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眾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才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宏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着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悦,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為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為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3

在一片荒涼的河西走廊上,有一位地道農民出身的王道人。竟看護着一座石窟,而這些,也許就可以暗示他就是歷史的罪人,就是民族的恥辱。

遠遠望見莽莽的塵氣中走出來幾個高鼻樑、藍眼睛、捲髮的外國人,牽着一隊駱駝,向洞窟走來。當他們到達洞窟時,眼中不禁流露出遺憾的神色。“這裏既沒有不苟言笑的博物館館長,也沒有戒備森嚴的保護所。”而看管着這一切的,只是一個愚昧無知、骯髒的土道士。他們僅僅是片刻的遺憾,隨即就是無盡的狂喜。

當然,這個愚昧的土道士不知什麼文物價值,也不知什麼國家利益。只是,他的眼睛發着異樣的光芒,盯着那個叫做斯坦因的外國人手中的一個精緻的小鋼瓶,他的手早已不聽使喚,摘下掛在腰間的鑰匙,打開了那扇門!陽光透過塵氣,想要奔向、溜入那條縫隙,都想感受世界級珍寶那金色的光輝,來把它們映照的更加高尚。於是一個民族象徵的光芒就填滿了那個異族人的視角,長期的掠奪生活使他的瞳孔都不禁為之放大,那雙無恥的眼珠彷彿發出詭譎的光芒。王道士也只關心那個小鋼瓶是否為自己所有,他匆匆的搶過那個小鋼瓶,急切地放在自己手中撫摸着。只是他此時失去了自己作為中華民族兒女的那一份可憐的尊嚴,把國家的瑰寶拱手讓給了列強,更是把國家的尊嚴晾在了一邊。現在他儼然成為了國家民族的罪人!

但是,他根本不知道這些所謂的概念。只是看着那個精緻的小玩意兒。在最後那個洋人臨走時,那個無知的王道士還“深情”的向他鞠了鞠躬,向這位無恥的盜賊鞠了鞠躬,更是無知地向這位侵略者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所謂的敬意!真是可悲,一位看護人的愚昧無知;真為可哀,一洞瑰寶就這樣的淪喪敵手;可歎,罪惡的列強們就這樣無恥的偷來另一個文明的精髓。

這恐怕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吧,這是其中的一個莫高窟,但在那個時代,也許會有千千萬萬個莫高窟淪喪敵手。這也許就是一個時代的麻木,一代國民的悲哀吧!

寫後小記:這段情節在全書中具有很凝重的思想,作者能夠將一些假惡醜間接批判地淋漓盡致。所以我認為這才是全書的思想核心!映射一個時代!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重要作品,這部書描寫了祖國各地濃郁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麗的自然風景,通過小小的字體來展現深刻的文化的濃厚的風韻。

我拿這這本書,心中湧起無數的感慨,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是旅行的苦嗎,是對文化細細品位而產生的苦嗎,我想這都有吧。整個書都是作者在旅行中對苦難歷史文化的深思,穿越空間,穿越時間,在思考之中旅行,在體會中旅行。從古代到現代,從風土到人情,緩緩的流入到書中,跨越了時空和空間的界限,通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行行精彩的文字。描寫了這苦難的民族的苦難歷史,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文化。

最令人難忘的怕是這個悲劇的人物了,餘秋雨在《信客》這篇裏道出了信客充滿艱辛的一生,他是一個真正的默默的為人們奉獻自己一生的人。在當時通信極端落後的時代,信客是唯一連通這個小鄉村與外面世界渠道,就是這個小小的通道聯繫多少期待的心,聯繫多少漂泊的心。他在走南闖北的信客生涯中,遇到多少難言的辛酸,吃最差的飯,坐最差的車箱,甚至用自己的雙腳跋涉千里。作信客這個特殊的行業,人們既需要他,又防備着他,使他倍感人生的無奈。他在作信客時,不忘同虛假與醜惡做鬥爭,同時又以一顆寬懷博大的心原諒他人,他的艱辛贏得人們對他的尊敬。學校需要老師時,他又去了,他以自己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使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而他自己呢?終身一人,同時因做信客而得的疾病摧毀了他的身體,我們在他的`艱辛中看到他的偉大。他是我們民族的縮影,我們不是有眾多人們默默的日以繼夜的勞動,為着他人無怨無悔。

還有《都江堰》,作者高度讚揚了她的歷史作用,認為只有她才是真正的造福於這個民族的偉大工程。作者通過她與長城比較,長城、只是這個苦難的民族給地球留下人類意志力的標誌,留下孟姜女哭長城這個悲傷的傳説,留下千萬個支離破碎的家庭,而都江堰呢,給人們帶來的是潺潺的流水,滋養這博大的土地,造福於人民。正是這寂寞的堰,這脈脈的流水,日日夜夜的書寫着這真正的歷史。通篇文章以波瀾不驚的平靜談論着這苦難的民族近千年的大起大落,讚揚了真正造福人類的工程和造福於人類的人。

從個人到社會,從古代到現代,一個又一個曲折宏大艱辛的片段,構成豐富多彩的文化,它是苦的也是幸福的。歷盡滄桑也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也是一個造就偉大和美麗的可歌可泣的過程。

讀文化苦旅有感5

作為一名山西人,為曾經輝煌的晉商文化而感到自豪,同時也為山西經濟的敗落感到遺憾,感謝餘秋雨的這篇散文,讓我對晉商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在19世紀乃至以前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區,而是山西,直到二十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山西商人之富,有許多數字可以引應,在清代全國商業領域,人數最多,資本最厚,散佈最廣的是山西人,每次全國性募捐,捐出銀兩最大的是山西人,甚至,在京城宣告歇業回鄉的各路商家中,攜帶錢財最多的又是山西人。

山西最紅火的年代,財富的中心並不在省會太原,而在平遙、祁縣和太古,其中又已平遙為首,太谷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為了探尋山西晉商文化的代表“票號”我們走進了“日升昌”,這是今天中國大地上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位於平遙古城的西大街上,街道並不寬,每個體面門庭的花崗巖門檻上都有兩道很深的車轍印痕,可以想象到當年這兒是如何車水馬龍,平遙西大街是當年山西商人工作的場所。處處呈現出一代鉅商的人生風采。

山西商人曾經創造過中國最龐大的財富,居然,在中國文人浩如煙海的著作中幾乎沒有留下什麼記述,一種龐大的文化如此輕慢,以及它的龐大的創造羣體,實在不可思議,為此就要抱着慚愧的心情,面對已經消逝的晉商的身影沉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6

一路走來,沿途的風景,被沉重的歷史籠罩,被歲月的文化薰陶,彷彿那一處處的古蹟在過往中醖釀出了一種經久的苦澀,那麼鮮明,於是也該平一平心,迴歸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題記

我很想去作一次旅行,一次只有一個人的旅程,沒有太多濃重的色彩,就這麼走着,去到一個充滿古韻文化之地,感受時光變遷的痕跡,文化的薰陶。

當那些繁華過後的寂寥,文化背後的故事,歷史的沉思摻雜着你的回憶而湧現出一種複雜情感時,便會體會到一種別緻的情。我知道此時我的心境正是餘秋雨當年的心境,但是他卻是已經真真正正地進行了這樣的一場旅行。

輕輕合上《文化苦旅》,再一次的體會,也不再是當時懵懂無知地沉浸於景的淺思維,只覺得淡淡的愁緒與一種難以名狀的複雜心情在心中揮之不去。或許這就是所有讀者的感慨與共鳴吧。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到温婉柔麗的江南小鎮,從絢麗的敦煌壁畫到荒蕪的廢墟,餘秋雨一直都在追尋着古人的足跡,不論是風土人情,歷史人文,山川萬里,似錦繁花,無一不可入題。他不是憑空而論,而是對國內外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由心撰寫。他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中的糾結,寫出對文化的思考,也就是這樣,文化苦旅才是為我們所鍾愛的吧。文化苦旅,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文詞。它所承載的,是夾雜在旅途中的歡心,喜悦,澄澈,又是哀傷,反思和沉鬱,種種情緒交錯相融匯成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卻又複雜鮮明的字眼“苦”。何又為苦,是旅程苦,文化苦,還是歷史苦,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無法知曉。承以文化二字的“苦”意味深遠。

淅淅瀝瀝的風雨迷失了石窟最初的模樣,混混亂亂的風塵換來了如今的恥辱。這一切源於愚昧無知。在百年前,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做出瞭如此讓人痛惜的事。他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個農民,卻摧毀了敦煌璀璨的文化。他粉刷了洞窟的壁畫,損毀了塑雕,致使文物一車車的流失,換來的只是極少數為他所用的錢財,留下的只有那麼丁點讓人仍存念想的文化。文化因無知而粉碎,應該憎恨還是可憐?”我好恨!”這是餘秋雨發出的感慨,文人在恨,研究院的專家在恨,或許大家都在恨。一字字像什麼?不華麗卻湧自肺腑。要責備嗎?或許不用,因為國人仍在努力,撥開烏雲,讓世界都知道中華文化的價值。

這一段旅程艱辛如此,其他古蹟卻又是另一番風采。靜謐優雅的江南小鎮,恬靜的陽關雪,還有浩淼的洞庭湖。不知是否仍有“碧瓦銜珠樹,紅輪結綺寮。無雙漢殿鬢,第一楚宮腰。”的景緻,“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的情節,“北通巫峽,南極瀟湘”的輪廓。曾經的文人墨客書寫過的詩句,那些滿含的情感是否猶存。靜聽着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風聲鳥聲,是否依舊能感受到那種久遠

文化,文化,依舊是那個熟悉的詞,現在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已經可以讓那些渴求文化的人稍稍寬心了。而我們日益繁重的文化也是一種汲取文化的過程。在這個夏季,文化苦旅讓我明白了文化,學會更深沉的思考某些事物。而餘秋雨告訴我們的是那中國文化落在山重水複,莽莽蒼蒼大地上的真實的步履。

讀文化苦旅有感7

竟是自己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文字於我的定義開始有了不同。它從之前的一粒沙石、一片落葉、一陣芬芳和一支清蕭中踱步,身姿優雅的走了出來,它的字符變成了家國的千年歷史,它的音韻轉化為筆者身為炎黃子孫所抒發的內心無限崇敬與熱愛。

到今時我仔細想來,答案也算得上簡單,或是因為它,或是因為他罷。

《文化苦旅》這本書,應該是在國中的語文學習中所第一次聽到的名字,起先是因為這鏗鏘的四個大字感染了我,於是在閒暇時光開始斷斷續續的閲讀,也曾在第一遍通讀後就帶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對這沉澱深遠的文字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席間也不過是對廣大山河的讚美和對其作者由衷的敬佩。那時的讀後感雖然是酣暢淋漓,但也終歸要有個句點,但這股神祕的力量卻始終驅使着自己在或是明媚的午後或是陰鬱的清晨去再次閲讀,一次又一次。

記不得有多少個深夜,輾轉夢鄉中也能透過他的筆觸勾勒一幅山水,那裏有李白的狂傲不羈,有蘇東坡的放浪形骸,有千年之前的文人騷客在山水間起舞翩翩,他們衣袂下流傳的是不朽的歌謠,他們眉眼間表達的是永恆的盼望。他説那是一段“苦旅”,可也曾在心上小小否定,我這樣説

——苦旅,左不過是苦了軀體。卻充盈了內心,卻強壯了精神。

然而我必須要承認的是,時至今天再翻開那書頁都帶着和第一日絲毫不減的敬畏。我説不清那究竟是今人對亙長曆史回味時所特有的凝重還是筆者所書寫之一花一草都帶了快餐文化少有的洗練,終歸是覺得讀不懂、讀不透,就算是今天躍躍欲試還想要一展自己的見解,卻要也誠然內心的惶恐,就像其中的一篇題目所説,這是三十年的重量,而於我,這冊書恐怕是更長的歷史疊加、更厚的文字傳承、更重的精神分量。

無疑,餘秋雨老師是當代中國文學的領軍人物,更是今天我們少年報效祖國的標杆楷模。人的一生,或長或短,看其價值;人的一生,奉獻多少,看其晚年回眸時的作為。而這位長者,這位智者,拋卻了功名利祿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走上山水尋根之路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且不提身為讀者的自己還資歷尚淺根本沒有立場去評論他的行跡,單是這一份浩然,這一份對祖國文化的熱忱,便足以令人內心吶喊,手中搖旗。

文化,本就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而其中璀璨奪目從未中斷的中華文明,卻也不曾躲過歷史的陰霾和晦澀,讀罷我心上竟有那麼清晰的慶幸——這文化苦旅,還好有這樣優秀的筆者記錄,還好有這樣睿智的筆者鼓舞。

一次關於尋根的閲讀,一次關於歷史的叩問,它終將繼續,它永不褪色。

讀文化苦旅有感8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訴苦旅。”這是餘秋雨説走就走的苦旅,這異常艱難的文化之旅分為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那一處處神韻醉人又神祕的古蹟背後,人性的深層藴藏給我內心的震撼是強大的。

起始我讀《牌坊》《寺廟》《信客》,並未感受它的“苦”,只是感到綿綿的文化傳承,潘木公傳承給善良的石匠,美麗的女教師傳承給鄉村純真的孩子,老信客傳承給年輕的宋達,但這就是餘秋雨全部文化苦旅的起點,他在“如夢起點”這章以大多童年的眼光展望,將來以成年的目光和腳步踏上苦旅。

中國之旅是作者將中國各地相連接,記敍許多文化遺址,無論清新淡雅的南方,還是壯闊曠達的西北,這一章讓我認識了王圓籙和令我想不到的嶄新的蘇東坡,在遙遠神祕的敦煌莫高窟與王圓籙的關係難捨難分。我曾經目睹過莫高窟的真容,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幾近一半的壁畫被破壞,盜取。豐富的莫高窟文化在“流血”,美麗的敦煌在“流血”,如今我們都埋怨王圓籙無知的行為,竟將文化瑰寶以三十英鎊賣出,可他卻只是一個無知、愚蠢、討飯吃的平民而已,又有什麼方式來阻擋他們呢?只能感歎古代的中國慘淡、柔弱,而這經過千年起禮的莫高窟怎麼能不看破這一切,他害怕,多少眼睛虎視眈眈,他害怕,懷中的寶物一件件流失。“冒險家”們紛至沓來又滿載而去,它只能無聲哭泣……

蘇東坡算得上是歷史的傳奇人物,是宋代時的“大明星”,但他任杭州知州時,沒有陶醉於美景之中,是徹徹底底的水利工程師,他率先意識到西湖的重要性,拯救了“人間天堂”,烏台詩案後他被貶黃州,這起事件使我真正見識了輿論的力量,足以壓倒一切清白的事實,而官場失意激發了蘇軾千古傑作的靈感。

“時間與文學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温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我們中華少年應像秋雨先生如此,做中華文化的守護者。

讀文化苦旅有感9

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人生,歷史,不過是細節。——題記

你有沒有見過,西風大漠駱鈴響,疲憊的旅者,腳下的路從落日餘暉的最深點延伸到地平線,遠方;你有沒有見過,江南小調漢家水,吳音的姑娘,腳下的路在季節裏如蓮花的開落,娉婷;你有沒有見過,陽關匆匆塞北雪,不捨的離人,腳下的路不再盼顧這柳色的最後一眼,再見。

我跋山涉水。

你有沒有聽過,北極寒夜窗外呼嘯的風和呼嘯的荒涼;你有沒有聽過,西太平洋海面上拍打的滔天浪花和海鳥的戛然長鳴;你有沒有聽過,尼泊爾終點的熄火聲,和穿越聲。

我踏足遠方。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功成名就的老人緩緩垂暮,臨死眼神澄澈;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老人受盡迫害,卻依然温潤的活着;你有沒有想過,一個老人於睡夢中死亡,留下他痴傻的兒子 。

我仰望人生。

這是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我很欣賞的一本書,《文化苦旅》。

我很欣賞的一個作家,餘秋雨先生。

他來自上海,一個如此繁華的城市,卻有着如此乾淨的文字。

二十多年前,他毅然辭去一切高位任命和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他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蹟,他作為全球迄今唯一完成全部抵達現場的人文學者,對當代文明的思考和提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餘秋雨先生有很多著作,《行者無疆》,《千年一歎》,《中國文脈》等,我最欣賞的卻還是他的《文化苦旅》。這本書分為三部分: 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其中的文章在《行者無疆》,《千年一歎》,《霜冷長河》中皆可找到。然而,作者把他們編在一起,卻絕非簡單的拼湊,從中國到世界再到人生,不僅僅是內容上的昇華,更是萬般皆歸一的體現。因此,我唯獨鍾愛這本書。

周國平説,我是一個直接面對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對於自然,地理,不過是細節。相對於生命,歷史,不過是細節。

我想,細節又何嘗不好呢?

是的,地理是細節,歷史是細節。但不面對細節就無法面對真實。

歷史是一種宏大而又美麗的悲觀,文化是歷史的產物,文化又是歷史的靈魂。文化是永存的,因而歷史變成了片段式的。我總會發呆,想想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我卻只記住了李杜,東坡,稼軒,易安,顯祖,容若,只記住了驚心動魄的那一段,也是隻有文化靈魂的那一段歌。

地理也與文化有着無法言説的聯繫,自古以來,文化傍山水,文化襯山水。行者無疆,似乎更有苦旅的味道,一如陶潛的那句“託體同山阿”。特此摘錄幾句:

“山河間的實際步履,使一切偉業變成了尋常風景,因此也使我們變得輕鬆。人類本應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間。因此我們也就找到了終點,價值的終點和生命的終點。”

我想,行走的人有權將腳下的一切,稱作我的山河。

是的,這是我的山河。

秋雨先生的文章雖是講述的是歷史文化這樣深重的話題,卻絕不佶屈聱牙。他的文章是質樸的,親切的,而不是空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通過文字我可以猜想,秋雨先生應該是很温和的,微微地笑着,不多説什麼,卻能以這樣洗練的文字感動人心。

他的文字雖温和,但同樣也是犀利的。他毫不留情的指出了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通病,讓我們在驚歎於文化的偉大的同時也深深的反省自身。

文化的終途是生命,這一點倒是與周國平先生一致。文化苦旅的苦,在這個嬉鬧的時代,總是顯得不合時宜。然而我們必須知道,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會經歷坎坷。

文化,需要無數個高貴的生命苦苦來支撐。

我是在軍訓返程的時候在車的側邊欄看見這本書的,誠然,如此深刻的話題,對於沒有多少閲歷的我來説,談起來一定有很多漏洞。然而我卻深深的着迷了,我不知道我能有多少理解,但我希望人們也能看看,尋找自己的山河。讓那些支撐着的人,多少有些慰藉。

謹以此文,紀念屬於我的文化苦旅,和我的山河。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如果你沒有讀過文化苦旅,也一定知道這本散文集的作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餘秋雨,作為散文大家的作品,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讀過之後給我帶來的啟發也是很深刻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中國的文人在歷史上經歷着滄桑的鉅變,承受了很多壓力,然而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卻是非常寶貴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有一本書,你不能手持香茗,淡然讀之;有一本書,你不能任之塵然,漠然無視,這本書不僅讓讀者在美妙的文字中暢遊文化意識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對古人古蹟悲劇的同情和憤懣中,在歷史深重的歎息中,給讀者以啟迪——珍惜中華民族這壯美的河山,珍惜經歷過風雨洗滌的燦爛文化,珍惜來之不易的現代文明生活,這便是《文化苦旅》。

與其説這是一部山水遊記散文,不如説這是一段歷史文化的描述,餘秋雨先生憑着自己豐富的文史內涵和文化底藴,寫出了歷史的悲歎和一個人對世態的思考,我合上最後一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從這本書中不僅僅學到了智慧,更重要的吸納了其間深刻道理和奮進的思想。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血液是噴湧的,惋惜於歷史對古蹟的破壞,憤怒於歷史對部分文化摧殘的同時,也堅定了文明在變化、發展、創新中得以延續的信心。

關於作者——餘秋雨先生,是存在爭議的,但我想一個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重要遺址,不顧生命危險考察和保護古蹟的人,是應該得到尊重的和敬仰的。作者在書中披露了制度的悲哀,古人的悲哀以及古蹟遭到破壞的悲哀。《牌坊》中猶如天使般聖潔的姑娘在種種期盼中安詳逝去,《寧古塔》中流放的文人,這是制度的悲哀,但作者只是將制度的穿插文中,印證制度會隨社會進步不斷完善的趨勢,體現古人古蹟那頑強的生命意義。

作者筆下的古蹟是倍受磨難的。《道士塔》中的莫高窟,精美的壁畫被骯髒的石灰刷去,精緻的塑像被無知的鐵錘敲毀,奧祕的藏經洞被粗暴的刨開,最富智慧的經文被轉移,讀此,心在滴血,那可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如今竟被斯坦因劫去,這是歷史在歎息,歷史在流血呀!

作者筆下的古人是倍受摧殘的。《黃州突圍》中蘇東坡的悲慘處境讓人難以想象,在畢世皆濁的年代裏,蘇軾的才華被埋沒,“馬台詩案”將莫須有的罪名硬套在這個文弱詩人的頭上,使他不得不收斂自己的才情,雖然沒有阻止他對詩的創作,但畢竟對詩壇造成一定的損失,我分明聽到歷史在歎息,沉重地讓我喘不上氣來。

無論是對古人還是古蹟,歷史的歎息實質上是對中華文明損失的歎息,《風雨天一閣》遭受的何止是風雨?是書籍的丟失,文化的遺棄。《巴金百年》作者何止是感歎巴金的慘境,他還歎惜文革對知識的褻瀆,所造成的文化流失。

儘管經歷了歷史中的各種磨難洗禮,但風雨過後總是彩虹,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歷史舒展開眉心,歷史已經歎息千年,我們應該有所改變,不讓歷史重演,保護好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化,讓祖國山河更加壯麗,文化更為燦爛。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兩三行人。

我猜想現在並不是來這兒的最好時節。正值五月,陽光微灼。初夏的粉蓮尚未長開,全然無了六月的旺盛豔麗。

漫步北山街口,不難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極盡怎樣的富麗堂皇,實在是稱得上"一步一風景,一景一傳説"的美譽。

"沒有了西湖,杭州也將不復存在。"

第一次接觸這個名字,是在國小的文化課上。還不識字,用不標準的拼音念出蘇東坡三個字,然後慢慢會一筆一劃地寫在紙上。

蘇東坡作為詩人,文采驚世;作為朝臣,憂國憂民。或者可以説,在蘇東坡後,才有了容光煥發的西湖,才有了極度奢華的南宋國都,才有了許仙白蛇的傳説。

我很難忘記結局並不圓滿的故事。漫無目的地走到堤邊,在這裏可以看見斷橋,可以看到雷峯塔。總是驚豔於她的一襲素衣,驚歎於她的為愛痴迷,惋惜於她的百年孤獨。

寺廟晚鐘

"衰的,靜的,冷的,是吳山廟;榮的,動的,熱的,是學校。"

搬家前,我並不在這座校舍裏。

記憶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還在老家的時候,住在一條小巷子裏。

巷裏的人並不多,所以鄰里都互相認識。巷裏有間小校舍,説是校舍其實有些誇大了,實際上也只有七八個五六歲的孩童和一個老校長。

校舍挨着座寺廟。同樣也很簡陋,廟沒有名字,只有四五個僧人。校長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説來也奇怪,校舍是沒有散學鈴聲的。幾個學生掐時間掐得極準確,一到點上,老校長正搖頭晃腦講得興致正高,"唰唰"就閃個沒影。老校長自然是信不過我們的,請了隔壁的老僧整點撞鐘。不過結果還是差不太多,老校長講得唾沫橫飛,少得可憐的幾根頭髮甩來甩去,底下的學生鬧得起勁,紙飛機飛來飛去。"噹噹噹"一陣響後,學舍又只剩了老頭兒一人。

那段時間我一直期待着寺廟震耳的晚鐘聲響起來。整一天寂靜的寺廟因為晚鐘聲熱鬧了起來,清脆的木魚聲,和尚唸經的聲音,寺廟因為這變得稍顯活力了些。

讀到餘秋雨先生書裏的這篇寺廟,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陽關

"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讀了書中的《陽關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親眼見見王維詩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無數將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峯如浪。"

長途跋涉的飢寒,進退兩難的大漠,對故人的極度思念,造就了將士們心頭的哀音。但卻那樣從容。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猶是這種豪放,不得不使人歎服於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渾厚,奪人心魄。漸漸被朔風吞沒,消逝於一個民族風塵的歷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涼的雪。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是還要下雪。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

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得昇華。

邂逅《文化苦旅》,它正躺在同學的臂彎中,淺黃色與黑色的封面連帶醒目的“苦”字給我一種文學重壓,我好似處在一片低氣壓中。在心裏“嘖”了一聲,我飛快地擦身而過,不給自己造成相形見絀的心理壓力。好笑的是,我在幾年後於一排排書架上發現它,又鬼使神差地買下了它。或許是我想挑戰看看,幾年前畏懼的書入了今天的我的眼睛,還是否是一種畏懼。

一、有關文化人格

60華里的莫高窟壁畫才情滿溢、空靈神祕,1000多年的生命在此蒸騰。藝術映射心靈,玄祕潔淨如它是一種永久的嚮往,如夢如幻。閲讀着其中的文字,我多想跟着時光穿越到1000多年前,靜靜佇立看這壁畫形成的偉大過程,繁雜的內心世界也會因欣賞了獨一無二的藝術而安定下來。我又登頂柔情似水的鳴沙山,飽覽純淨的光影分割,心中鳴起天樂般的梵唄。轉眼,又被熨帖大地的月牙泉宛若從天邊來的靜謐祥和吸引。老尼為何願意孤守荒涼浮囂之地呢?我不能很理解,心裏才想是她看透了繽紛人世背後的簡單原體,寧願用餘生領悟這裏滿滿一世界的禪機。我們常常做詩歌賞析,詩人們總有許多化不開的哀愁,比如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總以為柳宗元十分享受無人打擾的狀態,以為“孤”、“獨”二字又是詩人與生俱來的感性和矯情。直到我讀了《柳侯祠》,才改變對這首詩錯誤的理解。

柳州的柳侯祠,安放着他的靈魂,他一生的坎坷悽楚。隱藏在其短暫、孑然一身人生下的,是文采斐然,是渴望興盛的文化人格,待華夏少年去解讀……只可惜,我這華夏少年卻一直誤解了他,誤解了慘遭謫戍詩人們的人生。我慚愧不已,我這般不諳世事,只顧遊樂,全然不知活在封建制度下的中國文人遭受的苦難,還嘲笑他們的矯情和無病呻吟。學了這麼多年的語文,背過這麼多首古詩,我沒有對一首感同身受過,更別説為世人的厄運扼腕歎息。

二、有關生命

我們從何處來到這裏?又從這裏走向何處?一定有很多人也提出過這個疑問,但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沒有意義。你還記得那個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桃花源嗎?你是否想過那樣一個蓬萊仙境為何留不住貧困辛勞的漁人呢?因為人是無法遺忘的。不能忘了自己更不能忘了生命的意義。或者不是為了帶着空白回到賜予你生命的黑洞去,而是要為了熱愛的生活執着奮鬥,蒸發出自己的世界。正如《武陵人》中所説“這裏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權利”。

崎嶇的黃土地上,一雙腳實實地嵌入又提起,留下一串寂寞的腳印。信客日復一日來往於鄉鎮之間,包裹裏揣着一家又一家人對彼此的遙想思念。沒有電話、e-mail的時代,儘管呼吸着同一海拔處的空氣,濃稠的思念呵,也直叫人呼吸困難,如抵咽喉。信客這個偉大的職業人羣,用自己大半生為別人的生命送去春露陽光。他們被懷疑誣陷,也平白落入過無端的紛爭,但他們仍在盡着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兩頭的人們造福。常有人説:“不要為別人活着。”但我想,一個人的一輩子,若有一羣人值得你跋山涉水,即使不能名垂青史,也不至於死後在墓誌銘上寫下可悲的碌碌無為。

……

一個晴天,我在家中的院子讀完了最後一個字,算來自己竟花了大半月讀此書,後面又用了三天寫成這篇讀後感,合上書本時,感覺自己也經歷了八千里路雲和月。那鋪天蓋地温和的陽光清洗了身上的浮塵,快樂因子在體內輕盈跳躍着。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得昇華——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曾經聽説過這樣一段話:“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想起這段話時,我想努力揣摩出作者當時的心情 。是愉快還是悲傷?是興奮還是寂寞?

慢慢咀嚼着這些似景非景的文字,慢慢滲入其中,用心聆聽着作者的心聲,用心去理解作者的精神深處,.用心去體會作者的內心感觸。

隻身一人,期望着踏遍那些古人曾走過的地方,追尋那若隱若現的人文光輝,曾感傷過莫高窟,曾怨恨過道士塔,曾懂得了陽關雪。而更多的卻只是對那些殘破不堪的歷史的無奈與惋惜。

作者也曾迷茫過,也曾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他無法在腦中找尋到能更好形容這些景的詞,因為他無法擺脱那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對他的長期薰染。他每走到一個地方便會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他的全身,使他感動使他喟歎。

作者看到的僅僅是景嗎?我想,人文精神才是他所感受到的最深的東西。文化的靈魂牽動着坐着的靈魂。他看到了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炎黃子孫的悲哀和那人文精神的沒落。

他幻想着自己能夠挽回,自己能修補好那千瘡百孔的華夏文明。但是事實卻是殘酷的,作者也只能以此方式來抒發出自己捏性壓抑已久的情感。

踏着前人走過的路,懷揣着與前人截然不同的情感,遊歷着眾多古蹟。也曾感悟,也曾哀傷,也曾釋懷,也曾迷惑。一幅幅景,一點點文明。景中寓着情,心中懷着痛。努力修補着被摧殘的中國文化靈魂,努力找尋着失落的人生真諦。

合上書,腦中勾起了一幅幅充滿着情的景。閉上眼,深深感悟到了我們五千年華夏文明包涵這的那充滿神聖光芒的人文精神。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聽説餘秋雨,是因為他的《文化苦旅》,卻一直沒有拜讀。

看見餘秋雨,是在中央電視台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他作為點評嘉賓。此時的他,已經是家喻户曉的文化名人了。温文爾雅,侃侃而談,知識淵博卻稍顯囉嗦。他總是像個穿越歷史的老人對那些後學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對比那些靠雷人語言和尖鋭批評來譁眾取寵的名人嘉賓,對歷史與文化的探尋,使他顯得厚重些,也厚道些。

拜讀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是女兒上高三後帶回一本《文化苦旅》來,因為驚異女兒已經開始讀這樣的書了,拿來看了看,上面全是女兒的圈圈點點,還有旁批。更是驚異!於是埋頭看起來。

這一埋頭,再難抬頭。不知不覺中,被它強烈的文化氣息所吞噬,被它厚重的歷史氣息所淹沒!

人們常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似乎這樣就可以學富五車。其實未必,關鍵還是如何讀,如何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告訴了我們:讀要用心,行要用情。

他是一個古人,青衣長裳,峨冠博帶;他是一個學者,嚴謹勤勉,博學多思;他是一個詩人,浪漫多情,字字珠璣;他是一個旅者,踏遍千山,尋遍萬里;他更是一個憂患者,一個尋根者,一個思想者!

他輕鬆地穿梭於古代和現代之間,將厚重的歷史疊加在歷經滄桑的古蹟上,人文氣息撲面而來。他以今人的眼光探尋古人,勝負難料;又以古人的眼光審視今人,得失自知。

常常在想,學習語文,必研歷史。“讀史使人明智”,似乎還不在此,它能夠使人的思想變得深邃,情感變得凝重,眼界變得大氣。餘秋雨之為餘秋雨,《文化苦旅》之為《文化苦旅》,與他是個歷史學家是分不開的。歷史學家的底藴,文人的情懷,詩人的氣質成就了餘秋雨,也成就了《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之“苦”,不在“旅”,而在“尋”,他以一個現代文人的身份,穿行於長長的歷史隧道中,追尋着古人的足跡,追尋着中華文明的根,難免會帶着一種滄桑感;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審視着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的碰撞,難免會有一種憂患意識。

真的驚異他豐富的想象力。他與百年前的王道士面對面,發出痛苦的吶喊,進行着無力的控訴;他與千年前的柳宗元夜半晤面,暗自神傷,又暗自慶幸;他與三萬年前的古人類走進白蓮洞,一同走進,又一同走出。

總是被他深厚的文化底藴折服。儒佛道,信手拈來;古今事,娓娓道出;文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哲學的,如數家珍。

大概這樣的文人也有其勢難負(非“其實難副”)的時候。讀《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柳侯祠》時,總是覺得他在面對眼前所見時有一種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情感在裏面,因而情感深沉,筆墨流暢。可讀到《江南小鎮》《寂寞天柱山》等卻忽然有了種“強説愁”的味道。以為是這些篇目出自同一人之手,自己讀時產生了審美疲勞,再讀,再比較,仍然是這種感覺。於是胡亂猜想起來:名氣大了,約稿的多了?到個地方一定要寫點什麼,自己給自己施壓了?因而有時也勉強為之?可青城山不是也沒寫麼?也許,是我多慮了,也許,是我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高。都可能吧!

瓦匠,瞄匠,我就是個無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