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教師成長那些事》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42K

讀《教師成長那些事》有感

讀《教師成長那些事》有感

不知道何時在哪裏聽到這樣一句話:教師成長=專注+反思+行動。我把它記在筆記本上,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這句話的內涵,我的理解是專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反思教育教學中的得失,將自己的教育理想付諸行動。很想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準確,卻苦於不知道出處。當我拿到《教師成長那些事》的時候,這句話就在封面上,真真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啊!

這本書由一個個獨立的章節組成,每一個章節都是值得自己深深思考的精華。通過這些章節,作者林金炎老師忠實地記錄自己的心靈,用文字築起一條堅實的教師成長之路。在這條路上,我領略到一位一線教師對教育的專注、對成長的反思及醇厚的教育情懷。他採擷自己的工作點滴,娓娓道來,訴説教師成長中的感動與堅持,透過鮮活的教育敍事給我的專業成長以哲理啟迪。

感悟一——教師因專注而成長,因成長而專注。

剛剛閲讀本書的自序,已經打動了我的心靈。在網絡上,隨處可以看到下輩子不做教師的N個理由。身為教師,也常常自覺苦不堪言。研究教師職業的,也大談特談教師的職業倦怠等等。有時候,想起自己的教育理想,在現實面前也顯得蒼白無力,幾近放棄。然而,內心深處的職業追求卻又促使我在艱難跋涉,踽踽獨行。今天,看到林金炎老師自序中的一段話,又重新燃起了心中的熱情:“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裏,校園這塊最後的淨土也開始喧囂了,教師現在最缺乏的,就是專注的精神。專注了,你會發現,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節課,都是變化着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新鮮、可愛的;而你自己,更是全新的。從頭到腳,從外到裏,滲入你的肌膚和骨髓裏的,都是新的元素和血液。”是啊,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裏,我專注自己的教育教學了嗎?我想原來的想法有點淺薄了,教育教學是一種職業,若要專注,那就是自己內心深處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做新教師,從教育發現開始。發現教育藝術、發現教育理想,發現教育樂趣;也從教育中發現人生的充實和美好。唯有如此,才能夠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裏,守得一方淨土。成長,只是專注的“副產品”。我們在談教師成長,如何成長?原來,成長,只是專注的副產品!看看那些從教師成長起來的教育大師,教育專家,他們的專注,成就了成長!

感悟二——在教育的點滴中,悟出教育的哲理。

讀這本書很慢,雖然它是由一個個教育故事開始,很有吸引力,但是,每一句、每一篇都能夠引起我這個同行的思考甚至共鳴。太多的故事,我只能擇其一二了。

1、與其征服學生,不如“感謝”學生。

征服,是對學生的一種強加,是讓學生的臣服或者就範。和作者一樣,我也曾經這樣以為。而且,還以為不能征服學生而痛苦,不能讓學生臣服或就範而自卑。但是,在教育教學中,有時候也在想,能不能有一種温和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接受,使學生成長呢?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曾經熱情萬丈地做了温和式教育實驗,最終的結果,使我失望甚至是絕望。所以,當我有機會再次開始自己的教育工作時,我轉變了,而且發現效果還不錯,怎麼林老師開始不讓征服了呢?仔細閲讀之後,我恍然大悟。征服學生,給人一種強硬態度、硬邦邦的感覺,好像在有意壓制學生;“感謝”學生,説明老師在教育學生時,心裏有愛。老師只所以教育成功,是因為學生的配合和接受,主體是學生,而抱着這樣一種“感謝”的心理和態度去教育學生,或許我們的思路可能會更開闊、靈活,方法、點子可能會更多樣化,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可能會更科學、人性化。

感謝學生的接受、感謝學生的成長,感謝學生的尊重……所有的感謝都是對學生的愛,對學生的平等相待,這樣的觀念,很多看似難以處理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一切,只因為我們從“感謝”學生的教育理念出發,因為感謝學生,我們的心胸才會更加坦蕩、遼闊,才會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學生的接受能力。也就是尊重學生的生命個性化!

老子説:“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用力量去征服別人僅説明孔武有力,而以個人的人格去感化別人,那才是真正的強者。看來,我不必為自己的“無力”而懊惱了,堅持温和式教育理念,上下求索。

看現今社會,到處都看見暴力、強加等事件的發生,當我們在納悶這個世界是怎麼了的時候,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傳遞給孩子的處世方式是什麼呢?是不是也是“暴力”的征服?(除了肢體上的,還包括語言上的,心理上的,思想上的等等暴力),也是一種強加呢?我想,孩子的成長固然有家庭的固有影響,但是,教師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我們能夠給予孩子哪怕一點點正能量的影響,那也是我們師生的成長。因為哪一天,如果我們的教育只剩下孤零零、硬邦邦的“征服”,那麼教育的前景一定不太樂觀。

2、教給學生知識以外的東西更重要。

也許我們缺少的並不是對教育的正確理解,而是缺少一種勇氣、一種行動力。

我們教師,真的不缺少對教育的正確理解,教育是為了促進一個生命的健全和發展,促進一個人人格的發展,諸如此類的教育理念或多或少的植根於我們心中。但是,在實際教育中,當前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教師評價機制讓多少懷揣教育理想的人望而卻步。不得不及其注重成績。多年前,有幸和張文華老師搭班,總是被她的語文課吸引,當我每一次聽張文華老師的課,每一次想起她上課的情景,都為她的教育藝術和責任而折服。張老師每一堂課,每一句話,無不是為着學生成長而努力,但對張老師來説,卻是潤物無聲,我想,這是怎樣的一種教育責任啊,沒有那些教育理念和責任在心中,絕不會有這樣的信手拈來般輕鬆自然。

我們在教育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孩子的成長需要,教給他們感恩的心,教給他們關愛社會的責任,幫助他們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教給他們快樂、健康、陽光……這一切,都是多麼的重要。作為一名教師,我想不僅需要對教育的正確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種付諸行動的勇氣!如林老師所説:“但願未來的中國教育,讓我們看到更多的不是憂心忡忡,而是掛滿枝頭的累累碩果,還有哪風鈴般燦爛、快樂、健康的笑聲。”

一本書,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思考。雖然還沒有看完,但是,林老師的職業素養,專注、反思和行動,才是真正的精華所在。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但願也能夠做到教育成長中,悟出那個哲理;在學生成長中,記錄那些故事;在專業成長中,尋找那個“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