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顧茅廬讀後感4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27K

三顧茅廬讀後感400字【精品多篇】

顧茅廬讀後感 篇一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主要講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戰爭最終晉國奪取天下的故事。

這本書中刻畫的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但書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劉備。《三顧茅廬》中劉備三次去請諸葛亮。第一次,劉備帶着禮物來找諸葛亮。恰巧這天,諸葛亮不在,劉備失望而回。正值隆冬時,劉備又去請諸葛亮,半途中下起了大雪。張飛讓劉備等雪停了再走,劉備説:“頂着大雪去正是想讓諸葛亮知道我的誠意啊。你要怕冷就先回去吧。”於是他們繼續趕路。到了卧龍岡時,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説:“我二哥被朋友邀去遊玩兒了。”劉備無奈,只好留了一封信,告辭了。不久,劉備就來拜訪諸葛亮。童兒説:“先生在家,但還在午睡。”劉備就一直等到諸葛亮睡醒和他暢談天下大事。

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了只要不放棄,不氣餒,堅持到底就可以獲勝。

顧茅廬讀後感 篇二

三顧茅廬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時代,茅廬的意思就是茅草蓋的房子,三顧就是三次拜訪。合起來就是三次去茅屋拜訪。

劉備想要請住在降中卧龍崗茅屋裏的孔明當自己的軍師。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沒有遇到,第三次終於遇到了,可是孔明先生正在茅屋裏睡午覺,劉備就來到院子裏耐心等待,最後,諸葛亮被劉備這種執着的精神與誠意所感動了,諸葛亮醒後就請劉備進來,劉備還很有禮貌的送上帶來的禮物,恭敬的説了聲:“請先生多多指教。”從此以後,諸葛亮就一直在劉備的身邊為他統一天下出謀劃策,並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建立了三國時代中的蜀國。劉備在諸葛亮的帶領下也如魚得水,心裏茅塞頓開了。

這篇文章主要寫出了劉備三次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邀請他出山的故事。文章重點表現了劉備對賢才的渴求,同時也看出諸葛亮的確是一位曠世奇才。從這文章我也能看出劉備很有禮貌、耐心,這正是我要學習的精神。

顧茅廬讀後感 篇三

三國時期,劉備因缺少人才,去拜訪了諸葛亮,想請他出山幫劉備打天下。前兩次,因為諸葛亮不在,落了空,第三次終於拜見到了這位卧龍先生,在劉備的真誠邀請下,諸葛亮覺得劉備是真心誠意的,於是便隨他一起出山,開拓了一片江山。出山後,兩人關係一直相互融洽,劉備常説:“我得到諸葛亮,就像魚兒得到了水啊!”·讀完《三顧茅廬》,我不禁掩卷長歎: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最好的橋樑。

有了真誠,朋友就會真誠對待你,朋友就會成為我們最好的傾訴對象,成為安慰我們的貼心知已,成為我們快樂成長的夥伴。只要真心誠意地對待每一件事,成功就不會離我們很遠。劉備不僅對諸葛亮的真誠讓我感動,他愛才、尊才的品格也令我久久難忘。諸葛亮出山後,一生追隨劉備,而劉備對諸葛亮也處處尊敬,甚至在臨終託孤時,讓諸葛亮擔起復漢的重任。正是由於這份真誠,讓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們在學習成長過程中,要相互尊重、相互愛護,培養自己優秀的品質,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用真誠成就自己的一生。

顧茅廬讀後感 篇四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的第十章《劉皇叔三顧茅廬》。讀完之後感慨萬分,對劉備這個人物更是刮目相看。

劉備深信徐庶推薦的諸葛亮是個賢才,便想準備些禮物,和關羽、張飛一起前往隆中拜訪。三人來到了諸葛亮的草廬前,説要拜見先生。小童説,先生不在。劉備無奈,只好回去。隆冬時節,天氣寒冷,劉備帶着關羽和張飛第二次來到茅廬。聽小童説諸葛亮先生已經回來了,便又去拜訪他。結果回來的並非諸葛亮,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劉備只好留了一封書信給諸葛亮,便告辭了。第三次,終因劉備的真誠打動了諸葛亮,請出了這位隱居山林的卧龍先生諸葛亮。

我認為,劉備身上還有一種最難能可貴的品質就是鍥而不捨、三顧茅廬、堅持不懈,他的誠意打動了諸葛亮。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我們都要向劉備一樣,堅持不懈,遇到困難決不氣餒,你將會離成功越來越近。《劉皇叔三顧茅廬》講的是一段歷史,説的是一個故事,它讓我深受啟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顧茅廬讀後感 篇五

《三顧茅廬》這篇課文向我們敍述了在天寒地凍的冬天,劉備三次騎馬去卧龍岡,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完成統一國家大業。

讀過這篇課文,讓我不由想起了一件發生在我家中的事情——幾年前,媽媽報考了全國執業藥師考試,在考前一個多月的時候,媽媽一下子就有了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勁頭。

在白天的時候,媽媽清晨5點鐘就起牀,在我和爸爸睡得沉沉的時候,她臉上架着一幅眼鏡,坐在電腦前,不斷地忙碌起來,有時她的眼睛盯着電腦,似乎在思考什麼;有時,她低下頭來在筆記本上記錄着什麼;有時,她仰起頭來,嘴裏不時地蠕動,似乎在背誦一些主要的內容……她一直就這樣忙碌着,直到時針和分針停留在7:50的那一刻,她才停下手中的忙碌,去上班……

晚上,眨眼功夫時間到了8:00,我已經上牀睡覺了,可媽媽還坐在電腦前,不停地往腦子裏輸入一批一批的知識,媽媽在學習的時候,好像永遠也不知道疲倦似的……

現在想起來,覺得那時的媽媽和課文中的劉備還真有點相似。劉備可以説是求賢若渴,而對媽媽來説知識彷彿是一個口乾舌燥的人看見了一桶水一樣。

你們也能做到嗎?

顧茅廬讀後感 篇六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中的廣為流傳的一段佳話。是中國禮賢下士的代表範例,表現出劉備劉皇叔的求賢若渴。

《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很瞭解了,故事講的是劉備三次登門誠邀諸葛亮幫助自己成就帝業,三次拜訪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最終把一生都奉獻給了蜀國。這份誠意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覺得遇得明主,所以甘願為劉備打天下。我們現在對待人才的誠意不也應該跟劉備一樣嗎?就像是近些年來全國各地企業單位招攬人才的決心,有的是高薪,有的是送房,有的還能幫你把愛人的工作和子女教育連帶一起解決。錢不是萬能的,唯有情才能打動對方,瞭解對方家庭情況,順帶把對方後顧之憂都解決了,這不是現代版“三顧茅廬”表現出來的誠意嗎?真誠是打動對方心房的鑰匙,這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尊重和重視,更多是人文關懷,解除後顧之憂的戰士才能在戰場更加投入。

劉備的成功與他對待人才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雖然蜀國最終被滅,但這其中有很多歷史原因。不管社會發展到什麼樣的地步,人跟人之間的真誠和尊重都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