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6W

第一篇:《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科學,引領我們成長

--讀《太空旅行記》有感

最近,我一做完作業就捧起《可怕的科學》系列叢書,有幾次因為看得入了迷,上學還差點遲到。

《可怕的科學》系列中有很多引人入勝的書,但我卻只垂青於那一本《太空旅行記》,它告訴我們宇宙是從大爆炸開始,後來,銀河系,太陽系,地球逐漸出現,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也都一一浮出水面,被世人所知曉。如今,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剛剛被“開除”的冥王星也成為我們茶餘飯後所談論的東西了,這本書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每個行星的基本資料,讓我們知道星球如果有生物會是什麼樣子,教我們如何夜觀星象,告訴我們恆星的形成,消失,還有很多其他的天文知識,星系模型,其中描述的實驗內容無一個不有趣,無一個不引人入勝,當真是看得都不想睡覺。

《太空旅行記》告訴了我許多道理,當我們來到一個星球上時,我們應該抬頭看看天空,如果天空是漆黑一片,那就意味着這裏沒有大氣,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地方。然後,我們可以試着去跳一跳,看看它的引力是不是很強,如果引力強,那我們就有可能會被牢牢地禁錮在地上,動彈不得;如果引力不強,那麼你興奮地一蹦三尺高便再也不是難事……看完了這本書,我們能知道星座於你的命運毫無關係,抓緊學習才有可能改變命運。

最神奇的是:太陽為什麼和月亮看起來一樣大?它們是在一起相依相伴嗎?不,是因為太陽比月亮大了400倍,而月亮卻比太陽離

我們近了400倍,若不是這個神奇的倍數組合給我們施了個障眼法,那太陽和月亮無論如何也不會形成這種奇特的景觀。在古代,占星術盛行的時候,那時的人們對星星充滿了神祕感,根本無法瞭解星球的真相。現在的科技條件,給我們塑造了一個良好的觀星環境,天空中看上去密密麻麻數不清的星星,其實離我們地球的距離各不相同。還有那最神祕恐怖的黑洞,由於它強大的引力可以吞噬一切物質,連光線都逃不出去,一直存在的時間也停止了,所以理論上在黑洞中人是永遠不會變老的。

《太空旅行記》讓我明白了天空中的無數知識,但是,我知道,還有更多的祕密正等着我去發現。

第二篇: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在這個假期裏,我讀了一套名叫《可怕的科學》的書,裏面以有趣的形式講述了科學的奧祕。雖然名為《可怕的科學》。其實並不可怕,它是我們身邊的科學,是並不需要高深的知識就能掌握和理解的科學。

這套書曾獲得安萬特青少年獎三次。這本書非常暢銷,全球一共銷售到二十五個國家,共銷售了上千萬冊。這套書還受到着名數學家、科普專家王渝生教授、清華附中副校長劉俊博先生的特別推薦呢!我最喜歡的當然是“經典科學”系列了。它以幽默的方式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科學知識。你看了這本書一定會哈哈大笑,當然也會增長知識了!我在網上看到了一本書,叫《醜陋的蟲子》,我一看到書的名字,就產生了好奇感。‘醜陋的蟲子’,這名字真怪,蝴蝶多漂亮呀!為什麼醜陋呢?我心裏暗暗想道。

一天下午,我寫完作業後沒事幹,於是就看這本書。剛一打開書,我就像被磁鐵吸引住了。這本書介紹了許多昆蟲的種類和生活習性,還有一些有趣的問題,還告訴我許許多多的昆蟲趣聞,比如:蜘蛛曾在太空吐絲啦;或世上有10000種螞蟻啦;能夠判斷風的方向啦……讓我眼花繚亂。我覺得這本書不應該叫《醜陋的蟲子》,它應該叫《奇異的蟲子》或《靈巧的蟲子》。這本書可以帶你去暗訪那些臭名昭着的蟲蟲家族,探尋科學家的噁心收藏,指明毒蟲隱祕的藏身之所,替你摸清昆蟲狡猾的‘作案’手法,幫你揪出潛伏在身邊的蟲蟲特工……看到這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竟然是蟲子與人類發生的事,看完這個部分令我開懷大笑,因為太有趣了,先是人和同等比例的蟲子比賽,人類總是失敗;還有一張令人作嘔的食譜:炸白蟻,炸蠶蛹,烤蜘蛛,生吃15釐米長的天牛幼蟲……光是聽到這些名字,我的午飯就在肚子裏翻江倒海。書裏還介紹了蟲子與人類對自然災害的觀點,非常地有趣。

《可怕的科學》,以全新的視角展示了科學,它顛覆了我對科學的理解,使我步入了一個新的層面。科學,無處不在;科學,是人類社會的基石;科學,推動着時代的進步;科學,為我們構築美好的未來!

第三篇:《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你看過《可怕的科學》嗎?一看名字挺嚇人的,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挺刺激那是一定的,我是男孩!我喜歡這種刺激哈!

《可怕的科學》共10冊,內容很多,包括的面也很廣,但是感受都差不多,裏面的插圖很刺激哦,會讓女生大叫的,嘎嘎!

我介紹一本吧,怪物男孩:把“屍體”一塊一快縫起來的!他還喝血、大腸可樂······感受如何?還有弗朗肯斯坦男爵在書中教我們做的種種讓人感到噁心的實驗···嘎嘎!會讓我們立刻明白其中的道理,做起來也不是太難的,但會過目不忘的,《可怕的科學》讀後感,讀後感《《可怕的科學》讀後感》。

咋樣?男孩!想挑戰嗎?那就快快來翻看《可怕的科學》這套書吧!

第四篇:可怕的科學叢書讀後感

《可怕的科學》叢書讀後感

曹敏

著名的編輯學家葉至善老先生的一句話:只有枯燥的講述,沒有枯燥的科學。的確,科學完全可以很有趣,尤其體現在這套最新引進的科普圖書《可怕的科學》上。“科學其實並不可怕”。科學世界裏千七百怪。

這套書共有五大類。第一大類:經典科學,講的是一些科學知識。第二大類:另類新知。包括:常用事。第三大類:自然探祕。裏面有些自然知識。第四大類:經典數學。它會讓你浸泡在數字海洋中。第五大類:體驗課堂。它會讓你體驗很多感覺。

“經典科學”系列分20冊。包括:醜陋的蟲子、顯微鏡下的怪物、動物驚奇、絕密身體報告、植物的咒語、自命不凡的大腦、殺人疾病全記錄、觸電驚魂、身體使用手冊、進化之謎、時間揭祕、力的驚險故事、聲音的魔力、神祕莫測的光、能量怪物、化學也瘋狂、受苦受難的科學家、改變世界的科學實驗、魔鬼頭腦訓練營、肚子裏的噁心事兒。

“另類新知”系列分14冊。包括:破案術大全、電影特技魔法秀、美妙的電影、消逝的恐龍、巧克力祕聞、墓室裏的祕密、神奇的互聯網、超能電腦、藝術家的魔法秀、魔幻音樂人、街上流行機器人、超級建築、太空旅行記、奧運故事。

“經典數學”系列分9冊。包括:要命的數學、特別要命的數學、你真的會+—×÷嗎、尋找你的幸運星—概率的祕密、逃不出的怪圈—圓和其他圖形、絕望的分數、數字—破解萬物的鑰匙、測來測去—長度、面積和體積。

“自然探祕”系列分9冊。包括:雨林深處、死亡沙漠、地震了!快跑、絕頂探險、無情的海洋、驚險南北極、憤怒的河流、殺人風暴、發威的火山。“體驗課堂”系列分5冊。包括:體驗恐龍、體驗鯊魚、體驗宇宙、體驗沙漠、體驗叢林。

《可怕的科學》系列叢書作者們挖掘的絕對不是簡單的數據和原理,在遇到這些玩藝的時候,往往佐以幽默的文字和圖片,以沖淡科學本身的艱深和枯燥。具體地説,作者們是用好玩的文字來講故事,用直觀的圖畫來講解科學原理。非常值得全體師生閲讀。

第五篇:《可怕的科學:改變世界的科學實驗》讀後感

推薦

《可怕的科學:改變世界的科學實驗》讀後感

作者:姚崇翀學校:平陰縣實驗國小六年級十班

郵政編碼:250400電話:15866(更多文章請關注)716388

指導教師:高真

我非常愛讀書,看過的書不計其數,各種各樣,五花八門。在我的書架上,有小説集,有漫畫書,有文章精選,也有科普書籍。其中,我最喜歡的科普書就是又厚又寬的《可怕的科學:改變世界的科學實驗》了。其實,我買這本書已經很久了,但由於家裏的書太多,一直沒看過來,最近才開始看。我一旦拿起這本書,全部精力都在這本書上,手不釋卷,看完一遍還想再看。我一有時間就會拿起這本書來,細細品讀,彷彿一個飢腸轆轆的孩子看見了美食一樣。

我之所以愛看《可怕的科學》系列叢書,是因為它的內容並不只是枯燥乏味的科學知識,它還時不時地會有一些幽默的語言,使人願意看下去,讓我在歡聲笑語中汲取知識。而且,它還設置了一些懸念,讓你情不自禁地想繼續看下去,讓你迫不及待地想一直讀下去。《可怕的科學:改變世界的科學實驗》就是如此,既幽默又易懂,還有一些引人捧腹大笑的插圖。例如,在做“人為製造的嘔吐”這個實驗時,它就註明上了這樣一段有趣的標識:“一定要在成人的幫助下剁菜,格雷姆格里夫醫生的處方是‘一盤剁得十分碎的胡蘿蔔’,而不是‘一盤剁得十分碎的手

指’”;在“要命的醫學實驗”章節之前,它還寫了“是的,下一章我們要用身體做一個絞痛實驗,好可怕啊!”而且還畫了一個用血滴成的箭頭,把你的好奇心全部勾起來,讓你願意看下去。

《可怕的科學之改變世界的科學實驗》寫的是各種各樣的科學實驗。書中的科學實驗一共有七個章節:格雷姆格里夫醫生的“要命的醫學實驗”,馮肯斯坦教授的“古怪的大腦實驗”,比斯特博士的“噩夢般的生物實驗”,伯金斯老師的“奇怪的化學實驗”,拉茲教授的“瘋狂的力學實驗”,維耶博士的“伴有劇烈震動和巨大響聲的實驗”以及布熱芙教授的閃耀的光電實驗。這些實驗都是非常著名的,要不然怎麼叫“改變世界的科學實驗”呢!有一些實驗是我們平常不能做的,例如“給樹稱重”、“炸燬房屋”;而有一些則是輕而易舉的實驗,例如“手指擺動”、“飛球實驗”。我也根據書上的步驟做了許多實驗。通過這些實驗,我在實踐中得到了知識,也讓我的動手能力更強了。

看完了《改變世界的科學實驗》,我也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實驗,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有一次,我對書上的“令人迷惑的顏色”很感興趣,它需要一幅圖和你的眼睛——當然,只是盯着圖看而已,沒必要想得那麼恐怖。但最終實驗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在於我的眼睛——我實在沒辦法持續30秒盯着圖不眨眼呀。自己不行,那就叫別人來吧!於是我“招兵買馬”,把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叫來,輪流做這個實驗。結果十分令人遺憾的,他們也無能為力。失敗是成功之母,於是,我把目標轉向另一個實驗—

—“在胳膊上劃字”。於是,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甲輕輕的在手臂上寫字,再用揉搓。嘿,字變成紅色的了。其實,我早以前就發現了這個現象:有一次,我手被課桌角劃了一下,手上出現了一道白色的痕跡。我覺得痛,就用手指反覆磨擦。過了一會兒,原來的白色痕跡變成了紅色的,並且腫了起來。做了這個實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處處都有知識,關鍵在於細心觀察。為什麼有些人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而有些人沒有呢?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細心觀察。比如説,蘋果砸到你的頭上,也許你也只是抱怨幾句罷了,但牛頓卻發現了萬有引力。是因為牛頓聰明嗎?不是的,是因為牛頓有一顆善於思考的心。許多科學家都是如此,別人摸瓜他尋藤,別人摘葉他問根。你瞧,只是一個砸在頭上的蘋果,一砸砸出了一個真理,一個改變世界的真理。

讀了《可怕的科學之改變世界的科學實驗》,我更理解了“天才=1%的靈感+99%的汗水”這句耐人尋味的話。我一定會細心,堅定不移地做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