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心聲》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3W

《心聲》讀後感多篇

《心聲》讀後感1

並非上綱上線,也不想聳人聽聞,讀黃蓓佳的小説《心聲》,我的確感受到一股痕跡不彰卻又無孔不入的冷暴力。

小説的主人公,一個名叫李京京的國小生可憐巴巴地渴望能在區級公開課上讀上一段課文,卻被程老師以一句“你的嗓子沙啞得厲害,念不好”輕描淡寫而又十分武斷地拒絕了。這種以經驗支撐、以權威自詡,卻膚淺不堪、有失公允的想法,現實生活中還少嗎?不錯,嗓子好的確是讀得好的充分條件,但卻不是必要條件,因為這裏面還有音量的控制、節奏的把握、情感表達的處理、朗讀者自身生命激情的注入等一系列因素,而後者恰恰是最為重要的。連小京京都懷疑:“朗讀課文難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嗎?”教師還理直氣壯地貫徹自己謬誤的想法,這不是冷暴力又是什麼?

靠想當然將學生學習的熱情、興趣、尊嚴“斬立決”的現象,在當下的教育生活中不是依舊在肆無忌憚地蔓延嗎?比如,按學生成績的好壞排座位;教學時只講和中大學聯考考點有關的內容,對學生的其他疑問一概不管;對成績優秀的學生如春天般的温暖,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如寒冬般的冷酷……從這個角度講,程老師的拒絕帶有一定的隱喻特徵,折射了教育冷暴力的專斷與普遍。

程老師的決絕底氣十足,關鍵是將這次公開課上的朗讀和學校的榮譽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學生朗讀得好,可以彰顯教師的教學功力與實力,也順帶提升一下學校的美譽度、知名度,如此至關重要的大事豈能兒戲,豈能草率?於是,犧牲一個孩子正常、合理的訴求,也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於是,讓學優生上場,甚至提前預演到説什麼話、做什麼動作都有細密的規定,也就成了見怪不怪的事情了。程老師囑咐林蓉、趙小楨、周海等6人分別讀那些段落,堪稱是中國公開課教學虛假、做作形象的寫真。在現實生活中,打着集體榮譽的旗幟,引導學生對上面來的督察説假話等現象,可謂與此同質!

公開課開始了,“很多同學心裏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程老師倒是不怕,打開課本就開始講課。“先講契訶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幾個生字、生詞教了幾遍……”生平——成就——生詞——朗讀,再添上“分析講解”“佈置作業”等環節,完全是一套陳舊、腐朽,缺乏個性創造的教育成規。這樣的課,倘若有參考書在手,連一個普通學生也能勝任,更遑論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呢?“共識性”的內容,大可讓學生去預習、自學,教師需要的是科學而藝術地表現“獨識性”的內容,即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消化與開發,從而盡享生命融合的審美愉悦。這才是真正的有效性教學,這才是真正的人文關懷。

形象鮮明,意藴豐富,語言優美,極具美學價值的作品,為什麼一經教師講解,就變得面目可憎、索然無味?和程老師這種大卸八塊、遠離探尋人物內心世界、遠離叩問人類生存意義的教學方式,不能説沒有一點關係。依靠教育教學的成規滑行,不懂批判,不懂突破,教學是省事、省心、省力了,可是自我提升、自我發展,學生的言語人格、言語生命力的牧養和薰染,也一併省了,這不是在認認真真地屠戮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熱情,又是什麼?

古人説:“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洞穿的正是“技與道”的關係,倘若只關注教學之技的傳授,甚至連“技”也談不上,只是照本宣科,再佐以狹隘的功利主義思想,完全忽略教育大道的探求、自我生命的在場,人就只能異化為傳聲筒、學舌鸚鵡、教學機器,自救尚且乏力,更遑論度人?米蘭·昆德拉説得更絕:“藝術以對抗時代的進步而獲得它自身的進步。”其實,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呢?在主流的教學方式中浸泡久了,就像温水中的那隻青蛙,早已失卻躍出的衝動,還談什麼呼吸新鮮的教育空氣,在更廣闊的天地裏施展身手,張揚自我的生命活力,進而推動教育的進步呢?不少教師歎恨,辛辛苦苦培養的弟子,進了名牌大學就成了白眼狼,不但從不問候,有的甚至還在背後説自己的壞話;一些家長悲慟,含辛茹苦地將子女撫養成人,結果其對父母愛理不理,甚至還拳腳相向……這些不都正是重技輕道,導致真正意義上心靈關懷的缺失所造成的惡果嗎?

冷暴力還表現在師生思想的錯位上。“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師,彷彿想説什麼”,可見他的內心在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老師雖然沒有點到他,可是他卻那樣渴望朗讀,因為他太喜歡《凡卡》這篇小説了。跟老師説還是不説?他正在緊張地權衡着,可程老師是怎麼看待這個善良而認真的孩子呢?

“李京京,又是你不定神。”程老師皺起了眉頭。似乎是嚴厲的提醒,但厭惡之情已經昭然若揭。對孩子內心世界的判斷已經失真,還堂而皇之地加以訓斥,冷暴力的粗蠻與荒謬可見一斑。一個“又”字看似洞察入微,實際上卻將曲解所產生的霸道作風推向了巔峯。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經歷,京京到底承受了多少次?他是怎麼一步一步從艱難中挺過來的?我們期待教育能培養一種“復歸於嬰兒”的“真人”“至人”,卻不知不覺、持之以恆地戕害“真人”“至人”的真誠之心、進取之心和對生活的熱愛之心,這到底是怎麼了?當我們感歎世風、學風一代不如一代的時候,可曾想過這背後還有自己的一份功勞? 福建師範大學潘新和教授認為,言語生命意識“主要是靠言語生命來傳遞的,這其中主要靠語文教師的言語行為中顯示出的言語人格感召力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小説中的程老師以高壓的態勢曲解京京的善良意願,而又缺乏調查、傾聽的耐心與誠意,能培養出怎樣的言語人格來呢?膽怯者痛苦承受,圓滑者裝模作樣,叛逆者起而頂撞……但不管是哪種類型,都不是健康的言語人格,哪怕學生分數奇高!

教育的冷暴力也表現在家庭中。

京京小時候跟爺爺過,“後來京京長大了,媽媽説要讓他到城裏來上學,他就再沒見過爺爺。可是爸爸媽媽總吵架,總吵架。一吵起來,媽媽總是打他,一邊哭一邊打……京京也盼着爺爺哪一天來看看他。”

“總吵架,總吵架…總是打他”,3個“總”字,真是道盡了京京的辛酸、不滿與無奈。爸爸、媽媽哪裏知道,他們隨心所欲,盡情釋放的怒氣、怨氣,已經構成了京京心靈的陰霾。常規意義中温馨、安全的家,在京京這裏已然成了可怖之地。不然,他何以不喜歡這個家,總是想念鄉下的爺爺呢?

冷暴力還無聲地裹挾在同學的言行中。

被教師認可的趙小楨讀的是《凡卡》的第二段,因為試讀時“讀出來的調子總是軟軟的,奶聲奶氣的,好像寫信的不是窮孩子凡卡,而是個愛撒嬌的小姑娘”,京京很是着急,真誠地告訴她:“不是這樣的!”在京京心中,“凡卡不是個嬌滴滴的小姑娘,他那時才九歲,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城裏當學徒,吃不飽,還要捱打,他傷心極了,盼望爺爺去救他,他是在懇求,在哭訴,絕不該有這種撒嬌的腔調。”可是他的善意提醒,趙小楨卻很不屑:“你又不是老師,怎麼知道我讀得不對?”並且挖苦京京是“妒忌”。屋裏的其他同學是什麼表現呢?“全都鬨笑起來”!

雖然是一羣看似天真的孩子,可是卻又分明有了魯迅先生極其鄙夷的看客心理,用不屑、嘲笑圍殲一切真誠、善良、熱情和良知。

分析至此,也許有人隨之也不屑起來:程老師並非什麼暴力狂,當京京聲情並茂的朗讀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時,她不是從講台上走下來,走到京京面前,聲音發顫地表揚他了嗎?她是善良、認真的啊!趙小楨也畢竟是個孩子,聽了京京的朗讀,她不是輕輕地抽泣了麼?她畢竟也是個淳樸、天真的孩子啊!

可是,恰恰是因為善良、認真、淳樸、天真,施行教育的冷暴力才更具有隱蔽性、欺騙性和無法撼動甚至無法懷疑、無法掙脱的力量,因而帶來的傷害也更深入骨髓。作者顯然是個有心人,也是個聰明人,她選擇的是很多人都不在意,或者不屑在意的小事來細細開掘。因為小,因為被漠視得久,所以一旦被集中開發,其中藴含的精神能量才顯得格外磅礴有力,而其鍼砭意義也更具有普遍性。她將京京的經歷和心路歷程與萬卡的不幸對照寫、融合着寫,將孩子微弱卻合理、細小卻真情的心聲放大來寫,其間夾雜的痛心、哀傷、省思與批判,是不言而喻的。她的小説發表於1982年第3期的《兒童時代》,時隔近30年,類似現象還是不絕如縷,這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小説的結尾似乎是個光明的尾巴,可是京京竟然這樣想:“等放了學,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個小樹林子裏,給鄉下的爺爺寫一封信……”請注意:不是趴在家中的寫字枱上寫,不是伏在教室的課桌上寫,而是“躲到”小樹林裏寫,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教育冷暴力的傷害之重、之深,已經到了何種程度!也就是説心靈的傷口看似暫時癒合,教育的陰影卻鑽到孩子精神的血脈裏去,抹也抹不掉了。

京京給爺爺寫的那封“像凡卡寫的那樣的信”裏有什麼內容呢?凡卡懇求爺爺帶他離開那個毫無温暖、毫無人性的城市,如果京京也是希望這樣,那麼城市所謂的優質教育,家庭所謂的優越條件,在京京心中顯然是不值一提的,這不是教育的莫大悲哀麼?這不算是教育冷暴力的鐵證麼?

《心聲》讀後感2

剛一聽到《心聲》這個題目,我的腦海中就顯現出了由我的好奇心引出來的一個問題——這個短文中到底講的是誰的心聲呀?這個問題在我讀者一篇短文是一直陪伴着我。

小説寫一位與萬卡有着相似命運的小男孩,要求在語文公開課上朗讀課文《萬卡》,遭到老師拒絕,通過故事揭示了社會生活和義務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問題。小説以其深沉的思想內涵,悽楚的人物形象,纖麗的情節敍述和令人傷感的語言表達,感染着讀者。

我感覺萬卡挺可憐的,他是一個弱小的生命——才僅僅9歲就要幹活,而且他還是一個無父無母、沒有人疼愛的小孩子。文中的主人公李京京的家庭背景也很讓人同情的——自己離開了疼愛自己的爺爺來到父母身邊,但是父母經常吵架,而且父母一吵架母親就打她,她似乎成了母親的出氣筒。她和萬卡一樣都很想爺爺。其實我也有和李京京同樣的經歷——在我2——3歲時媽媽和爸爸就來鄭州了,把我和哥哥放在老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但是我總喜歡跟着爺爺。晚上見到爺爺在家門口坐着,我就會過去坐在爺爺的身上。現在我只堅信命運對我和其他人不可能公平,但只要我心中充滿希望不斷的努力生命就會創造奇蹟。

《心聲》讀後感3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老師是培育這些花朵的辛勤的園丁。一位合格的老師,是能公平、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予每個學生相同的關愛和發展機會的。然而,把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能做到這些的。

《心聲》中,李京京要求在公開課上朗讀課文,可他被老師以嗓子沙啞為由拒絕了。他非常傷心、難過,想到自己的遭遇竟與課文中的凡卡極為相似,不由得悲從中來,他的心與凡卡的心產生了共鳴。最後,在公開課上,李京京偶然地得到了機會,並聲情並茂的朗讀了課文。

作為一位老師,就不應該對學生存有偏見,應該客觀、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朋友,關心他們、愛護他們、體諒他們、幫助他們,甚至關愛他們勝於愛自己。如果每位老師都能夠做到尊重學生、關愛學生,那麼,又怎麼會出現老師體罰學生、學生頂撞老師等等諸如此類的事件呢?

我想,老師和學生之間是不是太缺乏溝通了呢?我們不妨換位思考:做學生的,多體諒體諒老師;做老師的,應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從何説起呢?有時候,聽取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改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足,那便是尊重;有時候,把自己當作是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在一起,談天説地,沒有一絲隔閡,把他們看作是可以交心的知己,那也是尊重;有時候,贊同一個學生讀獨到的見解,那也是尊重;有時候,給學生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那同樣是尊重。

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給學生一個機會,同樣,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心聲》裏的程老師,為什麼一開始就不給京京一次機會呢?主要原因還是對學生不能公正、平等地對待。要是她能夠給每個學生相同的機會、相同的愛,靜靜也不會如此悲傷了。

老師,給我一次機會吧!不知有多少學生的心中盪漾着這句話,希望老師能夠給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但願所有的老師,面對這些舉着小手的孩子們,給予他們一份愛——一個機會,叫出他們的名字。

《心聲》讀後感4

道德品質的基礎是尊重自己和他人及被人尊重;每個社會人都有權利、責任實行這三種尊重。

——題記

老師培育祖國未來的花朵,但卻不能挑剔與放棄那普通平凡甚而凋零的幾枝花兒;老師澆灌祖國以後的樹苗,但卻不能只精選那最高、最壯以及最繁茂的幾株……每個人,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可以最可愛;不是最聰明,也可以最充實;不是最順利,也可最樂觀……

從希臘的蘇格拉底的“產婆術”知曉,教師公正是建立良性師生關係、促進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根源。在中國的孔子的“有教無類”領悟,教師公正是實現“大同社會”、產生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的美談的重要基礎。

從《心聲》文章中李京京受到的來自其老師的不平等待遇,更讓我們對教師公正對待每個孩子的問題而深思熟慮。教師個人的性格、風度、素質不同,而引出了他們對調皮搗蛋的壞學生及乖巧懂事的好學生的態度及言行全然不同。因此,這“不公平”三字便由此而發。

學生的能力有限,被老師認為不思進取;學生的勤奮有度,被老師認為貪玩好樂;學生的智商有異,被老師視為愚蠢之極。在學校這個小社會裏,“成績”似乎變成了可上天遁地的通行牌。只要成績好,作違反校規之大事可不予深究;只要成績佳,做違背良心的壞事可隨心所欲。而那些成績差的人,只要不小心踐踏草坪,被視為“破壞環境的罪人”、只要不注意,衣着襤褸,就會被貼上“邋遢如鼠”的標籤。學校裏,一有壞事,首當其衝被調查的是他們;老師一有煩悶,“一馬當先”被當出氣筒責罵、訓斥的亦是他們。成績好的人與成績差的人之間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在這條深溝裏便會出現那可怨可艾的事物。

但那兩面青山中難道不能搭建一座橋而逾越穿過這鴻溝麼?那被人在行為上踐踏、精神上鄙夷的差生難道不能靠自己努力為走上那個受人奉承、被人尊重優生之路而鋪上一層由石板鋪成的平坦之路麼?為什麼,我們要站在一旁對老師的不公平待遇責罵、怨艾、諷刺,卻不會利用這段時間來為成為優生而奮鬥、努力,與那無可挑剔的優生分庭抗禮、並駕齊驅呢?當我們受到那般尊重,便有資本批判差生不被人尊重的弊端,這不是件益事麼?

尊重,要靠自己來獲取;尊重,要靠自己來抓取。但,當我們躋身於這備受尊重的“上層學生”時,我們也不能去譏笑、去打擊、去諷刺曾與我們又相同經歷、相同地位的保守不尊重的“下層學生”。否則,這與曾經你所討厭的人又有何異呢?

“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人必自辱而後人辱”的千古佳句永記吾心,無敢忘卻。

尊重是人類各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經不斷演變而形成的。這種最基本的價值理念是傳統中華美德的核心內容。而那平等,是現代社會中人們交往的基礎。但如果沒有尊重,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平等。

《心聲》讀後感5

在今年的寒假中我有幸讀了《心聲》這篇文章,它是我國當代作家黃蓓佳寫的,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名平凡的學生李京京在一次上公開課的故事,他知道老師要求朗讀的內容恰恰是他自己最喜歡的《萬卡》,他非常高興並非常希望能夠在課堂上朗讀這篇文章,因為《萬卡》的主人公的經歷和他非常相似,也勾起了他對往事的回憶,但老師卻因他聲音“吵啞”而拒絕了他的請求,甚至連同學們都嘲笑他。在公開課上,卻因為趙小楨的怯場,李京京有機會朗讀這篇文章,也最終打動了老師和同學,老師和同學給予了他熱烈的掌聲。這篇文章對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機會是給與有準備的人的,只要我們平時學習刻苦努力,就會像本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李京京一樣走向成功。

記得有位先哲説過,機會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陳景潤沒有幾麻袋的演草紙,就不會完成哥德巴赫猜想,也就不會摘取科學皇冠上的明珠;達芬奇沒有一次次枯燥的繪畫雞蛋,苦練繪畫基本功,也不可能會有蒙娜麗薩那迷人的微笑;姚明沒有一次次的練習投籃技術,就不可能有在賽場上的揮灑自如,屢屢投籃得分。我們正處在國小階段,正是打基礎的黃金階段,俗話説,“萬丈高樓平地起,國小階段是地基。”只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學習,我們一定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成功也一定屬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