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散步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4W

散步讀後感多篇

《散步》讀後感 篇一

今晚和兒子一起認真拜讀了莫懷戚的《散步》,文中描寫的情景彷彿身臨其境,腦海裏不斷的出現自己生活中同樣的場景。兩位媽媽各自拉着自己的兒子,手牽手、心連心,漫步在臨街的馬路上,公園的小路上、河水邊、過橋上,母親的步履蹣跚和兒子的歡聲笑語再次浮現在眼前、迴響在耳邊。

全家人一起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平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生活在如此快節奏的今天,這樣的時間也不是每天都可以擁有的。作為兒女或父母雙重身份的我們,真切的感受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感受到身上的擔子沉甸甸的,深深地體會到人到中年的責任重大。面對社會,要愛崗敬業、不斷學習、自我提升、與時俱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面對家庭,我們上有老,下有小,為兒女要贍養和關愛父母,陪伴他們慢慢變老;為父母要培養和教育我們的孩子真善美,健康快樂的成長,陪伴他慢慢長大。

人到中年多不易,生活瑣事常相伴;回首往事細品味,真情流露親情在。送給奮戰在敬老愛幼、努力工作的中年朋友們。與君共勉!

《散步》讀後感 篇二

作者莫懷戚選取一件平凡的小事,通過一家三代人散步——兒子背母親,母親背兒子等細節,以小見大,不經意間,寫出了一家三代人之間的濃濃親情,道出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好品德,讓人回味無窮。

課文讓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每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言行教育引導孩子。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師,英國教育家巴特勒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長期的根深蒂固的,其成人後的種種習性,80%來自父母早期的影響和教育。課文從初春陪母親、攜妻子散步,到決定“走大路”,“背起母親”等,無不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關愛呵護,以及對兒子無言的教育和引導。與時下一些不承擔贍養老人義務的人相對照,其對下一代的影響引導是不言而喻的。

課文還揭示了另一個問題:社會和諧的動因。人是組成家庭、社會及人類世界具體的表現形式,人間的親情,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完美和諧,都離不開人的責任——對生命,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每個人都是要老的,而老人是需要贍養的,是需要情感與安慰的,但更需要對生命的珍重和人格的尊重。但這一任務需有誰來承擔?他的兒女們。孩子是家庭的成員,是未來和希望,他們需要呵護,需要教育引導和健康成長,而父母就是鏡子,就是導師。因此可以説,尊敬長者,愛護子女,同時有責任心地完成社會所賦予的使命——如果每個家庭都若此,社會就會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融洽,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一切向錢看,為了金錢利益父子成仇,夫妻離異,兄弟反目成仇等等違反親情、人倫、道德的現象司空見慣的情況下,家庭美德,人間親情還有無存在的必要?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文明的向心力。中華民族要發展,要實現偉大的復興,沒有人間親情,缺少家庭和睦以及社會的穩定和諧,是萬萬不能的。

因此,每個家庭必須從現在,從自身做起,摒棄功利思想,從尊老愛幼、教育好下一代入手,發揚傳統美德,以責任心、愛心為建立和睦家庭、和諧社會出一份力。我呼籲每個家庭,到了春天,都和家人一起散散步吧。

《散步》讀後感 篇三

我對東京的認識,大概始於曾經轟動一時的《東京愛情故事》。善良陽光的赤木莉香簡直可以算是東京的形象代表,充滿了活力和無限可能。

作為亞洲第一國際化大都市,東京在我印象中應該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人來人往,熱鬧而喧囂的樣子。

然而法國畫家弗洛朗·夏福埃的《東京散步》卻利用彩色鉛筆畫,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個傳統與現代交融且充滿了煙火氣的東京。中國人旅遊有句順口溜,叫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家一問啥都不知道。用來調侃很多人出門旅行的時候,往往直奔當地著名景區,拍了照,買買紀念品,就算是到此一遊了。

而我更喜歡《東京散步》這種騎着自行車,帶着摺疊椅,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中走街串巷,放慢節奏去感受、去發現、去體驗當地居民的生活理念和文化氛圍的“慢旅遊”。作者就像一個頑皮的孩童,在他充滿童趣的圖畫中,有東京的俯瞰圖,有各個站的詳細繪圖,有高樓大廈,也有普通住房和小商店,甚至還有各種商品的小標籤和感冒藥!

除了這些,作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小插曲也是讓人忍俊不禁。比如《一個老酒鬼的舞蹈》、《在上野公園發生的小故事》。最最驚心動魄且令人捧腹的是作者因為借用了一輛被盜的自行車而被警察審訊的過程。這個小彩蛋在介紹町屋的時候,就被標準在了地圖上。

看着這些在日本小説中曾經讀到過的地名,比如池袋、落合、代代木原宿、澀谷、上野……雖然從未親臨此處,但是仍然透着難以名狀的親切感。還有那些圍觀作者畫畫的普通市民,會送上飲料和食物表達他們的熱情好客。

也許一座城市的温度便是在這樣一些小細節中慢慢體現出來的,這些小細節也在慢慢喚醒遊客的好奇心,由鋼筋水泥所築成的城市才多了由日常生活所滋養出來的人情味和煙火氣。

讓我們跟隨着作者的腳步,慢慢欣賞不一樣的東京吧。

《散步》讀後感 篇四

《散步》一文中,開頭寫作者的老母親因為身體不好而不想出來散步,但最後還是出來了。看到這裏,我們都會以為作者的母親是被作者強迫拉出來的,其實作者本意不是這樣的。俗話説:“生命在於運動”,作者也是想讓多病的母親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鍛鍊一下身體,這對老人來説是有好處的。從這兒我也體會到了作者對母親的敬愛。

在散步時,作者的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因為作者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對老人來説是比較方便的。而作者兒子卻要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畢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作者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應當順她的意。所以作者決定委屈兒子,因為作者陪伴他的時日還長。作者便説:“走大路”。然而,出於對孫兒的愛,就決定走小路了。

從這件開始由意見分歧到因為作者對母親的孝心和母親對孫兒的愛而意見一致的事,充分説明了他們一家人是多麼和睦。看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對母親是多麼孝順,而我呢?當母親累了時連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實在是太慚愧了!

從老母親對孫兒的疼愛,不禁讓我想起了《荔枝》一文。這是作家肖復興寫的,文中主要是講作者給母親買了一些荔枝,但是母親捨不得吃,卻給了她最心愛的孫子吃了。

種種事蹟都表明,親情是多麼珍貴。我們都要去愛我們的親人,因為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其實,我們的親人都深愛着我們,我們也應當愛他們,如果你沒有愛,請從現在開始,愛你們的親人吧!

散步讀後感 篇五

親情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今天讀了《散步》一文,體會更加深刻。

從一個樸實而又温馨的畫面,讓我回味無窮。愛是天隔一方的思念,愛是母親無私關懷的體貼,愛是兄弟姐妹之間的心有靈犀,愛是人與人之間的風雨情懷,愛是朋友的火熱友情,愛是領導對羣眾的噓寒問暖,愛是人間最樸實的情感!

《散步》一文主要寫了作者、老母親、妻子和兒子一同出去散步的事。在散步的過程中,體現了他們一家的其樂融融、互相幫助、互相關懷,更説明了親情無價。

在散步時,作者的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因為作者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對老人來説是比較方便的。而作者兒子卻要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畢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作者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應當順她的意。所以作者決定委屈兒子,因為作者陪伴他的時日還長。作者便説:“走大路”。然而,出於對孫兒的愛,就決定走小路了。

從這件開始由意見分歧到因為作者對母親的孝心和母親對孫兒的愛而意見一致的事,充分説明了他們一家人是多麼和睦。看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對母親是多麼孝順,而我呢?當母親累了時連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實在是太慚愧了!

種種事蹟都表明,親情是多麼珍貴。我們都要去愛我們的親人,因為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其實,我們的親人都深愛着我們,我們也應當愛他們,如果你沒有愛,請從現在開始,愛你們的親人吧!

我們都要記住“親情無價”,並好好珍惜!

《散步》讀後感 篇六

《散步》是一篇清新優美的散文。它像一首動人心絃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反映了我國文明家庭建設的可喜成就。

文章在選材上頗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輝映太陽的光輝的道理,精心選材,以小見大。文章只是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就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時代得到了發揚光大。

在這個三代人的家庭裏,我處於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每當家庭出現分歧的時刻,我總是主動地站出來,消除分歧,維護團結,增進親情。我家要到田野上散步,可是母親不想去。原因是母親老了,身體不好,好不容易才熬過了一個嚴冬,走遠一點就覺得累。母親的想法並非毫無道理,但是我不是消極的表示順從,而是積極地提出建議。我勸説母親,正因為年老體弱,才應該多走走。我的話滲透着辯證思想,飽含着對母親的深切的愛,有利於母親身體素質的增強,有利於家庭温馨氛圍的營造。母親聽了我的話,不是固執己見,而是從善如流。兒子敬愛母親,母親尊重兒子,家庭出現了融洽、祥和的氣氛。

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浪起伏。在散步的過程中,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湧起了波瀾。在岔路口,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老體弱,餘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很少;兒子年紀尚幼,來日方長,伴隨他的機會還很多。於是我委屈兒子,順從母親,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的美德。

就在我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的時刻,母親忽然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母親疼愛孫兒,瞭解孫兒的心思,知道孫兒喜歡小路旁邊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小路盡頭水波粼粼的魚塘,於是決定自己克服困難,滿足孫兒的心願。母親改走小路的決定,體現了中華民族愛幼的傳統美德。

小路不好走,母親對我説: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着我。到了一處難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他們怕摔傷了自己所背的親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穩,很仔細。他們的行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

《散步》讀後感 篇七

《美學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書籍,可是裏面的思想卻熠熠發光。作者是宗白華先生,因為作者是個詩人,所以整本書的主要風格是詩意濃厚,閒適舒緩,令人讀起來非常有趣味,不會失於泛泛而談,但又不至於過於深奧難懂。

當你翻開這書時,便會想全心全意一氣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間會有任何間斷,因為在看的過程中經常會遇見令人拍案叫絕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讀有助於對這本書裏的所有思想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對其中東西方文化碰撞有更為深入的把握。當我真的如飢似渴地將這本書狼吞虎嚥般讀完之後,還是手不釋卷。於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細細地將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採用了通讀和精讀兩種方法。通讀只讓我對這本書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全書風格上講,文筆優美,行文如雲捲雲舒,自然而閒適。從其內容來説,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學藴於其中,不會艱澀難通,但是你也不能馬上獲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處好景緻時,便要駐足細賞。《美學散步》這部書就是這樣的,行到思想靈光閃現處,要靜下心來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這一功夫是後來在細讀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出來的。

今還記得裏面有引用李麗對宗白華《美學散步》的評論,她是這樣説的:“‘散步’當中有古老周易演繹我們祖先‘天人合一’觀念的直觀、感知和體驗;有禪宗以淨的心去體悟觀照萬物的境界;有老莊、玄學追求的靈氣飛揚的思辨智慧;有亞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邏輯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經驗主義哲學中對感官體驗的重視;有康德把時空作為人類感知方式,把心靈作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見;有黑格爾否定的思考的辯證思維;還有在20世紀中西文化碰撞中為人們普遍運用的比較中見同異,同異中辨特徵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麗精警的評價,而且她表達的是那樣的緊湊。

《散步》讀後感 篇八

今天我讀了《散步》,讀後我感到中華民族的尊老愛幼的美德。課文講述了作者一家四口人散步,尊老愛幼的美德。

讀完後,我覺得作者莫懷戚是一個對母親孝順誠懇的兒子;文中的母親是一個年老體衰、非常順着兒子的,文中的妻子是一個樸素、賢惠的;兒子是一個天真、可愛、浪漫的小男孩。作者在這課中他委屈兒子,走大路,可母親摸着孫兒的小腦瓜説,走小路。真不容易的尊老愛幼的美德呀!想一想,我們都沒有像《散步》中的人物一樣,我覺得自己很渺小。

記得,有一天,我和弟弟、妹妹,去玩,在路上我們有説有笑,可是媽媽買了兩支棒棒糖把我們有説有笑的局面打破了,我見只有兩支,便拿走了一支,弟弟妹妹,只有一支,弟弟見妹妹有,姐姐也有,就他沒有,他就搶走了妹妹的棒棒糖,妹妹沒有搶贏,還摔了一跤,她便哭了起來,我見了,便把我的給了妹妹,她笑了。

從這件事,我知道了作者莫懷戚一家四口的尊老愛幼是多麼的偉大,無私,有責任感。讀完《散步》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是什麼人,無論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不要用暴躁的手法去對待,要用中華民族的美德“尊老愛幼”去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