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改革開放30年》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6W

第一篇:關於改革開放30年的讀後感

關於《改革開放30年》的讀後感

對於80後的我們來説,談論改革開放似乎有些勉強,彷彿是國小生講人生哲學一般。但我們畢竟生活在這個轟轟烈烈的時代,對於時代的變遷,又豈能置身事外?

1978年一位偉人果斷地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於是一個國家在春風中崛起,人們唱着春天的故事,由“站起來”走向“富起來”。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國終於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格局,改革和開放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成為人們的共識。

30年,極其漫長;30年,又極為短暫,但它終歸要成為一段歷史。而這段歷史,又恰恰是五千年華夏文明最輝煌的那個部分。英雄創造的歷史,只是歷史的骨架和輪廓;民眾創造的歷史,才是歷史的筋脈和血肉。回望30年的改革開放,讓我們留在記憶裏的,不應僅僅是排列整齊的數字,也不應僅僅是莊嚴肅穆的大事記,更應該是一個個寫滿夢想與希望的人生,更應該是一段段鐫刻着時代印痕的故事。

1997年,這一年國家發生了很多大事,我記憶最深的還是香港迴歸,中華民族洗雪百年恥辱,祖國統一大業向前邁了一大步,舉國上下,全民歡騰。至今我還能感受到那種自豪的熱烈的歡騰氣氛:到處是歡騰的人羣,到處是喧騰的鑼鼓,到處是五彩繽紛的禮花......那是我一生難忘的景象。我感受到祖國正在一天天強大,中華民族正在一天天振興,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而這一切,我想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實施大概也不會成為現實。撒切爾夫人不是説麼:如果中國收回香港,將給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結果呢?

1999年,20世紀最後一年,祖國也邁開了跨進新千年的步伐。十月一日,偉大的祖國50華誕,世界目光齊聚北京,因為這裏正在舉行盛大的閲兵。天安門前,各種兵種一一走過,各式兵器一一亮相。威武的士兵,整齊的隊形,使人感受到人民之師、正義之師的雄壯和威嚴;先進的武器,繁多的種類,使人感受到祖國的安全與不可侵犯。時隔不久,澳門順利迴歸祖國,祖國統一大業又進一步,中國完全統一指日可待。

2014年,記憶中,剛跨入新千年的祖國喜事連連,先是申奧成功,繼而成功入世。現在入世已七年,奧運會也近在咫尺,回想七年前那一幕,不禁讓人感慨萬分,與2014年奧運會失之交臂讓人遺憾,08奧運讓我們揚眉吐氣。2014年,改革開放30週年。08年是奧運中國年,世界目光將再一次聚向北京,奧運是展示我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極好機會。

我們一年一年地走着,從20世紀走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我們被中國在此區間內跨世紀的三十年改革開放而感動。誰能想到,曾經的夢想都一一變成了事實。但是我們現在知道,飽含激情的夢想之光是如此具有穿透力,她引領着我們穿越時光長廊,終於將我們帶入今天夢幻般的現實。

08年,註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對中國人來講,它意味着太多:艱難、榮耀、團結……但不管怎樣,有這30年作底子,中國人還怕什麼呢?就像《紅燈記》中李玉和對母親説:“有您這碗酒墊底,什麼樣的酒,我全能對付!”

衷心祝願改革開放繼續積極穩妥的順利進行,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美好!

第二篇:改革開放30年讀後感

憶改革開放,現中華雄威

時間流逝,不知不覺,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三十年的路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街上熱鬧非凡,公路上車水馬龍,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中國曆經千辛萬苦,終於走上了繁榮富強、世界文明之路。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脱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鉅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14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脱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迴歸,99年澳門迴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14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14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大學聯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大學聯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1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着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佔據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14年“神五”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14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衞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14年,我國首顆探月衞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峯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14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穫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去年,奧運大幕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成為奧運的主人!

三十年間的種種變化讓我感慨多多,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走完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的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我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黃金時代,這種幸福和安定和諧的局面也需要我們倍加珍惜和維護。而如今九十年代的孩子,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温暖陽光中長大, 我們這些祖國的幼苗更多瞭解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會感恩。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通過我們一代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和奮鬥,祖國必將越發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也必將越來越美好。

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第三篇:《改革開放30年》讀後感

《改革開放30年》讀後感

四川省安嶽縣天寶九義校四年級1班蔣慶

自從看了《改革開放三十年》這本書以後,我為祖國因實施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而自豪。

書中告訴我,三十年前,國民經濟落後,市場經濟不發達。嚴重地求大於供,買什麼東西都需要票據;按人口分配,買米要糧證,糧票,買肉要肉票,購布要布票,可謂是票證“滿天飛”,如果沒有票證的話,只好忍凍捱餓。而小孩子想得到一件新衣服,吃點好吃的,談何容易?必須得等到過年,才能用布票購來的布做一件衣服,穿着這樣的衣服,就高興得不得了。而如今,走在街上一看,街上的人們都穿着各種各樣的服飾,街上的大小超市鱗次櫛比,裏面的商品琳琅滿目,一應俱全。現在,要吃好的,何必要等到過年呢?天天都是雞鴨魚肉,比過年還豐盛。

以前的農民,真可謂是“臉朝黃土背朝天。”一年來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地耕作,好不容易盼上收成,卻因為交繳農業税花去了一大半,剩下的糧食連家庭日常開支都維持不了,更談不上其他待遇和福利了。而如今,國家不僅廢除了農業税,還實行惠農政策,鼓勵農民多種田,種好田。為了讓農民儘快地脱離貧困,奔向小康,富裕起來,國家實行“村村通公路”工程,讓農村日新月異,呈現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很多地方都建設起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不用人工,機械化插秧、收割、現代化育秧,新一代無土栽培,各地都建起了高科技自動控温的蔬菜大棚,正所

謂“科技致富”。為了不讓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國家特地設立醫保中心,農民個個打心裏眼兒高興,直誇黨的好政策。過去,教育設施簡陋,連幾張像樣的桌子都沒有,教學樓只是危房似的破舊校舍。今天,國家倡導,以尊師重教為本,知識改變命運,實行義務教育,提出“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如今,一座座教學樓拔地而起軟硬件設施不斷改善,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當然,這些只是改革開放成就中的鳳毛麟角。

再比如, 2014年我國成功舉辦了盛況空前的第29屆奧運會;神奇的“天路”——青藏鐵路順利通車;“神舟七號”成功上天;香港、澳門回家了??這一切都充分説明了改革開放三十年,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畫卷。

評語:本文小作者通過讀書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材料,運用對比的手法,展現出改革開放在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減輕農民負擔和實施惠農政策方面的優越性,由衷地表達了對改革開放的讚美之情;做到了讀有所獲、有所感。文章語言流暢、優美,可以看出她平時善於積累,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指導老師:唐玲)

地址:四川安嶽天寶九義校郵編:646362電話:0832---4020146

家鄉鉅變

四川省安嶽縣天寶九義校四年級1班鄧佳豪

聽爸爸和媽媽説,我們家鄉以前特別窮,人們居住着破舊的茅草屋,常常走泥濘不堪的小路,只有街上才能找到一個商店,商店裏的東西也很少。一年很難吃到一塊糖和其它的零食,買東西都要用票,如果買東西沒有票給再多的錢也沒有用。平時吃的飯也沒有什麼營養,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好一點,所以那時侯他們最高興的就是過年了。爸媽小的時候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的姐姐們穿小了的舊衣服,而且衣服上有很多補丁,穿的鞋子基本上都頂着腳指頭,上學背的是一個布做的書包,學習用具也很少,而且一直用到不能再用才換掉。小的時候也沒有什麼玩具,就是經常上坡撿柴,下地幹活。那時侯有電視的人家很少,而且還是黑白的,電視頻道也很少,電視節目也不象現在這麼豐富多彩。然而,現在我們的家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破舊的茅草屋成了一座座白牆紅磚的高樓;各村都有了一條條寬闊平坦的公路;街上是人來人往,商店林立,熱鬧繁華。現在我們想要吃的東西在超市裏都可以買到,家裏的零食也從來沒有斷過,媽媽每天變着花樣給我們做有營養的飯菜,可有時我還挑三揀四的,嫌東西不好吃,我們現在的生活太幸福了!還有我們現在幾乎穿的衣服都是新的,鞋子有一點小就不想再穿了,到現在我已經用過好幾個書包和文具盒了------ 現在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和學習環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強大。

而我們可以玩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家家户户都有電視,頻道也非常多,而且還有針對我們的少兒頻道,除了看電視,我們還可以玩電腦,上網,出門旅遊等等。

現在,國家對教學事業重視了,新建學校,而且學校的設置齊全,有寬闊的操場,圖書室,多媒體室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年,國家推行了義務教育,減免學雜費,為貧困住宿生的提供生活補助,為優生設立政府獎學金,切實減輕農民家庭負擔,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夠高高興興的上學去。

這一切都是因為改革開放,我們才有了這麼美好的生活,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一切。我祝願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希望用我們的雙手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世界強國!

評語:本文小作者通過自身的深切體會,運用對比的手法,展現出改革開放在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減輕農民負擔和加大教育投入方面的優越性,由衷地表達了對改革開放的讚美之情。文章語言流暢、優美,字裏行間流露出真情實感。(指導老師:唐玲) 地址:四川安嶽天寶九義校 郵編:646362 電話:0832---4020146

第四篇:改革開放30年

觀看《改革開放30年》觀後感

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大國正在崛起,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迎來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盛世。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三峽工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工程;青藏鐵路,世界上建設難度最大的鐵路。我們完成一個又一個壯舉。火車第六次提速,奧運場館建設,國家大劇院落成……,我們的建設如火如荼。

改革開放之後的成就有:在現代化經濟建設中,國家堅持把農業放在首位,農村經濟得到全面振興,糧棉產量穩步增加,躍居世界首位,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1987年,產值已經超過農業總產值。工業方面,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建成一批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工程項目,如寶山鋼鐵公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亞灣核電站和京九鐵路,近年的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對外經濟貿易和技術交流也打開了新局面,進出口貿易總額不斷增加,還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科技、教育、文化事業也都蓬勃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中國的發展具有非凡的複雜性、非凡的艱鉅性、特有的長期性,來不得半點虛幻、浪漫。唯有腳踏實地、耐心謹慎地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不斷髮展。舍此別無他途。

改革是中國的時代精神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的偉大歷史性創造,是今天中國的時代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膽探索等等,構成了我們的改革精神、時代精神。

這種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於我們的營養,創造性地推動中國的發展。三十年來,我們在世界這個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國航線,駕駛着我們這艘不斷成長的“中國號”鉅艦,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這種精神就是敢於挑戰一切困難。中國需要的是長期穩定、長期發展。只有長期發展,才能保持長期穩定。只要長期穩定,必然有長期發展。長期動亂就必然長期落後。要實現長期穩定、長期發展,還是要靠改革開放。改革是有一定風險的,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穩定造成一種波動,但改革本身就是積極穩定的方法。要長期穩定就必須改革,不改革也不可能長期穩定。中國未來的歷史任務就是長期發展、長期穩定。不發展的東西,是保持不了的!改革有方向,有目的,有原則。脱離了國情、歷史、發展階段,就必然要“翻船”。中國的改革是在國體性質不變的前提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體制改革,是發展社會主義。

從抗震救災看改革開放三十年

2014年四川汶川強地震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一場抗罕見震救災鬥爭正在有序、有力、有效地展開。透視這場抗震救災鬥爭取得的明顯階段性成效,我們深切感受到,科學發展觀的有力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的突出優勢,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的物質保證,民族凝聚力不斷提升的強大力量,這一切都為奪取

抗震救災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抗震救災鬥爭的檢驗,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進一步印證。

——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而對人生命的尊重則是以人為本理念的最根本最基礎的內涵。地震發生後,黨中央迅即指示“儘快搶救傷員,確保災區人民生命安全”,胡錦濤總書記先後3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工作,並於5月16日親臨災區,慰問幹部羣眾,看望一線官兵、公安民警和醫護人員;温家寶總理第一時(請你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間奔赴災區,迅速果斷高效地指揮抗震救災;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先後到災區慰問羣眾、視察災情,樹立了敬民親民愛民的良好形象,彰顯了以人為本、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執政理念,為奪取抗震救災勝利提供了根本保障。

——務實高效的政治優勢。我國是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之所以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奪取一次又一次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擁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政治優勢。比如,強大的動員能力,快速的反應能力,高度統一的組織能力,科學有序的協調能力。地震爆發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時到位、有力指揮,各級抗震救災組織迅速成立展開工作,應急預案立即啟動實施,人民軍隊快速全面介入,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社會各界大力支援。舉國上下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物出物,一批批食品、藥品、帳篷等救災物資源源不斷彙集災區,確保了災區人民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臨時房住。近期,黨和國家又作出省際對口幫扶的決定,再次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日漸雄厚的物質基礎。持續快速健康的經濟發展,是我國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最顯著成就。這給我們今天抗震救災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5月12日地震發生以來,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抗震救災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各界捐款捐物的熱情不斷高漲。中央財政下撥抗震救災資金、全國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數百億元。5月22日,吳邦國委員長指出,今年全國財政預算支出要“一切從抗震救災工作實際情況出發,需要多少給多少”。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能夠這樣承諾,前提是我們有這個實力。如果沒有改革開放30年來綜合國力的增強,沒有物質產品的日益豐富,面對這場國難,我們很難想像會是什麼局面。同時,經濟大發展催生了科技大進步,這次抗震救災運用的衞星電話、衞星遙感技術、聲波探測儀、生命探測儀、專業切割機、救助直升機等高新技術和先進設備,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減少了災害造成的損失。

——不斷提升的國民素質。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檢驗着政府的危機處理機制和應對能力,也考驗着國民素質。地震雖然震垮了房屋、橋樑和道路,但同時也凝聚了民眾的愛心、良知和社會責任感。在抗震救災中,我們收穫了太多感動。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捨己救人,教師捨命救護學生,廣大官兵連日奮戰在救援一線,10萬餘名志願者與災區人民同甘苦、共患難,全國人民與災區羣眾的心揪在一起、連在一起,以各種方式為受災羣眾獻策出力、祝福祈禱。心理疏導機制的投入使用,全國哀悼日的設立,對死者dna的提取保存記錄,生命高於一切的價值取向等,都凸現了人性的迴歸、社會責任感的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提高。——百折不撓的民族意志力。面對每一次災難,我們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憑着鋼鐵般的堅強意志和攻無不克的英雄氣概,都能一次次戰勝災害,重建美好家園。這次災害儘管時間特別緊迫,責任特別重大,任務特別艱鉅,但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和全國各地救援隊克服災區路不通、電不通、水不通、通訊中斷等種種困難,不分白天黑夜與風雨搏鬥,與死神抗爭,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靠手挖肩扛,硬是從一堆堆泥瓦砂石中,從一堆堆廢墟中救出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每一個被挽救的生命都彌足珍貴!生命的價值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凝聚着千百萬人的抗爭,閃爍

着民族意志的光芒。在共同抗擊自然災害中凝聚起來的這種鋼鐵般的意志,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和生動回放。它根植於13億中國人民的心中,涵藴着戰無不勝的強大力量,預示着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前途和希望。

這次抗震救災的實踐昭示我們,要應對挑戰、戰勝困難、共克時艱,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深化改革開放,推進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創新,着力營造體制機制新優勢,以大改革大開放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努力提高綜

合國力和科技競爭力;必須高度重視和切實改善民生,解決廣大人民羣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第五篇:改革開放30年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變化

時間流逝,不知不覺,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三十年的路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街上熱鬧非凡,公路上車水馬龍,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中國曆經千辛萬苦,終於走上了繁榮富強、世界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