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談美》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2W

《談美》讀後感多篇

《談美》讀後感1

朱光潛是中國的美學大師,是安徽桐城人,在桐城中學就讀過,最先是從大學同寢室同座位的桐城籍同學口中得知。每每提起這位大師,我的那位同學總是透露出十分的自豪感。平時我們也會閲讀朱先生的有關美學著作,雖然只是專業以外的書籍,隨便翻翻,讀得似懂非懂。不過一來二去,加深了對美學的興趣,對這位大師也有所關注,更多的是對這位大師產生敬意。我不是桐城人,但我是安徽人,怎能不因為有他這位安徽老前輩而感到驕傲?

《談美書簡》是什麼?

《談美書簡》是作者在八十二歲高齡的情況下寫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的一次回顧和整理,也是“給來信未復的朋友們”,尤其是青年朋友們的一次回覆。全書由十三封書信結集而成。書中,朱光潛先生就青年朋友們普遍關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規律、美的範疇等一系列美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也對文學的審美特徵、文學的創作規律及特點作了詳盡的闡釋,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學者學習美學知識的重要參考書籍。

《談美書簡》不是一般的高頭講章,它採用書信體的形式,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通俗化。

八十二歲的高齡仍然著書立説,對美學思想回顧和整理,給青年朋友們回覆,關心美學教育,這是何等的學者風範和社會責任感!

工夫在詩外

朱光潛早年學過中文,讀過教育學、心理學,當過中學教員,然後在多所大學任教。在《談美書簡》的第一篇中寫道:解放前幾十年中我一直在東奔西竄,學了一些對美學用處不大的學科。……學過英、意、德、法幾個流派的符號邏輯,……費過不少精力研究過變態心理學和精神病治療,……讀過不少佛典,認真研讀過“成唯識論”,還看了一些醫學和談碑帖的書,可謂夠“雜”了。……認真地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陸游説:“功夫在詩外”,我想朱光潛的美學成就與他學得“雜”,學貫中西是分不開的,應該對我們做其他的學問有所啟發。

求真務實的治學態度

“一位老朋友的來信,寫過一篇為《美的定義及其解説》的近萬言長文,承他不棄,來信要我提意見。”朱先生看過之後説道:“這種玩弄積木式的拼湊也煞費苦心,可是解決了什麼問題呢?難道根據這樣拼湊起來的樓閣,就可以進行創作,欣賞和批評嗎?”“‘定義’之後還附了十三條‘解説’,仍舊是玩弄一些抽象概念,並沒有把‘定義’解説清楚。作者始終一本正經,絲毫不流露一點情感。”……

從行文中可以看出朱光潛嚴謹的治學態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態度堅決,措辭嚴厲,即使是老朋友為了科學也毫不講情面。

從生理學觀點談美與美感

節奏是音樂、舞蹈和歌唱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體的藝術所同具的一個要素。節奏不僅見於藝術作品,也見於人的生理活動。人體中呼吸、循環、運動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規律的起伏流轉就是節奏……

文藝作品的節奏和人的生理節奏原來是相統一的。

本人的感受還有很多,限於篇幅限於水平就説這些吧。

《談美》讀後感2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今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在逐漸地變化,眾所謂的"女神""男神"四起,人們的思想也愈來愈開放,殊不知,我們卻掉進了庸俗的陷阱。問眾人為何稱其為神,多數回答自然是"長得美",單憑此理由出名的不是沒有,這充分的體現了某些國民對於美這個字的認識不全面。

通過閲讀《談美》,我初步的瞭解了什麼是美感的態度,美感是不帶意志,就是不帶佔有慾的一種態度,具體來説就是在欣賞某一事物,脱離帶有實用意義的態度,所有思想與慾望都無法起作用。所以我們嘴中的稱讚那些神的"美"並不是由美感所引起的而是由快感,正如書中所説"英國十九世紀有一位學者叫做羅斯金,就曾經很坦白地告訴人説:‘我從來沒有看見過一座希臘女神像,有一位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的一半美。’一個只能引起快感,一個是隻能引起美感。這位學者的錯誤把英國姑娘的引誘性做"美"的標準,去測量藝術作品。

由此觀之,眾所謂的"美"是由人的最本能慾念引發的,就如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這只不過是一種俗套的審美觀,這不是美的較高境界。

藝術是美的較高境界,我們如何去創造藝術之美呢?首先,我們要會欣賞藝術,這是前提。藝術創作講究"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此言一出,那些將藝術作品劃分為"主觀的"與"客觀"之理,就顯得蒼白無力了,"凡是主觀的作品都比同時是客觀的,凡是客觀的作品亦必同時是主觀的"。書中拿班婕妤的《怨歌行》舉例"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她在做這首詩時就不能同時在怨的情感中過活,她需暫時跳開切身的情景,看看它像什麼樣子,才能發現它像團扇。這就是主觀中的客觀即"超以象外";書中還舉了七絕聖手的《長信怨》。"他以一位唐朝的男子來寫一位漢朝的女子,他的詩可以説是客觀的文學。但是他在作這首詩時一定要設身處地地想象班婕妤謫居長信宮的情況如何。"這就是客觀中的主觀,即"得其環中"。

正如孔子所説"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亦是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詩、詞、歌、賦,都有其中的'規則,如果超越了就四不像,若一味的遵循,則也難有大作,我們要在不變中尋找變化,即韻律的變換。

……

其實,藝術之理即為人生之理,人生中有許多要恪守的原則,我們不遵守就會不似則失其所以為人,我們過於遵守就趨於死板,似則失其所以為我。我認為人生就是要追求"從心所欲,不逾矩。"

在最後一章作者也提倡我們提高人生的境界,實現人生的藝術化,説的具體一點,藝術家有一種無法抵擋的執着,就如王荊公的"春風又綠江南"中的綠字,經過十幾次的修改才改為綠;藝術家還有一種赤子之心的純真。實現人生的藝術化,就是要追求一種嚴肅而又不失童真般的天真與好奇。

《談美》讀後感3

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我對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美無處不在,然,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

一個人,其肉身與靈魂一體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舉止皆是個人內在修養的表徵,靈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個人情操。人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見諸於個人情趣。情趣根源於人生,藝術又是情趣的表現,因而藝術與人生緊密相連。今日所談關於美的言論,與藝術相連,更根植於人生,因為生活本就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雲端。人生的藝術化把“真”、“善”、“美”集成一體,如此這般美便有律可循,繼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動,並影響個人的現實活動。所以,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

不同於古人吟詩作對大談風月,談美,要求人生美化,進而人心淨化,領略美藴含的時代思想與情趣。因為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關係而獨立,而偉大的事業都出自於宏偉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門藝術,在創造和欣賞時都抱着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態而不計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當今社會浮躁之氣可見斑駁,以強硬的態度為達到目的施展“三頭六臂”的人不在話下,而趨功近利往往容易矇蔽人心,這般不能免俗,便與美失之交臂。縱觀世界各國成功人士,志存高遠,眼光獨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賞,以美感的態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穫。

一個人,不計較實用,所以心中沒有意志和慾念,正因為他不推求關係、條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夠放開自我,更偏重於直覺思考。你以為他在天馬行空,其實他在探索更深層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態度中,我們的意志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裏活動偏重於直覺,便能更加敏感於善惡、真偽、美醜,真善美也就見諸於此。正如我們看崇山峻嶺,閲世人無數,歎流年如夢,悔當初所遇,驚羨他鄉林業高樓,醉情古樸茂林觴詠,都如隔岸賞花,陸上觀霧,不受利害關係牽絆,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窺視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往往能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欣賞事物本身的形象,進而品味出它獨特的意義。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美的本質在於理念,只有這種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恆的美,才是一種具有客觀意義的實在。這種對於美的理解,是滲透進精神層面的定義。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隨之改變,而人骨子裏的美感經驗卻是可尋其跡。心裏印着美的意象,吸收物的姿態於自我,便不自覺陶冶了性情。可見,美好事物的不自覺的影響,對於個人修養的培養,是有一定好處的。

對於美,存着欣賞的心去感受它,需要有考據與批評。腳踏實地地研究事物,自省的同時把事物放在作品之外評判美醜,無所謂雜念,無所謂紛擾,便能更加客觀的領略箇中滋味。而美之中既要有人情又要有物理,雖所愛但不加以慾念,雖不喜不偏以歪理,胸無纖塵,以觀其趣,美儘自得。

生活盡是美,仰望天空,明月繁星薄雲相輝映;腳踏實地,天時地利人和齊彙集。肉眼可識美,常眼前一亮;心中可識美,便如清泉潤心。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所以,以美之心度量所見,發現美,感受美,傳遞美,天下大美。

《談美》讀後感4

在接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之前,我曾一直認為,“美”正如其字一般,像一個戴着頭飾的美人,讓人一眼方知,這就是美。

愛美之心,不僅人皆有之,而且自古有之:“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美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美景;“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是美食……可見,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放棄過對“美”的追求。

《談美》一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究竟什麼是“美”?人們常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然而,我們忘記了,美是一種高級情感,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的,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通過不斷訓練,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這也讓我忽然意識到,人們對“美”的認識也是可以不斷地成長的。

大語文之魅力

想到這裏,我的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一位温柔的女子——著名主持人董卿。她的美,不止於姣好的容顏,更源於她淵博的學識和涵養。“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她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每每,她那攝人心魂的談吐,令我一次又一次臣服於大語文的魔力。

有人説,語文之美,是對大江東去的嚮往;是對唐詩宋詞的熱愛;是怒髮衝冠的激情;是大漠孤煙的雄渾;是小橋流水的婉約.....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美育”是值得學習消化並滲入語文課堂的。正如高爾太説:“美,只是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顯然,“美”是一種主觀意識,卻也離不開客觀事物。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就可以從教會學生欣賞語文的魅力開始。

品味語言之美

語文有這樣的魔力,會讓你沉淪在她的柔波,忘情享受字裏行間的美。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品味語言之美是最先要做的。在這一環節,我們常常做的就是帶領學生美讀。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例如我在教學統編教材《伯牙鼓琴》時,通過配樂讀、生生互讀、師生合作讀、接龍讀等各種形式,讓學生沉浸在語言文字中,感受小古文語言簡練之美、駢儷對仗之美、音律工整之美.....帶領學生從語言美中走來,再向語文美中走去。

感受意境之美

朱光潛先生説:“所謂美感經驗,起事不過數在聚精會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父王迴流而已。”這就是移情和意境的體驗。在語文課堂中,探尋美的旅程中,我們也該帶領學生感受意境之美,從中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在《伯牙鼓琴》中,我通過不斷提供課外資料,讓學生對這個流傳千古的佳話有更深入的瞭解,為學生更好的體會意境做好鋪墊。課中,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了這個故事,化身為伯牙和子期,深情流露。這樣挖掘文本的意境之美,移情人物,產生情感共鳴,是語文教學的要求,更是學生學習的需求,提升審美的過程。

體悟情感之美

朱先生告訴我們,真、善、美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生。語文的學習就是體悟情感之美的過程。語文的學習就如同在孩子心靈播撒一顆美的種子。不同的文章藴藏着不同的靈魂,飽含着不同的養分。每一次情感體驗的過程,都在不斷地澆灌這顆美的種子,不斷地薰陶,終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破土而出,豐盈他們的人生。

生活中,我們很難成為一個創造美的藝術家,但我們卻可以成為傳遞美的教育者......

《談美》讀後感5

最近剛讀完朱光潛的美學,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全書可以説非常薄,沒有太多的鋪陳囉嗦,全文閲讀下來,就好像跟一個親切的老朋友在聊天,聽他講述他對真善美的經歷和見解。真誠、坦率、質樸、親切,嚴謹。這裏提到嚴謹,是因為全書語言透着朋友的真誠親切,卻沒有一丁點囉嗦和故弄玄虛,這是做文章極為難得的。現在流行的網文要麼以篇幅弘大引人注目,要麼以情節離奇引人眼球,這是寫於上個世紀的文章,經典之作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文章從多個角度,以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向我們一層一層的揭開什麼是美的面紗,不同場景下美的層次,以及真善美的關係。把美放在關係裏去看,又抽離出關系來觀察。以非常生活化的視角娓娓道來。如觀察古鬆的三種態度,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等等,信手拈來的古詩拆解出美的特性,以及主觀上容易產生的理解誤區。

對美與遊戲,美與創造、美與格律、美與自然、美與模仿等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利用詩詞、生活經驗、哲人故事以及歷史事件進行説理解讀。美是關於於個人體驗的存在,是主觀的。是自然的更是創造的意向。是來自於關係之中又脱離了關係的主觀創造,美也分個體美和羣體美,羣體美是一種更為純粹和高階的美。

認識和理解美是對靈魂的淨化之旅,美學是一種文化,是人類精神世界通向文明的道路之一。我印象最深的幾個觀點如下:

(1)美是基於現實基礎之上脱離了一切關係的共鳴。主觀態度不同,觀察到的意向世界就不同。同樣是一段音樂或者一幅畫作,不同經歷的人,品味出的體驗是完全不同。帶着實用思維的人會思考這個作品有什麼用,帶着功利思維的人會思考這個作品能帶來多少利益,只有拋棄了所有的主觀的念頭,理智的思考,打開心靈用直覺去感悟作品,與作品建立意念上的連接,才能體會到美。所以作者告訴我們,美是直觀體驗,脱離理性思考的感受。

(2)美的創造是理性與直觀的統合。源於模仿、精於練習、成於創造。表達傳遞這種美需要藉助工具,語言為載體戲劇、電影、詩歌、散文等等文體為包裝的體裁外殼,通過直觀創造把意向傳遞出來。這是匯聚了意識、技巧、潛意識於一體,手、腦、心於一體的創作行為。大家之作必然是知行合一的呈現,真善美渾然一體的表達。

(3)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藝術家,這是創造美的至高境界。我們於文學作品中呈現美創造美,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也是譜寫生命之美的一生。如果説藝術工作者是由於職業需要而專門進行語言或者工具技巧的訓練,以作品的方式來創造美,那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來審視具體個人的生命活動,這是一段由家庭關係、社會關係及個人自我關係三者譜寫的成長史,是人類總體活動的組成部分。在生活歷練中不斷刷新對三者關係的認識及平衡,不斷進行着選擇和創造,每時每刻都是對人性善惡的考量,從時間角度回顧一生,那些總有閃光的片段,熠熠生輝的一瞬印刻在心上,那一定是人性之美閃耀的時刻。

認識美、創造美、提升美學修養就是在修煉人性,淨化心靈,自律言行,提升素質。

《談美》讀後感6

俗語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來,人們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斷的追求美,無論是外表的美,還是心靈的美,只要能被認可為美的東西,就是值得追逐的。不僅如此,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也在不斷的加深對美的理解,對美的解讀也在變化。但無論怎麼變,美的核心卻是始終如一的。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就有一本叫做《談美》的書,以自己的認識來談對美的理解。而這裏的美,當然不僅僅是外表的美麗了。“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這是作者朱光潛為人的準則也是全書的一個基本觀點,我認為本書<談美>的一個落腳點就在於如何來“出世”。就像他自己説的,他是在談論美學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礎上將“美”推及到人生萬象,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獨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舉的古鬆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顆古鬆,我們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種實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學家的客觀角度,如植物學家,另一種則是以美學家的角度去觀察。在三種不同的角度中,實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這顆古鬆做成精美的傢俱,或者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而科學家所想的則是這顆孤鬆的年齡,屬類等,這兩者都在無意間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業,學識等聯繫起來,都把古鬆當作一塊踏腳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聯繫的各種事物上去,但是美學家則是把古鬆獨立於自我之外,從第三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覺去體味。獨立性體現在人格的獨立、思想的獨立,只有用獨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間作為一個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則就如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一般,多麼的可悲。但在如今的社會裏,能真正“獨立”卻又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在學校,有一整套的教學計劃,所有的老師學生都必須按部就班的按照這個計劃來,每一個題老師都會教給你好幾種解答方法,每做一件事老師都會告訴你哪些可以想,哪些不能想。進入社會就更是如此了,過於的特立獨行只能帶來異樣的眼光,而這樣的後果就是你被排擠在他們的圈子之外。多少人在工作之餘有思考過,他這一整天重複的行為對他的人生、對這個世界有什麼意義。我們的社會只不過在一羣機器的操作下循環往復罷了。

我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積極的訊號,在對美的追逐中,我們的生命也會變得絢麗多彩。在我們的生活中,永遠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坎坷,特別是我們這些剛涉世的“學生娃”,無論是生活或是事業,都是剛起步的時候,總免不了碰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困頓,總會感覺到為什麼幸運之神為何總是遠離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塵霧,讓你不知何為,不只為何,迷茫、困頓、沮喪、鬱悶時常伴隨着你我,但如果此時你能以一種美學的態度去觀察這個世界,這種生活,這種狀態,恰如一劑清涼劑,你就會發現一種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從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賞,因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的牽絆,就能安閒自在的玩味於另一人的生活,並從中的得到美感。

你可曾遇到過“美”敲響你家的門?你能夠欣然的將美接近家門麼?別想了,真正的美只存在於未來,只存在於我們積極的生活態度中。所以,對美心存敬畏之心,願意窮盡一生,把“美”當成一種夢想來追逐,永遠也不要停下追逐美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