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金瑣記》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59K

第一篇:《金瑣記》讀後感2

《金瑣記》讀後感(精選多篇)

初讀,很難相信,世界上居然會有如此惡毒的母親。母愛應該是温暖,温馨的,但是在《金瑣記》中的曹七巧不但沒有給子女所應有的關懷、温暖,而給予他們的反而是無盡的痛苦,折磨。她連女性最美好的母性都不存在,值得人去關心同情麼?只讓我感覺她所受的全是她自己自找的。

可是對於一個一直信奉:“人之初,性本善”的人來説,我不得不從正面去想,像曹七巧這樣的人難道沒有好的一面?難道她生來就如此“惡”麼?再讀,帶着問題去讀,發現自己對曹七巧的控訴太偏激了點。對於前面的義憤填膺,再讀後,更多的是覺得她很可憐,需要同情的。在文章的一開頭,是通過兩個丫頭的對話,讓我們初步的瞭解的曹七巧。同時兩個丫頭的對話,讓我們看到,曹七巧很可憐。如文章中寫到“鳳蕭道:‘你是她陪嫁來的麼?’小雙冷笑道:‘她也配!’”丫頭即如此輕蔑地看待她,再加上她的身份與姜家並不算門當户對,且當初是以“姨太太”娶進門……而且她的丈夫是個軀體殘疾,“沒有生命意義的”姜家二少爺,對於一個正常的女人,能忍受,堅持下去麼?還有她孃家哥哥的索取……“不承情也罷!我也慣了。我進你們姜家的門……誰見我的情來?誰有半點好處到我頭上?”這樣的環境怎能不叫她不暴躁,不尖酸刻薄?甚至最後到達性格的“扭曲”呢?對於她對子女的態度我還是覺得不可原諒的,因為即使自己有多對世界,對社會,對世人的憤怒,也不能將子女當成自己發泄苦悶,憤怒的工具阿。記得有人這樣説道:“曹七巧的命運本是不幸的,但她並不從自身的不幸中滋生出可貴的同情心,而是以製造別人(確切的説是她親身兒女,而且也只能是她的親骨肉,因為那是她所唯一能接觸到的人)的更大的不幸來獲得快感。曹七巧人性惡的最深刻之處就展現在她與兒女媳婦的衝突中。”我很贊同上述所説的。尚且不論“虎毒不食子”,對於人類來説,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母親是第一個影響她子女職業興趣發展的人。再來看看我們這為所謂的“母親”曹七巧,她又怎樣對待他的子女啊?如她的女兒,如小説中説道“有時她也覺得犧牲得有點不值得,暗自懊悔着,然而也來不及挽回了。她漸漸地放棄了一切上進的思想,安分守己起來。她學會了挑是非,使小壞,干涉家裏的行政。她不時的跟怒親慪氣,可是她的言行舉止越來越像她的怒親了”。再如兒子,她以給長白娶媳婦的方式管住他,但又不讓兒子與一個女人有正常的生活和快樂。她處處親近長白,要長白給她燒煙泡,陪她通宵聊天。最後使得媳婦被殘酷的精神折磨致死,姨太太做了"替身"。不到半年,也吞鴉片煙自殺了。這還稱的上是“母親”麼?總之,曹七巧有值得我們同情的地方,但她對於子女的種種,我想是無可原諒的,不值得同情的。希望現在和以後不會有像曹七巧一樣的母親存在。

第二篇:《瑣記》讀後感

《瑣記》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書中第八篇文章。

《瑣記》介紹了魯迅先生衝破封建束縛,為追求新知識,離家求學至出國留學的一段生活經歷。文章從作者切身感受出發,寫出了進化論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對進步青年的影響。第九段中説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學堂也成了“眾矢之的”。這也的確説明了封建舊思想的根深

蒂固,人們對新思想的不瞭解、不認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電學堂求學時,校長出了個《華盛頓論》的文題,國文老師竟不知華盛頓是什麼。這也足見當時人們頭腦之古舊、思想之老化,人們對新思想的不接受與排斥。這樣的老師,豈不是要耽誤學生的學業嗎?

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謂的“中國通”、“支那通”,對中國悠久文化的曲解。他們簡直是對華夏文化的污辱。當然,那些奇談怪論是肯定永遠不會被我們所接受,也永遠應該去抵制的。

文中最有趣之處當數要去日本留學之前的那兩條所謂的“經驗”,簡直是一堆廢話,沒有一點可用之處,也由此可見中國人當時對一些外國事物的誤解。

後面的幾段中,也寫出了當時一些新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和老一輩對學習新知識的不支持。

《瑣記》可以説是哪個時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很好地寫出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是一篇不錯的回憶性散文。

第三篇:朝花夕拾瑣記讀後感

這個寒假的天氣卻是不錯的,陽光明媚,曬得人暖暖的,這樣的境況委實適合泡上一杯香茗,讀上一本好書的,朝花夕拾瑣記讀後感。

好書如此多,從其中挑出一本來也絕非難事,在書架上翻檢的時候,目光不由的被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而引,信手拈來,這個明媚的午後就由它陪我了。

大概了翻看了這本集子,文章不多,僅十篇。讀完小引之後,便決定順着文章的目錄一片一片的讀下去。

第一篇的題目叫做《狗·貓·鼠》。魯迅現在的文章是極有思想的,這題中的貓鼠狗自然也絕非是去寫那貓鼠狗的各種秉性,而是借貓鼠狗這三個動物來借喻時下的人們的生活意識形態。雖説本文的題目為《狗·貓·鼠》,而先生的眾多筆墨都用來寫自己的“仇貓”。

先生仇貓有許多的理由,貓的秉性和一些人很相像,看似乖巧,實則暗藏着“妖氣”;先生還是既不喜歡貓的叫嚷聲的,聽到貓的叫嚷先生總要嫌煩,而這個貓則是更像及了那些與先生叫嚷的“名人”,先生自是要去仇貓的;還有一條也是先生仇貓的緣故,但凡貓若是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這卻是和當時一些人的做法無二的,一旦手中有了他人的把柄,必是會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自己享受着其中的“樂趣”。這是何等病態的一種社會形態,笑人無妒人有, 那確實是先生生活的那個時代的悲哀。

先生仇貓委實不是口頭革命,先生對付貓自有一套辦法。開始只是從家中養的一隻花貓下手,逐個推廣,以致後來貓都從來不接近先生了。文章至此,先生的態度已是明確至極了,而此時,先生筆鋒一轉,又引至了一隻他收留的小隱鼠,隱鼠與那些比“名人名教授”還軒昂的大鼠是決然不同的,而先生的這個小隱鼠似乎也是葬身於貓之口中,隨後來得知是長媽媽所謂,但是,先生和貓之間的矛盾委實不能“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細細品味,先生所言的狗鼠貓,其實就是代表了先生所生活的時代的三類人。先生用極其細膩的筆法描繪了這三個階層,先生正是以筆為槍,抨擊了那個時代的“名人”,表達了自己對於那些生活在底層的弱者的同情和支持,而那些“名人”各種媚態,對弱者的各種折磨,先生也嗤之以鼻!

先生的文章或許我還讀不懂其中的真味,但是卻能深切的感受到先生對那個日漸渾濁的世道的無奈與悲切,他用他的筆戰鬥着,挽救着奄奄一息的中華民族。

向先生致敬!

《朝花夕拾》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

魯迅先生的文章實在值得回味,反反覆覆的看才能大概瞭解其中滋味。曾經看過一篇關於先生的文章的評論,説先生的文是隻可瀏覽不能詳讀的,蓋因先生實在是個憂國憂民的革命文人吧,這等的境界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今天看了先生的《朝花夕拾》冊子中的第二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也是頗有些感觸的。

這篇文章,先生用深沉雋永的筆描寫了一個在先生家做工的女性,長媽媽。文章着重寫了先生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先生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先生對她的感情至深。

文章開篇介紹長媽媽的時候,鋪成直敍的寫了長媽媽名字的由來,人物的性格,甚至對於長媽媽那個“大”字形的睡姿也反覆提及。後面通過對於長媽媽的言語行為,也給了讀者一個很直觀的概念,其實所謂長媽媽也就是那個時代下生活在最底層的勞動人民,有一些陋習,但是也有敢於創新的可愛一面。

文章主體在於圍繞《山海經》,寫我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由最初的我認為她有敬意,到她踩死了我的隱鼠,我對她全無敬意且稱呼她阿長,在最後我對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為她給我買了《山海經》。 整個感情的變化,體現了先生小時候的可愛,也顯示了勞動人民那個階級特有的可愛特質。

長媽媽是一位經歷蒼桑的人,這裏不僅寫她迷信,有麻煩的禮節,而且突出了她的偉大,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卻成功了。先生用她的妙筆成功的繪出了長媽媽這個人物,而先生對長媽媽的感情也是文章的關鍵,文章的主體把握及最後對她的緬懷、祝福,都能説明感情很深,讀後感《朝花夕拾瑣記讀後感》。

先生筆下的長媽媽這樣一個形象,平凡中透着不同,也揭示了封建社會對底層人民的殘酷與不公。先生此篇文章包含的愛心與同情,用他的筆讓我們再一次回到那個純樸的年代。

《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

今天是放假的第三天,我也按照原計劃,每天在《朝花夕拾》的冊子中讀一篇先生的文章。而今天所讀便是先生的《二十四孝圖》。

先生的這篇文章更像是《二十四孝圖》這本古籍的讀後感,而我所寫的則是先生的一篇讀後感的讀後感,這邊讓我感到不少壓力了。

先生是新白話運動的領軍人物,而這篇文字也是從白話運動入手,先給予那個所謂的紳士衝擊,闡明先生對於白話運動的立場。為了加強説服力,先生便以而是讀過的《二十四孝圖》入手,揭開封建衞道士羊皮下的真狼面目。

為了讀通先生的這篇文章,我還將《二十四孝圖》的原本在網上找出,加以瀏覽,讓自己更好的能理解先生的這篇文章。“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卧冰求鯉”,這些文章都是傳揚封建禮教中的“孝”的膾炙人口的文章。

這些“孝”不少都是愚孝,是違背了人性的孝(本站)道,甚至是為了人頌之為“孝”而“孝”,封建時代也講求“禮儀孝悌”,但是這些所謂的“孝”實在無法用當下的孝道觀念所去衡量。郭巨可謂至孝,家裏貧困,孝母之心值得稱讚,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實在違背了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這樣的故事在書中隨便翻翻舉目全是!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卧冰求鯉”、“哭竹生筍”這樣一種封建的吃人的禮教,實在讓人感到可悲!

孝乃百善之首!作為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理當傳承發揚!但這樣的愚孝是可悲的,而捍衞這些的披着羊皮的衞道士們更是可恥的!

《朝花夕拾》 《五猖會讀後感》

魯迅先生的文章多是有些晦澀難懂的,故每每我讀先生的文章都要讀上許多遍,使得自己能更好的讀懂先生的意思。而先生的這篇《五猖會》,讀得不花我半分力氣,卻委實讓我引起不小的共鳴。

文章的開篇便是寫的兒時的先生對於“迎神賽會”的一種期盼和嚮往,由於居住在偏僻的處所,雖然是對於這樣的活動充滿憧憬,但是確實從來沒有看到過真正的書中所描寫的“迎神賽會”,只能不斷的從書中看到這些描寫加以自己的想象,最多隻能花上一文錢買上一個“吹都都”。在寫滿對這類“迎神賽會”的憧憬之後,峯迴筆轉,先生即將遇到“這是我兒時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去東關看五猖會!而這五猖會是全縣中最盛的會!兒時的先生必是神往不已,而確實也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先生要隨家人同去看着五猖會!這不僅可圓了夢,也是兒時童趣的一個所在!可偏偏在大家準備出發的時候,“父親”卻成了一個最最不和諧的音符,非要讓我背書!《鑑略》中的二三十行。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説,無疑是兜頭一盆冷水,各種強記之後終於能過了“父親”這一關,而起初那種興奮卻蕩然無存!這種封建禮教的威儀,不可撼動的地位,無疑給先生兒時的內心留下了不好的記憶。

讀到此處,不禁勾起我的共鳴來。每每要出去玩耍,父親或母親總是不會站在我們的立場上考量問題,非要出個名目讓他們還“稱心如意”了,而我們再得以出去玩耍時,早失去了先前的心氣兒。

讓我用先生文章的結尾做個結尾吧:

“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個時候叫我來背書。”

《朝花夕拾》 《無常讀後感》

早已習慣了在午後翻開《朝花夕拾》這本小冊子,每個下午由先生的文章陪伴都覺得充實了許多。今天照例要讀先生的一篇文章,按照順序,當時到了《無常》了吧。

這篇文章很好了承接了上一篇的《五猖會》,描寫的是迎神賽會那天出巡的神!而這其中各路神明,先生最有些喜歡的當時白無常了。先生用了這樣的詞語來形容白無常:“他不但活動而詼諧,但是那渾身雪白這一點,在紅紅綠綠中就有鶴立雞羣之慨。”這是怎樣一個的可愛的角色呵。

先生本文突出描寫了白無常。在先生的記憶中,除了裝扮不甚嚇人之外,無常還是個頗具有人情味的鬼,在戲中有唱到,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大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先生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同時,文章深刻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於黑暗的社會,憤慨於人世的不平,只能在冥冥中尋求寄託,尋求“公正的裁決”。故在文中也可看到先生寫道:活的“正人君子”們只能騙鳥,若問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在陰間!這是怎樣的一種戲謔的諷刺!可是也顯示了先生對黑暗的現實的無奈和失望!

最後一段先生判的卻是更妙,有人説,無常是生人走陰,故有些人情味,而現下那些會走陰的卻是生人。這其中的奧妙,難言之矣。我們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了。

第四篇:高中瑣記

高中瑣記

正在上高中,這對於記錄我高中生活實在是一有利條件。此為原由。

——題記

第一章入學

8月31號過後,終於開學了,本以為美好的新生活的序幕從此拉開了,然而只是本以為。

高中究竟經歷了什麼事,我不是很感興趣,我只意識到一點,我的思想轉變很快,這也是處在青春期的緣故吧。所以我只想記錄一下思想在這一時期的重要變化,記錄一下那痛苦的轉變過程——青春期特有的迷茫。

剛開學,一切都是那麼新鮮,更令人興奮的,剛開學學習上就有一個重大發現,關於學習方法方面的發現——由條件得出結論。雖説很簡單,當初得出這個結論時覺得本就該這樣,然而自己卻一直看不破。看不破就不能為自己所利用,這就是之所以要提高認識吧。有希望才有激情,這個方法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高效率,更是前所未有的希望,當時就覺得一切皆有可能,而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演繹,不僅是學習,就是説話、做事也該有其方法的。後來證明這個思想是正確的,這是後話了。我就是帶着這空前的激情投入到了我的學習當中的,當時的心情真是前所未有的輕鬆和愉快。

月考來臨

在方法的所帶來的欣喜、激情下,我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感覺成績有了飛速的提升,就等一個機會來檢驗一下我的努力成果。這個方法究竟怎樣,我有到達那種程度了呢,一切都是那麼令人期待呀。

機會總是有的,好不容易一個月過去了。因為剛入學麼,再加上軍訓了一個星期,那歲月特苦,不僅肉體上要經受種種考驗,精神上也要受各種折磨,但説句實在話,只要真有本事,哪裏都是施展才華的舞台,天高任鳥飛,就怕你沒本事,世界相對來説是公平的。在軍訓期間,我第一次體會到啥事都得盡力去做,認真去做。你是否認真教官可是清楚得很呢。

第五篇:生活瑣記

不要對我説“謝謝”

寒冷而漫長的冬天對我這個怕冷的人來説,是如此難以忍受,有時覺得簡直要被凍死了。

一個冬日的週末,我猶豫了好久,下了好大的決心,才決定洗衣服。棉衣、毛褲等一大堆。趁着洗衣機轉動的時候,我裝了一瓶熱水暖手,想到臉上凍了兩塊,我把瓶子貼着臉,希望凍的地方快點化凍。

近中午時,老公回來了,放下車,看見我把瓶貼着臉,問:“很冷嗎?”我説:“臉凍了!”他的目光在我臉上停留了片刻,轉身又出去了。

“該吃飯了,你往哪兒去?”我在背後喊他。

“馬上就回來!”他邊走邊説。

我把洗好的衣服搭到暖氣片上,又裝了瓶熱水,坐在旁邊暖着。這時,老公也回來了,徑直走到我面前,説:“給。”他寬大的掌心靜靜的躺着一盒小小的凍瘡膏,我心裏不禁泛起一絲温暖,習慣性的説:“謝謝!”他輕輕拍了拍我的臉,燦爛而温暖的目光裏,含着一絲笑意,又有幾分嗔怪,道:“不要對我説’謝謝’!”我不好意思的笑了。是的,我明白他的意思,不應該對他説“謝謝”。

我們沒有富足的金錢,上天也沒有賜給我天生麗質的容顏,但是我感謝上蒼,賜給我一個珍惜我的人。讓醜陋而笨拙的

我,也能不時閃動自信而美麗的光彩。

前不久,我們買了處房子,十多萬的負債像一塊重重的石頭壓在心頭。屋漏偏逢連陰雨,不久,弟弟竟然又被查出心臟病,手術費需要十幾萬。房債可以慢慢還,可是手術不能等啊!得知消息後,老公馬上借了3萬元送到媽媽那裏,我對老公感激不盡,説實話,如果老公的兄弟生病,我肯定沒有他表現這麼好。但手術費還是不夠,想到這些,我就睡不着覺,什麼時候牀頭的燈一亮,老公就知道,我醒着。他就在背後安慰我:“別想了,有我呢!”轉過身,依偎在他寬厚的胸前,我忽然有種想哭的感覺,輕聲説:“謝謝!”又是同樣的話響起在耳邊:“不要對我説‘謝謝’!”

就這樣,生活中的困難就像濃重的烏雲一樣,在老公“沒事兒,有我呢!”的話中漸漸散去,少言寡語的老公,像棵為我遮風擋雨的大樹,陪伴着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可怕的慢漫黑夜,迎來了黎明。

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回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當他削好一個蘋果遞到我手中時,當我傷心時他給我一個擁抱時,當我無助時聽到他“沒事,有我呢!”的話語時??平凡而無趣的我啊,讓我用什麼回報你呢?我總是想説或説了“謝謝!”而老公總是那句宜嗔宜喜亦笑的“不要對我説‘謝謝’!”不要對我説“謝謝”,因為心有靈犀;不要對我説“謝謝”,相伴一世,苦樂相依,這次第,又豈是一個“謝”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