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紅色家書讀後感學習心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43K

紅色家書讀後感學習心得

紅色家書讀後感學習心得1

作為一名鄉鎮黨委書記,認真拜讀了《紅色家書》。王孝錫、王器民、毛澤建等人的事蹟和家書,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思想上得到了洗禮、精神上得到了昇華、黨性上得到了錘鍊。

一、感恩銘記,不忘初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先烈們為了共產主義事業,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黨和人民,把滿腔熱血灑遍中華大地。自古英雄多患難,豈徒我今然,這是王孝錫英勇就義前寫給父母親的遺書,時年25歲。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公而忘私、不怕犧牲的精神,永遠光照千秋、垂範後世。作為一名鄉鎮黨委書記,要深切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感恩他們的無私奉獻、傳承他們的先烈精神,用黨的紅色傳統照耀三龍鎮新時代征程。

二、堅定信念,激發動力。革命傳統資源是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革命傳統我們不能丟,革命資源我們不能棄,就是因為它藴含着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要將革命先輩熱愛祖國、忠於黨和人民、不怕犧牲的革命傳統,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轉化成艱苦奮鬥、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激勵我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勇於擔當、無私奉獻,在不同崗位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促進三龍鎮各項經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三、結合實際,砥礪前行。在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迎來了民族復興的曙光。我們要秉承革命先輩意志,用他們的精神品質提振精氣神,將三龍的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一是推進雙創雙修,實現生態文明、城鄉風貌、城鄉管理、城鄉功能、城鄉內涵的全面提升。二是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落實精準扶貧政策,增強建檔立卡貧困户獲得感、幸福感。三是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推動三龍建陶小鎮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大力發展旅遊觀光休閒業,啟動新建樂華農貿市場。

新時代開啟新徵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弘揚革命傳統、發揚先烈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譜寫新時代的光輝篇章。

紅色家書讀後感學習心得2

通過對《紅色家書》一書的學習,一封封感人的書信,真真切切地讓我感受到前輩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及對後人的敦敦教誨。作為一名新時期下的黨員,對家庭建設,對鐵路項目建設,我想談談學習之後的一些體會。

一、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中華民族歷來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注重家庭美德的傳承與弘揚。“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紅色家書》中老一輩革命家就是以家書為紐帶,進行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既反映他們對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映他們對親屬的深情、對子女的諄諄教誨,情真意切。

其中,劉少奇同志致兒子劉允若《每一個人都不應當躲避黨和人民的監督》一信讓我感觸尤為深刻,信中,劉少奇同志能敏鋭地從孩子的來信中發現孩子所暴露的思想問題,並站在一個父親和一個黨員幹部的角度對孩子進行引導,鼓勵他“虛心領受同志們的批評”,“警惕不對的方面,獲得及時的糾正”。字裏行間流露出一位共產黨人高尚的情操。

下一代作為祖國的接班人,需要時時加以引導,特別是暴露出一些較為嚴重的思想問題時,必須及時加以糾正。葉劍英致女兒葉楚梅信中所説,“必須完成你們這一代的責任。”我們這代有屬於我們的責任,下一代的責任,必須在時代的角度上加以強調,使其成為有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

二、深化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在黨和人民的監督下不斷進步完善

“打鐵仍需自身硬”,作為一名黨員幹部,首先要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加強自身思想政治素養,充分領會精神實質,努力轉變學風、作風。

其次,要積極參加黨支部專題黨課、“每月一課”、組織生活會的學習,多撰寫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多與班子成員交流,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支部討論學習,與指揮部員工談心交心,通過羣眾找、自己查總結自身問題,並立行立改。

同時,嚴格執行《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三公”要求,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堅持廉潔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並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自覺接受組織的檢查和羣眾的監督,不斷學習進步,完善自己。

三、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年代,努力做好建設工作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強”的格局,朝着多極化發展,對我們國家來説,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作為一名鐵路建設管理者,要在兢兢業業做好自身本職工作同時,積極開拓創新,結合現有的條件積極探索鐵路建設新的管理模式,積極推進鐵路建設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研究與推廣,“擼起袖子加油幹”,為黔張常鐵路建設不斷奮鬥。

以上是我的學習感悟,衷心祝願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紅色家書讀後感學習心得3

在互聯網高速發達的時代,書信似乎與我麼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但是在曾經戰火紛飛的年代,一封封書信是何其珍貴。它們寄託理想,它們寄託壯志,它們寄託思念,它們寄託着革命英雄們為了革命奉獻青春、奉獻生命的大無畏精神。這些家書值得我們誦讀,這些家書值得我們傳承。今天,紅色家書我傳承,為大家誦讀了杜永瘦寫給妻子的家書《啪啪的槍聲,是我們訣別的標誌》。

説實話,剛翻開家書時,映入眼簾的便是"杜永瘦"這三個清晰的大字,然而羞愧的是,知識淺薄的我對於這個為了中國革命犧牲自我的偉大革命英雄卻沒有任何的印象。在閲讀完他的家書後,心中思潮起伏,一對於革命烈士英勇就義的精神感到欽佩,二更為自己對於革命知識的淡薄而感到慚愧。

書信中提及,杜永瘦於兩日後就要被槍決了,然而在整篇書信中杜永瘦始終以一種歡快的基調寫的。雖然我們從書信的字裏行間無一不能發現他對於妻子的愛與牽掛,對於老母的思念與不捨,對於未出生的孩子的抱歉,然而這些他並未提出,他自始自終以一種慷慨激昂的語調錶明自己對革命的堅定意志。在他心裏,小家固然重要,然而為了大家,他必須以歉疚的心拋棄小家,投身於奉獻大家的事業中去。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革命英雄只是位22歲的青年。22歲,正值青春年華之季,然而這位少年卻永遠長眠於革命故土之中。

書信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他那份感人肺腑卻又激昂的話語"你的前途應當是‘幹’!你的責任應當是‘幹’!你的命運更使你不得不‘幹’!幹啊!只有才幹是你的出路---人類的出路!"這讓我不由得聯想到了新時代的我們也必須擁有這份幹勁。新時代,新徵程,新作為。亦如杜永瘦所説,唯有幹,才有出路。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在這個以知識經濟為主的時代,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傳遞自己的力量,努力讓祖國屹立於世界的巔峯。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對得住那些為了祖國和平而不懈奮鬥的革命英雄,唯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站立和生活在這片革命先烈由鮮血換的和平土地上。

"啪啪",兩聲槍聲,雖讓我們可愛的戰士永遠地長眠於革命故土之中,然而"啪啪"的兩聲槍響,亦打在了千萬戰士的心中,他們在哀悼犧牲戰士同時,又燃燒更強的革命熊熊之火,鼓足幹勁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拼盡全力。如今,"啪啪"的槍聲震盪在我的心跡,讓我明白當代大學生在新時代應該如何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貢獻力量?

紅色家書讀後感學習心得4

天氣晴朗時候,我喜歡搬凳子坐陽台邊曬太陽邊看書,樂得自在。只是這一回,手中捧着的是偶然得到的《紅色家書》,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語言,卻一字一句像針扎着我的心。

《紅色家書》雖然只是收錄了當時戰爭期間五十多份普通人的家書,牽連三十多户家庭,但是每個字都是真真切切的感動着我們。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用於此書的背景再貼切不過。《紅色家書》書中描繪的是眾多革命戰士背後關於愛情,關於親情,關於友情的一系列感人故事。 愛情,親情,友情,我想,我最在乎的是親情。

1924年12月,著名抗日名將吉鴻昌在殉身前寫下這封給妻子的家書,“紅霞吾妻鑑: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在這封家書裏,吉鴻昌作為一名戰士,面對死亡無所畏懼,唯一割捨不下的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當我看到這裏,我的眼淚不禁滾落,我突然間想到了我的母親。

那一年我就讀隔壁鎮上的高中,因為肚子疼的厲害就請假回家,母親起初以為是普通的肚子疼並沒有十分在意,結果我疼了一天一夜,幾近虛脱,母親在我一夜的輾轉反側中着急的到處打電話叫醫生。村裏睡的早,醫生也少,恰好醫生不在家,母親急得團團轉,就在那樣的大雨天的晚上,母親毫不猶豫騎上電動車載我準備到鎮上的醫院。屋漏偏逢連夜雨真的一點也不假,電動車在大雨中倒黴的壞了,母親一步一步推着車從我們小村到了鎮裏。母親的衣服濕透了,只有我,温暖的躲在雨衣和母親的懷抱下。我並不記得那段路究竟走了多久,但我一直都知道,只要我的母親在身邊,我就擁有全世界的温暖。

那天之後沒幾天便是母親節,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從來沒送過花的我準備了一大束康乃馨。在回家途中我準備了一肚子的肺腑感言,卻在見到母親的那一刻,只是羞澀的説了一句:“今天是母親節,我就買花了。”

母親只是責怪我亂花錢,並沒有多説些什麼,小心翼翼的將花插 進祭台前的花瓶裏。當我還沉浸在對母親的第一次“表白”時,我聽到樓下的母親自豪的為經過的鄰居介紹裏這花,“我女兒今天買的,母親節的花,這孩子,真浪費錢”。我沒有看到母親的表情,但我彷彿看到了她臉上的微笑。

這兩年,母親的年齡漸大,體力也大不如前了,前段時間做了手術後一直在家休養,給家裏的錢她也不願意收,總説我才剛畢業,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

以前我總在想什麼是愛,也許現在我才開始慢慢懂,就像我現在作為一名老師,對班級裏的學生,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總愛操心她們的方方面面。現在的我就像我的母親,期盼自己的學生能夠成才,卻又勿需任何回報,也許一句謝謝就是最直接的感動。

那些家書的作者都已經不在了,可是家書是帶着感情的史料。親情作為血緣文化的非物質載體,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裏。著名作家蘇叔陽先生則針對家書的情感發表了感言:“沐浴在這種純潔的感情裏面,我們的感情也會得到昇華,所有的讀者都會在這些家書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禮。”這些普通人的紅色家書所表達的都是真情實感,不是空洞的理論和豪言壯語。母親不識字,在外讀書這些年,我並沒有在信中寫過隻言片語,也較少在話筒中説過關懷的話。

那些家書在戰火硝煙的年代中生存,那些隨戰爭逝去的青春和生命都不再重演,那些字裏行間透着深深的情誼如今化作紙上的文字,靜悄悄的,像是沒有發生過似的。可是當我們讀着這些家書時,心裏頭由衷的哽咽,它像靈魂一般入侵我的身體。我在享受着那些作者最奢侈的親情,那是在他們看來最遙不可及的愛,而他們大多戰死了,留下許多對家庭的牽掛,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自怨自艾,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子欲養而親不在,願我們都能大聲説出對父母的愛,也願我能夠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將母親對我的愛的方式繼承給我的學生們。

紅色家書讀後感學習心得5

近期在工作之餘潛心誦讀了革命先烈的《紅色家書》,裏面的一字一句,無不展現出了革命英烈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濃厚的家國情懷,感人至深,發人深省,讀罷禁不住淚流滿面。

紅色家書顯示了革命先烈們的忠肝義膽和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抗戰英雄高捷成在《致叔父書》裏寫到:在這六年中東西奔波,南北追逐,歷盡一切千辛萬苦,雪山草地,萬里長征,在所不辭!無非為的是挽救國家的危亡!志向所趨,海浪風波在所難阻!這是從戎的決心,這是救國抗戰為國犧牲堅決的立志!救國才能顧家,國亡家安在!這種對理想信念的執着追求和對黨絕對忠誠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當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指引。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烈們的紅色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縣經濟工作、三農工作會議的部署,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發展實體經濟為重點,以鄉村振興為抓手,着力實施重點項目建設,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紅色家書體現了革命先烈們殞身不恤、抵禦外侮、振興中華的家國情懷。革命烈士左權在他的家書中寫道: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奮鬥。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的、偉大的。這擲地有聲的話語,抒發了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矢志不渝奮鬥的遠大抱負。

作為基層黨委書記,我要以革命先烈們為榜樣和旗幟,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在發展鎮域經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抓好雙創雙修、打贏脱貧攻堅戰、全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推進鄉村振興等工作上,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成效,展現當代黨員幹部對黨忠誠、為人民服務的使命和擔當,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浮樑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紅色家書彰顯了中華兒女們威武不屈、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革命烈士趙一曼在英勇就義之前,她給嗷嗷待哺的三歲兒子留下如下家書:寧兒: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

殷殷囑託,字字錐心,句句刻骨。即使眼前面對的是敵人冰冷的槍口,縱然知道即將到來的是與這個世界的訣別,也只想着把革命的信念堅定不移的傳遞下去,彰顯出中華兒女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

鏡頭轉向今天,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他們的高尚情懷和對革命至死不渝的信仰,發揚傳承革命戰爭年代的堅定信念和精氣神,在工作中以擔當實幹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本職、服務大局,以一個共產黨人該有的擔當和責任,為把浮樑建成對話世界的後花園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