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洛杉磯安魂曲》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6W

第一篇:《洛杉磯安魂曲》讀後感

《洛杉磯安魂曲》讀後感(精選多篇)

難得看到一部偵探小説成為譯林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著中的一員,甚至福爾摩斯都沒有上榜。當自己看完這部《洛杉磯安魂曲》之後,才深深體會這本書與福爾摩斯那麼多案件的不同,可以説,這不僅僅是偵破一個大案,找到一個連環殺手,更是在走一段人生歷程,每個人的生活都因為案件的進展而改變,而精神層面,思想的改變更是巨大的。

懸念並不是很複雜的一個故事,一位老人的女兒被殺,兩名偵探和警方介入調查,結果發現被害者只不過是連環殺手的第五個目標,偵探和警方在殺手的身份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結果偵探派克被冤枉入獄,另一名偵探柯爾在警探多蘭的幫助下繼續調查最終發現了殺手的真面目,洗刷了派克的清白,同時找到了多年前一件兇殺案的真相。用這麼簡單的語言概括一看確實不算多麼複雜,作者在書中(請幫助宣傳好範文 網)主要渲染了派克這個人物,這在代譯者序裏面做了詳細的説明。不覺想起電影《王牌對王牌》,片中的談判專家也是被冤枉,但最終還是邪不勝正,真正的罪犯居然就藏在警局的眼皮底下,這與本書中的罪犯和偵探極其相似,書中和電影中兩個被冤枉的人寧願做出瘋狂的舉動(一個是劫持人質,一個是越獄)都不願屈打成招,正是這種反抗精神和誓死查明真相的決心讓他們獲得了本該擁有的自由。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典型顯得很常見,冤枉一個人顯得太尋常,與美國宣揚的那種追求自由人性的國家不同,中國人往往會選擇默認,承受自己莫須有的林林種種。有時一件小事,本不是你做的,但有人認為是你所為,你拿不出證據,只好大聲辯解,但這樣別人反而更加認定是你。長年累月下來,我們都認為辯解無用,於是就懶得去辯解,只等某一天事實會站出來,可惜這樣往往不能如願,在忍受了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莫須有後,自己好像都適應了他人對自己的態度,這時事實來了,所有人都只是略略吃驚一下,然後依然像從來不知道事實那樣對你,當這成為了一種習慣,無論事實如何,一切就都無法改變了。所以最有效的辦法是在一開始的時候發現真相,哪怕做出自己從未做過的事,把莫須有扼殺在搖籃之中,否則等他長大了,就算拿着事實這把利劍也無法將其打敗。

書中除了塑造主要人物派克的高大形象外,對於柯爾和多蘭也進行了細緻的描述,柯爾的家庭因為這件案件一步步走向低谷,而多蘭更是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柯爾是相信派克選擇了這一切,而多蘭是為了重回搶劫兇殺組這個願望而死,雖然懷着不同的願望,但信念都是一個:發現真相。儘管兇手隱藏的很深,但在”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和最努力的女警的面前仍然無法遁跡。也許這個故事算不上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正如柯爾最終所説的那樣,我可以重新振作起來,填滿那一片空白。洛杉磯不是終點,它是起點,我也如此。

終點亦是起點,到處都能聽見這樣的話,一段路走完了,該走下一段路了,你可以選擇帶着什麼樣的心態去開始,一種平靜的心態也許是正確的選擇。當把每一學期,每一年,每十年當成自己的一段段路時,漫長的歲月就被切割成大大小小的段落,本來不該帶着回憶上路,但往往做不到,只好把這回憶不斷的縮小,放在某個角落之中,偶爾才打開看看,在新的路上,除了性格和生活的積澱以外,一切都該重新來過。在終點處卸下一些包裹,無論裏面裝着的是閃閃發光的榮耀還是黑色的回憶,自然會有某種神靈幫自己一路收集這些,我們只需要輕裝開始一段新的征程。

第二篇:《南京安魂曲》讀後感

]讀《南京安魂曲》有感

一直在讀一些人物傳記,並在閲讀的過程中,對主人公有了全新的認識。讀《大外交家周恩來》,我領略了周總理的幽默風趣,卓然的膽識;讀《基辛格》,我體會到他的毅然和果斷,也被他敏鋭的眼光所折服??但這次在老師的推薦下,讀了《南京安魂曲》,,使我對讀歷史書籍有了強烈的慾望。

我是一次性讀完《南京安魂曲》的,只是很難相信這是發生過的事情,沒有也不敢細細想象其中的細節。和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相比,我覺得安魂曲更加描寫得殘酷真實,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大多拿數據説話,倒難引起共鳴了,因為畢竟我們對數據的敏感度並不是很強,缺乏對數據的想象力。所以我還是覺得《南京安魂曲》 更讓人感覺到是發生在身邊的故事,顯得逼真。

看着書中的每一個細節,自己就沉溺在痛苦中,對日本人的仇恨又一次被喚醒,但是作者在寫《南京安魂曲》時,他的敍述卻是如此的平靜,平靜得讓人很難察覺到敍述的存在,可是卻讓我一次有一次的感受到日本人的殘忍和當時許多中國人的無知。以前看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書,瞭解到侵華日軍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平民和戰俘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姦等戰爭罪行,並對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地方進行了焚燒,屠殺了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自己的心裏只是產生微微的痛,但這次每一個場景的敍述都能勾起我無限的想象,喚起我對日本人的痛恨。

“我們都站了起來。只見這對日本兵領頭的中尉,命令一個新兵拿刺刀去刺張先生。那年輕的士兵有些猶豫,可是中尉高聲地再次下了命令。年輕人朝張先生刺了過去,他的棉衣很厚,刺刀沒能刺穿??接着,讓我們震驚的是,張先生自己解開了口子,把大衣丟到了地上,身上只剩下一件薄薄的上衣,他就這樣面對刺刀??那中尉再一次衝着年輕士兵高喊一聲,那士兵猛地朝張先生衝去,伴隨了一聲狂叫,他一刀將張先生刺穿??”讀到此處,我的腦海中不斷地重複着出現着這樣的場面,彷彿是在不斷地回放,也許那位年輕的新兵並不想去殺戮張先生,但是他們就是這樣一個個被帶上了罪惡的道路,開始了他們屠殺之路,是我對他們的痛恨油然而生。看看張先生的行為,也許他再也忍受不了這樣的折磨,所以直接通過自己結束了生命,這從側面也凸顯了日本人的殘酷,他們對中國人的折磨就從未停過,無論在哪裏,都是一樣的殘忍。

在剛開始,讀這本書時,我總感覺金陵女子學院在南京大屠殺時期是個相當安全的地方,但疑惑的是這樣一個有外國人“守護“的地方為什麼還會有幾十萬的大屠殺呢。讀到後來,我才意識到:原來日本人也根本沒有把美國或是德國人放在眼裏,依舊闖入這些難民區奪人。而這些庇護所的外國人,面對日本人也是束手無策的。正因為金陵女子學院和其它學校都並不是完全安全的,所以才讓日本人依舊我行我素,肆意踐踏,搶走了很多難民,而接下來的當然就是三光政策了,使他們的暴行給我們留下痛苦的記憶。成千上萬的婦女兒童少數成年男子在這裏開始了噩夢般的經歷,日軍在南京城的強姦殺戮也在這裏展開,而中國難民之間的友情和猜忌、互助和衝突也同時展開,這也使得《南京安魂曲》的情節更加真實,更加符合人性的特點。

書中有着慘不忍睹的情景,也有温暖感人的細節:有友愛、信任和正義之舉,也有自私、中傷和嫉妒之情??在巨大的歷史悲劇面前,人性的光輝和人性的醜陋都在不斷放大,在一個人的身上在不斷地放大。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戰時金陵學院的臨時負責人——明妮 魏特林,她勇敢而又執着地開展自己的工作,竭盡全力與日軍抗爭,努力保護所有的難民,但卻經常遭到中國難民的嫉妒和誹謗。“上帝用他自己的方式做事,而我們難以理解。”明妮這般説着,卻是無法真正説服自己。明妮·魏特林後來因遭受誹謗,黯然回國,最後以被投入精神病院終了一生。魏

特林在南京的作為,已可不用一個基-督徒作要求,而是在憑着良知本能行事。竭盡全力的她儘管有信仰傍身,卻因曾身處過巨大的黑暗,而終究無法釋懷,並對信仰產生了懷疑。“誰能想到我最終也精神錯亂了呢?”“我想知道日本人在南京的所作所為,會有什麼報應。” 明妮·魏特林成為這場悲劇裏成千上萬苦難者中的一名。但在那南京女子金陵學院作臨時負責人時,她經常説:“這個國家需要的是基督教。” 並且在金陵女子學院處在罪孽猖狂之時,卻依然堅持做禮拜,把基督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們的罪孽,令他們作他的兒女的教義傳達給難民,給他們以信念,從而給他們心裏注入希望和活力,使他們首先在心理上結束痛苦。雖然曾有一度,當明妮看着日本人不要臉面地橫行霸道時,也曾有過對信仰的質疑,只因心中的虔誠,選擇相信信仰,遵守教義,盡一切所能,勇敢、執着、竭盡全力地與日軍抗爭,努力保護所有的難民。 可能有人説,是明妮的善良,是明妮的無私把一首淒涼的歌變成了安魂曲。而我覺得,這當中更有一種信仰的力量。對生命的尊重,對信仰的虔誠,使她有信心,更有信念。或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們應當有信仰,信仰與科學並不衝突,那是個美好的寄託。有時候,信仰,是苦難中給人以力量的依賴,它可以創造奇蹟。就如這本書一樣,把一首淒涼的歌變成了一首寧靜的安魂曲!

第三篇:《洛杉磯之戰》讀後感

2014年4月2日,天空飄着朵朵白雲,我們****員工懷着感恩的心,盡情享受着公司給員工的福利,歡欣鼓舞的觀看了《洛杉磯之戰》這部蜚聲海外的著名戰爭科幻電影。

該片講述了一個美國海軍陸戰排深入敵後拯救在敵佔區的平民百姓,而在洛杉磯街頭與外星入侵者進行巷戰的故事。

“決不能拋棄一個平民”,“為國而戰,為人民而戰”,活生生一個美國軍隊的徵兵廣告——這是專業影評給予該片的概括。該片的主題頗多,對我而言,感悟如下:

1、領導下達的命令,不要問原因,堅決執行。

影片中,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下命令吧,我們執行……少尉為下達可能錯誤的命令而猶豫,部下的執行精神鼓勵了他:你是指揮官,不管命令是什麼,我們將誓死執行!

在工作中,我們其實也時時面臨類似的境況,作為執行者,我們必須無條件的服從指揮。在領導給自己下達一個看似複雜、艱鉅的任務時,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記下來,然後去做,而不需要問類似的問題:我已經很忙了,把這個工作交給我是不是不太公平?這個工作是不是交給其他部門或同事做更合適?因為領導下達任務之時,必然是從全局宏觀角度來考慮問題,作為局部的一份子,我們所考慮的可能會有失偏頗,因此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盡全力執行好這項任務。

2、為了公司利益,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影片中,在救人小分隊的整個任務接近尾聲的時候,參謀指揮官南茲又發現了新的更大敵情,於是毅然放棄可以安全撤退到後方的機會,冒着生命危險重新加入新的戰鬥。

在公司面臨可得利益的時候,應該主動為公司的利益而爭取,哪怕不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作為****的員工,如果遇到對資金有需求的公司或人員,即使不是專門業務人員也應該主動推介****的品牌,有機會的話通知公司業務人員,共同為公司爭取到該筆業務。因為公司的利益其實就是自己的利益,一定要在內心深處把公司和自己作為一個和諧的統一體來考慮,正所謂——沒有大家,哪來小家?

第四篇:《夢之安魂曲》觀後感

《夢之安魂曲》觀後感

10:05我看完了這部電影,説實話如果當初我看了簡介,我肯定不會下載也不會看的。非要説原因的話,就是太壓抑了,讓我有點喘不過氣來,我還記得當初是看到這片被吸引的,哎!既然看了,並且還看完了,我就説説我的感受吧。

夢境往往都是美好的,正是因為這種美好的驅使,人人都想置身其中,而不只是圍觀者,這部片子很巧妙的讓幾個主角的夢想和毒品融合在了一起。

莎拉,老年喪夫,兒子也不在她身邊生活,雖然有一幫朋友,日子過得也還算舒適,這一切都被一個奇怪的電話打破了、可以説是顛覆了一切。電話的內容到底是什麼,怎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這或許就是選秀節目在留給人們歡樂的同時,也把希望留給了有想法的人可見夢想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屬。一天,莎拉她幸運地接到了她鍾愛的電視專欄打來的電話,她被通知選中參加演播,這令她興奮不已。由於她最喜愛的一件紅色衣服穿不上身,她開始節食,可效果不太明顯,於是她求助醫生——這個無恥的人,我就這麼稱呼吧,給的速效減肥藥、其實就是毒品。起初效果確實不錯,可後來即便是加大藥量也不能滿足她了,此時的她已經瘦得不成人樣,她也覺得自己頭腦不大清楚,當她再次去醫院時,醫生只是讓她填單子,説這些都是正常的,讓她下個月再去複查,當我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心裏竟然冒出“國外也有如此傷心病況的醫生啊,看來天下的烏鴉都是一樣的”點小歡喜,他再後來的狀況,就跟所有“癮君子”一樣的,先是出現幻覺、家裏的一切都像是惡魔壓迫吞噬她,然後她在大冬天的穿着鬆鬆垮垮的紅色禮服、頂了一頭紅橙相間的枯槁頭髮、隱隱約約還能見到幾團白髮,一路狂奔;在地鐵上拼命的向他人説:“我要上節目了” 儘管人家不屑一顧,她自己卻興奮的手舞足蹈她終於到了電視台,工作人員還算是有素質的聽她講完,並安慰了幾句;然而迎接她的不是絢麗的舞台、也不是忘乎所以的觀眾的尖叫聲,而是警察。在一行人帶走她的時候,她還以為是要登上舞台而雀躍着~~當然她不可能面對觀眾了,他要面對的是冰冷的病房、粗魯的護理人員以及非常理性的治療。在此期間,她的兩個好朋友去看她,她空洞的眼神讓她倆抱頭痛哭,就像是在哭訴好端端的一個人怎麼就這樣了。

她等啊等,終於在夢境裏,她的夢想成真,穿着紅色的禮服、盤了一個很棒的髮髻、畫着精緻的粧容已經樂的無法用語音來形容,緊緊的跟兒子抱在一起~~我已然分不清到底是夢境還是現實。既然她有兒子,她的朋友都去醫院看望她了,為什麼她的兒子沒有出現,那是因為她的兒子也在醫院,為什麼她的兒子會在醫院呢?這還要從故事的開始説起。

哈里——莎拉的兒子,就跟大多數問題青年一樣,學習成績不好、沒有工作,成天做着發財夢,當然她的“財”並不是廣義的財,而是想讓媽媽開心、幫女朋友開店、有自己的事業。起初他為了湊錢,多次搬家裏的東西去賣,也不願伸手問媽媽要錢,他老媽也沒點破,一面由着他,一面向典當行的老闆贖回那些東西。他的橋段跟大多數剛做毒品生意的人很像,先是在朋友的幫助下賺錢了,還給老媽買了一台嶄新的電視,他和他的朋友一渡過上了有錢人的生活。然而他們是年輕人,毒品比煙酒還能刺激他們的神經。他自己用注射器注射,他的朋友(帶他入行的)吸,他的女朋友也吸。把各自的夢吸進自己的靈魂深處。他們的發財夢,就像泡沫一樣,在泡形成的那一秒,還沒等到下一秒就成了沫,什麼都沒有了。我説的這些或許是誇張了,咱繼續往下看。先是他的朋友被“陷害”坐牢,他花了大多數的錢把他保釋出來,再是毒品漲價、而且量很少,他們沒錢也沒貨。吸毒的人沒有了毒品,身體就像被掏空了一般,他們瘋狂的找貨源。然後他的女朋友瑪麗先是通心理醫生上牀,再是同一個毒品頭子“口交”;再到“公開場合做愛給他人看”目的都只有一個換毒品,後來她確實拿到了一些毒品,但自己沒有食用,而是拿着它蜷縮在沙發上,像是在等待哈里回來開啟新的生活;而他的朋友在監獄裏勞動,看得出他是在盡全力做事,可能是想忘卻痛苦吧,我想他此刻一定很想念他的家人~~~最後哈里的左手臂被截掉了——由於常時間注射毒品,血管已經彭髒到極限了。他一個人孤零零的躺在病牀上,當護士問他有沒有很掛念的人,她可以幫他通知,他看都沒看那護士,只是喃喃道:“她不會來的”。

我現在來整理一下。哈里的媽媽在影片的最後牽掛的是哈里以及她死去的丈夫,哈里牽掛的(雖然劇情沒有交代)是他的媽媽和他的女朋友,他的朋友牽掛的也是媽媽。我能把這種現象理解為:當人一旦受到重創之後,最掛念的是親情,其次是愛情,即便是掛念卻不相見、寧願一個人面對,這又是為什麼,人的心門一旦關閉之後,是感受不到任何人的温暖的,這或許可以解釋莎拉的朋友去看她,為什麼她的眼神空洞、表情麻木了。不管你此刻扮演的是何角色,好好的珍惜,善待身邊的人,特別是你的親人,等到有一天不得不離去的時候,自己能有糧食撫慰心靈,即便是孑孓一生、也有夢的安魂曲為我們送行。

第五篇:一封寄往洛杉磯的“感謝信”

感謝菲爾——你是最棒的教練,身體允許的話,一定要留下啊~!~致敬

感謝阿泰——當初很反對你的到來,因為我們要送走阿里扎,我們懂得感恩~!~如今....用上當初對阿里扎的那句“沒有你,我們拿不到總冠軍”......

感謝加嫂——或許你自己都不知道你今天有多man...讓“軟蛋”見鬼去吧 .....你是湖人的mvp...

感謝奧多姆——嘿,哥們~!~你總算醒了...你只需要每場比賽保持“一隻手”的注意力就ok啦

@50%?no....是5%....

感謝老魚——忘了你多少次拯救球隊,只記得在最困難的時候,一條神魚總會出現,而那或許就是“奇蹟”...你是我的榜樣...

感謝sasa——現在的你配的上莎娃啦......祝你們幸福...

感謝法瑪爾——夏天你或許會離開了,但是我們永遠記得你曾今帶給我們的***...

感謝香濃——你的扣籃真的真的...很暴力~!~哈哈...

感謝囧頓——你的傳球真的很棒...

感謝鮑威爾—— 該感謝你什麼呢~!~下賽季好好幹吧...

感謝姆本加——你的蓋帽太cool了

感謝莫里森——辛苦啦~!~每天讓你穿西裝,當吉祥物~@~下賽季努力哈...

感謝令人尊敬的對手(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你們的堅強,勇敢,信念,教會了我很多... 凱文,你真的真的真的太強了,還記得我牀頭第一張海報就是你的,當時你還在明尼蘇達...

還要感謝“beat la”,正是這句話讓我們撐到了最後那舉起香檳的一刻...

最後感謝你——你懂的!!!前面沒有mj,更沒有lbj...只有你自己~!~還有三年,還有三枚...5+3=8(號)...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我的信仰,我們的24...

此文絕無它意,發自內心,留個紀念... 用宇哥的話説就是真性情...

一切以結束...

重新回到學習軌道...

tofight for the ideal...願有一天我能問老外“how to get the staplescenter"....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