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羅生門》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8W

《羅生門》讀後感精品多篇

羅生門讀後感 篇一

因為黑澤明拍的一部同名電影,《羅生門》可能要算芥川龍之介所有小説裏最為人所知的一個。但看過小説後便知,電影其實並非改編自這一篇,而是取材於另一篇《竹林中》。真正的小説《羅生門》,故事非常簡單,篇幅也很短小,講的就是一個飢寒交迫的武士遇到一個同樣食不果腹的老婦,在與之對話後突然大悟,放棄了思想掙扎,下手搶劫了老婦然後逃走的事。

**災害不斷的年代,給包括人心在內的一切都披上一層灰暗的色彩。落魄的武士在走投無路、無以為繼的情況下,不得不放棄良知以求活命,但可以看出,即使在作出了決定之後,他仍然對殺人越貨這種行徑心存懷疑。但是,偶遇老婦的一番話,讓他放棄了原本處於道德層面的掙扎,退回到活着還是等死的簡單自問,從而做出了棄義偷生的選擇。

老婦是為了生計去拔死屍的頭髮,武士是為了生存搶走老婦衣裳,這麼做都非他們所願,但除此之外,便沒有更好的活下去的出路。在這裏,生死變成了超越道德的首要矛盾,而一條生命本身並沒有善或者惡的區分,於是正義與罪惡的界限模糊了。

武士最終心生歹念搶劫而逃,小説也在這荒誕的結局之中,引人走向對自身行為更深層的思考。善與惡的界限究竟在哪裏?是否為了生存就可以無所不為?是否為活命而被迫做出的事就都可以得到諒解,都可以逃脱良知的審判?

芥川龍之介並沒有給出他的答案,他只是借筆下的人物承認了人性的黯淡一面,卻並沒有説這即是必然。

羅生門讀後感 篇二

小説《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發表的第一篇小説,故事梗概是:大災後,一名被主人辭退的僕役,在京都的羅生門下避雨。走投無路的他,起了“除了當盜賊,別無他法”的念頭。他爬上羅生門的門樓準備暫過一夜,卻發現一個老嫗正在薅死者的頭髮。他心中猛然升騰起正義感,質問老嫗。老嫗回答説用死者頭髮做假髮賣錢來維持生存,並且,這些死者,生前也不是善良之人。僕役對老嫗的憎恨之心慢慢減弱,最終竟剝下老嫗的衣服在黑夜中逃遁——也許賣了去換頓飯吃吧。

小説中的奴僕為生存所迫,一開始就有了當盜賊的念頭。可是當看到老嫗薅死者頭髮時,他心中的善良和正義感還是本能地表現出來。他聽了老嫗的解釋,那種當盜賊的念頭又重新升上心頭,罪惡感慢慢消解了——這是個複雜的社會,許多人為生活所迫而走上邪惡之途。或許,社會本身就存在邪惡,對邪惡的邪惡,也算不上缺德。甚至,他在剝老嫗的衣服時,為自我找到了打劫的理由:“我不這麼做,就得餓死嘛。”

應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為依據的,作為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我有利的方向。

僅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為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為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污款額的理解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説。罪惡感正在道德的團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罪惡感的消解,是社會的悲哀。

羅生門讀後感 篇三

“羅生門”是從日語交流來的詞語,這一詞有“各説各話,真相不明”的含義。陷入羅生門中的人表現出自私性,並且逐漸演化成外人看來真相難辨,同時又都難以拿出有力的證據揭穿謊言,所以在“真相”與“假象”之間徘徊。

《羅生門》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看見橫屍都不會驚慌的荒涼時代。故事在我看來就是一個講述人性本惡的故事,每個人心裏都有惡的種子,這種惡念在面對生存抉擇時會劇烈膨脹,直至佔據一個人的心靈。家將從開始時對惡念的猶豫,到遇見老嫗作惡時的義憤,再到最後自己成為強盜。我認為老嫗給了家將一個變壞的理由,也可以説是一個藉口,同時也是老嫗為自己的惡行所做出的辯解“我已經走投無路”“我施惡的人也並不是什麼好人”,家將用別人的話為自己的惡念找到了出口,他甚至變得比老嫗更加殘忍,老嫗奪取的對象是無知無覺的屍體,而家將卻把惡作於活生生的老嫗。每天都面對着死亡,也許下一個死的就會是自己,如果説作惡是更容易活下去的方式,那麼每個人就會直面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惡意。

《羅生門》是一篇具有迥異風格的小説,它讓我們清晰並帶着沉重的心情看到了問題的存在,但人們卻無法解決。分明在黑夜中能看到一絲光亮,但卻抓不住,出不去。作者讓我們發現困惑,而這樣的困惑卻不侷限在某個年代,而是存在我們身上永久的精神枷鎖。最後,我們看到,瘦弱的芥川被這樣的枷鎖壓倒了。讓人不禁思考一個問題:有多少人能承擔起這樣的思索重任呢?

羅生門讀後感 篇四

面對死亡的威脅,你選擇當強盜,還是餓死?從思考到遲疑最後心中有了答案,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家丁的內心?讀完羅生門後,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荀子主張性惡論,人生來就是利己的,但可以通過後天的教化慢慢改變。可感化真正起到作用了嗎?當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當絕無外人可以探知真相時,你選擇自己,還是他人?

家丁是可憐的,遭遇戰爭年代,主人拋棄,流離失所,孤零一人只能在羅生門處躲雨。起初,他在餓死還是當強盜這個問題上還是缺乏勇氣,只能説是有心無膽。那是什麼改變了他?

二樓的老婆子是可憐的,本應是享老福的年紀,卻躲在死人堆中取火,在死人堆中尋找生存來源。當家丁看到老婆子拔死人頭髮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餓死還是做強盜,恐怕他會毫不含糊地選擇餓死”。這時的家丁初次真正見識到惡的一面時,他從心底裏厭惡,難道僅僅是厭惡老婆子嗎?不,他厭惡的同時還產生了有做強盜想法的自己。

當家丁弄明白老婆子所做一切的緣由後,他自己開始被老婆子影響到,利己主義的思想捲土重來,這時,他下定了決心,奪走老婆子的衣服逃走。

回頭再讀一遍故事,面對死亡的威脅,你是選擇餓死還是當強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孔乙己一生潦倒,卻依舊選擇“之乎者也”;漢朝匈奴猖獗,班超毅然棄筆從戎。我們可以説孔乙己太懦弱嗎?我想他所需求的東西太合乎情理,只得教人把斥責的話生生咽回肚子裏……

芥川龍之介的小説寫作風格總是獨具一格,慢慢悠悠的環境中總能突顯人物的心境,敍事手段同樣獨具特色,不禁使人感到一種獨特的魅力。

讀完《羅生門》後,不禁又使我想起來另一部書籍《三體》,當艦隊背井離鄉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家園的破滅,能源告急,食物危機,語言已經成為沒必要的工具時,梅杜薩之筏的景象再次顯現。道德是人類文明建立起來的規則,那麼脱離了人類的團體後,或者説即使做了超越道德的事情後也不會被人們制裁的時候,人們行為的準則又會變成什麼樣呢?為了集體奉獻自我,還是為了自我殺害其他人?

人人都有利己主義,但同時人人又有選擇的權力。羅生門的雨不可避免,但希望每一個候雨人都可以等到一片屬於自己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