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茶花女》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5W

第一篇:茶花女讀後感

《茶花女》讀後感(精選多篇)

茶花女讀後感

在一個悲慘的世界裏造就了一個悲慘的人物──茶花女。雖然她是一個妓女,但是她的命運卻如此催人淚下。對這個飽受創傷,最後在一個冷漠中死去的可憐姑娘,作者同樣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她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姑娘,否則她不會為愛放棄一切. 而在她的四周,沒有人對她付出真情,沒有人是因為為了她而愛她。普律當絲,若不是為了得到酬金,她會對瑪格麗特到奴顏婢膝的地步;那些情人 ,若不是為了得到她,他們會供養她嗎;那些買賣人,若不是為了在她身上大賺一筆,會在她身上搞投機嗎……不會,不會,不會……一直到她名行將就木之時,她們才露出原形。一張張可怕的臉,而對她,他們不再需要那張虛偽的面具,只因為她再也沒有利用的價值。最可悲的是她死後,那些人便急於拍賣她的物品。她就像一堆沒有用的垃圾,被遺忘,被拋棄,被壓在塵芥堆的底層,無聲無息。

或許她生命裏最閃光的一點是阿爾芒,他們彼此都付出了的感情,都為對方做出了犧牲。但是他們這段愛情,卻得不到任何人的承認,得不到任何人的答應,得不到這個社會的許可。瑪格麗特是妓女,雖然她放棄了一切,但是仍無法改變現實,在那裏沒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説相信,一個妓女

會從良,她永遠活在妓女的陰影裏。最終還是為了阿爾芒,同時也為了他的妹妹,又淪落了 .

阿爾芒雖有軟弱的一面,但是他衝動,易怒,妒忌心又如此之強。他並不理解瑪格麗特,他如此偏激地認為自己受騙了,不斷地進行報復,他的心中越是佈滿恨,越是顯得瑪格麗特的痛,她的悲。但是瑪格麗特並不後悔所有的選擇,她深信當他知道真相,她會在他的眼中顯得格外崇高,然而卻發生在她死後的事情。瑪格麗特是一個堅強的姑娘,她一個人面臨着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願讓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是阿爾芒給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時光同樣也是阿爾芒給予的。阿爾芒的出現,是使她走向命運終點的催化劑。使她的悲慘命運更加深化。或許沒有阿爾芒出現即使沒有了閃耀點,也不會有深切的痛苦。或許正是因為阿爾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能夠從這個悲慘的世界裏完全的解脱。

第二篇:茶花女讀後感

茶花女

她雖然淪落風塵,過着放縱的生活,卻依舊保持一顆純潔的心靈;她雖然寄人籬下,做着上流貴族的情婦,卻始終擁有自己獨立高尚的品格;她雖然渴望愛情,但面臨選擇,她又甘願自我犧牲成全愛人。她——瑪格麗特,一個在巴黎尋歡作樂的煙花女子,一個身患肺病落入沉痾的多情女子。她願意為愛救贖自己的靈魂,也為了自己的真愛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當時的巴黎,風塵女子從來都不屬於自己,她們豔冠羣芳時可以得到上流社會的青睞,名利、財富一應俱全,等她們人老珠黃時,她們又都成了那些升起、落下從未受人注意的星辰,曾經依偎左右的情人甚至不會為她們的死流下一滴同情的眼淚。她們在縱情聲色中揮霍自己的青春、出賣自己的靈魂,這是她們的宿命,也是她們無法改變的結局。

瑪格麗特也是其中的一顆星辰,也在無盡的悲哀中消失在生命的天際,但不同的是,她曾在黑暗的夜空劃出一彎美麗的光環。她也沒有逃出命運的枷鎖,在窮奢極欲中不分晝夜地沉湎於飲酒、看戲的男歡女愛中,以致年紀輕輕便患上無法醫治的肺病。但她熱情縱慾的生活卻無法掩蓋她純潔高傲的神態,她喜愛茶花,她也像茶花一樣純潔美麗,她喜歡捉弄第一次見到的人,這是她對每天同她們廝混的人那裏受到侮辱的一種報復。她墮落紅塵,但她的心靈卻從來沒有落入世俗的深淵。

他知道自己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於是每天縱情聲色、追求享受,與其説是自暴自棄,不如説是忘卻現實的需要,擺脱病痛的掙扎。她本想就這樣日復一日地了卻此生,直到她遇到那個值得她廝守,值得她改變的阿芒·杜瓦。他愛她,從第一眼見到她就愛上了她,他不管她的身份,只為得到她的愛。他可以為她的病痛而流淚,他可以每天默默詢問她的病情卻從來不留下自己的名字,他是唯一一個憐憫她的人。她也終於接受他的愛,這也是她第一次心甘情願為男人付出自己的真愛,坦露自己的心靈,因為她知道,他愛她純粹是為了她,而不是為了他自己,但別的男人從來都是為了他們自己才愛她的。 他們倆開始了一種幸福的生活。為了他,她甘願犧牲自己奢華的

生活,癒合自己創傷的心靈和他一起同甘共苦;為了他,她可以賣掉自己的馬車、首飾和披肩,為的是不讓阿芒為她去借債,雖然她處境艱難,但只要有他的陪伴,她就享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幸福。他也沒有辜負她的愛,為了她,他也可以負債累累在所不惜。然而快樂的生活是短暫的,阿芒父親的出現粉碎了她的美夢,他絕不會同意讓一個妓女毀了兒子的前途,壞了家庭的聲譽。

“除了情人以外,還有家庭;除了愛情以外,還有責任;熱情的年華過去之後,在接着而來的年月裏,男人要受到尊敬??”在阿芒父親的“深情”勸導下,她為了他的前程犧牲了自己的愛情。她又回到了那個紙醉金迷的巴黎,又回到了那個放蕩的不願救贖的自己,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他,為了讓他得到更多的幸福,她可以放棄自己的幸福,此時,她是如此的可敬,如此的神聖。

悲劇並沒有結束,不到生離死別的抉擇,命運是不願意停下自己殘酷的手段。他以為她背叛了自己,以為她愛慕虛榮變了心,於是他瘋狂地報復,一心一意只想折磨這個可憐的女人。當感情受到傷害的時候,他變得是如此的卑劣,為的是無法忘記那段最美好的記憶。他找她的朋友做自己的情婦,他用誹謗的匿名信繼續對她的侮辱,他甚至想過要把她殺死,為的是不讓她再屬於別人,這可憐的報復又何嘗不是一種愛呢,愛之愈深,恨之愈痛。

然而她是在也受不了打擊的,她在他的報復中痛苦地掙扎。債台高築的生活,虛弱痛苦的身體,失去情人的悲涼,情人誤解的失意,這一切將柔弱無依的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淵。在冰涼的病榻上,是愛情的回憶和再看到他在她身邊的渺茫希望支撐着她活下去的信念,然而她終究沒有再見到他,她死在了心靈的沙漠裏,她不願閉上等待見他最後一面的雙眼,但命運卻把冰清玉潔的可憐人送入了無情死亡的墳墓。

他回來了,但卻已經晚了。因為無法彌補,她的死只會讓他更加內疚,更加思念,更加痛苦。為了證實她已經不在人世,為了打消他悲痛欲絕的思念之情,他要為她遷墳,為的是見她最後一面。深摯的愛情變成了永遠的悲劇,留下的只有活着的人的無盡的哀傷,還有那墳墓上佈滿的白茶花。

第三篇:《茶花女》讀後感

《茶花女》讀後感

法國著名小説《茶花女》是法國19世紀最偉大作家之一的小仲馬的頂峯作品,該作品是根據小仲馬自身的真實故事撰寫而成。

《茶花女》講述了巴黎一位很獨特很受寵的妓女的故事,在當時社會,妓女徘徊於上流社會人羣之間,卻經營着最卑微,不具社會地位的職業。瑪格麗特也以其出眾的美麗與氣質贏得了當時社會紳士的喜愛。一次偶然機會,男主角阿爾芒與瑪格麗特一見鍾情,並久久不能忘懷。在朋友的介紹下,阿爾芒終於找到機會與夢中情人瑪格麗特認識,然而瑪格麗特以她特有的招待人的方式取笑了阿爾芒,自尊心極強的阿爾芒離開瑪格麗特的包廂。兩年後阿爾芒仍然不能忘記瑪格麗特。兩年後的一天,他們得以認識,阿爾芒以其真實的愛打動了瑪格麗特,瑪格麗特為自己找到了真的愛自己的人而喜悦,很快他們墜入愛河。不久,他們就在鄉村享受他們二人世界的美好。但這美麗可愛的光景並不長,阿爾芒的父親找上了門。他為了他兒子的未來前途與其女兒的幸福生活,不顧這對情人的反對,不管他們愛得多深多真,揹着阿爾芒,連哄帶騙地使瑪格麗特離開了他兒子。又過了幾年,阿爾芒再次回到巴黎,對這可憐的妓女因愛生恨,用殘忍的手段報復着她的離去。當一切明晰,這痴情青年意識到茶花女仍深愛着他時,一切已結束。煙霧散去之後,只留下阿爾芒深深的悔恨與愧疚。 作為一個既有深厚文化素質又有豐富生活積累的小説家,小仲馬創作《茶花女》不是因為自己一時的感性認識而寫的,在他的生活中,他遇到了茶花女——瑪格麗特這件事,讓他又清楚地瞭解了她和阿爾芒純潔的愛情故事,雖然瑪格麗特只是一個妓女,但只有真正貞潔的女人才談得上真正純潔的愛情,小仲馬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這是觸動他寫這篇小説的根本。黑格爾説過:“藝術家創作所依靠的是生活中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觀念的富裕。”藝術創作的基本材料和前提就是作者自己豐富曲折的生活體驗,既然茶花女是作者親身經歷的、又與自己的命運發生了聯繫,經歷了深切的感受,這些都很自然地激發了他欲罷不能、一種油然而生的創作小説《茶花女》的衝動,而這不僅僅是衝動,小仲馬有着一顆飽滿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心,他把身心投入在了生活的土壤中,從中吸取養料,於是對生活產生了深刻的認識和真實的感受,正是有着感性和理性的認識才使小仲馬創作了《茶花女》這部經典的小説。小仲馬有很多經歷,有豐富的生活內容,所以他才能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東西在小説中用具體形象表現出來。一部作品的藝術精神往往更為人稱道。《茶花女》不僅主觀地反映出作者對瑪格麗特的同情及她和阿爾芒純潔、無私的愛情之外,它更加要揭露的是資產階級貴族老爺的荒淫、無恥與殘暴、兇狠,這就是小仲馬創作它的目的所在。

作為19世紀偉大的鉅著,其影響深遠至今必有其社會原因,一方面,小説的本身文學色彩,文學價值存在很多值得研究考察的,然而任何不具有社會現實意義的小説是不會流傳千古的。《茶花女》是作者小仲馬用以諷刺當時社會現實,表達自己懊悔之心的鉅著。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妓女的崇高面,雖然他們從事低賤的職業,卻有着顆執着於愛情的熾熱之心,為愛情獻身的勇氣。而現實世界,很多名門閨秀,雖有閉月羞花之容,高尚的社會地位卻不一定有這樣的勇氣。社會地位差距的存在促使了人們心中產生的蒂梗,從一定意義上,也是造成作者愛情悲劇的原因之一,為作者所憎恨。作者藉此書表達自己的痛苦之時,也在告誡當時和未來的人們,淨化人們心靈,給資本主義發展大環境下的社會增添了一絲純淨的血液。這如此書最後的結篇之詞所説的那樣,作者寫此書並不在於宣揚淫亂邪惡,而是為受苦的人祈求,希望人們能夠同情這些正在受苦的人們。其社會意義大多在此體現。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阿爾芒之父勸瑪格麗特離開他兒子的那一段。那父親説阿爾芒的準妹夫鄙視他家的長子不學無術並深愛着一妓女,希望瑪格麗特離開他兒子,給他女兒幸福、還他兒子自由。瑪格麗特聽着這似乎誠懇的請求,看着這老人滄桑的面容,感受着這屬於父親的愛,她心底那純真的善良被深深地觸動了。她淚如雨下地同意了,但她的心卻如刀割一般。看到這兒,我停了停,深深地歎了口氣。瑪格麗特她美麗、她聰明,雖然淪落風塵之中,卻出污泥而不染,依舊保持着一顆純潔高尚的心。她不同於一般的煙花女子,她有着愛心、有着善良,她有着希望、有着夢想,甚至還閃爍着聖潔的光輝,比大家閨秀小家碧玉更惹人憐惜、疼愛。

瑪格麗特無疑是熱情的,因為她一直在追求這人世間的真愛。當她認識了阿爾芒時,她決定為了他而改變自己的一切。她為他付出,、為他流淚,甚至與公爵伯爵斷了來往,失去了還債的錢及幾十萬法郎的年開銷;她為他賣了那豪華的馬車與做工精美的開司米披肩,當了那些另人垂涎三尺愛不釋手的首飾,這是因為她不想讓阿爾芒揹負沉重的開銷負擔,這難道還不夠證明嗎?瑪格麗特對阿爾芒的愛情並非是玩弄或手段,而是一種真切的感情。

瑪格麗特更是善良的,當她得知她與阿爾芒不能在一起、她追求愛情的希望破滅時,她選擇了放棄,她選擇了離開。她犧牲了自我,用自己的離去換來了阿爾芒妹妹的幸福及阿爾芒可能成功的未來,但同時,她失去了真愛與她最後的快樂。在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會選擇這樣做?這樣犧牲自我去成全他人,這樣寧願折磨自己只為還更多人幸福,這樣果斷堅決儘管心如刀割?有多少人能這麼做?

如今我不禁想讚歎瑪格麗特戈蒂埃。可能她仍有放蕩的一面,可能她這樣犧牲並不值得,但我們又怎能否認她?她的勇氣、善良、愛心、美貌、智慧,有那一樣不另我們心折?“茶花女”這三個字在人們心中不該是放蕩下賤的標誌,反而可能還留有聖潔光輝,因為茶花女她有一顆純潔高尚寬容的心、一顆善良的心。

第四篇:《茶花女》讀後感

《茶花女》

是時候寫一寫關於《茶花女》的感想了。

作為《文學回憶錄》來到我手裏前的替代讀本,我從學校那小的可憐的圖書室借到了這本還算得上是新書的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茶花女》。法國小仲馬著,譯者是王振孫。

這本書的序文是必須要看的,至少對於我這種沒讀過幾本書的人來説是這樣的。序文講給了我們一個真實的“茶花女”,阿爾豐西娜?普萊西,這是一個很少被人們知道的名字,瑪格麗特的原型,她是一個從法國鄉下來到巴黎求生的女子,一個憑藉姿色贏得眾人追捧的女子,一個追求奢華生活,荒淫無度,寄人籬下的風塵女子,她,也是一個有着一定文學修養的女子。她的生活中從不缺乏男人,巴黎的貴族、富豪爭相為她“慷慨解囊”,這堆積起她死後才為人所知的令人瞠目結舌的奢華生活。這就是現實中真正的“茶花女”。

書中的“茶花女”是一個由阿爾芒的回憶堆積起來的人物,這個“茶花女”不再是一個風塵女子的形象,她所帶給讀者的是一個美麗可愛又值得同情的女性。

問世於法國浪漫主義運動的末端,《茶花女》被認為是世界名著。可是,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除了那出現n多次,言語尊敬得讓人發毛的“您”字,完全是中國國小生流水賬式的“文學作品”。沒有伏筆,沒有任何可以勾起讀者興趣的情節,所以我覺得,《茶花女》是一本很爛的“名著”。無非是多情的小仲馬為了紀念自己曾經愛過的一個風塵女子所寫的一些矯情的文字,總給我一種“當婊子還要立牌坊”的感覺。

既然這是我對這本書的評價,那只有談談這本書的現實意義了,除了這個,從文學角度看,真不覺得這有什麼值得讚揚的地方。

書中瑪格麗特的處境和現在的中國官府社會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只不過,在中國,瑪格麗特這類人被叫做“小三兒”、“情婦”。而且,瑪格麗特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駕馭的,這是值得現今中國的小三兒們學習的,錢買來的都是可以失去的,瑪格麗特雖然被人包養,卻可以以強者的姿態站在那些達官貴人面前,現在的中國小三兒哪個可以?因此,這是值得中國女人學習的第一點,或許可以説是人窮志不窮吧。要活出氣質,強大的氣場才是吸引人的根本,靠外表,靠裝飾永遠不能長久。

第二,瑪格麗特雖然是一個風塵女子,家中卻放滿了各個時代的名著,看來她是理解了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風塵女子尚且知道多讀書,所以,你懂得。

第三,瑪格麗特同阿爾芒父親的鬥爭説明她是一個懂得放棄,識時務的“俊傑”。現在中國社會的年輕人,總覺得夢想可以打敗一切,這多麼可笑,不是説我不贊同夢想,只是我覺得,有時候,年輕人該睜開眼睛看看現實的世界,現實,你改不了。至於識時務的瑪格麗特,特別適用於中國社會的婆媳鬥爭,説的不是放棄自己的愛人,而是在長輩面前懂得忍讓,和配偶的父母鬧僵有什麼好處呢?圖一時嘴上痛快,(請關注)失去的是你可能永遠都彌補不回來的。

謹以此獻給可愛的小仲馬寫出的一本“狗血”、“坑爹”的名著。

個人見解!而已!

第五篇:《茶花女》讀後感

讀完《茶花女》我真正領略了這部世界名著給人帶來的震撼力,我的心在讀後很久仍顫抖不已。我不知道幾百年來它使多少人同情和傷心地落下了眼淚,但它確實讓我長久不息地難過和同情。

小仲馬的《茶花女》是一部不朽之作。在裏面阿爾芒和茶花女的愛情是主題。他們相愛,但是得不到世人的同情,反而受到了許多不平的待遇。這是很正常的,誰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去娶一個妓女,茶花女是妓女,她靠出賣她的青春來換得飯吃。這一點她與其它於這行的女子沒什麼分別,但是她不同與其它風塵女子的是,她有着聰明的腦子,她看許多書,知道了許多東西,她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是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女子,而不是那種只懂得用外貌來吸引男人的普通妓女,這也是為什麼她會得到這麼多的上流社會的男人的喜歡與寵愛的原因了。

無疑,這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悲壯悽慘的,讓人同情的,美好的愛情,尤其在十九世紀中期資產階級社會早期世態炎涼中,赤裸裸金錢關係的那個社會,更讓人讚歎不已。

沒有華麗的文字,但那真摯的感情對白卻讓每一個有過戀愛經歷的人身臨其境,漸漸地把主人公與自己融為一體,能夠設身處地地為他們的戀愛着想,為他們的歡樂而輕鬆,為他們的悲劇而沉重。

小説的主人公瑪格麗特本是一位貧窮的鄉下姑娘,為謀生來到巴黎,不幸落入風塵,做了妓女,染上了揮霍錢財的惡習;她瘋狂地尋歡作樂麻痺自己,但內心卻討厭這種空虛的生活.這個依舊保持有純潔心靈的淪落女子,嚮往真正的愛情生活,後來被阿爾芒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彼此深深地相愛,在遠離巴黎市區的鄉間過起美滿的田園生活.瑪格麗特受到創傷的心靈也開始癒合,並決心徹底改掉過去的習慣,永遠和阿爾芒在一起,享受一個正常女人的真正生活.

可惜,這時,阿爾芒的父親為了家庭的聲譽懇請碼格麗特離開阿爾芒,一再給碼格麗特種種侮辱,難堪.面對生活的沉重打擊,她對人生更加心灰意冷.當阿爾芒得知真情趕到碼格麗特身邊時,她因貧病交加,身心交瘁,孤苦伶仃地死在自己的寓所裏.這段愛情自始至終就沒有一個堅實的經濟基礎,似乎註定了他們的悲劇。但我認為這並不是主要原因,因為瑪格麗特最後已經放棄那每年十多萬法郎的生活,而跟隨阿爾芒去過那田園的平民的生活。而此時,經濟已不再是問題了。還是阿爾芒不果斷地去強迫她,離開巴黎,去另外一個環境去忘記過去。而實際上,他有很多機會可以這樣做。

碼格麗特是一個堅強的姑娘,她一個人面臨着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願讓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是阿爾芒給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時光同樣也是阿爾芒給予的.面臨死前要永遠的訣別是最痛苦的,阿爾芒的出現,是使她走向命運終點的催化劑.使她的悲慘命運更加深化.或許沒有阿爾芒出現即使沒有了閃耀點,也不會有深切的痛.或許正是因為阿爾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能夠從這個悲慘的世界裏完全的解脱.

這讓我想起了杜十孃的悲劇,儘管阿爾芒好過千百倍那個秀才。但結果無疑是可悲的,男主人公是這悲劇的原因之一。

不知為什麼,我總有一股同情這種人的情懷。今晚上,當我正在為阿爾芒氣憤的時候,有個同學説:換了你也會這樣做,因為她是妓女。我立刻反駁他,我決定這並不是原因,如果他們是真心相愛的。

我深深為茶花女而傷心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