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童年讀後感九年級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4W

童年讀後感九年級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講述的是主人翁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説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童年讀後感九年級,請您閲讀。

童年讀後感九年級1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那麼的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憐的高爾基3歲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着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

之後高爾基又結識了知心朋友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但是,好景不常,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兇狠的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就這樣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爾是魔鬼,歐打自我的老婆,還天天鬧着要分家產,兄弟之間一點也不團結,兩個兒子薩沙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高爾基。此後,高爾基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結果被外祖父趕走,十分兇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他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為生。

這“一家子蠢貨”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倆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連小孩也與他們一齊熱烈地參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藹,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讓他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絲絲的安慰。

我喜歡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有講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麼愛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爾和雅科夫這兩個大壞蛋,她也並沒有請求外祖父怎樣嚴厲得處罰他們。一個善良的人,又怎會喜歡在家裏發生戰爭呢?應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爾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誼,沒有什麼再值得回憶!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他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閲讀中,我發現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們此刻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一樣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我們此刻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童年讀後感九年級2

人人皆知,高爾基先生的自傳三部曲是響譽世界的,其中的《童年》一篇,更是堪稱佳作,昨天剛剛看完,感想頗深。全文高度概括了高爾基先生的童年生活,在沙皇的統治時期,一個可憐的孩子阿繆沙很小就失去了父親,接着失去了母親,唯一的親人——外祖父也家道中落,他卻仍然懷抱着一顆求知的心坎坷而悲慘的生活,讓人感動!

看到了最後一句,我放下了書本,心情是那樣複雜,為什麼一個可憐的孩子,他的童年那麼悲哀?為什麼他的童年沒有一絲歡笑,只是充滿了仇恨的悲憤?蘇聯當時的社會真的那麼黑暗嗎?然而,我知道,這一切都是資本主義社會下黑暗政治鬥爭的惡果!那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一個暗無天日的社會,一個國家最底層勞動人民永遠無法翻身的社會!這是高爾基先生的批判,這是文章以小見大的妙筆!一個黑暗到可以使人變壞的社會,不得讓我們膽寒,更覺得社會主義制度的光明,是她讓我們能過得如此幸福,她是公正與和平的象徵,她是東昇的太陽,照亮了華夏大地,暖和了人們冰封已久的心,才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是否應該好好學習,好好珍惜?

《童年》中有一節是讓我喜歡的,那是關於一位化學家“好事情”的事,幼小的主人公在沒有被老文化完全吸收的時候,與一位奇怪的人教上朋友,很明瞭,這一定會使阿繆沙的外祖父又狠狠揍他一頓,這僅僅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不為沙皇服務,就是無所事事,是邪惡的,相信,這會讓許多人捧腹大笑,但更多的是思考,當時的社會真理是那麼難以接受嗎?也許這樣的事情太多,為此,有很多科學家都獻出了生命,但是明智的高爾基先生為他的這段短暫的友誼表現出了高興與惋惜。這也讓我知道了,黑暗的存在就是建立在人們的天真與無知上,而人們是否應該主動的去學習,應該知道,擁有知識的人就是聰明的人,也只有遮這樣的人可以維護正義與真理!

《童年》是一本不錯的書,是一本袒露真實的小説,我有想過寫一本自己的《童年》,即使不能,我也永遠珍藏這本書,因為它絕妙的寫作手法,樸實的語言,深刻的寓意都是值得珍惜的!

童年讀後感九年級3

童年對於我來説是美且充滿無限樂趣的。每當記憶的閘門打開,一個又一個場景跳躍着顯現出來,我總是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但是每個人的童年都是難忘的。

高爾基的童年是悲慘的、痛苦。正是這些艱難的經歷磨練了他超與常人的毅力,最終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成為一個讓人尊重的人。他的自傳體小説《童年》以高超的技藝,反映了當時俄國小市民階層的庸俗、自私,同時揭露了沙皇專制的黑暗與罪惡。

小説主人公阿廖沙,是一個心地善良,刻苦耐勞的孩子。他三歲時喪父,無奈母親帶着他住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開了一家染坊。他脾氣暴躁,貪婪,自私。他經常兇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有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生了一場大病。他愛財如命,暗地裏放高利貸,祕密接受典當,甚至慫恿工人們到市場上偷竊。

阿廖沙的兩個舅舅自私,陰險,總會因為爭奪家產而爭吵不休,以至於毒打,折磨死了舅媽。

阿廖沙在一個令人窒息的,痛苦的環境裏艱難地生活着。母親的再婚,讓他孤單又孤僻,對生活失去信心。

生活總會有光明的,而給與阿廖沙陽光的人是外祖母。外祖母是一位善良,樂觀,心裏充滿了愛的慈祥老人,她無私的愛豐富了阿廖沙的心靈。阿廖沙在外祖母愛的哺育下,變的愛憎分明,敢愛敢恨。生活的苦難並沒有讓阿廖沙退縮,他相信所有苦難終將過去,迎來的將會是一片光明。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享受着祖輩和父輩綿綿不斷的愛,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愜意生活。我們終將長大,這種溺愛會讓我們像温室的花兒,無法經歷暴風雨的洗禮。

《童年》給了我深深的啟示,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磨礪的人生才會讓人堅強、勇敢和自信。成長的路上我會帶着這些金玉良言,披風斬棘,像海燕一樣在暴風雨中飛翔,永不言棄。

童年讀後感九年級4

想起我的童年,充滿着歡笑與幸福:父母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美味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應有盡有,有時甚至父母有一點的不滿足我的“要求”,就無理取鬧。直到我讀了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自傳體小説,我才感覺到在俄國沙皇黑暗、殘暴的統治下貧苦人家孩子的童年充滿了苦難與悲慘的遭遇。

他在幼年時,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他,於是他隨着母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這一切只是阿廖沙艱苦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説是家,不如説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着家裏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兩個舅媽更是沒有地位,任舅舅打罵,發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只有善良、和藹,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讓他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絲絲的安慰,使阿廖沙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面對這困苦的生活。外祖母的善良、熱愛生活影響了了他的一生。正如書中所寫:在她沒來以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帶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她馬上成為我終身的朋友,成為最知心的人,成為我最瞭解、最珍貴的人——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而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她也是一忍再忍。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於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着。

“體驗”了阿廖沙的悲慘生活,阿廖沙童年時一幕幕悲慘的遭遇在我的腦海了放映着,他令我深深的同情,但他勇敢面對挫折,擁有執着信念的精神令我深深地誠服。希望他今後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同時,也希望如今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明天增添一絲光彩。

童年讀後感九年級5

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假期的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的字體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打動了我:四歲喪父,跟隨痛哭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阿廖沙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打架……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默默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漸漸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歡樂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爭吵之類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裏,被甜水泡着……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着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