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超越原生家庭讀後感(共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6W

第1篇:超越原生家庭讀後感

超越原生家庭讀後感(共2篇)

超越原生家庭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超越原生家庭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每個人在成年之後都有着來自原生家庭的烙印,但如何看待這種烙印以及如何自我成長,就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態度和選擇。

一生中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必不可少的,但絕不是“原生家庭決定論”。

好脾氣都留給別人,壞脾氣都留給家人,對我而言只是媽媽,因為對家裏的其他人,我依舊可以“温柔”,但一遇到“媽”,在別人看來是一件小事都可以吵得很兇。

通過本人多年觀察,我媽受奶奶(我們家不分奶奶和外婆噠,因為都是同樣愛孩子,沒必要區分!)影響很深,而我也是受我媽影響,都有脾氣火爆的特點。不過我和她倆還是不一樣,我會剋制(至少是在面對其他人時)。

雖然會受媽媽的影響,但讀了這麼多年書,還是學到了“做個安靜的美女子!”《超越原生家庭》中説到:“人際間的差異會引發人的焦慮,不同的人會對這種焦慮產生不同的應對方式”。我採取的就是“攻擊”之法,媽媽和奶奶也都採取此法。見面就是掐,不知道當時怎麼有那麼大的能量,媽媽一直説奶奶是怎麼氣人,但擺脱不了啊。我也是。別的關係都很好解除,但父母和兒女之間的關係是很難解除的,壞習慣也一樣難解除。

有時真的`很氣人,前幾天我、舅媽和我媽三個人去宜昌的一個縣級市辦事,我媽開車,在不知道路的情況下我媽就叫我搜導航,搜了本來走的好好的,可到了高速分叉路口,導航都説了“前方下高速”,她還在説屏幕上寫着100多米,不下,導致要從下一個路口下來倒回去,導航也喊下高速,我也喊,就是不下,錯了還在摳字眼,但是就爆發了,“100米是多遠?你車時速多少?走100米要幾秒鐘?”還要犟,都脾氣不好,都是問題,又都不是問題。走錯了又怎麼樣呢?當時就氣不過。只要一見面,隨時隨地都因為一句話、一件事吵得不可開交。

生活不只是這樣,脾氣暴躁對自己沒有好處,要遇事沉着冷靜。經過長時間的打拼,幸好大家都就的我性格還算温和友善。

看了《超越原生家庭》,反思自己確實受影響比較深,但絕不是不可改變的。可能目前我還沒有能力擺脱這個“壞習慣”,但我會盡量剋制,慢慢轉化,找到療愈的方法。

第2篇:

那些深受原生家庭創傷的人,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是我們一開始降臨到這個世界的生態環境,在我們身上受着父母不可磨滅的影響。如果我們受到不好的影響甚至創傷,那麼我們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

認識自我

我們出身的家庭就是原生家庭,我們身上都有原生家庭留下的烙印,有好的,不好的,嚴重的,不嚴重的,價值、觀念、習慣、性格、人格等等皆受到影響。

小C從小父母離異,在內心深處不相信愛情與婚姻,與多個女友交往皆不信任她們,後來結婚了也因自己出軌而離婚收場。性格以及婚姻中的許多問題都是原生家庭衍生出來的,過去的創傷在親密的人當中最容易浮現出來,以前受到的傷害後來也把傷害帶給了別人。這都是沒有客觀認識到自己的結果,對原生家庭的影響沒有多大的理解,就沒能做到對配偶有足夠的體恤和同理心!

原諒父母

我們受到父母的影響會潛移默化地表現出來,所以很多人受到了傷害直接就歸到父母身上。怨恨、痛恨父母是很多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人的表現。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所有的不好真的只是我們的父母造成的嗎?無論過去父母對我們造成怎樣的傷害,如果現在我們想要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就要學會接納父母、善待父母、善待自己。

我們要清楚幸福或痛苦,都是自己選擇的,原諒父母,原諒他們的對與錯,如果對他們有什麼想法可以與他們進行溝通,告訴他們,讓自己積壓的感情得到釋放!

自我療愈

在自己身上找到一個讓自己身心失衡的地方,開始一段自我療愈的過程。與其找回心中缺失的遺憾,不如學會與之和諧相處。我們要學會關愛自己,關愛自己從珍惜我們的生命開始,關注我們的身心健康、心靈成長。找到自己的力量與精神支柱,不依賴家人,學會欣賞與肯定自己,我們內心會慢慢豐盈起來,變得篤定、自由與強大。心如浩海,能容萬物,這是我們要學習與踐行的。在痛苦中修煉自己,善待自己與他人,產生親密的愛與感情,讓我們的人生會進入良性的循環!

走出困境

不要把自己困在原生家庭的問題裏,要嘗試着走出去!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傷痕累累地長大的,要試着與自己的缺陷與遺憾和平共處。既然完美的家庭是不存在的,那麼完美的父母也是不存在的,要進入理解父母的模式,這樣我們就可以往前走。

我們需要做的是,瞭解和清楚原生家庭造成的影響與創傷,不斷成長與修煉自己,因為我們還要讓自己的下一代儘可能少受原生家庭所來的傷害。

也許有些人真的深受原生家庭創傷,但不是把所有問題都推給原生家庭,而是喚醒我們愛的能力去改造自己、善待他人,追求更高更好的生命品質,這才是我們身而為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