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劉墉超越自己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43K

第一篇:劉墉超越自己讀後感

劉墉超越自己讀後感

《超越自己》是作家劉墉寫給剛考上紐約史岱文森高中的兒子劉墉的一百一十六封書信,信中針對而這些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發揮及引導,寄理於情的的字字句句,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教會,期許,劉墉超越自己讀後感。

超越自己,這句簡單的話概括出來了所有成功人士的祕訣,他們有勇於超越自己的衝勁。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能成功呢?因為他們難以把喔機會,因為拖延的毛病﹔容易滿於現狀,沒有更高的理想﹔不敢面對未來,因為缺乏信心。為什麼不能成功?一句話,因為不能超越自己。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超越自己的經驗,在幼兒期,沒有人比我們走路,我們卻是這自己站立,不斷站立,不斷跌倒,不斷站起,不斷試步終於能從爬的階段,走入走的時期。然而,我們對此也不滿足,又要學習跑。那麼為什麼在我們能早,能跑,能寫,能説之後,卻丟掉了自己原先具備的不斷超越的衝勁呢?

因為這是上天的安排,讓我們在具備了謀生能力後,就很少有繼續超(請收藏好範文 網)越的想法。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安心做一個普通的凡人。

只有少數人會説﹕“我不要做一個普通人,我要超越自己。”於是,在這種努力與信念下,他們將自己提升了並且隨着不斷地超越,他們做出了世人無與倫比的成就。他們就是前面説的那些成功人士。

所以劉墉説﹕“在整個奮鬥過程中,我認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尤其是那些收受盡呵護的年輕人,為了獨立面對未來,他們必須戰勝自己的惰性和依賴心。這種毛病若不根除,無論在父母的逼迫下成績,功課有多好,將來都難以成功。……這個世界是不等人的,它殘酷得甚至不能給失敗者一點點的同情……你必須成功,因為你不能失敗!這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卻給人耐人尋味的道理。

我用三句話概括了這些內容﹕超越自己與生俱來的弱點!

創造自己個人的風格!

肯定自己是個不可或缺的存在!

假期中,閒來無事,我就在網上看了一部劉墉先生的“處世學”代表作——《點滴在心的處世藝術》。劉墉,相信大家對他都不陌生,《點一盞心燈》《超越自我》《人生的真相》等作品我們耳熟能詳,在《讀者》之類的文學雜誌上也常常能看到他的大作。我剛剛看到這部書的內容時,就被其中的內容深深吸引了。在這本書中劉墉先生透過十五個生動的實例,談了在這個爾虞我詐的社會,該怎麼迂迴前行、欲擒故縱,以退為進,大智若愚,讀後感《劉墉超越自己讀後感》。這本書雖然語言辛辣,但辛辣的有大智,能教大家怎樣以處世技巧創造“雙贏”甚至“都贏”的局面。雖然我們工作的環境沒有書中那樣複雜,我們的人際關係也不需要像他們那樣勾心鬥角,但其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也還是需要的。

比如説書中講到這麼一段:最近在台北,有一天我去銀行辦事,旁邊來了箇中年女士,也在詢問事情,鼻子旁邊粘了一大塊鼻屎,她居然不自知。

我正想是不是該提醒她,卻見裏面的小姐回身抽了一張面紙,然後笑嘻嘻地對那女人説:

“來!如果您不介意,我幫個小忙。”

那女人還沒會過意來,小姐已經一伸手,把她臉上的鼻屎擦掉了。

“有髒東西嗎?”女士詫異地問銀行小姐。

“沒什麼啦!沒什麼啦!”小姐笑笑。

請問,為什麼銀行小姐不提醒那女人:“您臉上有鼻屎”再送給她一張面紙,讓她自己擦乾淨?

為什麼她幫了忙,擦掉那麼一大塊鼻屎,卻又説“沒什麼啦”?

處世的藝術是雙向的,從正面想,你要避免別人見到自己不光彩的時候,好比早上沒化粧或晚上卸了粧,就不出門。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想,則應該避免在這個時間去敲人家的門。

千萬別以為朋友不如意,由公司大老闆變成賣蠔仔煎,你呼朋喚友去吃,是照顧他生意。

你先要想想他的個性,想想跟他的交情,免得他非但不感激你,還覺得你在損他;改天他東山再起,可能避免跟你往來。

心知肚明就別説了。

遇到以上這種情況,我好像也只能想到直接提醒她臉上有什麼髒東西。如果跟對方關係比較好,會伸手幫她擦乾淨,但也會順便告訴她我為她做了什麼,以便令她對我感激涕零。但從來不會想到還有另外的方式,既能避免尷尬,又能真心幫到別人。再反思我們的工作,有的時候,我們會嚴厲指責學生的常犯的過失,而不去顧及這樣是否傷害了他們的尊嚴。如果我們也能像這位銀行小姐那樣,處處設身處地地為學生着想,從他的角度來為他做點什麼,也許這位學生的進步會大一點。

處世的藝術有時候就這麼簡單,如同書裏説的"接線生、接待人員"的禮貌,當侍者把湯不小心弄到你身上的反應,為別人做伴郎、伴娘和招待時應有的考量;乃至在公園裏為了避免尷尬而做的迴避;以及身處弱勢時,怎樣顧全大局、忍一時之氣。也強調了“罵人容易,讚美人反而要小心”的道理,以及“以退為進”,主動把可能引人誤會,或對自己不利的情況“攤開來”的技巧。可以説這本書的內容,有輕的,也有重的。在平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後面,都可能有個大大的處世哲學;而當那哲學運用巧妙的時候,則成為一種藝術。就像《翠玉羅生門》裏,大家都贏了,沒有人輸。

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您“點滴在心”的會心一笑,也希望它能教您幾招“使最多人獲利、最少人受傷”的處世藝術。

第二篇:劉墉超越自己讀後感

劉墉超越自己讀後感

去年,閒暇之餘讀了兩本書,其中最為感動的是台灣作家劉墉文集中的《超越自己》,那是他兒子考入美國着名的高中史岱文森學校時,他寫給兒子的一系列信件。劉墉本意是啟發兒子怎樣面對艱險橫逆的環境和未來的挑戰,教他怎樣發揮潛能,超越自己!對於以為人父、四十不惑的我來説不僅是收穫了教育兒子的良方,更收穫了做人的道理。

“你不能失敗”是他寫給兒子的信件之一。文中引用西方哲學家赫伯特的話:“一個人如果二十歲時不美麗,三十歲時不健康,四十歲時不富有,五十歲時不聰明,就永遠失去這些了。”也就是説,這個世界是不等人的,時間是不等人,如果在你年輕的時候該耕耘的時候不去拼搏,那麼在你該收穫的時候也會一無所有。

這篇短文也在我原本平淡如水的心緒中激起了層層浪花,使我這十多年來日漸麻木的心有了再度振作的慾望,讓我感覺到儘管單調的法警工作很多年沒什麼變化,但社會是不斷變遷和飛速發展的,即使工作內容沒變化,但是偵查工作的方式在不變化、偵查設備在不斷更新,如果不學習理論、不掌握技術,就不能適應提高檢察工作技術創新的要求,那就是一種落後,是一種失敗。猶如作者所説:“馬斷了腿,當然還能活!但是身為一匹馬,不能跑了,就算活着,又有什麼意義?”

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你的語言、語言影響的行為,行為結果決定你的思維,思維影響你的態度。做為一名老法警,曾經崇高的理想和澎湃的激情,已隨時間消磨殆盡,對待工作的態度平平淡淡,猶如“斷了腿的馬兒”。想想七十多歲的老人尚有考上大學的,我才四十沒有理由不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對待人生就是要有不懈的努力與強烈的責任感。我要在法警技能上有所突破、在偵查方式上有所提高、在日常的檢察工作中有所創新,實現自己曾經的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人生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面對安逸的生活,我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因為有着“鐵飯碗”能吃“皇糧”,我就沒有憂患意識、迷失前行的方向!而劉墉的文章中總是有許多勵志和心理輔導性的東西,總是能提出許多不凡的見解,讓人看了就覺得備受鼓舞,振奮人心,看了就覺得生命應該活出精彩!是劉墉的字字珠璣,告訴我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家人,如何對待紛雜的社會。告訴我的孩子如何戰勝自己的惰性,克服依賴心理,找到自己前行的人生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人生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超越別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

第三篇:劉墉讀後感

劉墉讀後感

寒假期間,讀了劉墉的很多作品,收穫不少,劉墉讀後感。他的作品百分之九十都是以散文、故事的形式給予總結、昇華,有深度而又不脱離現實,所以,他的作品很有看頭,對於點滴小事的細膩,加上到位的分析,看他的作品,看着看着會給人一種豁然開來的感覺。

劉墉先生的作品,適合各種年齡階段的人閲讀,只不過是各種經歷的人讀起來領悟不同罷了。

《螢窗小語》是劉墉先生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題材都是取自平凡人的簡單生活,用最簡練的方法解讀了人生,讓人可以靜心體會,從而可以讀出一種平和的心境。

《我不是教你詐》這部作品是劉墉先生的“處世學”的一個重要部分,通過對世間百相的解釋,告訴你不吃虧或少吃虧的學問。這是針對社會現象所寫的內容,每個故事都可能切中利弊,每個分析都可能深入人心,它的目的不在於立刻改變什麼,而是慢慢的產生深遠的影響。套用劉墉先生的原話:“我不是教你詐,而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技巧的堅守原則,是教你保護自己,且在風雨狂瀾中,做箇中流砥柱。”

《點一盞心燈》是《螢窗小語》的延續,文章大部分是以第三人稱寫的小故事,那裏面天真的小徒弟、健忘的老先生、做夢的少女、歷經風霜的老兵和艱苦奮鬥的商人,以及作為一般人稱的老張、小王,可以被替換為每一個讀者,故事中涉及的人物大部分是作者從海內外新聞中擷取的真人真事,在每一個故事的背面都有它深一層的意義,正如作者所説:“這本書適合幾歲的孩子到80多歲的老人,從中都能得到屬於自己的趣味和結論,它是一扇門,向讀者敞開着,進門之後的亭台樓閣,花鳥魚蟲,則請各位細細尋找,自己遊歷了。”

《超越自我》、《創造自我》、《肯定自我》這三部分是寫給青年人的,但也是身為父母閲讀的好作品,在這部分內容中,作者寫出了自己的孩子在成長時期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及在各種問題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以書信的方式,殷切的叮嚀,教導着他那走向成年的孩子如何對待自己的家人;如何對待紛雜的社會;如何去愛別人;如何去接受別人的愛;告誡年輕的孩子如何戰勝自己的惰性、克服依賴心理;如何尋找生存自保之道、使自己走向成功。年輕人可以從中學到生存進取的態度,為人父母可以從中領悟些育人的方法。

劉墉先生的作品還有很多,例如《愛不厭詐》、《你不可不知的人性》、《靠自己去成功》、《愛原來可以如此豁達》、《點滴在心的處事藝術》、《漂泊的人生》等等。

劉墉先生是一個從平凡走向輝煌的人,他的作品有些文字的確是露骨的,直白的,但是他用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同各種身份不同經歷、像多稜鏡一樣展示着他自己的各個方面,不能説看了他的作品一定就會在人生的期盼上穩贏,但是至少會多一分勝算,多一份信心和力量。

【擴展閲讀篇】

所謂“感”

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諷刺。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

“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敍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敍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

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能寫成讀後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來,這樣才能寫好讀後感。

第三、選準感點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裏只能論述一箇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着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敍述要簡

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裏就要敍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敍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敍”。但是它不同於記敍文中“敍”的要求。記敍文中的“敍”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敍”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敍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複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

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讀後感《劉墉讀後感》。 寫讀後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編輯本段如何寫讀後感

格式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閲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還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兩個詞語)做題目,下一行是——《讀有感》,第一行是主標題,第二行是副標題。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繫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敍述,抒情三結合。

五、敍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七、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繫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

八、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

九、要符合情理、寫出真情實感。

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

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複述,不能脱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

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

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④禁止寫成流水賬!

編輯本段要寫關於學習的讀後感應該讀什麼有感

(1)引——圍繞感點 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3)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4) 聯——聯繫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繫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繫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繫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着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繫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説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5)結——總結全文,昇華感點。“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五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一、先要重視感

感要多 讀要少,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二、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説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四、敍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複述原文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説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國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電視片或參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

五、寫景、物的讀後感應該怎樣寫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敍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説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繫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繫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繫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繫、前後脱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

(5)簡要地説明原文有關內容,重寫有感,不要重點介紹,偏離主題。

第四篇:我讀劉墉的《超越自己 肯定自己 創造自己》

我讀劉墉的《超越自己 肯定自己 創造自己》

剛從寶貝那裏那到這本書,原以為是本自我激勵的書,看來事物不能從表面看就下定論的,整書竟然都是父親寫給兒子的信。

從那些信裏面,時不時看到那充滿温馨的話語,還有那不是命令的商量,確實是值得人反省的,我覺得這種方式真的很好,有效地解決了兩代人隔膜的問題,不存在父母在不理解的情況下盲目地責怪孩子,裏面有這樣一句話:寫下來説為了讓你多看幾遍。字裏行間無一透露着那種深深的父愛,也許我們的父親並不擅長言談,更不會寫信給我們,一切都只是很自然地順其發展,但他們的愛給予了我們,當然還有屬於他的另一半,其實母親也一樣,真的寧願孩子受的苦全讓自己一個人承擔,但我們卻無法感知,往往是自己在外面不順利的時候,被人傷的時候才會想起屬於我們的家,想起我們的父母。可是這樣往往對父母不公平,他們為我們的牽掛和付出,是我們一輩子應該銘記的東西。

就是作者也很清楚,也很坦誠地提到這個現實的社會,充滿誘惑、危險,不再是理想的天堂,不再是天真的處所,我們得學着去適應社會,這個和其他東西一樣,是要我們自己去體會的,甚至更深的感受,畢竟人心險惡,其實很早以前,社會對我剛剛步入成熟的心境就造成了很大的陰影,我甚至一時像一個迷路的小孩,周圍全是陷阱,全是猛獸,不知怎麼辦,可我不服輸的性格決定了我一定會正視這一切,接近它,控制它,進而擊破它。

這本書裏也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生活技巧,也看到了寫作是可以這樣的,平凡中凸顯偉大,平實中體現輝煌,明天的路很艱辛,荊棘滿路,可我不會被這些表面的虛假而嚇退,我是誰啊,我會讓自己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即使失敗,我要敗的堂堂正正,不給家人丟臉,不給愛人丟臉。

永遠記着一句話,活着就是為了承擔責任的,親愛的,我們一起努力,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永遠在一起,永遠一起努力,前進,我的愛人!

2014.9.3

海寧

經典語錄:

1— 我們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超越別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 2— 雖死無悔,雖敗猶榮。

3— 在這個速度的時代,同一時間永遠只能做一件事的人,將可能會被淘汰。

4— 掌握時間的原則:1)決定事情緩急、輕重,以優先順序來安排時間,免得該做的事到

頭來沒有做。2)以打的時間做大的事情,以小時間做小事,,絕不將大時間打碎,用來處理瑣事。3)以速度爭取時間,將爭取到的小時間,集中為較大的。4)如果可能,在同一時間,做更多的事情,使時間多元化。

5—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可能遇到貴人,這些貴人不一定真的尊貴,他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

是你的敵人。

6— 失意人前,勿談得意事;得意人錢,勿談失意事。失意時交的朋友,得意時常容易失去;

得意時得罪的朋友,失意時也難以挽回。

7— 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8— 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而言。

9— 對已知的環境,做進一步想;對未知的環境,做退一步想。

10— 沒有豆子在上面,就不認它是豆子。

11— 若你呼喚那山,而山不來,你便向它走去。

12— 如果你沒有崇高的理想,就不能戰勝自己的惰性嗎,無法戰勝惰性,就很難把握時

間。

13— 沒有一個山頂,會有所謂的山洪。

14— 選擇自己的方向,活出一個真正的你,創造另一個自己,創造自己的前途,創造自

己的自己。

15— 由“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到“己所欲,施於人”就是禮貌的真正精神。 16— 抓住最恰當的時刻,做最適宜的工作。

17— 最困苦的時候,沒有時間去流淚,最危急的情況,沒有時間去遲疑。

18— 當你向前看還來不及的時候,豈能不斷向右看,那隻會使你摔跤的。

19— 只有懂得進退,知道什麼時候停下腳步,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成功。至於沉迷其中,

不懂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人,則必然要真正地喪志了。

20— 只有知道衡量事情的輕重、緩急、先後,而明於進退與取捨的人,才能成功,也才

不會落入別人的圈套。

21— 子欲養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

22— 只有知道收束的人,有資格縱情,只有白日知道迎向光明的人可以享受一些夜的綺

麗。

23— 最高的技巧,在於隱藏技巧。

24— 英雄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擊敗.——《老人與海》

25— 受苦的人,美譽悲觀的權利。——尼采

26— 當你的左眼被打到時,右眼還得睜得大大的,才能看清敵人,也才能有機會還手,

如果右眼同時閉上,那麼不但右眼也要挨拳,只怕命都難保。

27— 談好事,把重心放在對方身上;要責備,先把箭頭指在自己身上。

28— 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那可能正是你更大成功的開始。

29— 在人生的戰場上,不要覺得自己已經拼了命,更不要怨環境對你的要求過苛。而當

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對手更拼命,別人的環境要求的更苛。

30— 每個人都應當從小就看重自己,在別人肯定你之前,你要先肯定自己! 31— 偉人從小就看重自己。

32— 如果我們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麼去要求別人來肯定我們呢 33— 人生是污穢的川流,要涵納這川流而不失其清潔,人必須成為大海。

34— 偉人的必要氣質,是他自認為必須偉大起來。

35—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躺着。

36— 少年不成英雄,後面的路將更難走。

第五篇:劉墉作品讀後感

劉墉的作品百分之九十都是散文、故事的形式,不想我記憶中那種貫穿故事和散文詩中的言情或是膚淺的情節、內容,而是通過很小的故事給予總結、昇華,劉墉作品讀後感。因此,劉墉這種有深度而又不脱離現實的文字很有看頭。看他的作品時,我的思想會隨着他的文字跳動,他並不把文字寫的太過飽滿,所以留給我了很大的遐想空間。他對於點滴小事的細膩、敏感令人震驚,加上到位的分析,會使你的疑問瓦解。平心而論,你會在他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他是個可以讓人豁然開來的人!

他的文字很難歸納類型,因此他的作品適合各種年齡段的人閲讀,凡是會用心體味故事的人都可以是他的讀者,這不過各種經歷的人讀起來領悟不同罷了。

他的很多文字會給人很多啟迪,很勵志的文字,並不像許多成年人寫給孩.的文字那樣,告訴你人生的路應該怎樣走,劉墉的作品講述着人生路上你顆顆絆腳石的作用,不告訴你他所出現的地點,讓你自己去體會、嘗試,因為在我看來,只有受過傷害,體會過痛苦的人生才比較只得珍惜,我們就要看着他的作品一步一步認真地走下去,體會每一顆小石頭。

劉墉的有些文字的確是露骨的、直白,但是他在講故事的時候,已經儘量去觸碰你所不知道的黑暗,但是又為了你不失去信心,他會把道理講的委婉一些,但卻絕對是真實的!

不管是《創造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的經驗之談,還是《.就註定了一生的漂泊》的温馨,或者是《我不是教你詐》的貼切,都帶給過我不少的感動。讀完他的作品。我不會再空想,會多一些實幹,而且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少了一些徘徊,多了一些嘗試着去做的勇氣,少了一些對於過去的事情的埋怨,多了一些前進的勇氣。

劉墉是一個從平凡走向輝煌的人,他用自己最真實的一面,用各種身份的不同經歷,像多稜鏡一樣展示着他自己的各方面,讓我們在他的文字、作品中也成長着。不説看了他的作品,一定會在人生的企盼上穩贏,但是至少會多一分勝算而且不管對手過麼強大,我們都會勇敢走下去!

《肯定自己》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他們是我們最偉大的保護者、教育者,無論什麼時候父母對孩子們的關愛都是最無私的。《雪地上的腳印》一文中就描述了父母對孩子的無私關愛,“無論你多大、多偉大、多成功、多失敗,我們都會管你,如同我們愛你一般”。隨着時間的流逝,父母臉上多了皺紋,出現了白髮;我們也一天天的長大成人,我們應該用真心關愛老人,關愛父母;要像他們對我們一樣無私地關愛。

在學習、工作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採用適當的方法,這樣也許可以意想不到的結果。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要有計劃,“一開始,就不讓它錯”。要認識到:一年之季在於春,一天之季在於晨,做好每天第一件事,打贏每天第一仗。現在是一個飛速發展的世界,我們不應該保守,要學會順應潮流,記住一句話“想要未來成功,必須先在走向世界!”

在學習、工作過程中我們還應該要時時注意保護自己,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連自己都不會保護自己,從何談起什麼偉大的理想,讀後感《劉墉作品讀後感》。比如我許多同學為了減輕家裏負擔,出去做兼職,但是他們卻忘了這裏面存在的危險,《小心曝光》裏講到:“所以你要打工,可以!但絕對要認清對象,不能先讓自己毫不防範地曝光!”還有很多人喜歡湊熱鬧,熟不知危險就在自己身邊旁邊;所以要記住:不要多管閒事,不要湊熱鬧!

“友情在於反覆,在於磨合”,書中這樣來描述友情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貞,患難見真交!我們愈是在困苦的時刻,愈需要朋友,也愈會記得朋友的幫助。”可以説,一個人的成功不僅需要朋友,還需要真心朋友、真正的朋友!

《超越自己》

開篇那句話給了我深刻的映像——我們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超越別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

書中的第一篇當中提到了作者兒子上學途中所經過地方都是紐約最亂,也是最常發生強暴、搶劫、殺人的地下鐵,作者告訴他的兒子上學的這段路就好比是人生所要走的路一樣,陸上潛藏著許多的危險和未知,但這條路就像是一個佈滿毒蛇猛獸,危機四伏的森林一樣,不過要是不走過這條必經的道路,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最後,給了所有的年輕人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是的,年輕人!崎嶇而黑暗的道路,將使你真正地成熟!”

作者説上天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公平的,但有的人的時間永遠不夠用,但有的人不但時間夠用,而且甚至還有很多剩餘的時光做自己喜歡的事,對於我們來説,如何好好的運用一天之內所有的二十四小時的時間,變成了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必須優先解決的一個問題,作者提出了四個非常好的方法提供我們做參考:第一、決定事情前的急重輕緩並排好優先順序,免得該做的事沒有做完;第二、用較多的時間做需要花長時間做的事,用較短的時間來處理一些鎖事;第三、以速度爭取時間,將爭取到的時間集中為較大的;第四、如果可以的話,在同一時間內做更多的事,使時間多元化。在書中,作者將用時間比作用金錢,在文中寫到:“會用時間的人,懂得安排時間,按照事情的緩急來支取。到頭來,不但完成了他要做的,而且能夠留下多於的時間。”

作者還提到了對已知的環境,做進一步想;對未知的環境,做退一步想。在人生的旅途上,前進固然可喜,後退也未嘗可悲;最重要的是:在前進時要知道自制,免得只能進而不能退;後退時則要知道自保,使得退卻重整之後,能夠再向前行!教導我們做事情要能伸能屈,不能不顧退路的蠻幹。

書上還説絕對不能安於現狀也不可以太自滿,因為成功的榮譽是短暫的,若不從現在開始準備為了下一個成功,當你失敗的時候只會遭人白眼,因為古人説過“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別人只會看見你的成功,少有人會因為你的失敗而同情你。

最後《美好的星圖》一文,還吐露出作者的赤子真情——台灣與祖國大陸是不可分離的,我們盼望台灣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中。

《創造自己》

如果説前兩部書教我們怎樣樹立信心,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的話,那麼這本《創造自己》就是教我們如何去拼搏,創造另一個自己!創造自己的前途!創造自己的自己!

這篇文章通篇給了讀者以勇氣,鼓勵我們努力去創造自己,如《沒有贏!》中説到:在人生的戰場上,我們不但要有跌倒之後再爬起來的毅力,拾起武器再戰的勇氣,而且從被擊敗的一刻,就要開始下一波的奮鬥,甚至不允許自己倒下,不允許自己悲觀。那麼,我們就不是徹底輸,只是暫時地“沒有贏”!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樂觀的父親這樣教導自己的孩子:跌倒了不要緊,要緊的是不要失去信心;只要自己能夠堅強的站立起來,最終我們還是會走向勝利!

除了不能喪失勇氣外,還教給了我們許多拼搏的方法。《人體的機器》中告訴我們年輕人要珍惜時光,努力把握、儘量吸收,不要怕腦子裝不了,真正做到博學強記。《在壓力下茁壯》講到:壓力雖然不好受,但只會使我們站得更挺,步履更穩,能夠在未來承擔更大的壓力,產生更強的鬥志。且從身體的內部、心靈的深處,激發出源源不斷的力量,走向人生的凱旋門!《玩物喪志》告訴了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做事情要衡量事情的輕重、緩急、先後。《肆情的夜晚》更提出了“只有知道收斂的人,有資格縱情;只有白日知道迎向光明的人,可以享受一些夜的絢麗!”的道理,警告我們只有知道奮鬥的人,而且真正做到的人才有資格享受成功的果實!

俗話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年輕的時候要加強身體鍛鍊。書中《打通腦裏的障礙》一文講到:適當的運動不僅能使自己身體健康,也能使思想健康,併為過多的精力,做出正確的導向!

還有作者提到了我們東方人一些獨特的優點:優良的傳統!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使我們既能從西方習到自由的學風、海闊天空的創造力,更能有超越西方的自我要求和自我完成的用功態度。只要我們拿東方人的智慧、苦功,加上西方式的創造力,未來世界的重心必然會移到東方!

讀完劉墉先生的這三本書後,慢慢回味,給了我很多啟發,也給了我心靈上了一次震撼。使我在人生的路線上,隨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向成功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