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尋找林木森書店》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2W

物質豐富≠精神富有

讀《尋找林木森書店》有感

——讀《尋找林木森書店》有感

安化縣職業中專學校(安化黑茶學校) **

當我看到羣裏面發佈的《安化縣教育工會關於舉辦安化縣首屆教職工閲讀比賽的通知》的時候不禁在思考我已經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進行閲讀了,趁這個機會,我在推薦的書目裏面選了一本名為《尋找林木森書店》的讀本,這本書籍是兒童文學家湯素蘭歷經三年時間創作下來的,這本書的主題和設定我很喜歡:以一家百年書店的神祕消失與迴歸,來談在現代社會書與書店的意義和價值;以一個奇幻美好的冒險故事,來喚醒人們心中對於閲讀的熱愛。

《尋找林木森書店》主要是講述的是:9歲的主人公木裏,因為家人忙碌,總是感到十分孤獨。幸好城市裏有一家百年書店,有書做伴的童年才快樂了起來。但年輕的店主小偉剛繼承書店,就要改成奶茶店,還把“論斤賣書”的海報貼在門口木雕兔的頭上!結果第二天,書店不翼而飛了!木裏驚奇又迷惑,這時突然出現一隻會説話的黑貓,聲稱自己知道關於書店消失的祕密。木雕兔、黑貓、夜遊神,一個個如真似幻的神祕人物接連出現,木裏遊走於現實與幻想世界之間尋找書店。原來,守護了書店一百多年的木雕兔不願書店變成奶茶店,一氣之下就用“願望力”把書店帶入了奇幻森林。它説只有當人們希望書店迴歸的願望和心意特別強烈的時候,書店才能回去。於是,木裏開始收集人們與書店的故事,發現很多人的人生都曾因為書店發生過改變,最終在大家共同的回憶和努力下,書店回到了現實世界。

雖然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結局,但是卻讓人看到了一個心酸的社會現實,全社會都知道閲讀的重要性,全民閲讀一次又一次的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但現實卻不容樂觀,我們看到身邊的實體書店接二連三的倒閉,現實書店的消失並不是童話故事,越來越高的租金、經濟下滑、盜版、網店的低折扣、電子書以及短視頻,都讓人們的目光不再投向實體書店。

當我在閲讀這本書籍的時候腦海裏面時常會冒出“如果現實生活當中要是沒有了書店會是怎麼樣子的?如果沒有了紙質的書籍又會是怎樣的?”我想如果沒有了書籍的滋養,人們的心靈將無法寄託,人類將生活在自己的無知和恐懼之中,想想都害怕。

下了班,去商場逛了逛,商場里人來人往,書店門可羅雀。有個奇怪的現象,商場越開越多,而書店卻很少,我發現大多的商場裏有很多吃喝玩樂的場所:購物的地方,美食也不計其數,電影院也有,但是沒有書店,一家都沒有。不禁讓人思考人們在物質生活滿足後,精神是否跟上了?物質豐富不等於精神富有,物質滿足更不意味着內心平靜,所以多少人忙着生活,忙着享受,卻始終感覺內心不那麼幸福,這其中與讀書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更與精神滋養有着密不可分的關聯。隨着時間的推移,網絡的衝擊,原來讀書必須買紙質的書籍或者到書店進行購買,而現在可以看電子書,也可以網上買書。於是乎,實體書店變少了,曾幾何時新華書店是每個城市的招牌,有很多書店。可如今少了不少家,格外冷清。

是啊,新媒體時代,複雜紛繁的信息正愈漸迷亂人們的眼睛,知識接收的渠道變得愈發多元化。又有多少人能將眼睛從手機屏幕上移開,靜靜坐下來翻閲一本紙質書,感受泛着墨香的紙箋在手指上停留的温度呢?

大多數人下班回家後,抖落一天的疲憊,點開短視頻看那熙熙攘攘、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或是點開微博微信朋友圈,不厭其煩地翻着動態,津津樂道地圍觀娛樂圈的八卦消息......沉迷手機的我們,是否還擁有自我的感知與思考呢?

不知從何時起,真正讀紙質書籍的人越來越少了。在人們都還沒有注意到的時候,一座座報刊亭消失不見,一家家雜誌社接連倒閉,一個個傳統書店陸續關門,不少書店不得不轉行經營咖啡吧奶茶店等來維持運轉。

現在的很多人急於通過社交軟件向大眾展現自己,他們害怕孤獨、拒絕閲讀。其實正是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才更加需要一個精神上的家園,在書店,我們可以放慢自己的腳步,感受一下閲讀的氛圍,濡染一點書籍的芬芳。

以前我是從來沒去注意過這些的,自從拜讀了湯素蘭作家的《尋找林木森書店》這本書籍之後這些想法突然就冒出來了,不禁在反思自己已經多久沒有陪孩子認真讀過一本書或一個故事了。我們應該多給孩子創造閲讀的環境,多去書店走走,多去圖書館看看,待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以後,他會發現自己精神世界更有深度了,也不會再把無聊的口頭禪掛在嘴邊。

《尋找林木森書店》這本書籍雖然是兒童文學,但我認為無論大人和小孩,這都是一本值得閲讀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