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水滸傳讀後感多篇合輯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6W

水滸傳讀後感多篇合輯

“忠”和“義”許多人都能理解它的含義,但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水滸傳讀後感大全合輯,方便大家學習

水滸傳讀後感大全合輯1

讀完《水滸傳》,我不禁掩卷沉思,在那樣一個奸臣當權、在那樣一個傀儡皇帝統治下的黑暗、動盪的年代,湧現出的一批用正義感的英雄為什麼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是當初宋江的錯誤抉擇,是奸臣的嫉賢妒能,是傀儡皇帝的懦弱無能。是這些原因的結合,才組成了這樣的悲劇。那麼,宋江為什麼會有如此的實力?為什麼各路英雄豪傑都不約而同地上水泊梁山落草?

有一部分是因為犯下了大罪,畏罪逃到了梁山泊,朝廷越是不管這個地方,逃到這裏的人越多,逃到這裏的人越多,朝廷越是不管,或是説不敢管,也管不了這個地方。所以才使得這裏“匪患猖獗”。

還有一部分是衝着山東及時雨宋公明來的。當然,為了讓山寨更加強大,山寨頭領也不得不各處招賢納士,所以,在軍師吳用的計策下,他們也”逼“一些人上了梁山。比如朱仝,吳用為了賺朱仝上山坐一把交椅,令李逵殺害小衙內,讓朱仝不願上山也不得不上梁山。

當然,隨着水泊梁山的不斷強大,朝廷也不得不盤算着怎樣去摧毀這樣一個組織。所以就不斷派兵去剿匪,因此在與朝廷的戰爭中,也俘虜了許多大將。在他們引頸受死的時候,宋江往往”親解其縛“對待他們那是相當的好,讓他們”受寵若驚“。而後再告訴他們自己”本無意與朝廷作對“然後訴説自己的苦衷,然後”只盼朝廷早日招安“對於想要的人,就耐心勸説,對於他們的顧慮——家人的安危,也是積極解決,派人”將一家老小搬到山寨“所以就定了他們的心。

對於於自己無用的人,也以禮相待,天天“肉山酒海”,最後在”苦留不住“的情況下,將他放下山,讓他傳達自己的苦衷。這一切都天衣無縫,因為被捉到在梁山泊上,人心自危,對於宋江的話,只能唯唯諾諾。因為宋江山上的人,可不是好惹的,李逵就是最典型的。殺人不眨眼。要是看到有人對自己心中唯一崇拜的人不敬,那後果可想而知。所以最後就有了一百單八將這樣的雄偉場面。

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傳説是三十六個天罡星和七十二個地煞星轉世,他們講究忠和義,愛打抱不平、劫富濟貧,不滿貪官污吏,最後集結梁山,與腐化的朝廷抗爭。

李逵這個人,作者刻畫得很成功,他是在《水滸傳》中最魯莽的人物,儘管如此,但他為人心粗膽大、率直忠誠、仗義疏財,是《水滸傳》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不管是誰,只要遇上李逵這個對手,那都是不寒而慄。李逵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特別愛惹事,由於性格鹵莽、性子急躁等原因,總是頭腦發熱愛衝動,不斷地惹麻煩,要麼是鬧場誤會,要麼是好心辦壞事,為作品平添了許多波瀾。好在所惹的亂子都不是太大,最後又總是能被那位兄長般的主將一一化解。讓我總是嚴肅不起來。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大的集體,後來卻走向了衰落。在歸順朝廷後,破大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百單八將,不曾折一將。但是在後來的戰役中,卻十去其八:陣亡正偏將五十九員,於路病故正偏將佐十員,魯智深杭州六和寺坐化,武松折臂不願恩賜於六和寺出家,公孫勝回還薊州出家,不願恩賜,於路辭去正偏將四員: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在京正偏將五員:安道全,黃甫端,金大堅,蕭讓,樂和。

這樣一個表,皇帝看完後,也嗟歎不已:“卿等一百八人,上應星曜,今止有二十七人見存,又辭去了四個,真乃十去其八矣!”

這樣的結局,誰看完都會難受的。可是噩夢遠遠沒有結束,高俅一夥人唯恐宋江一夥人日後飛黃騰達,報復自己。於是在皇帝面前告宋江等有謀反之心,皇帝讓高俅賜宋江御酒,問詳細情況。高俅在皇帝賜的御酒中下了慢藥,讓宋江喝了藥酒,宋江怕李逵等知道後再聚義造反,背叛朝廷。所以叫來李逵,給李逵喝了藥酒,讓李逵死後和自己一起葬在蓼兒窪。宋江自從當官以來,就常常來此遊玩,此處有和水泊梁山一樣的景色。李逵灑淚而別,幾日後果然毒發身死。屍體運來與宋江葬在了一起。也正是宋江説的:“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近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

後來,小李廣花榮和軍師吳用得一奇夢,夢中宋江和李逵向他們訴説了此事,並且讓他們去蓼兒窪看望自己,吳用和花榮奔到了蓼兒窪,亦悲傷不已,在此自縊,可憐英雄一世英名,就如南柯一夢。

皇帝當晚亦得一夢,夢見到了蓼兒窪,宋江等齊齊跪下,訴説冤屈。皇帝夢醒後,得知宋江等確實已死。龍顏大怒,召來高俅等人問責,蔡京、童貫卻説:“人之生死,皆由註定。”皇帝最終還是被他們掩飾過了,並沒有問罪。

在那樣一個黑暗、動盪的年代,就是這樣一批義字當先的綠林好漢,由盛轉衰。讓人痛心不已。而這只是一支代表人物,是當時的黑暗的代表,是民不聊生的代表。也是人民心中真實的想法的代表。這部經典巨着,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反省。所以我們要同樣去感激作者,把這樣一個真實、殘酷的真實世界留給後人。引發起所有讀者的共鳴,這,也是中國古典文學名着的價值所在。

水滸傳讀後感大全合輯2

經過整整一個學期的堅持,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終於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久久不能平靜。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領的一百單八將梁山聚義,發誓要替天行道,做了許多好事:魯提轄魯達赤手空拳打死了鎮關西,救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武松景陽岡打虎,為民除害;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發散不義之財……後來,宋江和梁山軍馬受到了朝廷的招安,被派去戰方臘,一百單八將在戰爭中拼命殺敵,十已折八,好漢所剩無幾。最後,宋徽宗因聽信了奸臣的讒言,賜宋江毒酒,剩下的兄弟也因朝廷腐敗,不得不自縊而死。

在梁山泊上,眾人聚義之處名為“忠義堂”。“忠”和“義”許多人都能理解它的含義,但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寥寥無幾。在生活中,對上級、長輩、朋友忠心耿耿,從不背叛,從不違背自己內心的人就做到了“忠”。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他就能夠做到“忠”。一個人如果連“小忠”都做不到,他又怎能精忠報國,為國爭光,做到“大忠”呢?“義”也可以代表很多,如:正義,仁義,情義,道義,仗義,忠義……《水滸傳》中的人物就能把“義”表現得淋漓盡致,如:石秀隻身劫大名府法場,去救盧俊義;魯智深火燒瓦罐寺,為被奪寺廟的老和尚出面;魯達大鬧桃花村,為了給桃花村的劉太公出頭……他們這種“義”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位位好漢結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是為了一個“義”字。他們為百姓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就為了一個“義”字。

以前,我對“義”的理解比較狹隘。記得有一次,我的朋友還沒有做完作業,他的組長就快要來了。我拿出作業,對他説:“你抄我的吧!”當時我覺得自己很講義氣,可現在,我讀完了《水滸傳》之後,再轉念一想:那是真正的“義”嗎?那隻不過是作弊罷了。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地理解了|義”。

梁山好漢都是忠義之士,雖然結局很遺憾,但他們在我心中都是不朽的英雄。

水滸傳讀後感大全合輯3

初讀水滸傳,覺得裏面的故事有點荒唐。好漢林沖被奸佞誣陷卻無處伸冤;曹蓋等人在綠林打劫的卻被稱為好漢;英雄魯智深行俠仗義卻落得個落荒逃跑的命運;粗莽漢李逵這種濫殺無辜的人也能在江湖中立足;梁山好漢本以佔山為王,且力量足以和朝頂對抗,為何還要替朝廷出力,導致最後梁山落了個淒涼的結局……

這些都使我不解,我不明白施耐庵為何要這樣落筆。我在疑惑之餘,被裏面的故事情節深深得吸引,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得讀完水滸傳,讀到第三遍時,才明白作者的深意。

讀完水滸傳,我才明白了其中的“荒唐”。這些荒唐,是當時那個朝綱、民不聊生的社會造成的。正是朝廷無能、徽宗昏庸、小人當道,才有了好漢林沖被高衙內和好友設計陷害,流放路上受盡折磨,幾次三番地遇險,差點丟了性命;正是當時社會民不聊生,老百姓處於水生火熱之中,才有人打着“劫富濟貧”的旗號搶劫官府、富商,並受到尊重;正是那個社會朝廷力量日益變弱,遭遇內憂外患的局面,才有各地好漢揭竿而起、佔山為王,與朝廷作對。

不過也正是那個社會,那個社會的忠君報國的主流思想,才導致了宋江掌權後,要把梁山這艘船駛向朝廷,像皇帝靠岸。但是那個奸佞當道的朝廷、昏庸無能的皇帝卻不是梁山的港灣,所以,梁山最終被小人所滅,真是嗚呼哀哉!悲哉!

水滸傳讀後感大全合輯4

水滸傳開篇先寫了兩個人物的恩怨——高俅和王進。這兩人,一個基本貫穿全書始終,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兩個人的恩怨,基本奠定了水滸的基調。

先説高俅,書中説此人“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是個被自家父親告上法院的人物,投靠他人也是人嫌鬼棄的。就是這樣一個“浮浪子弟”,只因踢得一腳好球,機緣巧合進了端王府,等到端王成為天子,便狗模人樣地成為殿帥府太尉。從龍發跡何其簡單。

再説王進,書中篇幅只佔半回便再無下文,從這半回的篇目大抵給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人物:侍母極孝、武藝高強、謙遜有禮。中國古代選材有個標準叫:求忠臣於孝子門前。然而王進這位忠臣孝子,只因父親得罪過高俅,不得已只能和母親遠走延安府避難。

逆子驅逐孝子、奸臣迫害忠臣,可以説水滸第一回就已經揭開了水泊梁山上的風雲際會。話又説回來,高俅是奸臣,迫害忠良,宜該萬古留罵名。但提拔這個萬古留罵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就能身免?日後金軍南下,宋徽宗妻女被凌辱、自己和兒子如同狗一般地侍奉金人,這結局,早在高俅驅逐王進之時已然埋下。

水滸傳讀後感大全合輯5

《水滸傳》記載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土匪與梁山泊與官軍鬥智鬥勇後被收服最終走向失敗的故事,在一百零八年土匪中,有這一個讓我讀着不禁發笑,那就是林沖。

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相貌堂堂,武藝高強,因“誤入白虎堂”一事一步步走向了“土匪”生涯,我不禁為他心痛,也覺得他是真的可笑,為他的抱有幻想,也為他的一味忍讓。想王進如何聰明,見高逑一上任,自知與其不對付,惹不起還躲不起嗎?與其在高俅手下坐以待斃,不如走為上計,去鄉下過快活日子去。而林沖身為王進同事,不信他不知道這事。可悲的是,林沖看不穿,只是一味退讓,自欺欺人,以為不找麻煩,就這樣可以安生下去,可麻煩卻撞上了他。

那高俅養子調戲林沖妻子之前,並不知道她的身份,只以為林沖是來“見義勇為”的。當林沖一把抓住他,拳頭揚起來時,他就應該猜出眼前這女子的身份,他慌了。揚着拳頭的林沖更慌,拳頭緩緩放下了。不因其它,只因對方是個“官二代”,而且這個官是自己的上司。這一下也給了高衙內再次犯險的信號:他不敢把我怎樣!

自那時起,林沖就應該有所防備,可他沒有。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次沒發生什麼,高衙內便不會來打他的妻子主意了。可他聽歌少,不知道一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他的忍讓換來了再次的算計。第二次,高衙內利用陸謙將林沖的妻子騙到陸謙樓中欲圖不軌時,林沖又再及時趕來。書中寫到“林沖見説……搶到極樓上,卻關着樓門。只聽得娘子叫到。”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關在這裏,卻不見林沖衝上門去踹門而開,痛打一頓高衙內而是在門外喊自己的妻子開門,之後又去追殺陸謙。讓人明白了,他是有怒的,敢殺人的,可他卻沒有去殺高衙內的人,不是不想,是不敢。

樹欲靜而風不止,林沖的行為害死了妻子,將自己“逼”上梁山,高俅等人是不會放過他的,林沖的悲慘去拿在第二次救妻子時就註定了。本來還有改變的可能,可他在自己的幻想中自欺欺人,不願去面對罷了。

可悲啊,可歎啊,可恨啊!“好漢”林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