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7W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多篇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1

看完《明朝那些事兒》我一直在想石悦的寫書立場……好像從很久以前,人類對於自身過去的回顧與思考就從沒有停止過,是不是因此便有了歷史這詞?

《明朝那些事兒》給予我不少啟示,當年明月曾在書中暗示過我們的社會生病了,也許不僅僅是我們的社會,然而做為中國的思想者,做為中國人的一分子,他必須首先為祖國着想。他很明白,今日之祖國出現了問題,而這個問題必須早日解決……"

"貧富差距?人民日益高漲的物質文化需求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就業問題?住房問題?社會福利問題?不,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陷入了‘信仰危機’……"坐在電腦旁的他歎道,"看下那美麗的夜幕下,越來越多的忙碌着的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在每日機械化的生活和人來人往中消磨着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社會喪失了凝聚力,人心沒有了向心力……隨着網絡的進一步發展,現實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淡漠化,功利主義在人們的心中佔據了越來越重的比例……當我們的下一代完全迷失的時候,當我們的下一代完全不知道‘活着是為了什麼’的時候,我們離‘崩潰’也不遠了……

他不是一位社會學家,沒法像別人研究社會形態和社會問題一輩子這麼下去,在接觸到海量古籍資料的這十幾年時間中,他細想筆下所記載着的無數人生,忽然可怕地發現到自己眼見着,一代代的人越來越迷茫,心中百感交集。人情的喪失和功利主義的抬頭並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因為內心虛無的世界在不斷髮展和不斷變化而帶給人們的‘現實感弱化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逃避現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背離現實……我們的社會已經病了……

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我,朦朧中感覺石悦的立場,大概是想指引正在迷失的我們能夠從此書中,找到一種平衡,找到一種契機,能夠幫我們重新找回我們正在或者已經失去的東西,他提醒我們,值得我們珍惜的東西,不僅在空想中,在現實中也一樣存在……是信仰,是堅持,是一個人的純粹!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政權都會走一條道路:新生——發展——腐化——消亡——被另一個新生的政權所替代。這個周而復始的圈子已經在人類社會的頭上盤旋了千萬年之久。沒有一個國家例外,沒有一個政權例外。周而復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似乎就是歷史的規律,沒有一個國家和政權是長盛不衰,然而,每一次的政權的動盪都意味着一次人民的磨難,我們曾經付出了那麼多的鮮血了,我們也曾經犯過許多類似,甚至同樣的錯誤,為什麼我們每一次都會走同樣的道路?為什麼我們每一次都要走上腐朽的道路,迎接我們的人民的是殘酷的鮮血與戰爭的洗禮?為什麼我們每一次都好了傷疤忘了痛,每一次都要在失去了和平後才知道珍惜生命?能否有一個方法,能夠糾正一個政權,至少不要再犯前人曾經犯過的錯誤,不要在同一個問題上栽倒兩次。我們的歷史有太多的相似,只希望我們不要再重複曾經的錯誤……好吧,不囉嗦了,模仿當年明月的口吻説一句 : 其實辦法是有的,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的缺點可以改正,但人性的弱點無法避免。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2

早在國小,這本書就被同學們傳閲,當時對史事並不怎感興趣,所以不大在意。當推薦書目出現這一本時,便立馬問以前的同學哪本最好看,她説,大結局,悲壯悽慘。

顧名思義,《明朝那些事兒》是以明朝史事為內容,大結局則講述了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史稱崇禎皇帝。

崇禎剛登基,心中有的只是恐懼,因為賤,人魏忠賢魏太監。然而在恐慌之中不忘平反亂賊。處事妥當,思前顧後以及強大的政治頭腦使猖狂兩朝的魏太監下了台。

讀到這,不僅欽佩崇禎處事有方,然而在後文中與民軍及清軍的對抗之中,我想説,他用人不周,處事不精,育人不足,不善官兵,過於信人。前後認識反差很大。

可能是我讀得不夠深刻,見解略偏,但私下總結,這應該是崇禎的弱點,最起碼,我認為是。

所以,到最後,明末的大將猛人被用完,死的死,投降的投降,崇禎看淡,無可奈何,留下一句“諸臣誤我”,走向了那棵樹,將自己的生命終結。

自始至終,作者當年明月的筆調是詼諧,詼諧的語句詼諧的筆風,詮釋了整個明朝

我曾想問,為何崇禎如期兢兢業業卻還要遭受亡國之災?為何要將其化成悲劇,示在眾人面前?當年明月告訴我,因為它是歷史。無論你怎樣傷心流淚,怎樣替主人公追悔莫及,它都無法改變,因為它早已隨紅塵而去,因為它既不是觀點也不是議題,它,是事實。它,是歷史。

我明白了。

於是我不再去鬱悶這個結局如何如何悲壯,如何如何悽慘。事實就是如此。

但,為何明知從先帝手中接過的是個爛攤子,他卻還要苦心積慮地收拾下去?頓悟之:當從先帝手中接過攤子後,就意味着崇禎做好了準備,做好了收拾攤子的準備,做好了收拾攤子的準備,做好了肩負責任的準備。是的,就因責任二字。他要為大明江山負責。所以,就算到最後戰況如何慘烈,他仍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試圖力挽狂瀾,直至兵臨城下,他依舊沒有放棄。明月用他的文章告訴我,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説道到文章,之前説過它很詼諧,很幽默,而讀者在大笑之中卻能品味出歷史帶來的古韻古味。而且明月時不時加入自身體會,更為深入人心。如一杯清茶,散發着裊裊茶香,淺嘗初試,舌尖感到略微苦澀,但苦澀中夾帶着甘美,沁人心脾。篇末,一讀者説,如此奇文亙古少有,多一字狗尾續貂,少一字意猶未盡。正是如此,讀者能在書中暢快淋漓,受益匪淺。

這樣的文章,讓我認識了那位從古至今爭議頗多的皇帝,書中的崇禎是個失敗者,二百七十四年的江山最終毀於他手。但是,我認為,他做到了皇帝的職責,在位約莫十三年,盡心盡責,平定江山,然而世事難料,儘管崇禎一心想穩住天下,但由於破洞似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導致悲劇發生。

在我心中,他是個成功者,為何?為書中的結束語。

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崇禎做到了。

一朝悟書,一暮思書,思何?思崇禎之年,戰亂不斷,改朝換代,崇禎亦無奈。欲平江山,奈何慘之。餘雖思,可思而不欲多言,仰望夜空,點點星辰歎息,與我一起,為夕歎矣。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3

歷史是什麼?歷史就是那些殘台斷瓦、古廟荒冢嗎?就是那些發黃的書本嗎?不是,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可以寫得很好看。《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以小説的形式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朝代的崛起。

朱元璋生於亂世之中,揹負着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他沒有背景,沒有後台,沒有依靠。他曾經乞討過,他曾經當過和尚,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經歷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掌握,從死人堆裏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然後為了給所有被害死的百姓報仇,他繼續前進,繼續戰鬥。最後,推翻了元朝,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宣佈即皇帝位,定年號為洪武,國號為明。從此以後,天下百姓被元朝統治了68年後終於迎來了一個新的朝代。

“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每當聽到這氣勢磅礴的歌曲,我都會想,那些處於權力頂峯的帝王們,他們步入人生暮年,看着錦繡山川,遙想着當年的豐功偉績,但這一切在歷史的面前的多麼的渺小,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下,他們會做何感想?朱元璋從社會最底層,憑藉自己的勇氣與決心,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最終成為了大名天下的創造者。是的,其實命運之神並不存在,他也不會將什麼寶劍和天下交給一個乞丐,在那絕望的日子裏,並沒有人去同情和可憐這個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

通過閲讀這本書,我明白了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的決心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執着的信念與無謂的心靈才是最強大的武器。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4

很早以前就聽説這本書了,花了兩個多月時間終於把它看完了。剛開始看時還沒有什麼寫感想的習慣,後來越讀越有感觸,於是也忍不住寫上幾句自己的想法。

整個明朝從殘忍的朱元璋開始,讓我對這個大明公司的創始人恨得牙癢癢,同時也明白了要開創這麼大的一個公司不光得有才能,還必須得心狠手辣。後面朱棣的奮鬥史和朱元璋可以説有異曲同工之妙。後面幾個皇帝不是短命就是昏庸無能,但卻湧現出了很多不世之材。按照作者的意思,排第一的應該是王守仁,心學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無論人品還是能力都沒問題,可以稱為聖人。第二位於謙,在朱祁鎮被俘,大明王朝存亡之際,挺身而出,著名的北京保衞戰保住了大明王朝,而且於謙本人清正廉潔,最後被誣陷而死之後抄家,竟沒有多餘的家財。就人品和政績而言于謙確實讓人敬佩。

第三位是張居正,就政績而言他可以稱得上明朝第一人,在他當首輔的十餘年裏,大明王朝欣欣向榮,國力復甦,百姓安居樂業。可他私生活卻比較亂,再加上他恃才傲物,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爭議。所以排在王守仁和于謙之後也合情合理。當然明朝還有很多牛逼的人物,而無論如何,強盛的大明王朝也沒逃脱滅亡的命運。正如作者所説一切千秋霸業、萬古流芳都是糞土。最後讀到徐霞客,讓我覺得人在這世上各有各的活法,做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情,也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5

史書讀的不多,數來數去也就那寥寥幾本,明朝那些事兒是我讀過的最有趣味性的一本。

這和我的心態也密不可分,對於史書我總是帶着一種功利性去讀,恨不得吧所有內容都記住,為了考試而讀書。而史書總是一絲不苟,嚴肅的,讀來讀去雖説不會枯燥無味,但也很難做到樂在其中。

久仰《明朝那些事兒》大名,對於同學口中一致好評的史書,不免對此書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印證那句“歷史本來很精彩”。

花了不短的時間讀完7本書,心中感慨萬千。歷史是一個舞台,當年明月用一種近乎調侃的語氣為我們描述了一場又一場沙場馳騁、指點江山之豪氣,勾心鬥角、奸臣當道之黑暗,成千上萬個人們在這個舞台上出演過,有的人在歷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施展才華造福百姓;有的人卻是懷才不遇,窮酸落魄流落民間;有的人勾心鬥角,終於位極人臣。但不論是主角也好,士兵甲、炮灰乙、流氓丙、土匪丁也好,他們都是歷史的參與者,歷史的舞台劇,在他們的推動下一幕又一幕向前推進。

要説讀後的感受,真不知如何寫起。讀完書,更多的可能是惋惜吧。想當年,明朝國富民強,明朝艦隊之足跡遍佈東南亞,盛世的出現讓明朝不斷強大,可所謂物極必反,明朝終是沒有逃過一個滅亡。

當時學歷史的時候,對一些考試可能出現的活題進行復習時,就想過一個問題:為何天下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看完明朝的歷史,我終於明白了。以我的理解,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英雄人物脱穎而出,不再是碌碌平庸之輩,而他們在各種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不斷變得更強大;國家亦是如此,最終,經過不斷地戰爭,終於有一個強國,取得了桂冠,一統各國,然後戰火銷聲匿跡,雖有小打小鬧,但無傷大雅。過了幾任皇帝,世襲制的弊端就出來了:總有那麼幾個皇帝如同紂王、隋煬帝一樣暴政,接着,農民起義、朝廷內鬥、邊境叛亂紛紛而起,又成為了一個亂世。歷史,就是一個圈。

對於書中的內容,不再多做評價,我只想高呼一聲:歷史原來是很精彩的呀,然後鑽入題山題海中,尋找考歷史的精彩之處。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6

我喜歡歷史,這次我讀的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講的是朱元璋的一生。

朱元璋的一生很偉大,他從一個窮苦的放牛娃造反至一個皇帝的故事,讓我簡單介紹一下朱元璋:別名朱重八,家庭出生為貧農,出生為公元1328年,逝於公元1398年,他的出生歷程: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於貧民家庭,主要工作就是為劉德這個大地主放牛。自此他就為劉德放了12年的牛,後來天下大饑荒,朱元璋的親人幾乎全部餓死了,他只能去寺裏當和尚。

公元1344年,17歲的朱元璋去了寺裏幹雜活,不到50多天,寺裏也漸漸缺了糧食,所以只好去化緣,説的好聽叫化緣,其實就是討飯。在討飯的途中,他受盡了侮辱和白眼。

公元1347年,在外漂泊,討飯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了故鄉的皇覺寺裏,繼續開始了他的和尚生涯。在寺中打水、做飯,擦佛祖的金身,而且還要伺候以前的老和尚。當時的和尚能喝酒吃肉,而且還能娶老婆,整天佛不拜,遊手好閒。這些髒活累活當然由新來的朱元璋幹。

公元1352年,從這一年開始,朱元璋就進入這一生中最光耀的時刻,也就是造反。朱元璋先投奔了駐守在濠州,但是他覺得在郭子興這種肚量小的人混下去,肯定不能征服天下。於是自己帶了24個人出去打天下,後來他的勢力越來越強,打敗了他爭取皇位的最強敵人——陳友諒。

公元1368年,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帝號為洪武大帝,但是朱元璋卻開始殺戮功臣。原因是因為怕他們造反,只留下了幾個只會守,但不會進攻的武將。公元1398年,70歲的朱元璋逝世。

朱元璋的一生十分偉大,但是到了最後,他殺戮功臣的事讓我很不滿,就是因為害怕自己王朝不穩,難道就像這樣忘恩負義地殺戮?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7

《明朝的那些事兒》説的是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起,到明朝滅亡300年的事。第一卷則從朱元璋出生開始寫起,到永樂大帝奪位的靖難之役結束為止,敍述了明朝最艱苦卓絕的開國過程,其實就是以前一直被説書人及老百姓所鍾愛的《英烈傳》的內容,不過多了靖難之役。

在閲讀部分篇章後,感覺到該書語言風趣,情節生動,作者似乎在寫一部"通俗版的明朝通史"。能讓歷史寫得這樣,還真讓我佩服了。

不管從如今歷史講述者的自述,還是公眾對歷史的追捧,都不難看出,公眾喜歡並需要歷史,只是痛恨“教科書”式的表達。

有人説,歷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話,因為歷史是嚴肅的,這話沒錯,但我認為必須要加個前提,那就是你寫的是給專業人士看的學術論文,而不是給老百姓們看的歷史書。

給老百姓們看的歷史書,它就應該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説着大白話的歷史書。因為現如今的老百姓們雖然大都有文化有文憑,可他們畢竟不全是歷史專業出來的,沒有那麼多關於歷史的'基礎專業知識,如果你給他們看的書,要先讓大傢伙都去預習一回歷史基礎課,看完通史或通鑑才可以看,這玩笑就不免開大了。

我喜歡這種方式,可能是和我自己水平有限有關吧,從小讀書就不認真的我,平時一看到文言文的東西就頭痛,現在好了,讀歷史居然可以這樣輕鬆。

我想,那些認為歷史書不可以幽默、白話,必須要嚴肅的先生們,顯然是不屑於做這事的。既然他們不願意做,那還有誰願意用老百姓能聽明白的語言,給我們這些草根們説説歷史上的那些事兒,説説漢朝、唐朝、宋朝、明朝那些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