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海底兩萬裏》800字讀後感高一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5W

讀《海底兩萬裏》800字讀後感高一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一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著名作家凡爾納的一部科幻小説。我帶着對海洋的興趣與嚮往,翻開那蔚藍的封面,伴隨着鸚鵡螺號開啟了一次夢幻般的海底之旅。

小説中的故事情節佈局巧妙、驚險曲折,將科學知識和美妙幻想融於一體。從他們乘坐林肯號去追捕一隻“獨角鯨”,其間他們經過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海以及北冰洋。遇到過巨型珍珠、烏賊圍攻、對人類的復仇和大旋流等等,直至最後才在歐洲北部獲得救援。

文中的人物更是雕刻得栩栩如生,個性鮮明:博學多識、積極樂觀的阿龍納斯教授,正直誠實、忠心耿耿的康賽爾,勇敢機智、嚮往自由但脾氣十分暴躁的內德·蘭。最重要的還是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神祕人物——尼摩艇長。

回顧全篇,最能陶醉人的,莫過於那如詩如畫的海洋景色。文中,作者將我們時而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時而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細緻入微的刻畫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交替出現。但小説的核心,還是要集中在尼摩艇長和“正義鬥爭”之上。

説到尼摩艇長,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神祕冷峻、勇敢智慧、有同情心、反對壓迫、崇尚自由獨立。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會為朋友死去而無聲地落淚;會捨身與鯊魚搏鬥,將滿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他的心中充滿着無盡的痛苦,卻抑於心間。

文章末尾,尼摩艇長的一句:“我就是法律!我就是正義!”不禁令我內心一震,我不知道他是否有些被仇恨和憤怒衝昏了頭腦。讀後感·但我徹底明白了:平時鎮定冷靜的尼摩艇長,在壓迫者面前爆發出了心中壓抑已久的怒火,祖國親人的毀滅,全都彙集在鸚鵡螺號的衝角上,撞向敵艦……

在心中激盪振奮的同時,我更多還是感受到當今社會的美好:沒有壓迫、沒有仇恨,還有展示自我的平台。我們現在要掌握科學知識,學習艇長的英勇果敢、善於探險、堅持正義的精神,將來更好的為國家所服務。

當我合上書那一刻,我希望那個執正義之劍的尼摩艇長能全身而退,繼續他的海底之旅……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二

俄國作家巴別爾曾經説過:“人的一生其實不用讀太多的書,有個七八本足矣;但是,為了找到這七八本最值得讀的書,必須先讀完兩三千本。”在浩瀚的書海之中,《海底兩萬裏》無疑是我們最應該讀的那幾本書中的一本。

《海底兩萬裏》作者儒勒·凡爾納被譽為“科學幻想之父”,是我這個喜歡科幻的的中學生最崇拜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構思奇妙、引人入勝,又富含科學精神。他的幻想絕不是異想天開,作品中他所預見的很多科技和器械,後來都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實有之物。

《海底兩萬裏》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中的人物內德和孔塞伊讓我記憶猶新,謎一樣的人物尼摩船長更為本書增色不少,他的勇氣和奮不顧身營救難友的情景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在旅行中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和充滿詩意的美妙境界相互交織以及豐富的科普知識使我一次次沉浸在書的奇妙世界裏。來,讓我帶你去體驗一下大海中的旋轉吧!

“鸚鵡螺”號被它的艦長無意之中或者也許是有意為之給引到了這個大漩渦中來。“鸚鵡螺”號被吸引了,在畫着螺旋形的轉圈,圈圈兒越畫越小。我感覺到,仍舊附着在大艇身上的我們的那隻小艇,也跟着大艇在以令人目眩的高速度旋轉。

我體驗着這種旋轉。我們處於極度的恐懼之中,彷彿血液都停止了循環,神經喪失了反應,渾身上下如垂死之人似的在冒汗!我們的弱不禁風的小艇周圍,是一片轟鳴的可怕的聲響,幾海里之外都能聽到那海浪咆哮的回聲!海水衝擊海底的尖利礁石,發出刺耳的碎裂聲!再堅硬的物體,撞到那些礁石上,也會粉身碎骨!被捲進漩渦中的粗大樹幹,按挪威人的説法,也都變成“毛皮上的絨毛”……

讀着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有讓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海底事物的刻畫也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這不正是我在以後的寫作中需要學習的嗎?瞭解了“科幻”和“幻想”的區別,只有讀更多的書,才能瞭解科學;只有多實踐,才能做到科學。雖然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但我一定要向書中主人公那樣,在逆境中崛起。相信在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三

《海底兩萬裏》描述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髮,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説了這麼多也該進去看看了。

打開《海底兩萬裏》,我懷着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公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讓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知識,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採集、潛水艇的構造……這些東西如今都已變成了現實,我感歎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竟能在還未發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最令我記憶由深的海底的那些植物和動物,物這些形形色色的植蟲動物和軟體動物分類,不停地分類。滿地都是腔腸動物和棘皮動物。變化不一的叉形蟲,孤獨生活的角形蟲,純潔的眼球蟲,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聳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蟲,肌肉盤貼在地上的白頭翁……佈置成一片花地;再鑲上結了天藍絲絛領子的紅花石疣,散在沙間像星宿一般的海星,滿是小蟲的海盤車,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繡的精美花邊。朵朵的花彩因我們走路時所引起的最輕微的波動而擺動起來。把成千成萬散佈在地上的軟體動物的美麗品種,環紋海扇,海槌魚,當那貝──真正會跳躍的貝,窪形貝,硃紅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貝,葉紋貝,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無窮無盡的海洋生物,踐踏在我的腳底下,我心中實在難受,實在惋惜。但是我們不得不走,我們繼續前進,在我們頭上是成羣結隊的管狀水母,它們伸出它們的天藍色觸鬚,一連串的飄在水中。還有月形水母,它那帶乳白色或淡玫瑰紅的傘,套了天藍色框子,給我們遮住了陽光。在黑暗中,更有發亮的半球形水母,為我們發出磷光,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我多麼希望我也能駕駛着“黑鷹旋”號也去到海底永遠的去旅行那麼我認為這樣一個人獲得才有意義,不是隻仰望別人發現的成果,而是自己去發現你在實在,讓別人把你仰望。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四

作為必讀書籍,《海底兩萬裏》以冒險,有趣,科幻的標籤出現,吸引了大量讀者。在老師和同學的推薦下,我滿懷好奇地走進這片奇幻的海底世界。

這是一次奇妙的經歷:阿羅納克斯教授被邀參與追捕“海上怪物”,卻反被俘獲。那怪物其實是隻潛水艇。艇長是一個叫“尼摩”的人。他帶着教授一行人,遊覽了無數海底風景,也經歷過種.種危險。最後三人逃離潛水艇,將這個祕密公諸於世。

與其説這是一本書,還不如説是一部電影。作者生動而有趣的語言讓人感到身臨其境,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知識庫富足,想象力豐富而合理。法國元帥利奧台説過:“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他的話便在《海底兩萬裏》中得到了證實。

書中第十二章,艇長尼摩向阿羅納克斯教授介紹艇內的設備。尼摩還專門用“艇上的主宰”“機械的靈魂”來強調這一切來源於電,並介紹瞭如何在海底提取電源。在艇長介紹廚房和浴室的設備時,提到了用處相當於現代的電磁爐、電熱爐和熱水器的設備。但凡爾納生活在距今約120年,當時還沒有人提出這個這種器械的概念,真是讓人大呼驚奇。

這個發現讓我瞭解到,對於科技來説,想象力和實踐力十分重要。

記得上國小時,有一篇命題作文叫:未來的世界。同學都奮筆疾書。有寫未來世界人們在月球上生活的,有寫全智能社會的。有一個同學他寫的是一種特殊的衣服。這種衣服可以自行調節温度,在不同環境下切換温度,避免了在運動後,衣服過於厚重,一起的身體不適。讀後感·在那個時候,這種想象對於我們來説只是天方夜譚,不真實。但是就在前不久,國外一家網站上出現了一款由多倫多大學的兩名大學生髮明的智能內衣FuelWear。其功能與那件衣服一致。

科技的發展實在太快。甚至有人認為,未來世界人類更需要的是想象。《海底兩萬裏》中的“鸚鵡號”早已不是幻想,電磁爐,電熱爐和熱水器也是每個家庭的必備,智能內衣都出現了,還有什麼是不敢想的呢?!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五

打開《海底兩萬裏》這一本書,我彷彿跟隨着船長尼摩和阿龍納斯教授踏上了那不平凡的海底旅程。一路上,我看到了海底世界的千奇百怪,也感受了每個人的細膩獨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難以形容”的角色——僕人康賽爾了。

康塞爾只是一個普通的僕人,他認真地幹着一個普通僕人所應該做的工作:為教授打點行李,整理文獻,餵養動物,當聽差、跑腿等。

雖説是僕人,但是,他和阿龍納斯教授,卻完全不似主僕。他不卑不亢,不因為對方是著名的生物學教授而卑躬屈膝,也不會逾越自己的本分。這既體現了教授對他的尊重,也體現了他自己的自尊。康塞爾雖説是個僕人,但他卻和一般的僕人大不相同。他好學,認真,一絲不苟,正如他所愛好的分類學。他理性,嚴謹,做事考慮周全,而且是教授的好助手。教授和他可謂亦師亦友。

康塞爾對教授可謂是忠心耿耿,他多次解救教授於危難之中,甚至甘願犧牲自己以保全教授的生命。在追逐“獨腳鯨”時,教授在衝撞時不慎落水,他看到後,毫不猶作文豫地跳入水中試圖解救教授,並在水中揹着教授前進直到遇到了尼德。在“鸚鵡螺號”被冰山困在水下時,他和尼德·蘭把所剩的最後一點氧氣給了教授。在教授答應尼摩船長去冒險時,教授問他是否願意一同前往,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教授去哪兒,康塞爾就去哪兒”。

自尊、嚴謹、認真、忠心耿耿,成就了平凡康塞爾的不平凡。

恐怕,這是凡爾納為了給我們啟示吧。一個人的身份可能是平凡的,但是他的內心可能是不平凡的,正如康塞爾。亦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他也只是一個農民,只受過國小的教育,但他同時又是“弄潮兒”,他村子中為數不多的“萬元户”,是少數懂得關心他人的人。再比如現在的新聞經常報道的“掃地俠”。他們乾的是平凡的工作,但在工作之外卻是不平凡的。他們有的人練有一手的好書法,鄰里稱道;有的是捐贈了上萬元的慈善大家,卻深藏不露。他們是平凡的,但也是和康塞爾一樣不平凡的。

“不平凡”正是藏在“平凡”中。康塞爾、孫少平、‘掃地俠’如是,我們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