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11K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精彩多篇】

朱自清散文集讀後感 篇一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叫《朱自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清秀永,質樸厚,激進深邃,有着鮮明的時代印記,顯示出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旨趣。他繼承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優秀傳統,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創造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朱自清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文學研究家、民主戰士、語文教育家、學者。原名朱自華,號秋實,字佩弦,後改名朱自清。

在讀完這本書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這樣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是恰到好處——酣眠固然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樹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在朱自清這麼多的散文中,我非常喜歡他的這些散文;比如説《荷塘月色》;比如説《背影》;還比如説《聖誕節》。這些散文有的很優美,有的很激昂;有的很舒緩,有的很歡快。如果你們喜歡,你們也可以去找來看。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篇二

剛踏出中西歌舞大會的大門,就被細雨罩了眼罩。剛剛的那種沉醉還殘留在腦海裏,那中西絲竹的餘韻還在耳邊迴盪,我如神仙徜徉在絲竹的聲中。隨着細雨我喜愛雨後的清醒。便走進了前邊的花園。腳下踩着的白鵝卵石,一個胖乎乎的身子,讓我無從下腳。

一步步走在小道上,羣花被花園的甘露所滋潤。他們想飽含露珠的我們又能給人展現更好的一面。另一部分耷拉着腦袋,往日展現的萬紫千紅現在只剩下殘枝敗柳了暗淡無光的微笑,給我帶來莫名其妙的倦意。

如果我是草叢中的一株草,聽着絲竹聲看着沒精打采的花朵。我也只有失望的份。不過這絲竹聲倒是很動聽我和絲竹聲一搖一擺。我彷彿是那裏靈動跳躍的音符。

作者把各個器官全部投入音樂之中,這倦意的花也不能吸引我了。歌聲侵佔了我的心靈。被音樂佔據的心靈更美好被音樂觸動的心絃更有活力。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篇三

春季來了,百花吐芽,百鳥齊鳴,春光明媚,春回大地,在這美好的日子裏,重讀朱自清的《春》,感受非常深。春季,就像“所有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春季是一年的開始,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最富有活力的季節,想在秋天裏獲得好收穫,就要在春天裏辛勤地耕耘,播種。

作為一個在春季生的女生,我特別喜歡春。由於春有一種讓人嚮往的→←生機。在這大好春光裏,你別忘了一件事:耕耘與播種。

對於大家國小六年級畢業班的同學來講,今日的辛勤耕耘與播種意味着什麼?就意味着畢業考試的出色和將來學習的堅實基礎。國小六年級下學期複習是重點,有同學以為複習便是“炒冷飯”,都是學過的東西,再學沒必要。我的看法卻不同。複習應該更認真,用平常上新課的那種精神去複習,將國小6年學過的東西聯繫起來,系統地複習,要像一塊幹海綿吸水一樣,盡我們的力量去複習。就像蘇東坡的《送章惇秀才失解西歸》中所説的:“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一樣,讀一百回,複習一百回,才能理解的更透徹。

同學們,有一位作家説過,世界上最好看的好的東西不在事物本身,而是你握不住的一剎那。來吧,讓大家一塊抓緊這大好春光,去耕耘,去播種!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篇四

今天,我又回顧了那本彙集了無數悲傷感情的作品——巴金的《春》。

可以説,他是作者嘔心瀝血地寫出來的,是包涵了作者的真情實感的。

靜靜地讀着“序”,我突然間感到一股暖流騰了上來,彷彿此時此刻,那位偉大的作家——巴金,正一臉慈祥地坐在我面前,與我對話。

這本書裏沒有一個人是主角,也沒有一個人有什麼“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傳奇故事。他們跟我們一樣,是個普普通通的人,只不過他們的生活比我們的更黑暗些、再黑暗些。那個所謂的“家”早已變成了口中的代名詞“苦海”。

又看了看這本書的背景——那是一個充滿了陳觀念的社會。我不禁感到十分同情這本書中的人物,他們被舊觀念束縛着,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我也羨慕那些雖被束縛住卻仍不放棄的人,是什麼力量使他們能堅持下去呢?

在這本書裏,作者着重刻畫那些醜惡現象,來諷刺黑暗的舊社會,同時也深刻、細緻地描繪了“覺慧”、“淑英”等“進步青年”。

我認為,巴金這麼用心地刻畫這些人物,不僅是為了諷刺舊社會,還體現出他作為一個“愛國者”,迫切的想讓祖國強大,舊社會拉開新的一幕,脱離沉舊、敗的老規矩。

那麼,我將用巴金寫過的一句話結尾:春天,是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