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朱自清散文》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6W

《朱自清散文》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篇一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

眼眶中不覺有些濕潤,感慨良多。

時間它去哪兒了?真的是他自己逃走的嗎?亦或有人偷走了他們。

我想,這些都不過是表面上的言辭罷了。是我們自己讓他從指縫中如沙子般消散;是我們自己將寸光陰賣給了無情的過去。

春光明媚,暖陽高照。選一本書在微風中賞讀,伴隨着清新芬芳的茶香。在這軟細綿柔的光陰中剖析人間的真善美,解讀美好的事情,倒也覺得萬分充實了。

此刻,時間雖從書本中散過,卻留下了一地的財富。

皎陽掛空,微風醉人。你卻用着紅黑凌人的紙牌消磨着大好時光!你卻用自以為激情萬丈的電子產品來禍害屬於自己的寸寸光陰!

時間正從你的頭髮中瘋狂的流逝。你卻渾然不覺。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

我的心情已澎湃不已,面色囧紅,輕咬手指來掩飾着自己的內疚不安。因為我知道,我曾是這樣。如今好似在批判像我這樣的人哪。

我掩着面歎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篇二

今天,我又回顧了那本彙集了無數悲傷感情的作品——巴金的《春》。

可以説,他是作者嘔心瀝血地寫出來的,是包涵了作者的真情實感的。

靜靜地讀着“序”,我突然間感到一股暖流騰了上來,彷彿此時此刻,那位偉大的作家——巴金,正一臉慈祥地坐在我面前,與我對話。

這本書裏沒有一個人是主角,也沒有一個人有什麼“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傳奇故事。他們跟我們一樣,是個普普通通的人,只不過他們的生活比我們的更黑暗些、再黑暗些。那個所謂的“家”早已變成了口中的代名詞“苦海”。

又看了看這本書的背景——那是一個充滿了陳觀念的社會。我不禁感到十分同情這本書中的人物,他們被舊觀念束縛着,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我也羨慕那些雖被束縛住卻仍不放棄的人,是什麼力量使他們能堅持下去呢?

在這本書裏,作者着重刻畫那些醜惡現象,來諷刺黑暗的舊社會,同時也深刻、細緻地描繪了“覺慧”、“淑英”等“進步青年”。

我認為,巴金這麼用心地刻畫這些人物,不僅是為了諷刺舊社會,還體現出他作為一個“愛國者”,迫切的想讓祖國強大,舊社會拉開新的一幕,脱離沉舊、敗的老規矩。

那麼,我將用巴金寫過的一句話結尾:春天,是我們的!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篇三

匆匆是一篇描寫時間的課文,形容時間是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溜過去,不會回來,也不會停留,説明了“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的道理。

每當我讀到“八千多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這句話。我的感觸都十分深,細想一下,我在國小裏不知不覺地讀了6年書,快到畢業的時候了,2000多個日子已經在我身邊溜過去,我的2000多個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到底下了多少聲音,多少影子?時間每時每刻在我身邊流走,不論是洗手、説話、學習還是吃飯,時間都會悄悄地從我身邊走過,時間對於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它不會多給任何人幾秒,也不會少給任何人幾秒。問題在於我們要做時間的主人,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寶貴的時間總要在我們身邊輕輕在飛過去,我們要做時間的主人,而不做時間的奴隸。讓流去的時間裏留下一點聲音,一點影子。我想,在學習上,要充分利用每節課的40分鐘,專心聽課,記牢每一個單詞,才可以在流去的時間裏留下一點聲音,一點影子。

2000多日的國小學習已經從衝我手中溜走,時間一去不復返。我想,我還有2000多日的中學學習還沒走過。在未來的中學生活中,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做時間的主人,讓留去的時間裏留下一點影子,不要白白地走這一遭。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篇四

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這句話一點也不假,不論怎樣,時間都是一去不復返的。一天過去了,就不能指望再重複着一天了,只能勇敢的去過下一天。讀過[匆匆]後,我更是有這樣的感受。

我的生活,從不會説話時就開始了。可我也從一開始就在浪費時間。我從早上起牀、上學、吃飯、寫作業,到晚上睡覺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去了。從來沒有感覺時間過的很緊,在壓迫着自己,總是以為時間是很漫長的。可現在我才發現以前的觀念是錯的!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在等我,即使不撕日曆,即使鐘錶的指針不再走動了,時間也不會等我,時間不回停止,因 為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而有最無情,最使人珍惜而有最容易破滅的東西。看書是,它從書中逃走了。我悲傷。在做作業時,它有從我的筆尖滑過,我歎息。也是那麼的匆匆。它從沒有停息過,它不回為誰使勁,也不回為誰停止。它只是繼續着它的省心,永不停止。

我從一個站也站不穩的小孩,長到現在一個能説會道的大孩子,想想那時一年級報名是的情景,彷彿就在昨天一樣。

古往今來,人們一直認為時間的短促,時光流逝的迅速,我有何嘗不是呢?時間悄然無息的從我身旁滑過,我卻不以然,但從今以後,時間不會再從我的手中溜走,我回僅僅抓住它,讓它毫無逃脱的機會!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篇五

今天,我讀了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其中有幾句話令我受益良多: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為什麼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從這句話中我知道要珍惜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我記得有這麼一句話:“時間最不偏心,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最不偏心,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你是否覺得這句話有些自相矛盾呢?不,我們都知道一天二十四小時,這是時間的公平之處。那為什麼又是偏心的呢?因為有些人可以浪費時間,任憑時間飛快地流逝,時間將從這些無知的人手中悄悄溜走,因此,他的時間一定會別人少,而掌握時間、把握時間、珍惜時間的人,這樣,他的做任何事情都會事半功倍,別人要二十五、二十六小時,他只要二十四小時就能做完。

“贏得時間,就會贏得一切。”這下令我理解得更深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時要努力學習,免得到老傷心、後悔。

想起以前的我,真是後悔莫及。當我玩樂時,時間從我的歡笑中逃走;當我看電視時,時間從我眼中溜走;當我玩遊戲時,時間從我手上跑走。今天,讀了《匆匆》,我決定今後努力學習,決不浪費一分一秒。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我會認真學習,不浪費青春。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篇六

已記不清是多少次再讀《背影》。中學時的我並不能體味其中深意。如今,我已日漸成長,書中父親提着橘蹣跚的背影,已定格在我的腦海裏,像一根敏感的琴絃,一經撥動,便會引發我無限的感慨。

在中國幾千年的浩瀚文海中,歌頌父母的文章不計其數,而《背影》卻是最讓我感動的一篇。也許就在於作者用普通人的眼睛去發現普通的父親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動作。而這恰恰觸碰到了我心裏某個最敏感的部分,讓我想起我的父母,細膩的情感綿綿不絕,彙集成一條温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緩緩流過。

我敬佩和羨慕那些作家或擅於寫作的人,可以把對父母的情感通過筆尖,自然而然地流瀉於紙上,讀來總能帶動讀者的心靈隨之躍動,讓心靈深處的情感也隨之點燃,繼而蔓延,情到深處,禁不住淚眼模糊,就像《背影》帶給我們的感動。

於是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想着雖然生活艱辛,但他們卻樂觀幸福的笑容;想起我放假回家,母親見我時孩童般的喜悦;想到他們冬日裏依然在凜冽的寒風中,守着收入微薄的小攤,任冷風吹痛了臉頰的身影;想起他們日漸加深的皺紋、愈加清晰的白髮……真的,想到此處,我便忍不住淚眼濛濛。

平凡的父母給了我不平凡的。我有一個很簡單的願望:早們在努力地工重的擔,安享晚年的幸福。我只有盡我的努力讓他們過得更好,因為我知道,父母都是無私而偉大的。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篇七

中國現代散文發展,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五四時期。而朱自清的散文,又是這一時期成就最大者之一。他的散文樸素中帶着真情,文筆清麗,在平淡中又有真摯的情,就是這一獨特的文筆風格,使它成了我的“枕邊書”,睡前便拿起來看看。

朱自清有很多著名的散文,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荷塘月色》《背影》和《航船上的文明》。這些散文都有同樣的特點,素樸,慎密,語言洗簡,文筆清麗,讀完以後身臨其境,回味無窮。

朱自清寫《荷塘月色》這篇散文的時候,我們的國家剛發生了“四一二”反革命事件。朱自清面對這一黑暗現實,悲憤,不滿溢上心頭,但卻又陷入現實無法理解的苦悶與彷徨之中。他帶着這份心情,深夜漫步於清華園內荷塘西北角,寫下了《荷塘月色》。文章雖是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繪,但真正寫的卻是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自由的渴望。《荷塘月色》為我們留下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一部優秀作品,更是為我們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的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前進的足記。而這就是平淡中那份真摯的愛國情。

《背影》講述的是朱自清正要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去,父親送他到浦口車站,照料他上車,併為他買橘子的故事。在朱自清的腦海中,父親替他去買橘子時在月台攀上爬下的背影最為深刻。讀完後我想想自己,每天清晨做好早飯的媽媽來到我牀前叫醒我的時候,我總是那麼的無奈和抱怨,每天晚上在燈下、在桌前陪伴在我身旁還是我那和藹可親的媽媽,我卻感覺不到什麼,難道要等父母離去的時候,才明白他們那份無私、偉大的愛嗎?更讓我也聯想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樸實無華的文字,深刻細膩地把父親對子女的愛表達出來,這就是平淡中的那份的真摯的親情。

《航船中的文明》則表達的是作者朱自清對航船文明的嚮往。但對後面航船“精神文明”的書寫卻讓我體味到“男女分坐”的“不文明”,前後強烈的對比,既諷刺了男女分坐的陋習,也抨擊了所謂的國粹。這就是對所謂國粹的憤懣之情。

朱自清筆下的世界,有的是平淡生活中蕭瑟心酸的父愛,有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國情懷,但無一是單調的。他們是平淡的,也是絢爛的;是灰暗的,也是明亮,這本書是我永遠的朋友,值得我們認真閲讀、細細品味!

《朱自清散文》讀後感心得 篇八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叫《朱自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清秀永,質樸厚,激進深邃,有着鮮明的時代印記,顯示出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旨趣。他繼承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優秀傳統,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創造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朱自清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文學研究家、民主戰士、語文教育家、學者。原名朱自華,號秋實,字佩弦,後改名朱自清。

在讀完這本書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這樣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是恰到好處——酣眠固然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樹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在朱自清這麼多的散文中,我非常喜歡他的這些散文;比如説《荷塘月色》;比如説《背影》;還比如説《聖誕節》。這些散文有的很優美,有的很激昂;有的很舒緩,有的很歡快。如果你們喜歡,你們也可以去找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