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論文的總結 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8W

論文的總結 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論文的總結 篇一

摘要:中國的識字教學有幾千年的歷史, 在教材編寫和教學方法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傳統的識字教學經驗中就有體現科學漢字觀的六書分析法以及主觀性較強的俗形義分析法。本文主要從字理的角度探討漢字教學的方法, 並提出了兩種不同方法在當前教學中的應用條件。

關鍵詞:識字教學; 字理; 俗字源;

古人很早就認識到漢字在漢語中的地位, 古代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 一個漢字具有一個形體, 代表一個音節, 也往往代表一個詞。漢字集形、音、義於一體, 不僅是書寫單位, 也是語義單位。所以, 中國傳統語文教育一向重視對“字”的分析, 強調“字”的學習, 認為識字是學習中國語言文化的基礎, 體現了“字本位”的理念。識字教學成為語文教育的核心, 其內容是教學生識別、書寫並運用漢字, 而成功的關鍵在於獲得對漢字的科學認識, 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傳統識字教學歷史經驗的總結與吸收

我國有悠久的識字教學歷史, 早在周代就已經開始了識字教學, 《周禮》講:“天子八歲入國小, 十五歲入大學”。“國小”學習的內容是五禮、六樂、五射、五馭、六書、九數, 其中“六書”是“國小”首要的也是主要的學習內容。這裏“六書”的內涵並不是六種造字法或結構類型, 應該屬於古代基礎教育中的一門教育學科, 具體內容涉及漢字的形體來源、功能分析、類聚關係、用字法則等, 是構成漢字基礎知識的教學體系[1]。

識字教學自周朝開始成為官方認定的基礎教育學習內容之一, 系列的教材便應運而生。早已失傳的《史籀篇》是最早的蒙童識字教材;秦代“書同文”在大規模整理文字的同時也注重字書的編寫, 先後編有《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漢代以後《急就篇》成為了最流行的識字教材;南北朝時期的《千字文》, 宋代的《三字經》《百家姓》更是影響廣泛, 流傳至今。這些識字教材內容多涉及社會生活常識及道德規範養成, 兼具教育和教化的作用, 形式上採用韻語, 教學手段強調誦讀。代代相承的識字教材為識字教學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首先, 在識字量和字種的選擇方面確立了科學、適當的標準, “秦三倉”共收3300字, 《急就篇》收字20xx個, “三百千”收字共計2708個, 清代王筠的《文字蒙求》收字20xx個, 可見古代識字教學的識字量基本維持在20xx~4000之間。陳黎明等對“三百千”用字的流向進行了考察, 從2708字次中統計出1474個字種, 發現這些字出現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 (3500字) 的有1235個, 也就是説“三百千”中83.79%的字到了現代漢語中仍然是常用字[2]。這些古今通用的常用字是漢語的核心用字, 這説明古代識字教學的內容主要就是這些社會基本用字。

其次, 傳統的識字教學在“集中識字”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有效的教學方法: (1) 歸類法, 按照部首歸類、按照聲旁歸類、按照同義歸類等; (2) 六書析字法, 用“六書”理論分析漢字的結構來進行識字教學; (3) 俗形義分析法, 不考慮造字動機, 僅根據漢字字形和個人理解來解釋形義關係。

二、當前識字教學的傳承與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 在分散識字和集中識字兩種教學思想下湧現出了眾多的教學流派和教學方法, 特別是隨着多媒體技術的普及, 各種傳統及現代的教學手段交匯呈現於識字課堂。本文主要討論有歷史傳承的理據教學法。

1. 利用傳統漢字結構理論進行理據教學

自許慎《説文解字》開始, “六書”便成為分析漢字結構的主流理論依據, 被歷代學者普遍認為是科學的分析方法。“六書”對漢字形體的分析不應僅限於漢字的學術層面, 在識字教學中也應充分加以利用。解釋漢字的構造原理及其演變過程, 幫助學生建立起“形—義”、“形—音”聯繫, 可以有效提高漢字教學的效率。

(1) 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理據教學

識字教學一般先教獨體字, 然後教合體字, 根據漢字不同的結構類型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現行漢字中的獨體字主要來自於古象形字和指事字, 這類字中的大部分, 如“牛、羊、馬、日、月”等變成了記號字, 對於這類字我們可以採用“溯源”的方法。“溯源”就是追溯象形字或者指事字的形體源頭, 藉助古文字字形, 化抽象符號為聯想性的象形符號來幫助學生記憶, 這種方法便於學生從漢字字形中直接獲取漢字的字義。認知實驗證明, 利用圖像、聯想的方法記憶漢字是一種有效的學習策略。我們可以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了解這些漢字產生和演變的過程, 如:“馬 ”。會意字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構件組合而成,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各構件進行分解, 瞭解各構件的基本含義, 然後將其組合, 從整體上理解該字的意思。對於“以形會意”的字我們依然可以藉助古文字形體進行闡釋, 如: {家}, 甲骨文字形上面的“宀”像屋的側面形, 讀作“mián”, 表示房屋, 下面是“豕”, 即豬。現代漢字變得符號化以後, 很多形近字難以區分, 比如“即”和“既”是音近形近字, 我們可以藉助古文字形體通過同形構件分析進行對比講解。 {即} {既}都有相同的構件 , 表示食器, 面對食器表示將要吃飯, 扭頭背對食器表示吃完飯。從字形上未然的“即”和已然的“既”一目瞭然。

(2) 形聲字的理據教學

形聲字從結構方面來講是聲符和意符的二元組合, 因而更能體現出漢字形、音、義結合體的特徵。形聲字的理據主要體現在聲符的表音度和意符的表義度上。

聲符系統歷來缺乏整理, 有開放性的特點, 導致了系統的龐大及表音狀況的複雜。在《説文解字》中許慎一方面從結構上分析某些形聲字的聲符, 另一方面又利用同一聲符的形聲字來註明讀音, 如“跛……從足皮聲……讀若彼” (《説文解字》二下) , 説明在許慎的時代, 聲符系統的讀音已經產生分歧。現代形聲字與其聲符字的聲、韻、調可分析出八種關係, 根據李燕、康加深研究, 7000通用字範圍內的形聲結構中聲韻調完全相同的佔37.51%, 僅調不同的佔18.17%, 可見有一半以上的聲符是可以準確或者基本準確的表音的, 教學中可以利用聲符的這一特點來認讀漢字[3]。而且根據歷史經驗, 同聲符字 (如:峯/逢/鋒/蜂) 保留了大量的語音信息, 提供了字水平的語音線索, 有時比聲旁字更能提供讀音示範。

形聲字的意符表示模糊的意義範圍或者説義類, 一般來源於獨體的表意字。如: {貝}, 像一種甲殼動物的外形, 因為其外殼美觀、難得, 被古人認為是珍貴的物品, 後來用作原始貨幣。用“貝”作意符的字都與錢財或財富有關, 如財、賬、貴、貨等。 {阜}, 像山崖邊的石磴形, 用“阜”作意符的字一般都與地勢或升降有關, 如階、降、陷等; {邑}, 表示人所居住的封國, 用“邑”作意符的字多與邦國、城市或區域有關, 如郊、都、郭等, 雖然在漢字發展過程中{阜}{邑}偏旁混同為“阝”, 但是居於字左和字右的“阝”仍表示不同的義類。可以看出, 意符相同的字大都和同一事物有關, 反映了這類事物的共同屬性。施正宇對3500常用字中的形聲字進行考察, 發現意符有效表義度共為83% (含直接表義和間接表義) , 意符不表義的僅佔17%, 可見現代常用漢字形聲字的意符絕大多數對字義有提示作用[4]。我們將構字數最多的20個意符 (氵艹口扌木釒亻蟲訁土月糹忄女竹足石王疒辶) 和個體表義度進行交叉考察, 發現構字能力強的意符表義度也相對比較高。

形聲字在現行漢字中的比例高達80%,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其音、義理據, 通過講解聲符、意符與形聲字音、義之間的關係來提高識記形聲字的效率將會事半功倍。

在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漢字形體發生了許多變化, 現代漢字與古漢字在形、音、義方面都已相去甚遠。隸變、楷化、簡化都對漢字的構形理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隸變使漢字結構發生了變形和簡化, 破壞了漢字原來的結構, 從根本上改變了漢字的象形特徵。楷化增加了一些基本點畫並規範了漢字的筆畫形態, 對漢字構形理據的影響並不太大。簡化是對漢字構形系統的一次大的調整, 簡化後的漢字形體發生了很大變化, 有些字只強調了筆畫的減少而沒有顧及漢字的構形理據, 比如草書楷化之後的字“長、東、專、為、頭、導、樂”等, 已經完全不符合“六書”的原則。也有的漢字簡化過程中進行了理據重構, 仍然可以用“六書”的分析法進行教學, 如“滅{滅}、灶{灶}、寶{寶}、筆{筆}、塵{塵}、淚{淚}”等簡化後都成了會意字, “補{補}、遲{遲}、償{償}、趕{趕}、驚{驚}”簡化後仍然是形聲字, 但是聲符表音度更高。對這些建立在現代漢字字形基礎之上的新“會意字”、“形聲字”, 我們不需要一味從古, 應該探求和現行漢字形義聯繫更一致的詮釋, 這種情況下以現代字形進行解説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識記。

2. 利用“俗字源”教學

漢字的表意性質決定了其形體結構的可解釋性, 漢字教學中分析漢字形義關係、闡釋字理的主要依據是“六書”理論。但是由於漢字數量多, 結構複雜, 機械記憶負擔重,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嘗試採用“俗字源”來解釋漢字。“俗字源”在解釋字形和字義關係時不進行溯源分析, 憑藉個人想象和主觀聯想隨意地解釋漢字結構的形義關係, 其解釋帶有隨意性和主觀性, 不同的人對同樣的漢字會有不同的詮釋。

漢族人習慣了漢字的可解釋性, 以形別義的習字心理早已固化。早在春秋時期, 就出現了對一些漢字形義關係的解釋, 最早記載在《左傳》裏, 如:

《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夫文, 止戈為武。”

《左傳·宣公十五年》伯宗曰:“故文, 反正為乏。”

《左傳·昭公元年》和曰:“於文, 皿蟲為蠱。”

當時人們解析漢字字形不是為了文字學的目的, 而是為了闡述自己的哲理和政治主張, 解析的結果並不能體現漢字的構形本意, 很多説法甚至很是牽強。許慎在《説文解字》中也保留了一些春秋時期解析漢字的例子, 如:

《説文解字》第一上王字下:“孔子曰:一貫三為王。”

《説文解字》第一上士字下:“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

這可以説是俗形義學的源頭, 漢代用這種方式解釋字形的人有兩種, “一種是所謂‘諸生’, 即今文經學家。他們表面上是要闡發先聖微言大義, 實質上要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張, 恐怕不需要古人的真實造字動機來束縛自己。另一種是所謂‘俗儒鄙夫’, 即一般教書先生……他們沒有什麼政見需要闡發, 只要教會學童識字就行了。這類闡述不反映任何政治見解, 且與古人造字動機不符, 但學童們卻可以輕易記住。”[5]可見, 在中國古代, “俗字源”就在民間蒙童識字教學中予以使用了。

我們收集了一些教師教學中使用“俗字源”的例子:

早:日升到教堂的十字架上, 表示早上。

奶:一個拄着彎彎曲曲枴杖的女人。

春:三個人一起曬太陽。

宿:一百個人住在房子裏。

哭:一個大人在哭, 兩隻眼睛都哭腫了, 流出了一滴眼淚。

麗:兩個小朋友在兩個並排的窗户裏, 往外看美麗的風 ua 景。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俗字源”釋義內容多貼近生活實際, 表述簡單、幽默風趣、通俗易懂。“俗字源”用於漢字課堂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這種形象化的闡釋方法寓教於樂, 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緩解機械記憶的壓力。但是“俗字源”的解釋方法放棄真正的字源, 不顧及漢字歷史演變, 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漢字和傳統文化的關係。這種方法僅根據漢字現在的字形結構做解釋, 忽略了漢字結構的系統性, 誇大了漢字的表意性, 雖然短時間內有助於漢字的記憶, 但是長遠來看大大損害了漢字的科學性。所以, 利用“俗字源”分析漢字是一種相對靈活的教學方法, 在漢字教學中可以使用, 應該合理利用。但是對於一些構字理據弱化甚至喪失、用“六書”理論解釋不了的漢字以及漢字的造字意圖不容易被理解時, 可以採用“俗字源”解釋, 但要讓學生知道這種方法只是識記漢字的輔助手段, 而不是科學的字理。而且要儘量控制此類解釋的數量。目前用於教學的“俗字源”解釋缺乏規範, 隨意性強, 有的解釋內容甚至離題萬里, 如果使用頻率太高, 會有損漢字系統的嚴肅性和科學性。所以, 我們建議對於那些構字理據尚在且比較容易解釋的漢字, 應首選傳統字理分析的方法來客觀真實地闡釋字理, 做到“信而有徵”。“俗字源”解釋漢字只是一種可以“利用”的課堂教學技巧, 而不是系統的科學的教學方法。

漢字教學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 我們可以根據漢字字形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 或者依據功能理據, 或者依據形體溯源, 或者進行字形的分解。在此基礎上, 如果我們能利用一些靈活的課堂技巧, 如字謎識字、韻語識字、遊戲識字等, 就可以讓漢字教學有理有據, 活潑生動, 系統高效。

參考文獻

[1]李運富。“六書”性質及價值的重新認識[J]。世界漢語教學, 20xx (1) 。

[2]陳黎明, 張晗。“三百千”的用字及其流向[J]。漢字文化, 20xx (1) 。

[3]李燕, 康加深。現代漢語形聲字聲符研究[M]。//陳原。現代漢語用字信息分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4]施正宇。現代形聲字形符表義功能分析[J]。語言文字應用, 1992 (4) 。

[5]李萬福。談俗形義學[J]。漢字文化, 1995 (1) 。

論文的總結應該怎麼寫 篇二

1、首先我們肯定要選着一個自己熟悉的題目,且要準確

有句話説的不錯,看菜不誤磨刀工嘛。畢業論文寫作都是一樣的道理,選一個自己熟悉的題目,在寫論文會有一種得心應手的感覺。選題的時候,我們不關熟悉就可以啦,還考慮很多其他因素,既要符合理論的發展趨勢,緊跟時代的步伐,一定的創新,也要有一定的學術價值;這也是對自己專業知識的一種考驗。在選題時一定要進行深入的論證,有要結合自身情況,量體裁衣,確定題目。題目一旦論證確定,就要樹立目標和信心,堅定的寫下去,在寫作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沒有誰會一氣呵成,不關有還是沒有,反正我是不信會有的。我們只有面對困難,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切忌信念不堅定,不敢下手,一定要相信自己,選定的題目是經過深思熟慮,跟訪考慮的。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寫下去,這一點,信心最重要,這是我們論文寫作的動力和支撐。

2、思路清晰

題目確定了,我們就題目進行深入的論述證明,要確定好思維導圖,這樣就會有明確的條理。畢業論文寫作,思路決定你的寫法,是按什麼順序,這根據自己論文的實際情況而定,只有做到研究思路清晰,才能圍繞主體開展論述,這也是從總體上對論文的一個把握,不會讓論文寫作偏離主題,我們可以列出論文的各級標題。

3、論點要言簡意賅

畢業論文寫作中,要善於用簡明扼要的話總結自己的觀點,就是在論文下級標題對自己的觀點要有所體現,切忌把觀點隱藏在正文中間,要做到導師看了你的綱目,就知道你寫了什麼,表達了怎樣的觀點。不要把自己觀點藏起來,別人都看不到,誰知道你寫的什麼?

4、論據要充分

畢業論文,重在論證。把道理講明白,為什麼是這樣的觀點,論據一定要充分。舉例子進行論證,只要是發生過存在的,都可以用來論證,論據充分了,我們的論文才顯得豐滿,論點才能站得住腳。

5、合理借鑑和引用他人的成果

叫借雞下蛋,也就是説借勢,讓自己論證有着堅實的後盾。在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時,一般要遵循一個原則,引用了人家的論點,就不能引證人家的論據,引用了論據,就不能引用論點,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6、文中腳註和參考文獻要全面

在畢業論文寫作中,不可能不引用別人的觀點,不過要在論文中標註出來了,這是研究的需要,不能算抄。但一定要有下注,要標明文獻的出處,具體到頁碼,不然很容易有抄襲的嫌疑。一般在引用中,不能出現大段的引用,最好是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把意思表達出來。這樣才能通過論文查重,不然你沒標註,就會檢測出你的論文是抄襲的,所以標註很重要。

7、論文的總結範文

在新年前夕終於把畢業論文草稿搞定了,也許是這段時間最值得高興的事兒。論文寫作大約花了將近一個學期的時間,從開學到十一,我完成了原來提綱的前三章,共計三萬多字。之後屁顛屁顛的給老師看的時候很悲慘的被駁回重寫。十一假期結束以後,痛定思痛,重新修改論文大綱。中間經歷過一段非常糾結、痛苦的時間,實在無法下筆寫下去。但是,仍然堅持了下來,我想這對於我來説是一場艱難的戰爭。

論文草稿字數共計七萬五千字。在我看來這已經非常多了,誰曾想今天拿給導師看的時候,他拿着打印稿,看着我,隨意的説:“才這麼點啊。”我滴腦門兒頓時滴下了三粒汗珠。

論文的失誤地方有很多,而且寫的很乾,與我原本想的洋洋灑灑上萬言大不相同,磕磕絆絆的有的沒的。按照習慣,現將論文總結備案如下:

1、在寫作論文之前,資料一定要準備充分。對於原始文獻資料一定要滾瓜爛熟,比如我寫南北朝道教造像,一定要把南北朝道經的目錄先整理出來,偽經要先挑出來,不能作為參考資料。還要把道經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開來,以茲進行線性對比,更能讓你對某些詞彙有一定的敏捷性。如此才來由此及彼,進行廣泛性的探討。對於圖像,一是要找考古報告翻閲,編號;二是要對圖像的細節部分做到爛熟於心。如此方能掌控圖像特徵。

2、在寫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暫且放下,該幹嘛幹嘛。我論文中遇到過很多坎,很多時候都越不過去,不要老糾結於一點。寫吧,只有寫才能讓論文更加豐富。論文的寫作過程就是一個不斷修改的過程,一路寫過去,一路改過去才是正常情況。

3、資料的積累不是正道,只有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出奇制勝。在我開始寫作論文的時候就不願意落入俗套,想要嘗試以多個視角去闡述問題,當然,事實上我是做的不夠的,但是隻有做了才知道行不行。

畢業論文總結 篇三

本科畢業設計歷時兩個半月,在這兩個半月中,我能按照預期進度安排,按時按量的完成設計任務。設計初期,我複習了《結構力學》、《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等知識,查閲了《鋼結構設計規範》、《荷載規範》等規範。在設計中期,利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建築、結構設計。設計後期,主要進行建施、結施圖的繪製。設計期間得到了XX建築工程學院諸多教師的指導和幫忙,在此深表謝意。

畢業設計是對大學四年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是理論聯繫實際的訓練。經過畢業設計,我複習了以前在課堂上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習和體會到了建築結構設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工程師,應當具備嚴謹的科學態度,本着建築以人為本的思想,力求做到安全、經濟、實用、耐久、美觀;設計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建築規範的要求,同時也要研究各個工種的協調和合作,異常是結構和建築的交流,結構設計和施工的協調。這就要求工程設計人員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不僅僅要抓住建築結構設計的主要矛盾,同時也要研究一些細節問題。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規範是設計的航標,必須多思考、多體會。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要不斷加強對規範的學習和理解,僅有這樣,才不會出現錯誤。

相互學習,注重交流。在設計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必須勤學好問,努力發揮團體的進取性和創造力,充分挖掘團隊的潛力,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工程實踐上,必須團體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我們應當注重團隊精神的培養。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畢業設計中,我為能用上四年所學而欣慰,同時我深深的感覺到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專業課學習時,老是感覺所學知識與實際相差太遠。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使自我對一些專業課的學習有所放鬆,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含義。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切不可急於求成而忽略了夯實基礎。“萬丈高樓從地起”,切實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畢業設計是本科教育十分重要的階段,我初步掌握了建築結構設計的基礎理論、方法、步驟。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在此再次感激在畢業設計中指導幫忙我的教師和同學。

畢業論文總結 篇四

12月,我開始了我的畢業論文工作,時至今日,論文基本完成。從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進入狀態,再到對思路逐漸的清晰,整個寫作過程難以用語言來表達。遇到困難,我會覺得無從下手,不知從何寫起;當困難解決了,我會覺得豁然開朗,思路打開了;當論文經過一次次的修改後,基本成形的時候,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同時,我也在思考,畢業論文的完成預示着什麼?

預示着我即將畢業,即將走出可愛的校園步入社會的大講堂,開始我的又一個新的人生旅程。那麼,我應該記下一些東西,對我的畢業論文做一個總結,劃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12月,當我接到選題通知後,開始着手論文的準備工作。開始的時候,我不知道要寫哪方面的,而且這個範圍要掌握好,不能太窄,因為寫起來會有侷限性,也不能太寬,不能是大家都寫爛的東西,這樣就寫不出新意,很難有較高的突破了。於是我主動找我的導師鍾靜老師商討我的選題,及時與她溝通。通過老師的指導與幫助,在幾個備選選題範圍內確定了幽默廣告這個領域的,因為考慮到幽默廣告確實很多而且也是一個發展趨勢,但真正認真研究它的卻不多,因此,我確定了要寫這個方面的。與此同時,我就開始了蒐集資料的重要工作。

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認真準備了一個筆記本,專門收集有關

幽默廣告的資料。我去學校的圖書館,閲覽室,去西單圖書大廈,去辦理國家圖書館的讀者卡,利用空閒時間,上網蒐集等各種方式方法,儘量使我的資料完整、精確、數量多,這有利於論文的撰寫。然後,我認真對資料進行分類,理論的、實際的例子、圖片等等相關內容整理出來,列出提綱,再與老師進行溝通。

1月,老師對我的所準備的資料基本滿意,於是我們開始對論文題目的推敲。在不斷的肯定與否定中,並且結合我實際現有的資料內容,最終把題目確定為“論廣告表現中的幽默策略”。確定好題目以後,我開始準備我的開題報告和論文提綱,並在 1月11日上交了我的開題報告和論文提綱。

在1—2月的寒假期間,由於一些原因,與老師就很難見面了,於是我趕在放假之前又與老師積極碰面,把我的思路與具體提綱給老師審閲,並一起商討,以便在假期中撰寫論文。假期中,我按照論文的提綱,開始動筆寫論文。在此期間,與老師電話或短信以及利用E-mail進行溝通。

在這個寫作過程中,我的資料很多,但總是有些力不從心,開始還以為材料多才好些,可寫着寫着就發現,材料多卻很雜,需要我去駕馭材料而不能受材料的限制,把思路侷限了!所以,我就把我能寫得都寫上了,整個結構也稍顯複雜,有用的沒用的都羅列了,差不多寫了17000多字呢。

的3月5日我就嚮導師提前提交了論文的一稿。我知道這個一稿的整體水平一般,因為在寫作過程中,我總覺得沒有一根清

晰的思路。於是,我在一稿過後主動與老師聯繫,打電話説我的論文情況並且接受老師的修改意見。

通過與老師電話,對我論文的指點,收穫不小。我開始了對論文的修改與二稿的再次寫作。這次比較苦惱,因為一稿中的很多東西被否定了,我的思路又有些亂了,所以在寫作上有了時間上的暫停??但我沒有放棄,於是,我與同學、朋友交流,加強學習,閲讀更多的相關書籍,並且對資料進一步收集與完善。另外,在三月份,我找到了一份工作,開始了實習工作,於是,時間變得不夠用。我一邊工作一邊寫論文,雖然辛苦,但很充實!

4月8日,按照導師的規定的時間內提交了我的論文二稿。老師對我的論文給予了肯定,基本滿意,説還要給我的重點部分“動個小手術”就沒什麼問題了,並且再次給了我修改意見。我覺得從與老師的溝通過程中,我能學到很多東西,老師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啟發我,給了我很多鼓勵。

4月23日,我上交了我的論文三稿。老師對這次的修改很滿意,説基本就可以了,正文中的一些小的地方再修改一下,論文的其他部分內容,如:英文資料及翻譯、論文的封面格式等再進行補充完善,就沒什麼問題了。我的心長長出了一口氣,覺得身上的擔子輕了一點,覺得就像打了一場仗,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那種感覺。當然,至此,我知道還不是整個論文的完成,因為還需要答辯,還要有答辯老師的提問與意見,我的論文才能最終定稿。因此,我還需要繼續努力,好好準備答辯,認真檢查我的論文,更好的完善。

以上就是我寫畢業論文的整個創作過程,雖然辛苦,但很幸福。 最後,還是要感謝我的導師,和我一起辛苦,一起感受汗水與微笑的幸福。